《南史白話文》蕭正德傳:齊朝建武年間,梁武帝還沒有生子,收養他作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蕭正德傳

南史白話文

蕭正德傳

蕭正德字公和,從小凶狠一奸一邪,結交無賴亡命徒,盜掘墳墓,屠一殺耕牛,又好打獵。

齊朝建武年間,梁武帝還沒有生子,收養他作兒子。

等平定建康以後,生下昭明太子,正德還歸本家。

天監初年,封他為西豐縣侯,逐漸陞遷為吳郡太守。

正德自以為本應作太子,心懷不滿,常在言語中表露出來。

普通三年(522),以黃門侍郎的身份作輕車將軍,賜予設置佐史官。

不久投奔魏國。

離開梁朝時,作詩一首,放在火籠裡頭,即《詠竹火籠》詩。

詩中說:「楨干屈曲盡,蘭麝氛氳銷,欲知懷炭日,正是履冰朝。」

到魏國後自稱是被廢太子。

當時齊朝的蕭寶寅已先在魏國,向魏帝上奏說:「哪裡有伯父作天子,父親作揚州刺史,而拋棄骨肉至親,遠投他國?這樣的人不如殺了。」

魏國對他不加禮遇,正德就殺了一個小孩,說是自己的兒子,埋在魏國,魏人於是不再懷疑他。

後又從魏國逃回去,在文德殿謁見武帝,到殿內磕頭。

武帝流著淚把他訓誡一頓,又恢復了他本來的封爵。

正德惡行不改,經常公開搶劫。

當時東府城有正德和樂山侯蕭正則,潮溝有董當門的兒子董暹,即被人稱為董世子的,南岸有夏侯夔的長子夏侯洪,這四條惡棍,是百姓的大禍害。

他們招攬大批亡命之徒,黃昏時在路上殺人,把這叫「打稽」。

當時的功臣豪門子弟多放縱不法,專門殺人搶劫一奸一人一妻女,父輩管束不住,官吏也制止不了。

駕車的牛馬,號稱西豐駱馬,樂山烏牛。

董暹用金帖織成戰襖,值錢七百萬。

後來蕭正則因為搶劫,殺害和尚,被流放到嶺南,在那兒被斬。

夏侯洪被他父親告發,關押在東冶的監獄裡,服刑時死去。

董暹因和永一陽一王妃王氏通一奸一,被殺。

三人被除後,百姓才稍得安寧。

正德作惡不改。

不久被任命為給事黃門侍郎。

普通六年(525),任輕車將軍,跟隨豫章王蕭綜北侵魏國。

正德擅自棄軍逃走,被有關官吏彈劾下獄。

武帝又下詔說:「因為你是我侄子,又曾過繼給我,所以對你倍加一愛一護,加官晉爵,超過你的兄長。

以前在蜀地時,你親近小人,還認為你是年輕不懂事。

到吳郡後變本加厲,殺戮無辜,劫盜財物,全然肆無忌憚。

等回到京城以後,專門收養亡命之徒,禍害得路斷人稀,以至京城百姓門戶早閉晚開。

又奪人一妻妾、搶人子女。

徐敖不光妻子被奪,還橫一屍一道路;王伯敖身為公卿,女兒被你誘作婢妾。

我屢次為你遮掩,把事情壓下去,希望你能改過自新,你卻沒有一點悔改之意,反而怨憤更甚。

後來隻身逃亡敵國,以親為仇。

我曾派人傳信慰問,希望你能回來,結果真能回歸故國,了卻我平生之願。

心想你不好讀書,志在武功,所以讓你掌兵權,領兵上陣作戰;誰知你狼心不改,包藏禍心,一心想使國家顛覆敗亡,以快你的心意。

如今寬恕你到遠方去,不要讓家屬跟你同去了。

我讓你所在處供一應你吃穿用度。

你的新婦和兒子見理可以留在太尉府,其他家屬也可以和你同去。」

於是免去其官職,削去封地,流放到臨海郡。

還未到流放地,半道又追上赦免了他。

