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唐書》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分,安、黃、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新唐書》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新唐書

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

淮南道,蓋古揚州之域,漢九江、廬江、江夏等郡,廣陵、六安國及南一陽一、汝南、臨淮之境。

揚、楚、滁、和、廬、壽、舒為星紀分,安、黃、申、光、蘄為鶉尾分。

為州十二,縣五十三。

其名山:灊、天柱、羅、塗、八公。

其大川:滁、肥、巢湖。

厥賦:絁、絹、綿、布。

厥貢:絲、布、紵、葛。

揚州廣陵郡,大都督府。

本南兗州江都郡,武德七年曰邗州,以邗溝為名,九年更置揚州,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金、銀、銅器、青銅鏡、綿、蕃客袍錦、被錦、半臂錦、獨窠綾、殿額莞席、水兕甲、黃[QXDV]米、烏節米、魚臍、魚魚誇、糖蟹、蜜姜、藕、鐵一精一、空青、白芒、兔絲、蛇粟、括姜粉。

有丹楊監、廣陵監錢官二。

戶七萬七千一百五,口四十六萬七千八百五十七。

縣七:有府四,曰江平、新林、方山,邗江。

江都,望。

東十一里有雷塘,貞觀十八年,長史李襲譽引渠,又築勾城塘,以溉田八百頃;有一愛一敬陂水門,貞元四年,節度使杜亞自江都西循蜀岡之右,引陂趨城隅以通漕,溉夾陂田;寶歷二年,漕渠淺,輸不及期,鹽鐵使王播自七里港引渠東注官河,以便漕運;有銅。

江一陽一,望。

貞觀十八年析江都置。

有康令祠,鹹通中大旱,令以身禱雨赴水死,天即大雨,民為立祠。

六一合,緊。

武德七年析置石樑縣,以石樑、六一合二縣置方州。

貞觀元年州廢,省石樑,以六一合來屬。

有銅,有鐵。

海陵,望。

武德三年更名吳陵,以縣置吳州。

七年州廢,復故名,來屬。

景龍二年析置海安縣,開元十年省。

有鹽官。

高郵。

上。

有堤塘,溉田數千頃,元和中,節度使李吉甫築。

揚子,望。

永淳元年析江都置。

天長。

望。

本千秋,天寶元年析江都、六一合、高郵置,七載更名。

有銅。

楚州淮一陰一郡,緊。

本江都郡之山一陽一、安宜縣地,臧君相據之,號東楚州。

武德四年,君相降,因之,八年更名。

土貢:貲布、紵布。

戶二萬六千六十二,口十五萬三千。

縣四:山一陽一,上。

有常豐堰,大歷中,黜陟使李承置以溉田。

鹽城,上。

本故漢鹽瀆縣地。

隋末,盜韋徹據其地,置射州及射一陽一、安樂、新安三縣。

武德四年來歸,因之。

七年州廢,省射一陽一、安樂、新安,置鹽城縣。

有鹽亭百二十三,有監。

寶應,望。

本安宜。

武德四年以縣置倉州,七年州廢,來屬。

上元三年以獲定國寶更名。

西南八十里有白水塘、羨塘,證聖中開,置屯田;西南四十里有徐州涇、青州涇,西南五十里有大府涇,長慶中興白水塘屯田,發青、徐、揚州之民以鑿之,大府即揚州;北四里有竹子涇,亦長慶中開。

