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數之奇,坤為一PB30-29509.">

《易經證釋》坤卦:卦象亦同乾、以六爻成象。而爻則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證釋》坤卦

易經證釋

坤卦

孔子 《宣聖講義》

卦象亦同乾、以六爻成象。

而爻則異。

乾為一PB260-12008.jpg">。

明數之奇,坤為一PB30-29509.jpg">。

明數之偶。

數始於一。

成於二。

坤爻即二也。

二者兩一。

一PB30-29509.jpg">者兩一。

明所出也。

坤出於乾。

而為乾之變。

故一PB30-29509.jpg">生於一PB260-12008.jpg">。

而為之一PB260-12008.jpg">變以變則成一PB30-29509.jpg">。

一變為二。

一PB260-12008.jpg">變為一PB30-29509.jpg">。

此其本體之變。

非人為也。

蓋一PB260-12008.jpg">者奇。

兩一PB260-12008.jpg">則成偶。

既為兩一PB260-12008.jpg">。

自成一PB30-29509.jpg">。

而體變矣。

故坤爻一PB30-29509.jpg">者。

實乾爻一PB260-12008.jpg">之所變也。

何以有變。

則由其氣之行。

而數之極也。

乾為數始。

為氣先。

始必有終。

先必有後。

而極則必變矣。

奇變必偶。

一PB260-12008.jpg">變必一PB30-29509.jpg">。

此不易之序也。

何所本乎。

曰本於河圖生成之數。

與天地交往之象。

天以一居北。

地以二居南。

南北相望。

非相接也。

以其交往而後接耳。

故水火不相射。

而互成其用。

南北不相連。

而互倚其方。

有一無一。

不成其象。

有此失彼。

不見其功。

水火相成。

南北相對。

天地相配。

乾坤相倚。

恰成其序。

以立茲宇宙。

而與支拄上下四方者也,。

蓋如為室。

有上棟。

必有下基。

有前門。

必有後牖。

否則不成其用也。

故乾坤以相對成象。

而卦爻以相配成用。

數為之也。

氣為之也。

如一日然。

日中與夜半。

各居其一。

而成一日。

非連接也。

因極乃變耳。

日中如乾。

夜半如坤。

日中至夜半。

一陽一已極而成一陰一。

夜半至日中。

一陰一已極而成一陽一。

此自然之數也。

故辰為子午。

歲為冬夏。

皆相對以成象。

因變以得名。

坤之由乾變。

亦如是也。

河圖之數。

天一生水。

一陽一生一陰一也。

地二生火。

一陰一生一陽一也。

此極而後變。

變而後生。

非謂一時連接之事也。

以其間、氣行有度。

數成有故。

如由一至二。

非一生二。

乃一加一變二也。

故坤爻一PB30-29509.jpg">、乃乾爻之極則變。

變則相反。

或謂之負。

言正反面。

恰當其對也。

故子與午。

冬與夏。

皆如水與火。

南與北。

處相反之地。

成相對之位也。

夫反與對一也。

而有異。

反言其變。

對言其功。

反者相違。

對者相合。

以氣之一去不返曰反。

終而復始曰對。

如怨仇反也。

婚媾對也。

故坤與乾、非反也對也。

以乾極變坤。

坤極復乾往來終始。

無有息時。

相對相成。

如河圖之水火也。

蓋天地造化妙用:二氣環行。

萬物並育。

所自來也。

此坤之為象、出乎乾商成乎乾也。

全像。

六爻皆一PB30-29509.jpg">。

明其為純一陰一也。

正與乾之純一陽一相對。

而一陰一極則成一陽一後天之象。

必合一陰一陽一而後生成。

六爻三極。

亦自有一陽一數在。

與乾之有一陰一位亦同。

坤之為用在一陽一。

以體一陰一者必用一陽一。

明後天功用、不同先天。

而見坤之大用。

雖與乾對。

實與乾相成。

乾無坤無以見其功。

坤無乾、無以成其用。

故坤純一陰一不獨含一陽一。

且為純一陽一之應。

亦即純乾之所契接交一合。

而為生化終始之德所見也。

夫坤爻一PB30-29509.jpg">。

其反面即乾爻一PB260-12008.jpg">。

一正一反。

即一體一用。

以後天之生化。

必變而後見也。

故全卦之用。

皆乾之用。

而全卦之象。

皆乾之應也。

以卦爻言。

六爻三極。

三才之位備矣。

內外兩卦,兩儀之象全矣。

通乎左右。

四時之義其矣。

括於始終。

六段之位明矣。

故全卦之象數亦如乾。

而氣之升降。

行之本末。

主賓之次。

先後之名。

世應之級。

來往之道。

一一與乾相對。

各有所宜也。

有所便也。

本天者親上。

