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父齊丘,朔方節度使、東都留守。鎰以廕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

新唐書

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

張鎰,字季權,一字公度,國子祭酒後胤五世孫也。

父齊丘,朔方節度使、東都留守。

鎰以廕授左衛兵曹參軍,郭子儀表為元帥府判官,遷累殿中侍御史。

乾元初,華原令盧樅以公事譙責邑人齊令詵。

令詵,宦人也,銜之,構樅罪。

鎰按驗當免官,有司承風以死論。

鎰不直之,乃白其母曰:「今理樅,樅免死而鎰坐貶。

嘿則負官,貶則為太夫人憂,敢問所安?」

母曰:「兒無累於道,吾所安也。」

遂執正其罪,樅得流,鎰貶撫州司戶參軍。

徙晉陵令。

江西觀察使張鎬表為判官,遷屯田、右司二員外郎。

居母喪,以孝聞。

不妄交遊,特與楊綰、崔祐甫善。

大歷初,出為濠州刺史,政條清簡,延經術士講教生徒。

比去,州升明經者四十人。

李靈耀反於汴,鎰一團一閱鄉兵嚴守禦,有詔褒美,擢侍御史,兼緣淮鎮守使。

以最遷壽州刺史。

歷江西、河中觀察使。

不閱旬,改汴滑節度使,以病碧辭,詔留私第。

建中二年,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明年,以兩河用兵,詔省薄御膳及皇太子食物,鎰因奏減堂餐錢及百官稟奉三分一,以助用度。

