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姿貌魁秀,通書史。嘗謂所親曰:「丈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

新唐書

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

李靖,字藥師,京兆三原人。

姿貌魁秀,通書史。

嘗謂所親曰:「丈夫遭遇,要當以功名取盎貴,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韓擒虎每與論兵,輒歎曰:「可與語孫、吳者,非斯人尚誰哉!」仕隋為殿內直長,吏部尚書牛弘見之曰:「王佐才也!」左僕射楊素拊其一床一謂曰:「卿終當坐此!」

大業末,為馬邑丞。

高祖擊突厥,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變,傳送江都,至長安,道梗。

高祖已定京師,將斬之,靖呼曰:「公起兵為天下除暴亂,欲就大事,以私怨殺誼士乎?」

秦王亦為請,得釋,引為三衛。

從平王世充,以功授開府。

蕭銑據江陵,詔靖安輯,從數輕騎道金州,會蠻賊鄧世洛兵數萬屯山谷間,廬江王瑗討不勝,靖為瑗謀,擊卻之。

進至峽州,阻銑兵不得前。

帝謂逗留,詔都督許紹斬靖,紹為請而免。

開州蠻冉肇則寇夔州,趙郡王孝恭戰未利,靖率兵八百破其屯,要險設伏,斬肇則,俘禽五千。

帝謂左右曰:「使功不如使過,靖果然。」

因手敕勞曰:「既往不咎,向事吾久已忘之。」

靖遂陳圖銑十策。

有詔拜靖行軍總管,兼攝孝恭行軍長史,軍政一委焉。

武德四年八月,大閱兵夔州。

時秋潦,濤瀨漲惡,銑以靖未能下,不設備。

諸將亦請江平乃進。

靖曰:「兵機事,以速為神。

今士始集,銑不及知,若乘水傅壘,是震霆不及塞耳,有能倉卒召兵,無以御我,此必禽也。」

孝恭從之。

九月,舟師叩夷陵,銑將文士弘以卒數萬屯清江,孝恭欲擊之,靖曰:「不可。

士弘健將,下皆勇士,今新失荊門,悉銳拒我,此救敗之師,不可當。

宜駐南岸,待其氣衰乃取之。」

孝恭不聽,留靖守屯,自往與戰,大敗還。

賊委舟散掠,靖視其亂,縱兵擊破之,取四百餘艘,溺死者萬人。

即率輕兵五千為先鋒,趨江陵,薄城而營。

破其將楊君茂、鄭文秀,俘甲士四千。

孝恭軍繼進,銑大懼,檄召江南兵,不及到,明日降。

靖入其都,號令靜嚴,軍無私焉。

或請靖籍銑將拒戰者家貲以賞軍,靖曰:「王者之兵,吊人而取有罪,彼其脅驅以來,藉以拒師,本非所情,不容以叛逆比之。

今新定荊、郢,宜示寬大,以慰其心,若降而籍之,恐自荊而南,堅城劇屯,驅之死守,非計之善也。」

止不籍。

由是江、漢列城爭下。

以功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

乃度嶺至桂州,分道招慰。

酋領馮盎等皆以子弟來謁,南方悉定。

裁量款效,承製補官。

得郡凡九十六,戶六十餘萬。

詔書勞勉,授嶺南撫一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

以嶺海陋遠,久不見德,非震威武、示禮義,則無以變風。

即率兵南巡,所過問疾苦,延見長老,宣佈天子恩意,遠近歡服。

輔公祏據丹一陽一反,詔孝恭為帥,召靖入朝受方略,副孝恭東討,李世勣等七總管皆受節度。

公祏遣馮惠亮以舟師三萬屯當塗,陳正通步騎二萬屯青林,自梁山連鎖以斷江道。

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為犄角。