本地者親下。

以一陰一者樂升。

以一陽一者樂降。

此氣之自至。

數之自成也。

故大用在六。

而其本位在六二也。

坤本地也。

河圖地數終於六。

猶天數之終於九。

乾用九。

坤用六。

乾爻名九。

坤爻名六也。

河圖先天之數。

地始於二。

而洛書之數。

二八易位。

以五行生成言之。

二為生始、而屬少一陰一。

以後天之次序言之。

二為其次、而居十,左。

故在卦言。

以內卦之中。

為全卦之主。

即六二是也。

六二者、地之中央。

九五者、天之主位。

恰相對也。

六二皆一陰一數。

一為先天始。

一為後天終。

而五生數之中也。

五成數之始也。

生者次於天。

明天之主生也。

成者先於天。

明地之主成也。

故坤主六二。

而乾主九五也。

且數之一陽一者、求其較。

以截長也。

數之一陰一者、取其和。

以補短也。

乾九五之較為四。

四者八卦之半。

四時之全。

明水火木金之氣具也。

坤六二之和為八。

八者八宮之全。

四方之倍。

明一陰一陽一太少之數齊也。

故坤主六二。

為地之中位。

如乾主九五。

為天之中樞也。

一陽一以上下。

故數先下上。

一陰一以內外。

故位先外內。

一卦六爻。

自後天之氣分配之。

則左為一三五七九。

至五位止。

五即九五。

右為四二十八六。

至二位止。

二即六二。

此氣行之自然相合也。

故九五為一陽一之極。

即天之中。

六二為一陰一之終。

即地之主。

凡卦皆如是。

此後天二氣升降之跡。

終始之途。

相循環也。

其理因氣行六虛。

周流不息。

一陽一左上。

一陰一右下。

一陽一極一陰一生。

一陰一極一陽一息。

初為地下。

一陰一至極也。

一陽一初生焉。

故一自初起。

上為天上。

一陽一至亢也。

一陰一始生焉。

故四自上起。

此後天定序也。

若從先天數。

則皆從下上。

而一陰一以二始。

二四六八十極於上。

一陽一始於初。

一陰一底於上。

一陰一陽一相次而行。

成天一地二之序。

末相交也。

故其數不對。

而其行相連。

此先天之序。

初末變化者也。

然一陽一終於五。

一陰一始於二。

亦當九五六二之位也。

不知後天數序者、恆依此推算。

以其不相對而同行。

失一陰一陽一順逆之理。

使變化之數不明。

升降之道失序。

則循環之理不顯。

而消長之機不知。

實徒得其一也。

以後天卦論。

當本後天數序。

變化生成。

皆自此出。

可忽乎哉。

故凡六爻之卦。

皆以九五為一陽一位主。

六二為一陰一位主。

九五在天。

六二在地。

相望相應。

以主上下。

而權生化。

此所謂卦之本位也。

不可不知。

六爻。

而名爻為六。

與乾之九。

固由一陰一陽一兩數之終。

其間尚有微義也。

蓋一陽一著進而一陰一常退。

一陽一者加而一陰一易減。

在後天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為道。

不得多或少也。

故人道必劑之於平。

又一陽一道饒而一陰一易乏。

一陽一道積而一陰一不生。

一陰一陽一恆不得平。

則生化之力必為之薄。

人道欲劑平之。

必先推一陽一以俯就一陰一。

而又不得悖自然之數。

故於其原數之多者少之。

少者多之。

強者弱之。

弱者強之。

而仍不失其真。

斯亦人道本天道而後定之者。

如乾之九、數大矣。

實則六一PB260-12008.jpg">。

此削其實、而予其名。

坤之六、數小矣。

實則六一PB30-29509.jpg">、共十二。

一倍於乾。

此加其實、而減其名。

又一陽一數以奇以積。

其九者、生於三。

三乘三為九。

此實小而積大也。

一陰一數以偶以和。

其六者、三加三也。

即兩個三。

是實與得數同類也。

以一陰一偶一陽一奇。

一陽一虛一陰一實。

虛則取積。

實則取和。

一實一虛。

乃合乎道。

故坤用六、而爻名一PB30-29509.jpg">六。

乾用九、而爻一PB260-12008.jpg">名九。

少者多之。

小者大之。

調盈劑虛。

乃合於數。

此命名微義;而恰符天地始終之序周天全部之度也。

蓋天包乎地。

地藏天中。

乾倍於坤。

坤在乾內。

乾得其三。

坤得其二。

一陽一居其外。

一陰一居其中。

於是九六之數相和。

五十之用乃見。

九六和十五。

即土數也。

土居中央。

地之類也。

天虛地實。

地廓上厚。

故天道見於地。

地道寄於土。

一奇一偶。

而備數之大用。

包生化之全矣。

故坤用六。

而爻名六。

實有微義。

不獨數之次序。

氣之消息已也。

今觀。

宜先辦其爻。

明其數。

知其名。

通其義。

而後得其體用矣。

爻地之象也。

一陰一之類也。

其位序數象。