淮一陰一。

中。

武德七年省,乾封二年析山一陽一復置。

南九十五里有棠梨涇,長慶二年開。

滁州永一陽一郡,上。

武德三年析揚州置。

土貢:貲布、絲布、紵、綀、麻。

有銅坑二。

戶二萬六千四百八十六,口十五萬二千三百七十四。

縣三:清流,上。

全椒,緊。

永一陽一。

上。

景龍三年析清流置。

和州歷一陽一郡,上。

土貢:紵布。

戶二萬四千七百九十四,口十二萬二千一十三。

縣三:有府一,曰新川。

歷一陽一,上。

有禱應山,本白石山,有棲隱山,本梅山,皆天寶六載更名。

烏江,上。

東南二里有韋游溝,引江至郭十五里,溉田五百頃,開元中,丞韋尹開,貞元十六年,令游重彥又治之,民享其利,以姓名溝。

含山。

上。

武德六年析歷一陽一之故龍亢縣地置,八年省,長安四年復置,更名武壽,神龍元年復故名。

壽州壽春郡,中都督府。

本淮南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絲布、施、茶、生石斛。

戶三萬五千五百八十一,口十八萬七千五百八十七。

縣五:壽春,上。

有八公山。

安豐,緊。

武德七年省小黃、肥陵二縣入焉。

東北十里有永樂渠,溉高原田,廣德二年宰相元載置,大歷十三年廢。

盛唐,上。

本霍山。

武德四年以霍山、應城、灊城三縣置霍州。

貞觀元年州廢,省應城、灊城,以霍山來屬。

神功元年曰武昌,神龍元年復故名,開元二十七年更名。

有開化縣,武德四年置;有潛縣,五年置:貞觀中皆省。

霍丘,緊。

武德四年以松滋、霍丘二縣置蓼州,七年州廢,省松滋,以霍丘來屬。

神功元年曰武昌。

景雲元年復故名。

霍山。

上。

天寶初析盛唐別置。

有大別山、霍山。

廬州廬江郡,上。

土貢:花紗、交梭絲布、茶、蠟、酥、鹿脯、生石斛。

戶四萬三千三百二十三,口二十萬五千三百九十六。

縣五:合肥,緊。

慎,緊。

巢,上。

本襄安。

武德三年置巢州,並析置開成、扶一陽一二縣。

七年州廢,省開成、扶一陽一,以巢來屬。

東南四十里有故東關。

廬江,緊。

有擩山、白茅山,有銅。

舒城。

上。

開元二十三年析合肥、廬江置。

舒州同安郡,上。

至德二載更名盛唐郡,後復故名。

土貢:紵布、酒器、鐵器、石斛、蠟。

戶三萬五千三百五十三,口十八萬六千三百九十八。

縣五:懷寧,上。

武德五年析置皖城、安樂、梅城、皖一陽一四縣,是年省安樂,七年省皖城、梅城、皖一陽一。

有皖山。

宿松,上。

武德四年以縣置嚴州,七年以望江隸之,八年州廢,縣皆來屬。

有嚴恭山。

望江,中。

武德四年以縣置高州,尋更名智州。

七年州廢,以望江隸嚴州。

太湖,上。

武德四年析置青城、荊一陽一二縣,七年省青城入荊一陽一,八年省荊一陽一入太湖。

桐城。

緊。

本同安,至德二載更名。

自開元中徙治山城,地多猛虎、毒虺,元和八年,令韓震焚薙草木,其害遂除。

光州弋一陽一郡,上。

本治光山,太極元年徙治定城。

土貢:葛布、石斛。

戶三萬一千四百七十三,口十九萬八千五百八十。

縣五:定城,上。

武德三年置弦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

光山,上。

南有木陵故關。

西南八里有雨施陂,永徽四年,刺史裴大覺積水以溉田百餘頃。

仙居,上。

本樂安。

武德三年析置宋安縣,以宋安置谷州。

貞觀元年州廢,省宋安。

天寶元年更名。

殷城,中。

武德元年置義州,貞觀元年州廢,來屬。

西有定城故關。

固始。

上。

蘄州蘄春郡,上。

土貢:白紵,簟,鹿一毛一筆,茶,白花蛇、烏蛇脯。

戶二萬六千八百九,口十八萬六千八百四十九。

縣四:蘄春,上。

武德四年省蘄水縣入焉。

有鼓吹山。

黃梅,上。

武德四年置,以縣置南晉州,析置義豐、長吉、塘一陽一、新蔡四縣。

八年州廢,省義豐、長吉、塘一陽一、新蔡,以黃梅來屬。

廣濟,中。

本永寧,武德四年析蘄春置,天寶元年更名。

有鐵。

蘄水。

上。

本浠水。

武德四年更名蘭溪,省羅田縣入焉。

天寶元年又更名。

有鐵。

安州安陸郡,中都督府。

土貢:青紵布、糟筍瓜。

戶二萬二千二百二十一,口十七萬一千二百二。

縣六:有府一,曰義安。

安陸,上。

雲夢,中。

有神山。

孝昌,中。

武德四年以縣置澴州,並置澴一陽一縣。

八年州廢,省澴一陽一,以孝昌來屬。

寶應二年隸沔州,後復來屬。

元和三年省入雲夢。

鹹通中復置。

應城,中。

本應一陽一,武德四年更名。

元和三年省入雲夢,大和二年復置。

天祐二年復曰應一陽一。

吉一陽一,中。

元和三年省入應山,後復置。

有白兆山。

應山。

中。

武德四年以縣置應州,並析置禮山縣。

八年州廢,省禮山,以應山來屬。

有故黃峴、武一陽一、百雁、平靖四關。

黃州齊安郡,下。

本永安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白紵布、貲布、連翹、松蘿、虻蟲。

戶萬五千五百一十二,口九萬六千三百六十八。

縣三:黃岡,上。

武德三年省木蘭縣入焉;又析置堡城縣,七年省。

有木蘭山。

黃陂,中。

武德三年以縣置南司州,七年州廢,來屬。

北有大後關,有白沙關。

麻城。

中。

武德三年以縣置亭州,又析置一陽一城縣。

八年州廢,省一陽一城,以麻城來屬。

元和三年省入黃岡,建中三年復置。

西北有木陵關,在木陵山上;東北有一陰一山關。

申州義一陽一郡,中。

土貢:緋葛、紵布、貲布、茶、虻蟲。

戶二萬五千八百六十四,口十四萬七千七百五十六。

縣三:義一陽一,上。

南有故平靖關。

鍾山,上。

羅山。

上。

武德四年以縣置南羅州,八年州廢,來屬。

右淮南採訪使,治揚州。

江南道,蓋古揚州南境,漢丹楊、會稽、豫章、廬江、零陵、桂一陽一等郡,長沙國及牂柯、江夏、南郡地。

潤、升、常、蘇、湖、杭、睦、越、明、衢、處、婺、溫、台、宣、歙、池、洪、江、饒、虔、吉、袁、信、撫、福、建、泉、汀、漳為星紀分,岳、鄂、潭、衡、永、道、郴、邵、黔、辰、錦、施、敘、獎、夷、播、思、費、南、溪、溱為鶉尾分。

為州五十一,縣二百四十七。

其名山:衡、廬、茅、蔣、天目、天台、會稽、四明、括蒼、縉雲、金華、大庾、武夷。

其大川:湘、贛、沅、澧、浙江、洞庭、彭蠡、太湖。

厥賦:麻、紵。

厥貢:金、銀、紗、綾、蕉、葛、綿、綀、鮫革、籐紙、丹沙。

潤州丹楊郡,望。

武德三年以江都郡之延陵縣地置,取潤浦為州名。

土貢:衫羅,水紋、方紋、魚口、繡葉、花紋等綾,火麻布,竹根,黃粟,伏牛山銅器,鱘,鮓。

戶十萬二千二十三,口六十六萬二千七百六。

縣四:有丹楊軍,乾元二年置,元和二年廢。

丹徒,望。

本延陵縣地,武德三年置。

開元二十二年,刺史齊浣以州北隔江,舟行繞瓜步,回遠六十里,多風濤,乃於京口埭下直趨渡江二十里,開伊婁河二十五里,渡揚子,立埭,歲利百億,舟不漂溺。

有勾驪山。

丹楊,望。

本曲阿。

武德二年以縣置雲州。

五年曰簡州,以縣南有簡瀆取名。

八年州廢,來屬。

天寶元年更名。

有練塘,周八十里,永泰中,刺史韋損因廢塘復置,以溉丹楊、金壇、延陵之田,民刻石頌之。

金壇,緊。

本曲阿縣地。

隋末,土人保聚,因為金山縣。

隋亡,沈法興又置琅王耶縣,李子通以琅琊置茅州,以金山隸之。

賊平,因之,後隸蔣州。

武德八年省入延陵。

垂拱四年復置,來屬,更名。

東南三十里有南、北謝塘,武德二年,刺史謝元超因故塘復置以溉田。

延陵。

緊。

故治丹徒,武德三年別置,隸茅州,後隸蔣州,九年來屬。

有茅山。

升州江寧郡,至德二載以潤州之江寧縣置,上元二年廢,光啟三年復以上元、句容、溧水、溧一陽一四縣置。

土貢:筆、甘棠。

縣四:有江寧軍,乾元二年置;有石頭鎮兵;有下蜀、淮山二戍。

上元,望。

本江寧,隸潤州。

武德三年以江寧、溧水二縣置揚州,析置丹楊、溧一陽一、安業三縣,更江寧曰歸化。

七年平輔公祏,更名蔣州。

八年,復為揚州,又以延陵、句容隸之,省安業入歸化,更歸化曰金陵。

九年州廢,都督徙治江都,更名金陵曰白下,以白下、延陵、句容隸潤州,丹楊、溧水、溧一陽一隸宣州。

貞觀九年更白下曰江寧,肅宗上元二年又更名。

有銅,有鐵;有蔣山。

句容,望。

武德三年以句容、延陵二縣置茅州,七年州廢,隸蔣州,九年隸潤州。

乾元元年來屬。

西南三十里有絳巖湖,麟德中,令楊延嘉因梁故堤置,後廢,大歷十二年,令王昕復置,周百里為塘,立二斗門以節旱,開田萬頃。

絳巖,故赤山,天寶中更名。

有銅,有礬。

溧水,上。

乾元元年隸升州,州廢,還隸宣州。

有銅。

溧一陽一。

緊。

上元元年隸升州,州廢,還隸宣州。

有湖山。

有銅,有鐵。

常州晉陵郡,望。

本昆陵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絹布、紵、紅紫綿巾、緊紗、兔褐、皁布、大小香粳、龍鳳席、紫筍茶、署預。