時黜陟使裴伯言薦潞州處士田佐時,詔除右拾遺、集賢院直學士。

鎰以為禮輕,恐士不勸,復詔州縣吏以絹百匹、粟百石就家致聘,佐時卒不至。

郭子儀婿太僕卿趙縱為奴告,下御史劾治,而奴留內侍省。

鎰奏言:「貞觀時有奴告其主謀反者,太宗曰:『謀反理不獨成,尚當有他人論之,豈藉奴告耶?』乃著令:奴告主者斬。

由是賤不得干貴,下不得凌上,教本既修,悖亂不萌。

頃者,長安令李濟以奴得罪,萬年令霍晏因婢坐譴。

輿台下類,主反畏之,悖慢成風,漸不可長。

建中元年五月辛卯詔書:奴婢告主,非謀叛者,同自首法,並准律論。

由是獄訴衰息。

今縱事非叛逆,而奴留禁中,獨下縱獄,情所不厭。

且將帥功孰大於子儀,塚土僅乾,兩婿前已得罪,縱復繼之,不數月斥其三婿。

假令縱實犯法,事不緣奴,尚宜錄勳念亡,以從蕩宥,況為奴所訴耶?陛下方貴武臣以討賊,彼雖見一寵一一時,不能忘懷於異日也。」

帝納之,貶縱循州司馬,杖奴死。

鎰召子儀家僮數百,暴示奴一屍一。

盧杞忌鎰剛直,欲去之。

時硃泚以盧龍卒戍鳳翔,帝擇人以代,杞即謬曰:「鳳翔將校,班秩素高,非宰相信臣,不可鎮撫,臣宜行。」

帝不許,杞復曰:「陛下必以臣容貌蕞陋,不為三軍所信,恐後生變,臣不敢自謀,惟陛下擇之。」

帝乃顧鎰曰:「文武兼資,望重內外,無易卿者,其為朕撫盧龍士。」

乃以中書侍郎為鳳翔、隴右節度使。

鎰知為杞一陰一中,然辭窮,因再拜受詔。

頃之,與吐蕃相尚結贊盟清水,約牛馬為牲。

鎰恥與盟,將末殺其禮,乃紿語吐蕃,以羊豕犬代之。

帝幸奉天,鎰罄家貲將自獻行在。

而營將李楚琳者,嘗事硃泚,得其心。

軍司馬齊映等謀曰:「楚琳必為亂。」

乃遣屯隴州。

楚琳知之,稽故未行。

鎰以帝在外,心憂惑,謂已亟去,不為備。

楚琳夜率其一黨一王汾、李卓、牛僧伽等作亂,齊映自竇出,齊抗托傭,皆免。

鎰縋城走,不及遠,與二子為候騎所執,楚琳殺之,屬官王沼、張元度、柳遇、李漵皆死。

詔贈鎰太子太傅。

姜公輔,一愛一州日南人。

第進士,補校書郎,以制策異等授右拾遺,為翰林學士。

歲滿當遷,上書以母老賴祿而養,求兼京兆戶曹參軍事。

公輔有高材,每進見,敷奏詳亮,德宗器之。

硃滔助田悅也,以蜜裹書間道邀泚,太原馬燧獲之,泚不知也,召還京師。

公輔諫曰:「陛下若不能坦懷待泚,不如誅之,養虎無自詒害。」

不從。

俄而涇師亂,帝自苑門出,公輔叩馬諫曰:「泚嘗帥涇原,得士心,向以滔叛奪之兵,居常怫郁不自聊,請馳騎捕取以從,無為群凶得之。」

帝倉卒不及聽。

既行,欲駐鳳翔倚張鎰。

公輔曰:「鎰雖信臣,然文吏也,所領皆硃泚部曲,漁一陽一突騎,泚若立,涇軍且有變,非萬全策也。」

帝亦記桑道茂言,遂之奉天。

不數日,鳳翔果亂,殺鎰。

帝在奉天,有言泚反者,請為守備。

盧杞曰:「泚忠正篤實,奈何言其叛,傷大臣心!請百口保之。」

帝知群臣多勸杞奉迎乘輿者,乃詔諸道兵距城一捨止。

公輔曰:「王者不嚴羽衛,無以重威靈。

今禁旅單寡而士馬處外,為陛下危之。」

帝曰:「善。」

悉內諸軍。

泚兵果至,如所言,乃擢公輔諫議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帝徙梁,唐安公主道薨。

主一性一仁孝,許下嫁韋宥,以播遷未克也。

帝悼之甚,詔厚其葬。

公輔諫曰:「即平賊,主必歸葬,今行道宜從儉,以濟軍興。」

帝怒,謂翰林學士陸贄曰:「唐安之葬,不欲事塋垅,令累甓為浮圖,費甚寡約,不容宰相關預,苟欲指朕過爾!」贄曰:「公輔官諫議,職宰相,獻替固其分。

本立輔臣,朝夕納誨,微而弼之,乃其所也。」

帝曰:「不然,朕以公輔才不足以相,而又自求解,朕既許之,內知且罷,故賣直售名爾。」

遂下遷太子左庶子,以母喪解。

復為右庶子。

久不遷,陸贄為相,公輔數求官,贄密謂曰:「竇丞相嘗言,為公擬官屢矣,上輒不悅。」

公輔懼,請為道士,未報。

它日又言之,帝問故,公輔隱贄言,以參語對。

帝怒,黜公輔泉州別駕,遣使繼詔讓參。

順宗立,拜吉州刺史,未就官卒。

憲宗時,贈禮部尚書。

武元衡,字伯蒼。

曾祖載德,則天皇后之族弟。

祖平一,有名。

元衡舉進士,累為華原令。

畿輔鎮軍督將,皆驕橫橈政,元衡移疾去。

德宗欽其才,召拜比部員外郎,歲內三遷至右司郎中,以詳整任職。

擢為御史中丞。

嘗對延英,帝目送之,曰:「是真宰相器!」

順宗立,王叔文使人誘以為一黨一,拒不納。

俄為山陵儀仗使,監察御史劉禹錫求為判官,元衡不與,叔文滋不悅。

數日,改太子右庶子。

會冊皇太子,元衡贊相,太子識之。

及即位,是為憲宗,復拜中丞,進戶部侍郎。

元和二年,拜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判戶部事。

帝素知元衡堅正有守,故眷禮信任異它相。

浙西李錡求入覲,既又稱疾,欲賒其期。

帝問宰相鄭絪,絪請聽之,元衡曰:「不可,錡自請入朝,詔既許之,而復不至,是可否在錡。

陛下新即位,天下屬耳目,若一奸一臣得遂其私,則威令去矣。」

帝然之,遽追錡。

而錡計窮,果反。

是時,蜀新定,高崇文為節度,不知吏治,帝難其代。

詔元衡檢校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為劍南西川節度使,繇蕭縣伯封臨淮郡公,帝御安福門慰遣之。