諸將議曰:「彼勁兵連柵,將不戰疲老我師。

若直取丹一陽一,空其巢窟,惠亮等自降。」

靖曰:「不然。

二軍雖一精一,而公祏所自將亦銳卒也,既保石頭,則牢未可拔。

我留不得志,退有所忌,腹背蒙患,非百全計。

且惠亮、正通百戰餘賊,非怯野鬥,今方持重,特公祏立計爾。

若出不意,挑攻其城,必破之。

惠亮拔,公祏禽矣。」

孝恭聽之。

靖率黃君漢等水陸皆進,苦戰,殺傷萬餘人,惠亮等亡去。

靖將輕兵至丹一陽一,公祏懼,眾尚多,不能戰,乃出走,禽之,江南平。

置東南道行台,以為行台兵部尚書。

賜物千段、奴婢百口、馬百匹。

行台廢,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帝歎曰:「靖乃銑、公祏之膏肓也,古韓、白、衛、霍何以加!」

八年,突厥寇太原,為行軍總管,以江淮兵萬人屯大谷。

時諸將多敗,獨靖以完軍歸。

俄權檢校安州大都督。

太宗踐阼,授刑部尚書,錄功,賜實封四百戶,兼檢校中書令。

突厥部種離畔,帝方圖進取,以兵部尚書為定襄道行軍總管,率勁騎三千繇馬邑趨惡一陽一嶺。

頡利可汗大驚,曰:「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

於是帳部數恐。

靖縱諜者離其腹心,夜襲定襄,破之,可汗脫身遁磧口。

進封代國公。

帝曰:「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

靖以騎三千,蹀血虜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輩,足澡吾渭水之恥矣!」

頡利走保鐵山,遣使者謝罪,請舉國內附。

以靖為定襄道總管往迎之。

又遣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慰撫。

靖謂副將張公謹曰:「詔使到,虜必自安,若萬騎繼二十日糧,自白道襲之,必得所欲。」

公謹曰:「上已與約降,行人在彼,奈何?」

靖曰:「機不可失,韓信所以破齊也。

如唐儉輩何足惜哉!」督兵疾進,行遇候邏,皆俘以從,去其牙七里乃覺,部眾震潰,斬萬餘級,俘男一女十萬,禽其子疊羅施,殺義成公主。

頡利亡去,為大同道行軍總管張寶相禽以獻。

於是斥地自一陰一山北至大漠矣。

帝因大赦天上,賜民五日酺。

御史大夫蕭瑀劾靖持軍無律,縱士大掠,散失奇寶。

帝召讓之,靖無所辯,頓首謝。

帝徐曰:「隋史萬歲破達頭可汗,不賞而誅,朕不然,赦公之罪,錄公之功。」

乃進左光祿大夫,賜絹千匹,增戶至五百。

既而曰:「向人譖短公,朕今悟矣。」

加賜帛一千匹,遷尚書右僕射。

靖每參議,恂恂似不能言,以沈厚稱。

時遣使十六道巡察風俗,以靖為畿內道大使,會足疾,懇乞骸鼻。

帝遣中書侍郎岑文本諭旨曰:「自古富貴而知止者蓋少,雖疾頓憊,猶力於進。

公今引大體,朕深嘉之。

欲成公美,為一代法,不可不聽。」

乃授檢校特進,就第,賜物段千,尚乘馬二,祿賜、國官、府佐皆勿廢。

若疾少間,三日一至門下中書平章政事。

加賜靈壽杖。

頃之,吐谷渾寇邊。

帝謂侍臣曰:「靖能復起為帥乎?」

靖往見房玄齡,曰:「吾雖老,尚堪一行。」

帝喜,以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任城王道宗、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五總管兵皆屬。