戶十萬二千六百三十三,口六十九萬六百七十三。

縣五:晉陵,望。

武進,望。

武德三年以故蘭陵縣地置,貞觀八年省入晉陵,垂拱二年復置。

西四十里有孟瀆,引江水南注通漕,溉田四千頃,元和八年,刺史孟簡因故渠開。

江一陰一,望。

武德三年以縣置暨州,並析置暨一陽一、利城二縣。

九年州廢,省暨一陽一、利城,以江一陰一來屬。

義興,緊。

武德七年以縣置南興州,並析置臨津、一陽一羨二縣。

八年州廢,省一陽一羨、臨津,以義興來屬。

有張公山。

無錫。

望。

南五里有泰伯瀆,東連蠡湖,亦元和八年孟簡所開。

蘇州吳郡,雄。

土貢:絲葛,絲綿,八蠶絲,緋綾,布,白角簟,草蓆、奚,大小香粳、柑、橘、藕、鯔皮、魬、昔、鴨胞、肚魚、魚子、白石脂、蛇粟。

戶七萬六千四百二十一,口六十三萬二千六百五十。

縣七:有長洲軍,乾元二年置,大歷十二年廢。

吳,望。

有包山,有銅。

長洲,望。

萬歲通天元年析吳置。

嘉興,望。

武德七年置,八年省入吳,貞觀八年復置。

有鹽官。

昆山,望。

常熟,緊。

海鹽,緊。

貞觀元年省,景雲二年復置。

有古涇三百,長慶中令李諤開,以御水旱;又西北六十里有漢塘,大和七年開;有故縣山。

華亭。

上。

天寶十載析嘉興置。

湖州吳興郡,上。

武德四年,以吳郡之烏程縣置。

土貢:御服、烏眼綾、折皁布、綿、布、紵、糯米、黃、紫筍茶、木瓜、杭子、一乳一柑、蜜、金沙泉。

戶七萬三千三百六,口四十七萬七千六百九十八。

縣五:烏程,望。

東百二十三里有官池,元和中刺史范傳正開。

東南二十五里有陵波塘,寶歷中刺史崔玄亮開。

北二里有蒲帆塘,刺史楊漢公開,開而得蒲帆,因名。

有卞山;有太湖,占湖、宣、常、蘇四州境。

武康,上。

李子通置安州,又曰武州。

武德四年平子通,因之,七年州廢,縣隸湖州。

有封山,有銅。

長城,望。

大業末沈法興置長州。

武德四年更置綏州,因古綏安縣名之,又更名雉州,並置原鄉縣。

七年州廢,省原鄉,以長城來屬。

有西湖,溉田三千頃,其後堙廢,貞元十三年,刺史於頔復之,人賴其利。

顧山有茶,以供貢;有銅。

安吉,緊。

義寧二年沈法興置。

武德四年賊平,因之,以縣隸桃州。

七年,省入長城。

麟德元年復置。

北三十里有邸綁池,北十七里有石鼓堰,引天目山水溉田百頃,皆聖歷初令鉗耳知命置;有銅,有錫。

德清。

上。

本武源,天授二年析武康置,景雲二年曰臨溪,天寶元年更名。

杭州餘杭郡,上。

土貢:白編綾、緋綾、籐紙、木瓜、橘、蜜姜、乾薑、芑、牛膝。

有臨平監、新亭監鹽官二。

戶八萬六千二百五十八,口五十八萬五千九百六十三。

縣八:有餘杭軍,乾元二年置;有鎮海軍,建中二年置於潤州,元和六年廢,大和九年復置,景福二年徙屯;又有烏山戍。

錢塘,望。

南五里有沙河塘,鹹通二年刺史崔彥曾開;有皋亭山。

鹽官,緊。

武德四年隸東武州,七年省入錢塘,貞觀四年復置。

有鹽官。

有捍海塘堤,長百二十四里,開元元年重築。

餘杭,望。

南五里有上湖,西二里有下湖,寶歷中,令歸珧因漢令陳渾故跡置;北三里有北湖,亦珧所開,溉田千餘頃。

珧又築甬道,通西北大路,高廣徑直百餘里,行旅無山水之患。

有銅。

富一陽一,緊。

北十四里有一陽一陂湖,貞觀十二年令郝某開;南六十步有堤,登封元年令李浚時築,東自海,西至於莧浦,以捍水患,貞元七年,令鄭早又增脩之;王洲有橘,以供貢。

於潛,緊。

武德七年以縣置潛州,並置臨水縣。

八年州廢,省臨水,以於潛來屬。

南三十里有紫溪水溉田,貞元十八年令杜泳開,又鑿渠三十里,以通舟楫;有天目山。

臨安,緊。

垂拱四年析餘杭、於潛地以故臨水城置。

有石鏡山。

新城,上。

武德七年省入富一陽一,永淳元年復置。

北五里有官塘,堰水溉田;有九澳,永淳元年開。

唐山。

中。

垂拱二年析於潛置紫溪縣。

萬歲通天元年曰武隆,其年復為紫溪,又析紫溪別置武隆縣。

聖歷三年省武隆入紫溪,長安四年復置。

神龍元年更武隆為唐山。

大歷二年皆省。

長慶初復置唐山。

睦州新定郡,上。

本遂安郡,治雉山。

武德七年曰東睦州,八年復舊名。

萬歲通天二年徙治建德。

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文綾、簟、白石英、銀花、細茶。

有銅坑二。

戶五萬四千九百六十一,口三十八萬二千五百六十三。

縣六:有三河戍。

建德,上。

武德四年置,七年省入桐廬、雉山。

永淳二年復置。

有銅。

清溪,上。

本雉山,文明元年曰新安,開元二十年曰還淳,永貞元年更名。

壽昌,上。

永昌元年析雉山置,載初元年省,神龍元年復置。

桐廬,緊。

武德四年以桐廬、分水、建德置嚴州。

七年州廢,以桐廬來屬。

分水,上。

武德七年省入桐廬,如意元年復置,更名武盛,神龍元年復故名。

寶應二年析置昭德縣,大歷六年省。

遂安。

上。

石英山有白石英,以供貢;有銅。

越州會稽郡,中都督府。

土貢:寶花、花紋等羅,白編、交梭、十樣花紋等綾,輕容、生谷、花紗,吳絹,丹沙,石蜜,橘,葛粉,瓷器,紙,筆。

有蘭亭監鹽官。

戶九萬二百七十九,口五十二萬九千五百八十九。

縣七:有府一,曰浦一陽一。

有義勝軍、靜海軍,寶應元年置。

大歷二年廢靜海軍,元和六年廢義勝軍。

中和二年復置義勝軍,乾寧三年曰鎮東。

會稽,望。

有南鎮會稽山,有祠。

東北四十里有防海塘,自上虞江抵山一陰一百餘里,以畜水溉田,開元十年令李俊之增脩,大歷十年觀察使皇甫溫、大和六年令李左次又增脩之;有錫。

山一陰一,緊。

武德七年析會稽置,八年省,垂拱二年復置,大歷二年省,七年復置,元和七年省,十年復置。

北三十里有越王山堰,貞元元年,觀察使皇甫政鑿山以畜洩水利,又東北二十里作硃儲斗門;北五里有新河,西北十里有運道塘,皆元和十年觀察使孟簡開;西北四十六里有新逕斗門,大和七年觀察使陸亙置;有鐵。

諸暨,望。

有銀冶。

東二里有湖塘,天寶中令郭密之築,溉田二十餘頃。

余姚,緊。

武德四年析故句章縣置,以縣置姚州,七年州廢,來屬。

有風山、四明山。

剡,望。

武德四年以縣置嵊州,並析置剡城縣,八年州廢,省剡城,以剡來屬。

蕭山,緊。

本永興,儀鳳二年置,天寶元年更名。

上虞。

上。

貞元中析會稽置。

西北二十七里有任嶼湖,寶歷二年令金堯恭置,溉田二百頃;北二十里有黎湖,亦堯恭所置。

明州余姚郡,上。

開元二十六年,採訪使齊浣奏以越州之鄮縣置,以境有四明山為名。

土貢:吳綾、交梭綾、海味、署預、附子。

戶四萬二千二百七,口二十萬七千三十二。

縣四:有上亭戍。

鄮,上。

武德四年析故句章縣置鄞州,八年州廢,更置鄮縣,隸越州。

開元二十六年析置翁山縣,大歷六年省。

有鹽。

南二里有小江湖,溉田八百頃,開元中令王元緯置,民立祠祀之;東二十五里有西湖,溉田五百頃,天寶二年令陸南金開廣之;西十二里有廣德湖,溉田四百頃,貞元九年,刺史任侗因故跡增脩;西南四十里有仲夏堰,溉田數千頃,大和六年刺史於季友築。