崇文去成都,盡以金帛、帟幕、伎樂、工巧行,蜀幾為空。

元衡至,綏靖約束,儉己寬民,比三年,上下完實,蠻夷懷歸。

雅一性一莊重,雖淡於接物,而開府極一時選。

八年,召還秉政。

李吉甫、李絳數爭事帝前,不葉,元衡獨持正無所違附,帝稱其長者。

吉甫卒,淮、蔡用兵,帝悉以機政委之。

王承宗上疏請赦吳元濟,使人白事中書,悖慢不恭,元衡叱去。

承宗怨,數上章誣詆。

未幾入朝,出靖安裡第,夜漏未盡,賊乘暗呼曰:「滅燭!」射元衡中肩,復擊其左股,徒御格鬥不勝,皆駭走,遂害元衡,批顱骨持去。

邏司傳噪盜殺宰相,連十餘里,達朝堂,百官恟懼,未知主名。

少選,馬逸還第,中外乃審知。

是日,仗入紫宸門,有司以聞,帝震驚,罷朝,坐延英見宰相,哀慟,為再不食。

贈司徒,謚曰忠愍。

詔金吾、府、縣大索,或傳言曰:「無搜賊,賊窮必亂。」

又投書於道曰:「毋急我,我先殺汝。」

故吏卒不窮捕。

兵部侍郎許孟容言於帝曰:「國相橫一屍一路隅而盜不獲,為朝廷辱。」

帝乃下詔:「能得賊者賞錢千萬,授五品官。

與賊謀及捨賊能自言者亦賞。

有不如詔,族之。」

積錢東西市以募告者。

於是左神策將軍王士則、左威衛將軍王士平以賊聞,捕得張晏等十八人,言為承宗所遣,皆斬之。

逾月,東都防禦使呂元膺執淄青留邸賊門察、訾嘉珍,自言始謀殺元衡者,會晏先發,故藉之以告師道而竊其賞,帝密誅之。

初,京師大恐,城門加兵誰何,其偉狀異服、燕趙言者,皆驗訊乃遣。

公卿朝,以家奴持兵呵衛,宰相則金吾彀騎導翼,每過裡門,搜索喧嘩。

因詔寅漏上二刻乃傳點雲。

從父弟儒衡。

儒衡,字廷碩,姿狀秀偉,不妄言,與人交,終始一節。

宰相鄭餘慶不事華潔,門下客多垢衣敗服,獨儒衡上謁,未嘗有所易,以莊詞正色見重於餘慶。

元衡歿,帝待之益厚,累遷戶部郎中,知諫議大夫事,俄兼知制誥。

皇甫鎛以宰相領度支,剝下以媚天子,儒衡疏其狀。

鎛自訴於帝,帝曰:「乃欲報怨邪?」

鎛不敢對。

儒衡論議勁正,有風節,且將大用。

宰相令狐楚忌之,會以狄兼謨為拾遺,楚自草制,引武後革命事,盛推仁傑功,以指切儒衡,且沮止之。

儒衡泣見上曰:「臣祖平一,當天後時,避仕終老,不涉於累。」

帝慰勉之,自是薄楚為人也。

遷中書舍人。

時元稹倚宦官,知制誥,儒衡鄙厭之。

會食瓜,蠅集其上,儒衡揮以扇,曰:「適從何處來,遽集於此?」

一坐皆失色。

然以疾惡太分明,終不至大任,以兵部侍郎卒,年五十六,贈工部尚書。

李絳,字深之,系本贊皇。

擢進士、宏辭,補渭南尉,拜監察御史。

元和二年,授翰林學士,俄知制誥。

會李錡誅,憲宗將輦取其貲,絳與裴垍諫曰:「錡僭侈誅求,六州之人怨入骨髓。

今元惡傳首,若因取其財,恐非遏亂略、惠綏困窮者。

願賜本道,代貧民租賦。」

制可。

樞密使劉光琦議遣中人持赦令賜諸道,以裒饋餉,絳請付度支鹽鐵急遞以遣,息取求之弊。

光琦引故事以對,帝曰:「故事是耶,當守之;不然,當改。

可循舊哉!」