普通八年(527),恢復了他的封地和爵位。

正德從流放路上北歸後,設法和朱異結交。

武帝封了昭明太子和其他諸王子後,朱異向武帝進言說正德還沒有應有的職分。

中大通四年(532),特地封正德臨賀郡王。

後來作丹一陽一尹時,因其下屬經常搶劫財物,又被官吏彈劾,罷免職位。

外放作南兗州刺史,在任上苛刻殘暴,百姓難以忍受。

廣陵富饒之地,竟成一片荒蕪,以至於人相食。

屢次任用他都無能力勝任,便從此廢黜不用。

這更加深了他的怨恨,於是暗地蓄養敢死之士,整天巴望國家動亂。

從征虜亭到方山,都被他強佔為田莊。

蓄養奴僕數百人,都在臉上刺了字。

太清二年(548)秋天,侯景反,侯景的一黨一徒徐思玉在魏國時常和正德交往,十分投機,知道正德有一奸一心。

於是侯景派思玉到建鄴,把侯景的打算告訴他。

侯景又給正德寫信說:「如今天子年邁,一奸一臣亂國,據我看,敗亡之日已屈指可數。

大王本為太子,半道上卻受被廢之辱,天下義士無不為之憤慨。

大王怎能只顧伯侄私情而拋棄擁戴你的千萬人呢?我雖說不上勇武,卻也想奮起有所作為。」

正德見信大喜說:「侯景的意思和我暗合,真是天助我也。」

於是就應允給侯景作內應。

等候景軍隊到北岸,正德偷發空船,假說去運蘆荻,把侯景渡過江來。

朝廷不知道正德的一陰一謀,委任他為平北將軍,駐軍朱雀航。

侯景來到後,正德向北拜了三拜,跪下辭別,並虛欠欷流淚。

然後引賊入宣一陽一門,與侯景在馬上互相作揖,退守左衛府。

起先,他的軍隊都穿紅袍,裡邊穿青衣,這時便裡外反過來穿。

侯景立正德為天子,號正平元年。

因為起初童謠中有「正平」之語,所以用此年號以應童謠。

另外人們在發怒爭吵時,也都必口稱正平。

正德立長子見理為太子,把女兒嫁給侯景,侯景作丞相。

正德和他相約說:「破城之日,不能留下蕭衍、蕭綱父子。」

又下令,京畿內王侯三天內不出城投降的,殺無赦。

等到攻破台城,正德領人拿刀要闖進去殺蕭衍父子,侯景令他們守門,因此正德未能得逞。

侯景恢復太清年號,降正德為侍中、大司馬。

正德入宮向武帝問訊,一邊下拜一邊流淚。

武帝說:「你哭得怪傷心,可後悔也來不及了。」

正德知道被侯景出賣,深深感到後悔,寫密信與鄱一陽一嗣王蕭范相約,讓他引兵入城。

侯景截獲書信,借武帝之命殺了他。

當初,正德的妹妹長樂公主嫁給陳郡謝禧,正德一奸一污了她,放火燒了公主的宅第,捆了一個婢女,給她手上戴上玉釧,身上佩上金飾,聲稱公主被燒死,收拾婢女的一屍一體和金玉一塊兒埋了。

繼續和公主通一奸一,並稱她為柳夫人,生下兩個兒子。

時間稍長,逐漸露出風聲。

後來黃門郎張准養了一隻雉媒,就是經過馴養用以誘捕其他野雞的野雞,正德見了把它搶去。

不久碰上重雲殿作法事,皇儲以下全部彙集,張准便在眾人中罵道:「張准的雉媒不是長樂公主,怎麼能隨便搶走!」皇太子怕傳到武帝耳朵裡,趕緊讓武陵王勸解才平息下來。

出來以後,正德把雉媒送還。

後來梁朝覆亡總歸都是由於正德,百姓們甚至聽到臨賀郡名字都恥於出口。

有童謠說:「寧逢五虎入市,不欲見臨賀父子。」

竟是如此憎惡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