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白話文》焦度傳:祖父焦文圭,避難住在仇池。宋朝元嘉時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史白話文》焦度傳

南史白話文

焦度傳

焦度字文績,是南安氐人。

祖父焦文圭,避難住在仇池。

宋朝元嘉時期(424~453),裴方明平定了楊難當,焦度的父親焦明與一千餘家隨著遷居到襄一陽一,於是建立了天水郡略一陽一縣,住了下來。

焦度少年的時候就很有氣概,熟悉弓馬。

孝武帝初年,青州刺史顏師伯出京鎮守,省台差焦度兼作幢主去送他,途中與魏朝的豹皮公相遇,交槊戰鬥,豹皮公落馬,焦度捉了他的具裝戰馬,親手殺死了幾十人。

顏師伯表奏孝武帝,稱讚焦度的氣力弓馬都超絕常人,孝武帝把他召回充任侍從。

他看見了焦度的形體相貌後,對顏師伯說:「這真是一位健人啊!」

後來補任了晉安王蕭子勳的夾轂隊主,跟隨鎮守江州。

蕭子勳起兵,以焦度為龍驤將軍。

擔任前鋒,所向無不戰勝。

事情失敗後,逃往宮亭湖為賊。

朝廷聽說他十分驍勇,非常擔憂。

便派江州刺史王景文去誘降他。

王景文讓他做了自己的鎮南參軍,兼中軍直兵,相待十分優厚。

他隨王景文回到了京城,常常住在府州里面。

王景文被害的那天晚上,焦度大怒,勸王景文拒絕接受命令,王景文沒有聽從,而明帝不知道這個情況。

因為焦度武勇,補任晉熙王蕭燮防閣,跟隨鎮守夏口。

武陵王蕭贊代替蕭燮管轄郢州,焦度仍然留在軍鎮,做蕭讚的前軍參軍。

沈攸之事件發生,轉任焦度為中直兵。

齊高帝又讓任命焦度為輔國將軍、屯騎校尉,轉右將軍。

焦度容貌粗一壯醜陋,皮膚好似黑漆,樸實笨拙,口不能講話。

晉熙王的夾轂主周彥與焦度都在郢州,周彥有個侍從與焦度的父親同名,周彥常常喊著他的名字使喚他。

焦度積壓了很大的忿怒,呵斥周彥說:「你本來知道我忌諱『明』字,而總是喊『明』,為什麼?」

後來到了郢城,尤其為沈攸之所忿怒。

沈攸之的大軍到了夏口,即將直下京城,只留下偏兵守著郢城。

焦度在城樓上破口辱罵沈攸之,以至於自己脫一下衣服一裸一露出身一體污辱他,所以沈攸之十分憤怒,改變計劃攻打郢城。

焦度親自奮力作戰,沈攸之的軍眾蒙著盾將要登城,焦度命令把污穢的東西投下,賊軍的兵眾不能忍受,後來便稱此樓為焦度樓。

事情平定以後,焦度的功勞很大,封為東昌縣子、東宮直閣將軍。

回到京城,焦度還為貴戚們追敘在郢城時脫一衣一裸一露污辱敵人的事,他就是這樣的憨直。

焦度為人質樸生澀,他想向高帝請求做個州官,等見了面後,竟又一句也沒有提到。

高帝因為他不懂政事,一直沒有用他。

後來他要求管竟陵郡,但不知道怎樣措詞,他的親人給他編詞教了他一百多字,焦度練習背誦了好幾天,都能上口了。

