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梁簡文帝本紀:天監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顯一陽一殿。五年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梁簡文帝本紀

南史白話文

梁簡文帝本紀

太宗簡文皇帝名叫綱,字世贊,小字六通,是武帝的第三個兒子,昭明太子的同母弟弟。

天監二年(503)十月二十八日,出生在顯一陽一殿。

五年,封為晉安王。

普通四年(523),多次陞遷而任都督、雍州刺史。

中大通三年(531),被徵入朝,還沒到達,而昭明太子對身邊的人說:「我夢見和晉安王下棋亂了章法,我就把班劍給了他,王回來的時候,一定會有這一變化的吧。」

四月,昭明太子逝世。

五月二十七日,立晉安王為皇太子。

七月初七,在殿前冊封。

因為正在修繕東宮,暫時住在東府。

四年九月,遷回東宮。

太清三年(549),宮城陷落,太子坐在永福省會見侯景,神色自若,毫不懼怕。

五月初二,武帝逝世。

二十七日,太子即皇帝位,實行大赦。

二十九日,追尊穆貴妃為皇太后,追諡妃子王氏為簡皇后。

六月初二,任命南康王蕭會理為司空。

初三,立宣城王蕭大器為皇太子。

初八,立當一陽一公蕭大心為尋一陽一郡王,石城公蕭大款為江夏郡王,寧國公蕭大臨為南海郡王,臨城公蕭大連為南郡王,西豐公蕭大春為安陸郡王,新淦公蕭大成為山一陽一郡王,臨湘公蕭大封為宜都郡王,高唐公蕭大莊為新興郡王。