軍次伏俟城,吐谷渾盡火其莽,退保大非川。

諸將議,春草未芽,馬弱不可戰。

靖決策深入,遂逾積石山。

大戰數十,多所殺獲,殘其國,國人多降,吐谷渾伏允愁蹙自經死。

靖更立大寧王慕容順而還。

甑生軍繇鹽澤道後期,靖簿責之。

既歸而憾,與廣州長史唐奉義告靖謀反,有司按驗無狀,甑生等以誣罔論。

靖乃闔門自守,賓客親戚一謝遣。

改衛國公。

其妻卒,詔墳制如衛、霍故事,築闕象鐵山、積石山,以旌其功,進開府儀同三司。

帝將伐遼,召靖入,謂曰:「公南平吳,北破突厥,西定吐谷渾,惟高麗未服,亦有意乎?」

對曰:「往憑天威,得效尺寸功。

今疾雖衰,陛下誠不棄,病且瘳矣。」

帝憫其老,不許。

二十三年,病甚,帝幸其第,流涕曰:「公乃朕生平故人,於國有勞。

今疾若此,為公憂之。」

薨,年七十九,贈司徒、并州都督,給班劍、羽葆、鼓吹,陪葬昭陵,謚日景武。

子德謇嗣,官至將作少匠,坐善太子承乾,流嶺南,以靖故徙吳郡。

靖兄端,字藥王,以靖功襲永康公,梓州刺史。

弟客師,右武衛將軍,累戰功封丹一陽一郡公。

致仕,居昆明池南。

善騎射,喜馳獵,雖老猶未衰。

自京南屬山,西際澧水,鳥鵲皆識之,每出,從之翔噪,人謂之「鳥賊」。

卒,年九十,贈幽州都督。

孫令問,玄宗為臨淄王時與雅舊。

及即位,以協贊功,遷殿中少監。

預誅竇懷貞,封宋國公,實封五百戶。

進散騎常侍,知尚食事,恩待甚渥。

然未嘗輒干政,率游畋自娛,厚奉養,侈飲食,至躬視刲宰。

有譏之者,答曰:「此畜豢,天所以養人,與蔬果何異,安用妄分別邪?」

後坐其子與回紇部酋承宗連婚,貶撫州別駕,卒。

靖五代孫彥芳,大和中,為鳳翔司錄參軍。

家故藏高祖、太宗賜靖詔書數函,上之。

一曰:「兵事節度皆付公,吾不從中治也。」

一曰:「有晝夜視公疾大老嫗遣來,吾欲熟知公起居狀。」

皆太宗手墨,它大略如此。

文宗一愛一之不廢手。

其舊物有佩筆,以木為管弢,刻金其上,別為環以限其間,筆尚可用也。

靖破蕭銑時,所賜于闐玉帶十三胯,七方六刓,胯各附環,以金固之,所以佩物者。

又有火鑒、大觿、算囊等物,常佩於帶者。

天子悉留禁中。

又敕摸詔本,還賜彥芳,並束帛衣服。

權德輿嘗讀太宗手詔,至流涕曰:「君臣之際乃爾邪!」

李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

本姓徐氏,客衛南。

家富,多僮僕,積粟常數千鐘。

與其父蓋皆喜施貸,所周給無親疏之間。

隋大業末,韋城翟讓為盜,勣年十七,往從之。

說曰:「公鄉壤不宜自剽殘,宋、鄭商旅之會,御河在中,舟艦相屬,往邀取之,可以自資。」

讓然之。

劫公私船取財,繇是兵大振。

李密亡命雍丘,勣與浚儀王伯當共說讓,推密為主。

以奇計破王世充。

密署勣右武候大將軍、東海郡公。

當是時,河南、山東大水,隋帝令饑人就食黎一陽一倉,吏不時發,死者日數萬。

勣說密曰:「天下之亂本於饑,今若取黎一陽一粟以募兵,大事濟矣。」

密以麾下兵五千付勣,與郝孝德等濟河,襲黎一陽一,守之。

開倉縱食,旬日,勝兵至二十萬。

宇文化及擁兵北上,密使勣守倉,周掘塹以自環。

化及攻之,勣為地道出鬥,化及敗,引去。

武德二年,密歸朝廷,其地東屬海,南至江,西直汝,北抵魏郡,勣統之,未有所屬。

謂長史郭孝恪曰:「人眾土宇,皆魏公有也。

吾若獻之,是利主之敗為己功,吾所羞也。」

乃錄郡縣戶口以啟密,請自上之。