帝嘗稱太宗、玄宗之盛:「朕不佞,欲庶幾二祖之道德風烈,無愧謚號,不為宗廟羞,何行而至此乎?」

絳曰:「陛下誠能正身勵己,尊道德,遠邪佞,進忠直。

與大臣言,敬而信,無使小人參焉;與賢者游,親而禮,無使不肖與焉。

去官無益於治者,則材能出;斥宮女之希御者,則怨曠銷。

將帥擇,士卒勇矣;官師公,吏治輯矣。

法令行而下不違,教化篤而俗必遷。

如是,可與祖宗合德,號稱中興,夫何遠之有?言之不行,無益也;行之不至,無益也。」

帝曰:「美哉斯言,朕將書諸紳。」

即詔絳與崔群、錢徵、韋弘景、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敗五十種,為連屏,張便坐。

帝每閱視,顧左右曰:「而等宜作意,勿為如此事。」

是時,盛興安國佛祠,幸臣吐突承璀請立石紀聖德焉,營構華廣,欲使絳為之頌,將遺錢千萬。

絳上言:「陛下蕩積習之弊,四海延頸望德音,忽自立碑,示人以不廣。

《易》稱:『大人與天地合德。

』謂非文字所能盡,若令可述,是陛下美有分限。

堯、舜至文、武,皆不傳其事,惟秦始刻嶧山,揚暴誅伐巡幸之勞,失道之君,不足為法。

今安國有碑,若敘遊觀,即非治要;述崇飾,又非政宜。

請罷之。」

帝怒,絳伏奏愈切,帝悟曰:「微絳,我不自知。」

命百牛倒石,令使者勞諭絳。

襄一陽一裴均違詔書,獻銀壺甕數百具,絳請歸之度支,示天下以信。

帝可奏,仍赦均罪。

時議還盧從史昭義,已而將復召之,從史以軍無見儲為解。

李吉甫謂鄭絪漏其謀,帝召絳議,欲逐絪,絳為開白,乃免。

絳見浴堂殿,帝曰:「比諫官多朋一黨一,論奏不實,皆陷謗訕,欲黜其尤者,若何?」

絳曰:「此非陛下意,必憸人以此營誤上心。

自古納諫昌,拒諫亡。

夫人臣進言於上,豈易哉?君尊如天,臣卑如地,加有雷霆之威,彼晝度夜思,始欲陳十事,俄而去五六,及將以聞,則又憚而削其半,故上達者財十二。

何哉?幹不測之禍,顧身無利耳 。

雖開納獎勵 ,尚恐不至,今乃欲譴訶之,使直士杜口,非社稷利也。」

帝曰:「非卿言,我不知諫之益。」

初,承璀討王承宗,議者皆言古無以宦人統師者,絳當制書,固爭,帝不能奪,止詔宰相授敕。

承璀果無功還,加開府儀同三司。

絳奏:「承璀喪師,當抵罪,今一寵一以崇秩,後有奔軍之將,蹈利干賞,陛下何以處之?」

又數論宦官橫肆,方鎮進獻等事。

自知言切,且斥去,悉取內署所上疏稿焚之,以俟命。

帝果怒,絳謝曰:「陛下憐臣愚,處之腹心之地,而惜身不言,乃臣負陛下;若上犯聖顏,旁忤貴幸,因而獲罪,乃陛下負臣。」

於是帝動容曰:「卿告朕以人所難言者,疾風知勁草,卿當之矣。」

遂繇司勳郎中進中書舍人。

翌日,賜金紫,親擇良笏與之,且曰:「異時膺顧托南面,當如此。」

絳頓首。

烏重胤縛盧從史,而承璀牒署昭義留後,絳曰:「澤潞據山東要害,磁、邢、洺跨兩河間,可制其合從。

今孽豎就禽,方收威一柄一,遽以偏將蒞本軍,綱紀大紊矣。

河南、北諸鎮,謂陛下啗以官爵,使逐其帥,其肯默然哉?宜以孟元一陽一為澤潞,而以重胤節度三城,兩河諸侯聞之,必欣然。」