奉化,上。

開元二十六年析鄮置。

有銅。

慈溪,上。

開元二十六年析鄮置。

象山。

中。

本隸台州,神龍元年析寧海及貿置,廣德二年來屬。

衢州信安郡,上。

武德四年析婺州之信安縣置,六年沒輔公祐,因廢州,垂拱二年析婺州之信安、龍丘、常山復置。

土貢:綿紙、竹扇。

戶六萬八千四百七十二,口四十四萬四百一十一。

縣四:西安,望。

本信安,武德四年析置定一陽一縣,六年省,鹹通中更信安曰西安。

東五十五里有神塘,開元五年,因風雷摧山,偃澗成塘,溉田二百頃。

有銀。

龍丘,緊。

本太末,武德四年置,以縣置谷州,並置白石縣,八年州廢,省太末、白石入信安。

貞觀八年析信安、金華復置,更名龍丘,隸婺州。

如意元年析置盈川縣。

證聖二年置武安縣,後省武安。

元和七年省盈川入信安。

有岑山。

須江,上。

武德四年析信安置,八年省,永昌元年復置。

常山。

上。

鹹亨五年析信安置,隸婺州,垂拱二年來屬,乾元元年隸信州,後復故。

處州縉雲郡,上。

本括州永嘉郡,天寶元年更郡名,大歷十四年更州名。

土貢:綿、蠟、黃連。

戶四萬二千九百三十六,口二十五萬八千二百四十八。

縣六:麗水,上。

本括蒼,武德八年省麗水縣入焉,大歷十四年更名。

有銅,出豫章、孝義二山;東十里有惡溪,多水怪,宣宗時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水怪潛去,民謂之好溪;有括蒼山。

松一陽一,上。

武德中以縣置松州,八年州廢,來屬。

有銀,出馬鞍山。

縉雲,上。

聖歷元年析括蒼及婺州之永康置。

有縉雲山。

青田,中。

景雲二年析括蒼置。

遂昌,上。

武德八年省入松一陽一,景雲二年復置。

龍泉。

中。

乾元二年析遂昌、松一陽一置。

婺州東一陽一郡,上。

土貢:綿、葛、紵布、籐紙、漆、赤松澗米、香粳、葛粉、黃連。

戶十四萬四千八十六,口七十萬七千一百五十二。

縣七:金華,望。

武德八年省長山縣入焉。

垂拱四年曰金山,神龍元年復故名。

有百沙山、金華山;有銅。

義烏,緊。

本烏傷,武德四年以縣置綢州,因綢巖為名,並析置華川縣。

七年州廢,省華川入烏傷,更名,來屬。

永康,望。

本縉雲,武德四年置麗州,八年州廢,更名,來屬。

東一陽一,望。

垂拱二年析義烏置。

有歌山。

蘭溪,緊。

鹹亨五年析金華置。

有望雲山、大家山。

武成,上。

本武義,天授二年析永康置,更名,天祐中復曰武義。

浦一陽一。

上。

天寶十三載析義烏、蘭溪及杭州之富一陽一置。

溫州永嘉郡,上。

高宗上元元年析括州之永嘉、安固置。

土貢:布、柑、橘、蔗、蛟革。

有永嘉監鹽官。

戶四萬二千八百一十四,口二十四萬一千六百九十。

縣四:永嘉,上。

武德五年以縣置東嘉州,並析置永寧、安固、橫一陽一、樂成四縣。

貞觀元年州廢,省橫一陽一、永寧,以永嘉、安固隸括州。

安固,上。

有銅。

橫一陽一,上。

大足元年析安固復置。

樂成。

上。

武德七年省入永嘉,載初元年復置。

台州臨海郡,上。

本海州,武德四年以永嘉郡之臨海置。

土貢:金漆、一乳一柑、乾薑、甲香、蛟革、飛生鳥。

戶八萬三千八百六十八,口四十八萬九千一十五,縣五:臨海,望。

武德四年析置章安縣,八年省。

有鐵。

唐興,上。

本始豐,武德四年析臨海置,八年省,貞觀八年復置,高宗上元二年更名。

有土牆山、鼻山、天台山。

黃巖,上。

本永寧,高宗上元二年析臨海置,天授元年更名。

有鐵,有鹽。

樂安,上。

武德四年析臨海置,八年省,高宗上元二年復置。

寧海。

上。

武德四年析臨海置,七年省入章安,永昌元年復置。

有鐵,有鹽。

福州長樂郡,中都督府。

本泉州建安郡治,武德六年別置,景雲二年曰閩州,開元十三年更州名,天寶元年更郡名。

土貢:蕉布、海蛤、文扇、茶、橄欖。

戶三萬四千八十四,口七萬五千八百七十六。

縣十:有經略軍,有寧海軍,至德二載置,元和六年廢。

閩,望。

東五里有海堤,大和三年令李茸築。

先是,每六月潮水鹹鹵,禾苗多死,堤成,渚溪水殖稻,其地三百戶皆良田。

候官,緊。

武德六年置,八年省,長安二年析閩復置,元和三年省,五年復置。

有鹽官。

西南七里有洪塘浦,自石江而東,經甓瀆至柳橋,以通舟楫,貞元十一年觀察使王翃開。

長樂,上。

本新寧,武德六年析閩置,尋更名。

元和三年省入福唐,五年復置。

有鹽。

東十里有海堤,大和七年令李茸築,立十斗門以御潮,旱則渚水,雨則洩水,遂成良田。

福唐,上。

本萬安,聖歷二年析長樂置,天寶元年更名。

有鐵。

連江,上。

本溫麻,武德六年析閩置,尋更名。

有鹽。

東北十八里有材塘,貞觀元年築。

長溪,中下。

武德六年置,尋省入連江,長安二年復置。

有鹽。

古田,中下。

永泰二年析候官、尤溪置。

梅溪,中。

貞觀元年析候官置。

永泰,中。

鹹通二年析連江及閩置。

尤溪。

中下。

開元二十九年開山洞置。

有銀,有銅,有鐵。

建州建安郡,上。

武德四年置。

土貢:蕉、花練、竹綀。

戶二萬二千七百七十,口十四萬二千七百七十四。

縣五:建安,上。

有銀,有銅。

邵武,中下。

本隸撫州,武德四年析置綏城縣,隸建州,七年以邵武來屬。

貞觀三年省綏城入焉。

有銅,有鐵。

浦城,緊。

本吳興,武德四年更名唐興,後廢入建安,載初元年復置,天授二年曰武寧,神龍元年復曰唐興,天寶元年更名。

建一陽一,上。

武德四年置,八年省入建安,垂拱四年復置。

有武夷山。

將樂。

中下。

武德五年析邵武置,隸撫州,七年省,垂拱四年析邵武及故綏城縣地復置。

元和三年省,五年復置。

金泉有金,又有銀、有鐵。

泉州清源郡,上。

本武榮州,聖歷二年析泉州之南安、莆田、龍溪置,治南安,後治晉江。

三年,州廢,縣還隸泉州。

久視元年復置。

景雲二年更名。

土貢:綿、絲、蕉、葛。

戶二萬三千八百六,口十六萬二百九十五。

縣四:自州正東海行二日至高華嶼,又二日至濆嶼,又一日至流求國。

晉江,上。

開元八年析南安置。

北一里有晉江,開元二十九年,別駕趙頤貞鑿溝通舟楫至城下;東一里有尚書塘,溉田三百餘頃,貞元五年刺史趙昌置,名常稔塘,後昌為尚書,民思之,因更名;西南一里有天水塘,灌田百八十頃,大和二年刺史趙棨開;有鹽。

南安,緊。

武德五年以縣置豐州,並析置莆田縣,貞觀元年州廢,二縣來屬。

有鹽,有鐵。

莆田,上。

武德五年析南安置。

西一里有諸泉塘,南五里有瀝潯塘,西南二里有永豐塘,南二十里有橫塘,東北四十里有頡洋塘,東南二十里有國清塘,溉田總千二百頃,並貞觀中置;北七里有延壽陂,溉田四百餘頃,建中年置。