使至,高祖訝無表,使者以意聞。

帝喜曰:「純臣也。」

詔授黎州總管,封萊國公。

賜姓,附宗正屬籍,徙封曹,給田五十頃,甲第一區。

封蓋濟一陰一王,固辭,改舒國公。

詔勣總河南、山東兵以拒王世充。

及密以謀反誅,帝遣使示密反狀。

勣請收葬,詔從之。

勣為密服縗絰,葬訖乃釋。

俄為竇建德所陷,質其父,使復守黎一陽一。

三年,自拔來歸。

從秦王伐東都,戰有功。

東略地至虎牢,降鄭州司兵沈悅。

平建德,俘世充,乃振旅還,秦王為上將,勣為下將,皆服金甲,乘戎輅,告捷於廟。

蓋亦自洺州與裴矩入朝,詔復其官。

又從破劉黑闥、徐圓朗,累遷左監門大將軍。

圓朗復反,詔勣為河南大總管,討平之。

趙郡王孝恭討輔公祏也,遣勣以步卒一萬度淮,拔壽一陽一,攻江西賊壁,馮惠亮、陳正通相次潰,公祏平。

太宗即位,拜并州都督,賜實封九百戶。

貞觀三年,為通漠道行軍總管,出雲中,與突厥戰,走之。

引兵與李靖合。

因曰:「頡利若度磧,保於九姓,果不可得,我若約繼薄之,不戰縛虜矣。」

靖大喜,以與己合,於是意決。

靖率眾夜發,勣勒兵從之。

頡利慾走磧,勣前屯磧口,不得度,由是酋長率部落五萬降於勣。

詔拜光祿大夫,行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父喪解,奪哀還官,徙封英,治并州十六年,以威肅聞。

帝嘗曰:「煬帝不擇人守邊,勞中國築長城以備虜。

今我用勣守並,突厥不敢南,賢長城遠矣!」召為兵部尚書,未至,會薛延陀子大度設以八萬騎侵李思摩。

詔勣為朔方道行軍總管,將輕騎六千,擊度設青山,斬名王一,俘口五萬。

以功封一子為縣公。

晉王為皇太子,授詹事,兼左衛率,俄同中書門下三品。

帝曰:「吾兒方位東宮,公舊長史,以宮事相委,勿以資屈為嫌也。」

後帝自將征高麗,以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

破蓋牟、遼東、白崖等城,從戰駐蹕山,功多,封一子為郡公。

延陀部落亂,詔將二百騎發突厥兵討之,大戰烏德鞬山,破之,降其首領梯真達干,而可汁咄摩支遁入荒谷,磧北遂定。

改太常卿,仍同中書門下三品,復為詹事。

勣既忠力,帝謂可托大事。

嘗暴疾,醫曰:「用須灰可治。」

帝乃自翦須以和藥。

及愈,入謝,頓首流血。

帝曰:「吾為社稷計,何謝為!」後留宴,顧曰:「朕思屬幼孤,無易公者。

公昔不遺李密,豈負朕哉?」

勣感涕,因嚙指流血。

俄大醉,帝親解一衣覆之。

帝疾,謂太子曰:「爾於勣無恩,今以事出之,我死,宜即授以僕射,彼必致死力矣!」乃授疊州都督。

高宗立,召授檢校洛州刺史、洛一陽一宮留守,進開府儀同三司、同中書門下,參掌機密,遂為尚書左僕射。

永徽元年,求解僕射,聽之,仍以開府儀同三司知政事。

四年,冊進司空。

始太宗時,勣已畫像凌煙閣,至是,帝覆命圖其形,自序之。

又詔得乘小馬出入東、西台,卑官日一人迎送。

帝欲立武昭儀為皇后,畏大臣異議,未決。

李義府、許敬宗又請廢王皇后。

帝召勣與長孫無忌、於志寧、褚遂良計之,勣稱疾不至。

帝曰:「皇后無子。

罪莫大於絕嗣,將廢之。」

遂良等持不可,志寧顧望不對。

帝后密訪勣,曰:「將立昭儀,而顧命之臣皆以為不可,今止矣!」答曰:「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帝意遂定,而王后廢。