帝從之。

張茂昭舉族入覲,絳上言:「任迪簡既往代,則士之從茂昭,皆為定人,宜亟授以官,且遣使者詔其麾下皆聽茂昭節度。」

有詔拜河中節度使。

會迪簡以帑廥匱竭,稍簡罷士之疲老者,人情不安,迪簡亦危,絳請斥禁帑絹十萬以濟事機。

吳少誠病甚,絳建言:「淮西地不與賊接,若朝廷命帥,今乃其時,有如阻命,則決可討矣。

然鎮、蔡不可並取,願赦承宗,趣立蔡功。」

時江淮大旱,帝下赦令有所蠲弛,絳言:「江淮流亡,所貸未廣,而宮人猥積,有怨鬲之思,當大出之,以省經費。

嶺南之俗,鬻子為業,可聽;非券劑取直者,如掠賣法,敕有司一切苛止。」

帝皆順納。

後閱月不賜對,絳謂:「大臣持祿不敢諫,小臣畏罪不敢言,管仲以為害霸最甚。

今臣等飽食不言,無履危之患,自為計得矣,顧聖治如何?」

有詔明日對三殿。

帝嘗畋苑中,至蓬萊池,謂左右曰:「絳嘗以諫我,今可返也。」

其見禮憚如此。

帝怪前世任賢以致治,今無賢可任,何耶?對曰:「聖王選當代之人,極其才分,自可致治。

豈借賢異代,治今日之人哉?天子不以己能蓋人,痛折節下士,則天下賢者乃出。」

帝曰:「何知其必賢而任之?」

對曰:「知人誠難,堯、舜以為病。

然循其名,驗以事,所得十七。

夫任官而辨廉,措事不阿容,無希望依違之辭,無邪媚愉悅之容,此近於賢矣。

賢則當任,任則當久。

賢者中立而寡助,舉其類則不肖者怨,杜邪徑則懷一奸一者疾,一制度則貴戚毀傷,正過失則人君疏忌。

夫然,用賢豈容易哉?」

帝曰:「卿言得之矣。」

六年,罷學士,遷戶部侍郎,判本司。

帝以戶部故有獻,而絳獨無有,何哉?答曰:「凡方鎮有地則有賦,或嗇用度易羨餘以為獻。

臣乃為陛下謹出納,烏有羨贏哉?若以為獻,是徙東庫物實西庫,進官物結私恩。」

帝瞿然悟。

帝每有詢訪,隨事補益,所言無不聽,欲遂以相。

而承璀一寵一方盛,忌其進,一陰一有毀短,帝乃出承璀淮南監軍。

翌日,拜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封高邑男。

方江淮歲儉,民荐饑,有御史使還,奏不為災,帝以語絳,答曰:「方隅皆陛下大臣,奏孰不實?而御史苟悅陛下耳。

凡君人者當任大臣,無使小臣得以間,願出其名顯責之。」

李吉甫嘗盛讚天子威德,帝欣然,絳獨曰:「陛下自視今日何如漢文帝時?」

帝曰:「朕安敢望文帝?」

對曰:「是時賈誼以為措火積薪下,火未及然,因以為安,其憂如此。

今法令所不及者五十餘州,西戎內訌,近以涇、隴為鄙,去京師遠不千里,烽燧相接也;加比水旱無年,倉廩空虛。

誠陛下焦心銷志求濟時之略,渠便高枕而臥哉!」帝入謂左右曰:「絳言骨鯁,真宰相也。」

遣使者賜酴醾酒。

魏博田季安死,子懷諫弱,軍中請襲節度,吉甫議討之,絳曰:「不然,兩河所懼者,部將以兵圖己也,故委諸將總兵,皆使力敵任均,以相維制,不得為變。

若主帥強,則足以制其命。