正遇上高帝巡行石頭城,焦度在大眾之中想自己提出,臨時忽然忘了教給他的話,於是便大聲說:「焦度啟奏,焦度啟奏,焦度無食。」

高帝笑著說:「你哪裡用擔心無食!」於是就賜給他白米一百斛。

建元四年(482),任命他為淮陵太守。

他生一性一好喝酒,一醉便暴怒起來,皇上常常讓人對他進行節制。

他年紀雖老,而力氣依舊,任命他為游擊將軍,去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史白話文
宋武帝本紀宋前廢帝本紀宋明帝本紀宋後廢帝本紀齊高帝本紀齊武帝本紀齊廢帝鬱林王本紀齊廢帝東昏侯本紀梁武帝本紀梁簡文帝本紀梁元帝本紀陳文帝本紀陳宣帝本紀陳後主本紀后妃傳序宋文元袁皇后傳宋文帝潘淑妃傳宋孝武昭路太后傳宋孝武宣貴妃傳宋明恭王皇后傳齊高昭劉皇后傳齊鬱林王何妃傳齊東昏褚皇后傳梁武德郗皇后傳梁武丁貴嬪傳梁元帝徐妃傳陳武宣章皇后傳陳文沈皇后傳陳後主張貴妃傳劉彥節傳劉義慶傳彭城王劉義康傳劉劭傳建安王劉休仁傳晉平剌王劉休祐傳劉穆之傳檀道濟傳王鎮惡傳朱齡石傳胡藩傳蕭思話傳謝晦傳謝方明傳謝靈運傳謝弘微傳謝莊傳王弘傳王僧達傳王融傳王曇首傳王儉傳王僧虔傳王筠傳王誕傳王亮傳王華傳王奐傳王秀之傳王延之傳王晏傳王猛傳王懿傳到溉傳垣崇祖傳張興世傳張欣泰傳袁淑傳袁粲傳袁彖傳馬仙鴘傳孔靖傳孔琳之傳孔覬傳殷景仁傳褚彥回傳褚玠傳蔡廓傳何點傳何胤傳張裕傳張緒傳張率傳張稷傳張嵊傳張暢傳張融傳徐文伯傳范曄傳鄭鮮之傳裴松之傳裴子野傳何承天傳何遜傳顏延之傳顏竣傳顏師伯傳周朗傳周捨傳周弘正傳顧琛傳顧覬之傳羊欣傳羊玄保傳江湛傳江總傳沈慶之傳沈攸之傳宗愨傳柳元景傳柳惲傳劉悛傳劉孝綽傳宗越傳吳喜傳曲江公蕭遙欣傳蕭穎達傳豫章文獻王蕭嶷傳蕭子顯傳蕭子雲傳長沙威王蕭晃傳武陵昭王蕭曄傳桂陽王蕭鑠傳江夏王蕭鋒傳宜都王蕭鏗傳竟陵文宣王蕭子良傳魚腹侯蕭子響傳王敬則傳張敬兒傳桓康傳焦度傳周奉叔傳荀伯玉傳胡諧之傳劉休傳陸慧曉傳陸厥傳庾杲之傳劉粲傳劉善明傳明僧紹傳庾肩吾傳劉之遴傳蕭勱傳長沙宣武王蕭懿傳蕭淵藻傳蕭淵明傳臨川靖惠王蕭宏傳蕭正德傳蕭正則傳蕭范傳昭明太子蕭統傳蕭棟傳河東王蕭譽傳豫章王蕭綜傳蕭會理傳邵陵攜王蕭綸傳蕭確傳武陵王蕭紀傳哀太子蕭大器傳王茂傳曹景宗傳鄧元起傳羅研傳馮道根傳張緬傳呂僧珍傳沈約傳范雲傳范縝傳韋睿傳裴邃傳江淹傳江革傳賀琛傳徐勉傳陳伯之傳朱異傳徐陵傳王僧辯傳羊侃傳羊鴉仁傳王琳傳始興王陳叔陵傳長沙王陳叔堅傳杜僧明傳周文育傳章昭達傳吳明徹傳魯悉達傳魯廣達傳蕭摩訶傳任忠傳顧野王傳姚察傳循吏傳序杜驥傳虞願傳沈繟傳郭祖深傳循吏傳論儒林傳序伏繠傳嚴植之傳皇侃傳儒林傳論文學傳序丘靈鞠傳丘遲傳卞彬傳王智深傳祖沖之傳鍾嶸傳吳均傳劉勰傳文學傳論郭世通傳郭原平傳陶潛傳戴顒傳劉凝之傳朱百年傳沈麟士傳阮孝緒傳陶弘景傳庾詵傳恩幸傳序戴法興傳茹法亮傳呂文顯傳茹法珍傳孔范傳海南諸國傳西南夷傳東夷傳西域傳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