詔勣、志寧奉冊立武氏。

帝東封泰山,為封禪大使。

嘗墜馬傷足,帝以所乘馬賜之。

高麗莫離支男生為其弟所逐,遣子乞師。

詔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兵二萬討之。

破其國,執高藏、男建等,裂其地州縣之。

詔勣獻俘昭陵,明先帝意,具軍容告於廟。

進位太子太師,增食千一百戶。

總章二年,卒,年八十六。

帝曰:「勣奉上忠,事親孝,歷三朝未嘗有過,一性一廉慎,不立產業。

今亡,當無贏貲。

有司其厚賵恤之。」

因泣下。

舉哀光順門,七日不視朝。

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謚貞武。

給秘器,陪葬昭陵。

起塚像一陰一、鐵、烏德鞬山,以旌功烈。

葬日,帝與皇太子幸未央古城,哭送,百官送古城西北。

初,勣拔黎一陽一倉,就食者眾,高季輔、杜正倫往客焉,及平虎牢,獲戴胄,鹹引見臥內,推禮之,後皆為名臣,世以勣知人。

平洛一陽一,得單雄信,故人也。

表其材武,且言:「若貸死,必有以報,請納官爵以贖。」

不許。

乃號慟,割股肉啗之曰:「生死永訣,此肉同歸於土!」為收養其子焉。

一性一友一愛一,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須。

姊戒止。

答曰:「姊多疾,而勣且老,雖欲數進粥,尚幾何?」

其用兵多籌算,料敵應變,皆契事機。

聞人善,抵掌嗟歎。

及戰勝,必推功於下。

得金帛,盡散之士卒,無私貯。

然持法嚴,故人為之用。

臨事選將,必訾相其奇厖福艾者遣之。

或問故,答曰:「薄命之人,不足與成功名。」

既沒,士皆為流涕。

自屬疾,帝及皇太子賜藥即服,家欲呼醫巫,不許。

諸子固以藥進,輒曰:「我山東田夫耳,位三公,年逾八十,非命乎!生死系天,寧就醫求活耶?」

弟弼,始為晉州刺史。

以勣疾,召為司衛卿,使省視。

忽語曰:「我似少愈,可置酒相樂。」

於是奏樂宴飲,列子孫於下。

將罷,謂弼曰:「我即死,欲有言,恐悲哭不得盡,故一訣耳!我見房玄齡、杜如晦、高季輔皆辛苦立門戶,亦望詒後,悉為不肖子敗之。

我子孫今以付汝,汝可慎察,有不厲言行、交非類者,急榜殺以聞,毋令後人笑吾,猶吾笑房、杜也。

我死,布裝露車載柩,斂以常服,加朝服其中,儻死有知,庶著此奉見先帝。

明器惟作五六寓馬,下帳施幔,為皁頂白紗裙,中列十偶人,它不得以從。

眾妾願留養子者聽,余出之。

葬已,徙居我堂,善視小弱。

苟違我言,同戮一屍一矣!」乃不復語。

弼等遵焉。

勣本二名,至高宗時,避太宗偏諱,故但名勣。

後配享高宗廟廷。

季弟感,年十五,有奇一操一。

李密敗,陷於世充。

世充令作書召勣,對曰:「兄尚節義,今巳事主,昆弟不能移也。」

固不從,殺之。

勣子震嗣,終桂州刺史。

震子敬業、敬猷。

敬業,少從勣征伐,有勇名。

歷太僕少卿,襲英國公,為眉州刺史。

嗣聖元年,坐贓,貶柳州司馬。

會給事中唐之奇貶括蒼令,詹事府司直杜求仁貶黝令,長安主簿駱賓王貶臨海丞,敬猷自盩厔令坐事免,俱客揚州,失職怏怏。

時武後既廢中宗,又立睿宗,實亦囚之。

諸武擅命,唐子孫誅戮,天下憤之。

敬業等乘人怨,謀起兵,先諭其一黨一監察御史薛璋,求使江都。