今懷諫一乳一方臭,不能事,必假權於人,權重則怨生,向之權力均者,將起事生患矣。

眾所歸必在寬厚簡易、軍中素所一愛一者,彼得立,不倚朝廷亦不能安。

惟陛下蓄威以俟之。」

俄而田興果立,以魏博聽命,帝大悅。

吉甫復請命中人宣尉,因刺其變,徐議所宜。

絳獨謂:「不如推誠撫納,即假旄節。

它日使者持三軍表來,請與興,則制在彼,不在此,可奏與特授,安得同哉?」

然帝重違吉甫,故詔張忠順持節往,而授興留後。

絳固請曰:「如興萬有一不受命,即姑息,復如向時矣。」

由是即拜興節度使。

絳復曰:「王化不及魏博久矣,一日挈六州來歸,不大犒賞,人心不激。

請斥禁錢百五十萬緡賜其軍。」

有言太過者,絳曰:「假令舉十五萬眾,期歲而得六州,計所轉給三倍於費。

今興天挺忠義,首變污俗,破兩河之膽,可嗇小費隳機事哉?」

從之。

帝患朋一黨一,以問絳。

答曰:「自古人君最惡者朋一黨一,小人揣知,故常借口以激怒上心。

朋一黨一者,尋之則無跡,言之則可疑。

小人常以利動,不顧忠義;君子者,遇主知則進,疑則退,安其位不為它計,故常為一奸一人所乘。

夫聖人同跡,賢者求類,是同道也,非一黨一也。

陛下奉遵堯、舜、禹、湯之德,豈謂上與數千年君為一黨一耶?道德同耳。

漢時名節骨鯁士,同心一愛一國,而宦官小人疾之,起一黨一錮之獄,訖亡天下。

趨利之人,常為朋比,同其私也;守正之人,常遭構毀,違其私也。

小人多,譖言常勝;正人少,直道常不勝。

可不戒哉!」絳居中介特,尤為左右所不悅,遂因以自明。

王播為鹽鐵使,而事月進。

絳曰:「比禁天下正賦外不得有它獻,而播妄名羨餘,不出祿稟家貲,願悉付有司。」

帝曰:「善。」

訖絳在位,獻不入禁中。

吐蕃犯涇州,掠人畜,絳因言:「濱塞虛籍多,實兵少。

今京西、北神策鎮軍,本防盛秋,坐仰衣食,不使戰。

事至之日,乃先稟中尉。

夫兵不內御,要須應變,失毫釐,差千里。

請分隸本道,則號令齊一,前戰不還踵矣。」

然士卒樂兩軍姑息,宦者以為言,議遂寢。

嘗盛夏對延英,帝汗浹衣,絳欲趨出,帝曰:「朕宮中所對,惟宦官、女子,欲與卿講天下事,乃其樂也。」

絳或無所論諍,帝輒詰所以然。

又言:「公等得無有姻故冗食者,當為惜官。」

吉甫、權德輿皆稱無有。

絳曰:「崔祐甫為宰相,不半歲除吏八百人。

德宗曰:『多公姻故,何耶?』祐甫曰:『所問當與不當耳,非臣親舊,孰知其才?其不知者,安敢與官?』時以為名言。

武後命官猥多,而開元中有名者皆出其選。

古人言拔十得五,猶得其半。

若情故自嫌,非聖主責成意。」

帝曰:「誠然,在至當而已。」

帝又問:「玄宗開元時致治,天寶則亂,何一君而相反耶?」

絳曰:「治生於憂危,亂生於放肆。

玄宗嘗歷試官守,知人之艱難,臨御初,任用姚崇、宋璟,勵一精一聽納,故左右前後皆正人也。

洎林甫、國忠得君,專引傾邪之人,分總要劇。

於是上不聞直言,嗜欲日滋,內則盜臣勸以興利,外則武夫誘以開邊,天下一騷一動,故祿山乘隙而奮。

此皆小人啟導,從逸而驕。