仙遊。

中。

本清源,聖歷二年析莆田置,天寶元年更名。

汀州臨汀郡,下。

開元二十四年開福、撫二州山洞置,治雜羅,大歷四年徙治白石,皆長汀縣地。

土貢:蠟燭。

戶四千六百八十,口萬三千七百二。

縣三:長汀,中下。

有銅,有鐵。

寧化,中下。

本黃連,天寶元年更名。

有銀,有鐵。

沙。

中下。

本隸建州,武德四年置,後省入建安,永徽六年復置,大歷十二年來屬。

有銅,有鐵。

漳州漳浦郡,下。

垂拱二年析福州西南境置,以南有漳水為名,並置漳浦、懷恩二縣,初治漳浦,開元四年徙治李澳川,乾元二年徙治龍溪。

土貢:甲香、鮫革。

戶五千八百四十六,口萬七千九百四十。

縣三:龍溪,中下。

本隸泉州,後隸武榮州,開元二十九年來屬。

龍巖,中下。

開元二十四年置,隸汀州,大厲十二年來屬。

漳浦。

中下。

開元二十九年省懷恩縣入焉。

有梁山。

右東道採訪使,治蘇州。

宣州宣城郡,望。

土貢:銀、銅器、綺、白寧、絲頭紅毯、兔褐、簟、紙、筆、署預、黃連、碌青。

有鉛坑一。

戶十二萬一千二百四,口八十八萬四千九百八十五。

縣八:有採石軍,乾元二年置,元和六年廢。

宣城,望。

武德三年析置懷安縣,六年省。

東十六里有德政陂,引渠溉田二百頃,大歷二年觀察使陳少游置;有敬亭山。

當塗,緊。

武德三年以縣置南豫州,八年州廢,來屬。

貞觀元年省丹楊縣入焉。

乾元元年隸升州,上元二年復來屬。

有神武山。

有採石戍。

有銅,有鐵。

涇,緊。

武德三年以縣置南徐州,尋更名猷州,並置南一陽一、安吳二縣。

八年州廢,省南一陽一、安吳,以涇來屬。

廣德,緊。

本綏安。

武德三年以縣置桃州,並置桐陳、懷德二縣。

七年州廢,省桐陳、懷德,以綏安來屬。

至德二載更名。

有橫山。

南陵,望。

武德四年隸池州,州廢來屬。

後析置義安縣,又廢義安為銅官冶。

利國山有銅,有鐵;鳳凰山有銀。

有大農陂,溉田千頃,元和四年,寧國令范某因廢陂置,為石堰三百步,水所及者六十里;有永豐陂,在青弋江中,鹹通五年置。

有鵲頭鎮兵。

有梅根、宛陵二監錢官。

太平,上。

天寶十一載析當塗、涇置,大歷中省,永泰中復置。

寧國,緊。

武德三年析宣城置,六年省,天寶三載析宣城、當塗復置。

有銀。

旌德。

上。

寶應二年析太平置。

歙州新安郡,上。

土貢:白紵、簟、紙、黃連。

戶三萬八千三百二十,口二十四萬九千一百九。

縣六:歙,緊。

東南十二里有呂公灘,本車輪灘,湍悍善覆舟,刺史呂季重以俸募工鑿之,遂成安流。

有主簿山。

休寧,上。

永泰元年,盜方清陷州,州民拒賊,保於山險,二年賊平,因析置歸德縣,大歷四年省。

黟,上。

績溪,中下。

本北野,永徽五年析歙置,後更名。

有銀,有鉛。

婺源,上。

開元二十八年析休寧置。

祈門。

中下。

永泰二年平方清,因其壘析黟及饒州之浮梁置。

西四十里有武陵嶺,元和中令路旻鑿石為盤道。

西南十三里有閶門灘,善覆舟,旻開斗門以平其隘,號路公溪,後斗門廢。

鹹通三年,令陳甘節以俸募民一穴一石積木為橫樑,因山派渠,餘波入於乾溪,舟行乃安。

池州,上。

武德四年以宣州之秋浦、南陵二縣置,貞觀元年州廢,縣還隸宣州,永泰元年復析宣州之秋浦、青一陽一,饒州之至德置。

土貢:紙、鐵。

有鉛坑一。

縣四:秋浦,緊。

有烏石山,廣德初盜陳莊、方清所據。

有銀,有銅。

青一陽一,上。

天寶元年析涇、南陵、秋浦置。

有銅,有銀。

至德,中。

至德二載析鄱一陽一、秋浦置,隸潯一陽一郡,乾元元年隸饒州。

石埭。

中。

永泰二年析青一陽一、秋浦置。

洪州豫章郡,上都督府。

土貢:葛、絲布、梅煎、一乳一柑。

有銅坑一。

戶五萬五千五百三十。

口三十五萬三千二百三十一。

縣七:有南昌軍,乾元二年置,元和六年廢。

南昌,望。

本豫章。

武德五年析置鍾陵縣,又置南昌縣,以南昌置孫州,八年州廢,又省南昌、鍾陵。

寶應元年更豫章曰鍾陵。

貞元中又更名。

縣南有東湖,元和三年,刺史韋丹開南塘斗門以節江水,開陂塘以溉田。

豐城,上。

天祐中曰吳皋。

高安,望。

本建城,武德五年更名,以縣置靖州,又置望蔡、華一陽一、宜豐、一陽一樂四縣。

七年曰米州,又更名筠州。

八年州廢,省華一陽一、望蔡、宜豐、一陽一樂,以高安來屬。

有米山。

建昌,緊。

武德五年置南昌州,又析置龍安、永脩、新吳三縣。

八年州廢,省永脩、龍安、新吳,以建昌來屬。

南一里有捍水堤,會昌六年攝令何易於築;西二里又有堤,鹹通二年令孫永築。

新吳,上。

永淳二年析建昌復置。

武寧,上。

長安四年析建昌置,景雲元年曰豫寧,寶應元年復故名。

分寧。

上。

貞元十五年析武寧置。

江州潯一陽一郡,上。

本九江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葛、紙、碌、生石斛。

戶萬九千二十五,口十萬五千七百四十四。

縣三:有湖口、湓城二戍。

潯一陽一,緊。

本湓城,武德四年更名,又別析置湓城縣,五年析湓城置楚城縣,八年省湓城,貞觀八年省楚城。

南有甘棠湖,長慶二年刺史李渤築,立斗門以蓄洩水勢;東有秋水堤,大和三年刺史韋珩築,西有斷洪堤,會昌二年刺史張又新築,以窒水害;有銀,有銅;有廬山;有彭蠡湖,一名宮亭湖。