秋季的七月初一,廣州刺史元景仲一陰一謀策應侯景,西江督護陳霸先攻擊他,元景仲自一殺。

陳霸先迎接定州刺史蕭勃為刺史。

十七日,任命司空南康王蕭會理兼尚書令。

本月,九江出現大饑荒,人們互相吃掉的有十分之四五。

八月二十日,征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蕭藻逝世。

二十三日,侯景假傳聖旨:「儀同三司職位等同於正公,從現在起都不加將軍,作為確定的準則。」

冬季的十月二十五日,發生地震。

本月,百濟國派遣使者前來朝貢,看見城市寺院荒蕪,在宮門前痛哭。

大寶元年(550)春季的正月初一,實行大赦,改換年號。

初七,天上降落黃沙。

初九,西魏攻克安陸,捉住了司州刺史柳仲禮,完全佔據了漢水以東的地方。

十六日,月亮在白天出現在東方。

二十三日,前江都令祖皓在廣陵發起義軍。

二月初三,侯景攻下廣陵,祖皓被害。

二十五日,任命尚書僕射王克為左僕射。

二十六日,侯景一逼一迫皇帝視察西州。

夏季的五月初八,東魏的靜帝讓位給齊。

二十二日,開府儀同三司鄱一陽一王蕭范去世。

從春天到夏天一直大旱,人吃人,京城尤其厲害。

六月二十二日,前司州刺史羊鴉仁從尚書省逃奔江陵。

秋季的七月二十日,賊臣的行台任約侵犯江州,刺史尋一陽一王蕭大心以江州投降。

八月十七日,湘東王蕭繹派遣領軍將軍王僧辯進一逼一郢州,邵陵王蕭綸拋棄郢州逃走。

九月二十八日,侯景自己晉陞職位為相國,自封二十郡為漢王。

冬季的十月十九日,侯景又一逼一迫皇帝駕臨西州的私宴,自己任命為宇宙大將軍、都督六一合諸軍事。

立皇子蕭大鈞為西一陽一郡王,蕭大威為武寧郡王,蕭大球為建安郡王,蕭大昕為義安郡王,蕭大摯為綏建郡王,蕭大圜為樂梁郡王。

二十六日,侯景害死了司空南康王蕭會理。

十一月,任約進軍佔據西一陽一,分兵進犯齊昌,捉住了衡一陽一王蕭獻送到宮門,加以殺害。

湘東王蕭繹派遣前寧州刺史徐文盛拒敵任約,南郡王前中兵參軍張彪在會稽若邪山起義,攻破了浙東諸縣。

二年春季二月,邵陵王蕭綸逃到了安陸的董城,受到魏國進攻,被殺死。

三月初六,魏文帝逝世。

夏四月,侯景圍攻巴陵。

六月初三,撤除包圍,夜間退軍。

秋七月,侯景回到建鄴。

八月十七日,侯景派遣偽衛尉卿彭雋、廂公王僧貴入殿,廢除皇帝為晉安王。

害死皇太子蕭大器、尋一陽一王蕭大心、西一陽一王蕭大鈞、武寧王蕭大威、建安王蕭大球、義安王蕭大昕以及尋一陽一王諸子二十餘人。

假造皇帝詔令,認為處於次要地位的支庶,應該歸於正嫡,禪位於豫章王蕭棟。

使呂季略去送詔書,讓簡文帝抄寫。

簡文帝寫到「先皇關心著帝位的重大,考慮到社稷的鞏固,越升可以不拘次序,於是應以東方為主」,哽咽不能自止,賊軍眾人都為此而流淚。

於是就把皇帝囚禁在永福省。

蕭棟即位,改換年號為天正。

讓他在吳郡害死南海王蕭大臨、在姑熟害死南郡王蕭大連、在會稽害死安陸王蕭大春、在京口害死新興王蕭大莊。

冬季的十月初二,皇帝在永福省逝世,當時年齡四十九歲。

賊臣給的偽謚號叫明皇帝,廟號高宗。

第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王僧辯平滅了侯景,率領百官敬奉棺材升上朝堂。

元帝追尊為簡文帝,廟號太宗。

四月二十七日,埋葬在莊陵。

簡文帝自幼聰明睿智,六歲就能寫文章,武帝對此不相信,就在眼前當面測試,簡文帝拿過筆來立即就寫成文章。

武帝感歎說:「平時常以為東阿王幼年能作文章的說法不真實,現在相信了。」

長大後,風度寬廣宏大,不曾見他有喜怒之色,像神一般尊嚴。

方形的臉腮、豐滿的下巴,鬍鬚、鬢髮像畫一樣漂亮,直直的頭髮拖到地上,兩條眉一毛一顏色青綠。

脖頸上的一毛一向左鬈曲,連續的錢形花紋一直延伸到背上。

手裡拿著玉如意,彼此漂亮難分。

斜瞟則目光照人。

讀書十行齊下,說話詞藻富艷,博采眾家名言,善於高談玄理。

從十一歲起便能親自處理日常工作,歷試各地方行政,在各地都受到讚美。

品一性一恭敬孝順,為穆貴嬪守孝,悲哀損傷,瘦骨外現,他所坐的蓆子長期潮一濕,全部霉爛。

他在襄一陽一上表入侵魏國,派長史柳津、司馬董當門、壯武將軍杜懷寶、振遠將軍曹義宗等進軍攻克南一陽一、新野等郡,開拓疆土一千餘里。

後來負責監國與撫軍,多有開拓和寬免,文件簿籍,審察細微。

廣泛招納學士文人,獎賞接見不知疲倦。

他曾在玄圃講述武帝所寫的《五經講疏》,聽講的人極多,朝野為之一空。

極一愛一作詩,他的自序中說:「七歲開始有詩癖,年長後仍不倦怠。」

然而簡文帝詩文的缺陷是輕浮一靡一艷,當時號稱「宮體」。

他所著的《昭明太子傳》五卷,《諸王傳》三十卷,《禮大義》二十卷,《長春義記》一百卷,《法寶蓮璧》三百卷,《謝客文涇渭》三卷,《玉簡》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灶經》二卷,《沐浴經》三卷,《馬槊譜》一卷,《棋品》五卷,《彈棋譜》一卷,新增《白澤圖》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一起流行在世上。

剛剛即位的時候,制定年號準備叫作「文明」,用來對外制一服強臣,取《周易》「內文明而外柔順」的意思。

恐怕被賊人覺察,才改為「大寶」。

雖在遭受囚禁期間,仍然要稱引各位儒者論道說義,翻閱古書,不曾稍有放鬆。

在見到南康王蕭會理被殺以後,知道自己將不能久在人世,便指著所住的大殿對舍人殷不害說:「龐涓將死在這棵樹下。」

又說:「我昨天夢見了吃土塊,可以試加思考。」

殷不害說:「從前重耳饋贈土塊,終於返回晉國,陛下所夢的將會符合這件事麼?」

簡文帝說:「如果一陰一間有徵兆的話,希望這話不錯。」

起初,侯景娶了簡文帝的女兒溧一陽一公主,公主容貌美麗,侯景被迷住了,影響了政務,王偉常常表示不滿,侯景便把這事告訴了公主,公主便對他惡語中傷。

王偉知道後,害怕被讒毀,就暗中謀劃廢除簡文帝然後處置公主。

有人苦勸他殺害皇帝,以斷絕眾人的希望之心。

廢除皇帝後,王偉便與彭俊、王修纂向簡文帝進酒說:「丞相因為陛下幽悶了很久了,所以讓為臣來上酒祝壽。」

簡文帝笑笑說:「已經禪讓了帝位,怎麼能還說陛下?這壽酒不是都在這裡了麼?」

於是彭俊等人備齊了酒和菜餚、曲頸琵琶,與簡文帝盡情飲酒。

簡文帝知道自己將被殺害,便開懷大飲,對他們說:「沒想到今天的快樂,竟達到如此境況!」喝醉以後就睡了,王偉於是走了出去,彭俊搬了一口袋土把簡文帝壓住,王修纂坐在上面,於是簡文帝就死了。

竟然正合於先前的夢境。

王偉摘下了門板做為棺材,又把靈柩遷出停放在城北酒庫中。

簡文帝自從被拘禁以後,賊人就撤去了宮內外的侍衛,派騎兵包圍把守,圍牆上都插有帶刺的枳棘。

囚室內不再有紙,簡文帝就寫在牆壁和木板屏障上成為文章。

自序中說:「梁朝的剛正之士蘭陵蕭世贊,立身行道,始終如一,風雨昏暗,雄雞長鳴。

不欺誑於幽暗無人之處,更何況日、月、星三光之下?天數既該這樣,命運又能如何?」

又寫文章數百篇。

逝世後,王偉看了這些詩文,討厭其中的言辭懇切,立即就派人把它們刮去。

有隨王偉進去的人,背下了其中的《連珠》三首、詩四篇、絕句五篇,文辭都極為淒愴。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