系時主所行,無常治,亦無常亂。」

帝曰:「凡人舉事,病不通於理,追咎其失,古人處此有道耶?」

絳曰:「事或過差,聖哲所不免。

天子有諫臣,所以救過。

上下同體,猶手足之於心膂,交相為用。

但矜能護失,常情所蔽,聖人改過不吝,願陛下以此處之。」

教坊使稱密詔閱良家子及別宅婦人內禁中,京師囂然。

絳將入言於帝,吉甫曰:「此諫官所論列。」

絳曰:「公嘗病諫官論事,此難言者,欲移之耶?」

吉甫乃欲諷詔使止之,絳以吉甫畏不敢諫,遂獨上疏。

帝曰:「朕以丹王等無侍者,比命訪閭裡,以貲致之,彼不諭朕意,故至嘩擾。」

乃悉歸所取。

以足疾求免,罷為禮部尚書。

帝乃召承璀於淮南。

絳雖去位,猶懷不能已,因上言:「北虜方強,其憂有五。

彼蔑信重利,歲入馬求直,今則置不取,當貯他謀,一也。

屯士不足,斥候不明,城無完堞,非可應卒,二也。

今之營築,不詢眾謀,遠規塞外,城非要地,虜一入寇,應援艱阻,三也。

比年通好,往來窺覘,河山兵甲,悉知之矣,若寇掠驅脅,援兵非十日不至,既至虜去,兵罷復來,四也。

北狄、西戎久為仇敵,今回鶻思叛,脫相連約,數道並進,何以遏之?五也。」

十年,出為華州刺史。

承璀田多在部中,主奴擾民,絳捕系之。

會遣五坊使,帝戒曰:「至華宜自戢;絳,大臣,有奏即行法矣。」

州有捕鷂戶,歲責貢限,絳以為言,並勸止畋獵,有詔澤潞、太原、天威府並罷之。

入為兵部尚書,母喪免。

還授河中觀察使。

河中故節制,而皇甫鎛惡絳,故薄其恩,議者不直。

鎛得罪,復以兵部召。

遷御史大夫。

穆宗數游畋,絳率其屬叩延英切諫,不納。

以疾辭,還兵部尚書,歷東都留守,徙東川節度使,復為留守。

寶歷初,拜尚書左僕射。

絳偉儀質,以直道進退,望冠一時,賢不肖太分,屢為讒邪所中。

御史中丞王璠遇絳於道,不之避。

絳引故事論列,宰相李逢吉右璠,下遷絳太子少師,分司東都。

文宗立,召為太常卿,以檢校司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累封趙郡公。

四年,南蠻寇蜀道,詔絳募兵千人往赴,不半道,蠻已去,兵還。

監軍使楊叔元者,素疾絳,遣人迎說軍曰:「將收募直而還為民。」

士皆怒,乃噪而入,劫庫兵。

絳方宴,不設備,遂握節登陴。

或言縋城可以免,絳不從。

牙將王景延力戰歿,絳遂遇害,年六十七。

幕府趙存約、薛齊皆死。

事聞,諫官崔戎等列絳冤,冊贈司徒,謚曰貞,賻禮甚厚。

景延亦贈官,祿一子。

大中初,詔史官差第元和將相,圖形凌煙閣,絳在焉,獨留中。

絳所論事萬餘言,其甥夏侯孜以授蔣偕,次為七篇。

子璋,字重禮。

大中初擢進士第,辟盧鈞太原幕府。

遷監察御史,奏太廟祫享復用宰相攝事。

進起居郎。

舊制,設次郊丘,太僕盤車載樂,召群臣臨觀,璋奏罷之。

鹹通中,累官尚書右丞、湖南宣歙觀察使。

宋申錫,字慶臣,史失其何所人。

少而孤,擢進士第,累辟節度府,後頻遷起居舍人,以禮部員外郎為翰林學士。