彭澤,上。

武德五年置浩州,又析置都昌、樂城二縣。

八年州廢,省樂城,以彭澤、都昌隸江州。

有銅。

都昌。

上。

南一里有陳令塘,鹹通元年令陳可夫築,以阻潦水。

鄂州江夏郡,緊。

土貢:銀、碌、貲布。

有鳳山監錢官。

戶萬九千一百九十,口八萬四千五百六十三。

縣七:有武昌軍,元和元年置。

江夏,望。

有鐵。

永興,緊。

有銅,有鐵。

北有長樂堰,貞元十三年築。

武昌,緊。

有樊山,有銀,有銅,有鐵。

浦圻,上。

唐年,上。

天寶二年開山洞置。

漢一陽一,中。

本沔州漢一陽一郡,武德四年以沔一陽一郡之漢一陽一、汊川二縣置。

寶應二年以安州之孝昌隸之。

建中二年州廢,四年復置。

元和三年省孝昌。

寶歷三年州又廢,二縣來屬。

汊川。

中。

武德四年析漢一陽一置。

岳州巴陵郡,中。

本巴州,武德六年更名。

土貢:紵布、鱉甲。

戶萬一千七百四十,口五萬二百九十八。

縣五:巴陵,上。

有鐵。

有洞庭山,在洞庭湖中。

華容,上。

垂拱二年更名容城,神龍元年復故名。

橋江,中。

本沅江,乾寧中更名。

湘一陰一,中下。

武德八年省羅縣入焉。

昌江。

中下。

神龍三年析湘一陰一置。

饒州鄱一陽一郡,上。

土貢:麩金、銀、簟、茶。

有永平監錢官。

有銅坑三。

戶四萬八百九十九,口二十四萬四千三百五十。

縣四:鄱一陽一,上。

武德五年析置廣晉縣,隸浩州,八年州廢,省縣入焉。

縣東有邵父堤,東北三里有李公堤,建中元年刺史李復築,以捍江水。

東北四里有馬塘,北六里有土湖,皆刺史馬植築。

余干,上。

武德四年置玉亭、長城二縣,七年省玉亭入長城,八年省長城入余干。

有神山。

樂平,上。

武德四年置,九年省,後復置。

有金,有銀,有銅,有鐵。

浮梁。

上。

本新平,武德四年析鄱一陽一置,八年省,開元四年復置,曰新昌,天寶元年更名。

虔州南康郡,上。

土貢:絲布、紵布、竹綀、石蜜、梅、桂子、斑竹。

戶三萬七千六百四十七,口二十七萬五千四百一十。

縣七:有猶口鎮兵,有百丈戍。

贛,上。

虔化,上。

有梅嶺山。

南康,上。

有錫。

有大庾山。

雩都,上。

有金,天祐元年置瑞金監;有君山,有般固山。

信豐,上。

本南安,永淳元年析南康置,天寶元年更名。

大庾,中。

神龍元年析南康置。

有鉛、錫。

有橫浦關。

安遠。

中。

貞元四年析雩都置。

有鐵,有錫。

吉州廬陵郡,上。

土貢:絲葛、紵布、陟厘、斑竹。

戶三萬七千七百五十二,口三十三萬七千三十二。

縣五:廬陵,緊。

太和,上。

武德五年置南平州,並置永新、廣興、東昌三縣。

八年州廢,省永新、廣興、東昌入太和,來屬。

有王山。

安福,上。

武德五年以縣置穎州,七年州廢,來屬。

新淦,上。

永新。

上。

顯慶二年析太和置。

袁州宜春郡,上。

土貢:白紵。

有銅坑一。

戶二萬七千九十三,口十四萬四千九十六。

縣三:宜春,上。

有宜春泉,醞酒入貢;西南十里有李渠,引仰山水入城,刺史李將順鑿;有鐵。

蘋鄉,上。

新喻。

上。

本作「渝」,天寶後相承作「喻」。

信州,上。

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一陽一,衢州之常山、玉山及建、撫之地置。

土貢:葛粉。

有玉山監錢官。

有銅坑一,鉛坑一。

縣四:上饒,緊。

武德四年置,隸饒州,七年省入弋一陽一,乾元元年復置,並置永豐縣,元和七年省永豐入焉。

有金,有銅,有鐵,有鉛。

弋一陽一,上。

有銀。

貴溪,中。

永泰元年析弋一陽一置。

玉山。

上。

證聖二年析常山、須江及弋一陽一置。

有銀。

撫州臨川郡,上。

土貢:金絲布、葛、竹箭、硃橘。

戶三萬六百五,口十七萬六千三百九十四。

縣四:臨川,上。

有金,有銀。

南城,上。

武德五年析置永城、東興二縣,七年省。

崇仁,上。

武德五年析置宜黃縣,八年省。

南豐。

上。

景雲二年析南城置,先天二年省,開元八年復置。

潭州長沙郡,中都督府。

土貢:絲葛、絲布、木瓜。

戶三萬二千二百七十二,口十九萬二千六百五十七。

縣六:有府一,曰長沙。

有淥口、花石二戍,有橋口鎮兵。

長沙,望。

有金。

湘潭,緊。

本隸衡州,元和後來屬。

有衡山。

湘鄉,緊。

武德四年析衡山置。

益一陽一,上。

武德四年析置新康縣,七年省。

永泰元年,都督翟灌自望浮驛開新道,經浮丘至湘鄉。

醴陵,中。

武德四年析長沙置。

有王喬山。

瀏一陽一。

中。

景龍二年析長沙置。

衡州衡一陽一郡,上。

本衡山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綿紙。

戶三萬三千六百八十八,口十九萬九千二百二十八。

縣六:有戎分、洞一口、平一陽一三戍。

衡一陽一,緊。

本臨烝,武德四年置,七年省重安、新城二縣入焉。

開元二十年更名。

有西母山。

衡山,上。

本隸潭州,神龍三年來屬。

有南嶽衡山祠。

常寧,中下。

本新寧,天寶元年更名。

攸,中。

武德四年置南雲州,又析置茶陵、安樂、一陰一山、新興、建寧五縣。

貞觀元年州廢,省茶陵、安樂、一陰一山、新興、建寧,以攸來屬。

茶陵,中。

聖歷元年析攸因故縣復置。

耒一陽一。

上。

本耒一陰一,武德四年更名。

永州零陵郡,中。

土貢:葛、笴、零陵香、石蜜、石燕。

戶二萬七千四百九十四,口十七萬六千一百六十八。

縣四:有麻田鎮兵,有雷石、盧洪二戍。

零陵,上。

祁一陽一,上。

武德四年析零陵置,貞觀元年省,四年復置。

有鐵。

湘源,上。

有金,有鐵。

灌一陽一。

中。

蕭銑析湘源置,武德七年省,上元二年復置。

道州江華郡,中。

本營州,武德四年以零陵郡之營道、永一陽一二縣置,五年曰南營州,貞觀八年更名,十七年,州廢入永州,上元二年復置。

土貢:白紵、零陵香、犀角。

戶二萬二千五百五十一,口十三萬九千六十三。

縣五:弘道,上。

本營道,天寶元年更名。