及至,令雍人韋超告州長史陳敬之反,璋乃收系之。

敬業即矯制殺敬之,自稱州司馬,且言奉密詔募兵,討高州叛酋。

即開府庫,令參軍李宗臣釋系囚、役工數百人,授甲,斬錄事參軍孫處行以徇。

乃開三府,一曰匡復府,二曰英公府,三曰揚州大都督府。

自稱匡復府上將,領揚州大都督,以子奇為左長史,求仁右長史,宗臣左司馬,璋右司馬,江都令韋知止為英公府長史,賓王為藝文令,前盩厔尉魏思溫為軍師。

旬日,兵十餘萬。

傳檄州縣,疏武氏過惡,復廬陵王天子位。

又索狀類太子賢者奉之,詭眾曰:「賢實不死。」

楚州司馬李崇福率所部三縣應之。

武後遣左玉鈐衛大將軍李孝逸兵三十萬往擊之,削其祖父官爵,毀塚藏,除屬籍,赦揚、楚民脅從者。

購得敬業首,授官三品,賞帛五千;得之奇等首,官五品,帛三千。

敬業問計于思溫,對曰:「公既以太后幽縶天子,宜身自將兵直趨洛一陽一。

山東、韓、魏知公勤王,附者必眾,天下指日定矣!」璋曰:「不然。

金陵負江,其地足以為固。

且王氣尚在,宜先並常、潤為霸基,然後鼓行而北。」

思溫曰:「鄭、汴、徐、亳士皆豪傑,不願武後居上,蒸麥為飯,以待我師。

奈何欲守金陵,投死地乎?」

敬業不從。

使敬猷屯淮一陰一,韋超屯都梁山,自引兵擊潤州,下之。

署宗臣為刺史。

始回兵屯高郵,下阿溪。

思溫歎曰:「兵忌分,今敬業不知掃地度淮,率山東士先襲東都,吾知無能為也!」

武後又使黑齒常之將江南兵為孝逸援,進擊,淮一陰一、都梁兵皆敗。

後軍總管蘇孝祥率奇兵五千夜度擊敬業,孝祥死,兵溺者過半,孝逸軍退守石樑。

有鳥群噪敬業營上,監軍御史魏真宰曰:「賊其敗乎!風順荻乾,火攻之利也。」

固請戰,遂度溪擊之。

敬業置陣久,士疲,皆顧望不正列,孝逸乘風縱火一逼一其軍,軍稍卻。

敬業麾一精一兵居前,弱者在後,陣亂不能制,乃敗,斬七千餘級。

敬業與敬猷、之奇、求仁、賓王輕騎遁江都,悉焚其圖籍,攜妻子奔潤州,潛蒜山下,將入海逃高麗,抵海陵,阻風遺山江中,其將王那相斬之,凡二十五首,傳東都,皆夷其家。

中宗反正,詔還勣官封屬籍,葺完塋塚焉。

初,敬業之叔思文為潤州刺史。

敬業兵起,以使間道聞,固守逾月。

城陷,敬業責曰:「廬陵王繼天下,無罪見廢,今兵以義動,何過拒邪?若太后是助,宜即姓武。」

思溫等欲殺之,敬業不許。

及揚、楚平,乃獨免。

後遂賜武姓,歷春官尚書。

或言本與敬業謀者,乃復徐氏,卒。

子欽憲,開元中,仕至國子祭酒。

贊曰:「唐興,其名將曰英、衛,皆擢罪亡之餘,遂能依乘風雲,勒功帝籍。

蓋君臣之際,固有以感之,獨推期運,非也。

若靖闔門稱疾,畏遠權一逼一,功大而主不疑,雖古哲人,何以尚茲?勣之節,見於黎一陽一,故太宗勤勤於托孤,誠有為也。

至以老臣輔少主,會房帷易奪,天子畏大臣,依違不專,委誠取決,惟議是聽。

勣乃私己畏禍,從而導之,武氏奮而唐之宗屬幾殲焉。

及其孫,因民不忍,舉兵覆宗,至掘塚而暴其骨。

嗚呼,不幾一言而喪邦乎?惜其不通學術,昧夫臨大節不可奪之誼,反與許、李同科,可不戒哉!世言靖一精一風角、鳥占、雲祲、孤虛之術,為善用兵。

是不然,特以臨機果,料敵明,根於忠智而已。

俗人傅著怪詭禨祥,皆不足信。

故列靖所設施如此。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