敬宗時,拜侍講學士。

長慶、寶歷間,風俗囂薄,驅煽朋一黨一,申錫素孤直少與,及進用,議者謂可以激浮競。

文宗即位,再轉中書舍人,復為翰林學士。

帝惡宦官權一寵一震主,再致宮禁之變,而王守澄典禁兵,偃蹇放肆,欲綴除本根,思可與決大議者。

察申錫忠厚,因召對,俾與朝臣謀去守澄等,且倚以執政,申錫頓首謝。

未幾拜尚書右丞,逾月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乃除王璠京兆尹,密諭帝旨。

璠漏言,而守澄一黨一鄭注得其謀。

太和五年,遣軍候豆盧著誣告申錫與漳王謀反,守澄持奏浴堂,將遣騎二百屠申錫家,宦官馬存亮爭曰:「謀反者獨申錫耳,當召南司會議,不然,京師跂足亂矣。」

守澄不能對。

時二月晦,群司皆休,中人馳召宰相,馬奔乏死於道,易所乘以覆命。

申錫與牛僧孺、路隋、李宗閔至中書,中人唱曰:「所召無宋申錫。」

申錫始知得罪,望延英門,以笏叩額還第。

僧孺等見上出著告牒,皆駭愕不知所對。

守澄捕申錫親吏張全真、家人買子緣信及十六宅典史,脅成其罪。

帝乃罷申錫為太子右庶子,召三省辟、御史中丞、大理卿、京兆尹會中書集賢院雜驗申錫反狀。

京師嘩言相驚,久乃定。

翌日,延英召宰相群官悉入,初議抵申錫死,僕射竇易直率然對曰:「人臣無將,將而必誅。」

聞者不然。

於是左散騎常侍崔玄亮、給事中李固言、諫議大夫王質、補闕盧鈞、舒元褒、羅泰、蔣系、裴休、竇宗直、韋溫,拾遺李群、韋端符、丁居晦、袁都等伏殿陛,請以獄付外。

帝震怒,叱曰:「吾與公卿議矣,卿屬第出!」玄亮、固言執據愈切,涕泣懇到,繇是議貸申錫於嶺表。

京兆尹崔琯、大理卿王正雅苦請出著與申錫劾正情狀,帝悟,乃貶申錫開州司馬,從而流死者數十百人,天下以為冤。

擢豆盧著兼殿中侍御史。

初,申錫既歸,易素服俟命外捨,其妻責謂曰;「公何負天子,乃反乎?」

申錫曰:「吾起孤生,位宰相,蒙國厚恩,不能鉏一奸一亂,反為所陷,我豈反者乎?」

初,申錫以清節進,疾要位者納賕餉,敗風俗,故自為近臣,凡四方賄謝一不受。

既被罪,有司驗劾,悉得所還問遺書,朝野為咨閔。

然在宰府無它謀略。

七年,感憤卒,有詔歸葬。

開成元年,李石因延英召對,從容言曰:「陛下之政,皆承天心,惟申錫之枉,久未原雪。」

帝慚曰:「我當時亦悟其失,而詐忠者迫我以社稷計故耳。

使逢漢昭、宣時,當不坐此。」

因追復右丞、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贈兵部尚書,錄其子慎微為城固尉。

會昌二年,賜謚曰貞。

贊曰:鎰、元衡暴忠王室,絳巨德大臣,皆為賊一奸一所乘,不歿元身,蓋福善禍一婬一之訓有時而撓。

雖然,賢者於忠誼,寧以一不幸,遽使慊然於其心哉!要躬可殞,而名與岱、崧等矣。

公輔隙開,而猶納說焉。

申錫謀小任大,顛沛從之,惜乎!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