延唐,上。

本梁興,蕭銑析營道置,銑平,更名唐興,長壽二年曰武盛,神龍元年復曰唐興,天寶元年又更名。

有鐵。

江華,中。

武德四年析賀州之馮乘縣置,文明元年曰雲溪,神龍元年更名。

有錫。

永明,中。

本永一陽一,貞觀八年省入營道,天授二年復置,天寶元年更名。

有銀,有鐵。

大歷。

中。

大歷二年析延唐置。

郴州桂一陽一郡,上。

土貢:赤錢、寧布、絲布。

有桂一陽一監錢官。

戶三萬三千一百七十五。

縣八:郴,上。

有馬嶺山。

義章,中下。

蕭銑析郴置,武德七年省,八年復置。

有銀,有銅,有鉛。

平一陽一,上。

資興,上。

本晉興,貞觀八年省,鹹亨三年復置,更名。

高亭,中下。

本安陵,開元十三年析郴置,天寶元年更名。

義昌,中下。

臨武,中下。

如意元年曰隆武,神龍元年復故名。

藍山。

上。

本南平,鹹亨二年置,天寶元年更名。

邵州邵一陽一郡,下。

本南梁州,武德四年析潭州之邵一陽一置,並置邵陵、建興二縣,貞觀十年更名。

土貢:銀、犀角。

戶萬七千七十三,口七萬一千六百四十四。

縣二:邵一陽一,上。

武德七年省邵陵縣入焉。

有文斤山。

武岡,中。

本武攸,武德四年更名,七年省建興縣入焉。

右西道採訪使,治洪州。

黔州黔中郡,下都督府。

本黔安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犀角、光明丹沙、蠟。

戶四千二百七十,口二萬四千二百四。

縣六:彭水,上。

武德元年析置都上、石城二縣,二年又析置盈隆、洪杜、相永、萬資四縣。

貞觀四年以相永、萬資置費州,都上置夷州,十年以夷州之高富來屬,十一年以高富隸夷州。

有鹽。

黔江,中下。

本石城,天寶元年更名。

洪杜,中下。

洋水,中下。

本盈隆,先天元年曰盈川,天寶元年更名。

信寧,中下。

本信安,武德二年更名,隸義州,貞觀十一年州廢,來屬。

都濡。

中下。

貞觀二十年析盈隆置。

辰州盧溪郡,中都督府。

本沅陵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光明丹沙、犀角、黃連、黃牙。

戶四千二百四十一,口二萬八千五百五十四。

縣五:沅陵,上。

盧溪,中下。

武德三年析沅陵置。

有武山。

漵浦,上。

武德五年析辰溪置。

麻一陽一,中下。

武德三年析沅陵、辰溪置。

垂拱四年析置龍門縣,尋省。

有丹一穴一。

辰溪。

中。

錦州盧一陽一郡,下。

垂拱二年以辰州麻一陽一縣地及開山洞置。

土貢:光明丹砂、犀角。

戶二千八百七十二,口萬四千三百七十四。

縣五:盧一陽一,中下。

招諭,中下。

渭一陽一,中下。

常豐,中下。

本萬安,天寶元年更名。

洛浦。

中下。

本隸溪州,天授二年析辰州之大鄉置,長安四年來屬。

施州清化郡,下。

本清江郡,天寶元年更名。

土貢:麩金、犀角、黃連、蠟、藥實。

戶三千七百二,口萬六千四百四十四。

縣二:清江,中下。

義寧元年置開夷縣,武德元年省入焉。

建始。

中下。

義寧二年置葉州,貞觀八年州廢,來屬。

敘州潭一陽一郡,下。

本巫州,貞觀八年以辰州之龍標縣置,天授二年曰沅州,開元十三年以「沅」「原」聲相近,復為巫州,大歷五年更名。

土貢:麩金、犀角。

戶五千三百六十八,口二萬二千七百三十八。

縣三:龍標,上。

武德七年置,貞觀八年析置夜郎、朗溪、思微三縣,九年省思微。

朗溪,中下。

潭一陽一。

中下。

先天二年析龍標置。

獎州龍溪郡,下。

本舞州,長安四年以沅州之夜郎、渭溪二縣置,開元十三年以「舞」「武」聲相近,更名鶴州,二十年曰業州,大歷五年又更名。

土貢:麩金、犀角、蠟。

戶千六百七十二,口七千二百八十四。

縣三:峨山,中下。

本夜郎,天寶元年更名。

渭溪,中下。

天授二年析夜郎置。

梓姜。

中下。

本隸充州,天寶三載廢為羈縻州,以縣來屬。

夷州義泉郡,下。

本隋明一陽一郡地,武德四年以思州之寧夷縣置,貞觀元年州廢,四年復以黔州之都上縣開南蠻置,十一年徙治綏一陽一。

土貢:犀角、蠟燭。

戶千二百八十四,口七千一十三。

縣五:綏一陽一,中下。

有綏一陽一山。

都上,中下。

義泉,中下。

本隸明一陽一郡。

武德二年以信安、義泉、綏一陽一三縣置義州,並置都牢、洋川二縣,五年曰智州。

貞觀四年省都牢。

五年,以廢虧州之樂安、宜林、芙蓉、瑘川四縣隸之,後又領廢夷州之綏養。

十一年曰牢州,徙治義泉。

十六年州廢,省綏養、樂安、宜林,以綏一陽一、義泉、洋川來屬,芙容、瑘川隸播州。

洋川,中下。

寧夷。

中下。

武德四年,析置夜郎、神泉、豐樂、綏養、雞翁、伏遠、明一陽一、高富、思義、丹川、宣慈、慈岳十二縣。

六年省雞翁。

及州廢,省夜郎、神泉、豐樂,以寧夷、伏遠、明一陽一、高富、思義、丹川隸務州,宣慈、慈岳隸涪州,綏養隸智州。

貞觀六年復置雞翁縣,來屬。

十一年又以高富來屬。

永徽後省雞翁、高富。

開元二十五年復以寧夷來屬。

播州播川郡,下。

本郎州,貞觀九年以隋牂柯郡之牂柯縣置,十一年廢,十三年復置,更名。

土貢:斑竹。

戶四百九十,口二千一百六十八。

縣三:遵義,中下。

本恭水,貞觀元年以牂柯地置,並置高山、貢山、柯盈、邪施、釋燕五縣。

及郎州廢,縣亦省。

十三年復置州,亦復置縣。

十四年,更恭水曰羅蒙,高山曰捨月,貢山曰湖江,柯盈曰帶水,邪施曰羅為,釋燕曰胡刀。

十六年更羅蒙曰遵義。

顯慶五年省捨月、湖江、羅為。

芙蓉,中下。

貞觀五年置,隸虧州,十一年並瑘川,隸牢州。

開元二十六年省瑘川、胡刀入焉。

帶水。

中下。

思州寧夷郡,下。

本務州,武德四年以隋巴東郡之務川、扶一陽一置,貞觀四年更名。

土貢:蠟。

戶千五百九十九,口萬二千二十一。

縣三:務川,中下。

武德元年置。

貞觀元年,以廢夷州之寧夷、伏遠、思義、明一陽一、高富、丹川及廢思州之丹一陽一、城樂、感化、思王、多田隸務州,尋省思義、明一陽一、丹川,二年省丹一陽一,八年省靶化,十年以高富隸黔州,十一年省伏遠。

思王,中下。

武德三年置。

思邛。

中下。

開元四年開生獠置。

費州涪川郡,下。

貞觀四年析思州之涪川、扶一陽一,開南蠻置。

土貢:蠟。

戶四百二十九,口二千六百九。

縣四:涪川,中下。

武德四年析務川置。

貞觀四年以黔州之相永、萬資隸費州,十一年省。

扶一陽一,中下。

多田,中下。

武德四年置,隸思州,貞觀元年隸務州,八年來屬。

城樂。

中下。

武德四年招慰生獠置,隸思州,貞觀元年隸務州,八年來屬。

南州南川郡,下。

武德二年開南蠻置,三年更名僰州,四年復故名。

土貢:斑布。

戶四百四十三,口二千四十三。

縣二:南川,中下。

本隆一陽一,武德二年置,並置扶化、隆巫、丹溪、靈水四縣。

貞觀十一年省扶化、隆巫、靈水。

先天元年更隆一陽一曰南川。

三溪。

中下。

貞觀五年置,七年又置當山、嵐山、歸德、汶溪四縣,八年皆省。

溪州靈溪郡,下。

天授二年析辰州置。

土貢:丹沙、犀角、茶牙。

戶二千一百八十四,口萬五千二百八十二。

縣二:大鄉,上。

三亭。

中下。

貞觀九年析大鄉置。

有大酉山。

溱州溱溪郡,下。

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

土貢:文龜、斑布、丹沙。

戶八百七十九,口五千四十五。

縣五:榮懿,中下。

貞觀十六年置,並置扶歡、樂來二縣。

鹹亨元年省樂來。

扶歡,中下。

夜郎,中下。

貞觀十六年開山洞置珍州,並置夜郎、麗皋、樂源三縣,後為夜郎郡。

元和三年州廢,縣皆來屬。

麗皋,中下。

樂源。

中下。

右黔中採訪使,治黔州。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新唐書
本紀第一 高祖本紀第二 太宗本紀第三 高宗本紀第四 則天皇后 中宗本紀第五 睿宗 玄宗本紀第六 肅宗 代宗本紀第七 德宗 順宗 憲宗本紀第八 穆宗 敬宗 文宗 武宗 宣宗志第九 禮樂九本紀第十 昭宗 哀帝志第一 禮樂一志第二 禮樂二志第三 禮樂三志第四 禮樂四志第五 禮樂五志第六 禮樂六志第七 禮樂七志第八 禮樂八本紀第九 懿宗 僖宗志第十 禮樂十志第十一 禮樂十一志第十二 禮樂十二志第十三上 儀衛上志第十三下 儀衛下志第十四 車服志第十五 歷一志第十六 歷二志第十七上 歷三上志第十七下 歷三下志第十八上 歷四上志第十八下 歷四下志第十九 歷五志第二十上 歷六上志第二十下 歷六下志第二十一 天文一志第二十二 天文二志第二十三 天文三志第二十四 五行一志第二十五 五行二志第二十六 五行三志第二十七 地理一志第二十八 地理二志第二十九 地理三志第三十 地理四志第三十一 地理五志第三十二 地理六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志第三十三下 地理七下志第三十四 選舉志上志第三十五 選舉志下志第三十六 百官一志第三十七 百官二志第三十八 百官三志第三十九上 百官四上志第三十九下 百官四下志第四十 兵志第四十一 食貨一志第四十二 食貨二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志第四十四 食貨四志第四十五 食貨五志第四十六 刑法志第四十七 藝文一志第四十八 藝文二志第四十九 藝文三志第五十 藝文四表第一 宰相上表第二 宰相中表第三 宰相下表第四 方鎮一表第五 方鎮二表第六 方鎮三表第七 方鎮四表第八 方鎮五表第九 方鎮六表第十上 宗室世繫上表第十下 宗室世系下表第十一上 宰相世系一上表第十一下 宰相世系一下表第十二上 宰相世系二上表第十二中 宰相世系二中表第十二下 宰相世系二下表第十三上 宰相世系三上表第十三下 宰相世系三下表第十四上 宰相世系四上表第十四下 宰相世系四下表第十五上 宰相世系五十表第十五下 宰相世系五下列傳第一 后妃上列傳第二 后妃下列傳第三 宗室列傳第四 高祖諸子列傳第五 太宗子列傳第六 三宗諸子列傳第七 十一宗諸子列傳第八 諸帝公主列傳第九 李密列傳第十 王竇列傳第十一 薛李二劉高徐列傳第十二 蕭輔沈李梁列傳第十三 劉斐列傳第十四 屈實尉遲張秦唐段列傳第十五 二劉殷許程柴任丘列傳第十六 溫皇甫二李姜崔列傳第十七 杜闞王李苑羅王列傳第十八 二李勣列傳第十九 侯張薛列傳第二十 高竇列傳第二十一 房杜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列傳第二十三 王薛馬韋列傳第二十四 二李戴劉崔列傳第二十五 陳楊封裴宇文鄭權閻蔣姜張列傳第二十六 蕭瑀列傳第二十七 岑虞李褚姚令狐列傳第二十八 蘇世長(良嗣 弁) 韋雲起 孫伏伽 張玄素列傳第二十九 於高張列傳第三十 長孫褚韓來李上官列傳第三十一 杜二崔高郭趙崔楊盧二劉李劉孫邢列傳第三十二 傅呂陳列傳第三十三 劉裴婁列傳第三十四 崔楊竇宗祝王列傳第三十五 諸夷蕃將列傳第三十六 郭二張三王蘇薛程唐列傳第三十七 王韓蘇薛王柳馮蔣列傳第三十八 唐張徐列傳第三十九 崔徐蘇豆盧列傳第四十 狄郝硃列傳第四十一 二瑋 陸二李杜列傳第四十二 裴劉魏李吉列傳第四十三 張韋韓宋辛二李裴列傳第四十四 武李賈白列傳第四十五 五王列傳第四十六 劉鍾崔二王列傳第四十七 魏韋郭列傳第四十八 李蕭盧韋趙和列傳第四十九 姚宋列傳第五十 蘇張列傳第五十一 魏盧李杜張韓列傳第五十二 張源裴列傳第五十三 蘇尹畢李鄭王許潘倪席齊列傳第五十四 裴崔盧李王嚴列傳第五十五 裴陽宋楊崔李解列傳第五十六 宗室宰相列傳第五十七 劉吳韋蔣柳沈列傳第五十八 二郭兩王張牛列傳第五十九 宇文韋楊王列傳第六十 哥舒高封列傳第六十一 李光弼列傳第六十二 郭子儀列傳第六十三 二李馬路列傳第六十四 房張李列傳第六十五 崔苗二裴呂列傳第六十六 崔鄧魏衛李韓盧高列傳第六十七 李楊崔柳韋路列傳第六十八 高元李韋薛崔戴王徐郗辛列傳第六十九 來田侯崔嚴列傳第七十 元王黎楊嚴竇列傳第七十一 二李列傳第七十二 三王魯辛馮三李曲二盧列傳第七十三 令狐張康李劉田王牛史列傳第七十四 劉第五班王李列傳第七十五 李常趙崔齊盧列傳第七十六 關董袁趙竇列傳第七十七 張姜武李宋列傳第七十八 段顏列傳第七十九 李晟列傳第八十 馬渾列傳第八十一 楊戴陽二李韓杜邢列傳第八十二 陸贄列傳第八十三 韋張嚴韓列傳第八十四 鮑李蕭薛樊王吳鄭陸盧柳崔列傳第八十五 徐呂孟劉楊潘崔韋列傳第八十六 張趙李鄭徐王馮庾列傳第八十七 姚獨孤顧韋段呂許薛李列傳第八十八 孔穆崔柳楊馬列傳第八十九 歸奚三崔盧二薛衛胡丁二王殷列傳第九十 三鄭高權崔列傳第九十一 賈杜令狐列傳第九十二 白裴崔韋二李皇甫王列傳第九十三 韋王陸劉柳程列傳第九十四 杜裴李韋列傳第九十五 二高伊硃二劉范二王孟趙李任張列傳第九十六 李烏王楊曹高劉石列傳第九十七 於王二杜范列傳第九十八 裴度列傳第九十九 二李元牛楊列傳第一百 竇劉二張楊熊柏列傳第一百一 韓愈列傳一百二 錢崔二韋二高馮三李盧封鄭敬列傳第一百三 劉蕡列傳第一百四 李鄭二王賈舒列傳第一百五 李德裕列傳第一百六 陳三李曹劉列傳第一百七 二李崔蕭二鄭二盧韋週二裴劉趙王列傳第一百八 畢崔劉陸鄭硃韓列傳第一百九 馬楊路盧列傳第一百一十 鄭二王韋張列傳第一百一十一 周王鄧陳齊趙二楊顧列傳第一百一十二 二王諸葛李孟列傳第一百一十三 楊時硃孫列傳一百一十四 高趙田硃列傳第一百一十五 三劉成杜鍾張王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忠義上列傳第一百一十七 忠義中列傳第一百一十八 忠義下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卓行列傳第一百二十 孝友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隱逸列傳第一百二十二 循吏列傳第一百二十三 儒學上列傳第一百二十四 儒學中列傳第一百二十五 儒學下列傳第一百二十六 文藝上列傳第一百二十七 文藝中列傳第一百二十八 文藝下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列傳第一百三十 列女列傳第一百三十一 外戚列傳第一百三十二 宦者上列傳第一百三十三 宦者下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酷吏列傳第一百三十五 籓鎮魏博列傳第一百三十六 籓鎮鎮冀列傳第一百三十七 籓鎮盧龍列傳第一百三十八 籓鎮淄青橫海列傳第一百三十九 籓鎮宣武彰義澤潞列傳第一百四十上 突厥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下 突厥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上 吐蕃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一下 吐蕃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 回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下 回鶻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三 沙陀列傳第一百四十四 北狄列傳第一百四十五 東夷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上 西域上列傳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上 南蠻上列傳第一百四十七中 南蠻中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