皆有專指。

恰與乾相應。

讀者觀摩其象。

必通其意。

而後可進於文辭也。

《宗主附註》

此言爻象大意。

其詳在後講卦辭中。

以卦先象後辭。

象明則辭易達。

故就六爻之象位名數言。

明此而後及辭。

則於古人立言之意。

無扞格矣。

之名辭也、有其義。

如乾也。

乾之名也。

像一PB3320-3b04.jpg">之象。

坤之名也。

像一PB3B0-45932.jpg">之象。

有是象、則有是名。

聖人命之也。

坤字古本作一PB3c0-5a96.jpg">。

即一PB3B0-45932.jpg">之象。

讀若塊。

或轉為今音塊字。

初作一PB4340-62356.jpg">亦本三象、而變其體。

或作申、或作申、皆示一PB3320-3b04.jpg">之兩分也。

一PB3320-3b04.jpg">為天。

則一PB3B0-45932.jpg">為地。

坤地本一字也。

申亦坤本字。

故坤初為一PB3c0-5a96.jpg">。

繼為申。

而丑初為一PB4340-62356.jpg">、繼為申、其形近而音亦似也。

後人稱地為大塊。

猶古人之稱坤也。

且古時天地初分。

洪蒙始判。

天本太虛。

無質可見.地則僅有水耳。

天一生水。

為二者之初化。

即大地之初形。

以一PB3B0-45932.jpg">為一PB3320-3b04.jpg">之兩分。

可知地之始亦如天。

而僅見其成兩耳。

水之原質亦氣也。

水為氣初成形。

故字亦如一PB3B0-45932.jpg">象之出自一PB3320-3b04.jpg">也。

水之初為川、後為一PB4D0-K596.jpg">、乃由一PB3320-3b04.jpg">變之一PB3B0-45932.jpg">象。

今之川字,猶存其形。

川亦作一PB3c0-5a96.jpg">。

與坤同象。

可見地之始、皆茫茫水也。

而其字則莫不成自卦象也。

坤之卦象,實為乾之兩分。

而為地為水之所象。

其後水漸落。

土漸落。

字亦皆加土。

地坤塊皆然。

故地字本即坤字。

而地字又同於坤也。

後人篆書作一PB50-S104.jpg">。

即一PB5330-92617.jpg">之變也。

且一PB5330-92617.jpg">既為臾。

又易為申。

申者、氣之上升也。

為神字之所始。

明地氣之上升、以應天行也。

天之道下接。

地之道上申。

故坤字從申。

亦有微義也。

坤之為名。

本以象地。

然不限於地已也。

不曰地、而曰坤。

猶乾之不名為天也。

況六爻之卦、已別於三爻者。

一陰一陽一既分而合。

所象亦由少而多。

故名之坤。

明其不僅象地也。

在氣則曰一陰一陽一。

在卦則曰坤乾。

在數則曰偶奇。

在方則曰下上。

以其名之不止一義也。

故明之名。

必先通其命名之義。

名義一貫。

而後可以釋其辭矣。

純一陰一之象。

大地之象。

而在後天。

已備生化之用。

含變易之德。

故卦雖純一。

而位有奇偶。

氣有升降。

有內外。

有上下。

有對偶。

有往來。

皆與乾卦同。

德備四類。

用具六爻。

萬物所以資生。

五行所以資化。

故地載一切。

而土主後天。

水首五行。

而一陰一成生化。

凡天之所生。

皆成於地。

凡乾之所始。

皆終於坤。

凡物皆樹立於地。

行止於地。

氣見於外。

數建於中。

故為後天之樞。

萬有之本。

言天者必自地起。

言生者必自成數。

言氣者必自形求。

言往者必自來候。

故乾之德皆見於坤。

乾之用皆明於坤。

此天道自然。

生化之理自至也。

坤之象為乾之變。

分則變也。

坤之氣同乾之原。

始其原也。

故坤之辭。

皆自乾出。

異而末異。

變化使然。

同而不同。

始終所至。

其辭切於物。

明於情。

辨於類。

昭於行。

而指其實際。

歸於本來。

以示坤之德用。

即以達乾之德用也。

故觀坤之辭。

必合乾辭。

釋坤之象。

必本乾象以二者相生相成。

而後成天下之生成。

同變同化。

而後主天下之變化。

非獨一可以生成變化者也。

後天以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交一合為道。

六爻之卦皆一陰一陽一已合之象。

八卦並列乾坤行乎其中。

非如先天之方位也。

故辭皆主後天言。

而先天在其內。

以六爻之中有三爻卦也已備六爻。

乃賅時位。

乃兼主賓。

乃有分別之跡。

乃知升降來往之數。

故其辭明於吉凶。

著於人事。

通於出處。

歸於天道。

以其與乾並行。

而能承乾也。

以合乾變化。

而能偶乾也。

乾猶懸則。

坤則實踐。

乾猶張幕。

坤則四維。

乾先而坤繼之。

乾始而坤終之。

乾為之命。

而坤行之。

乾為之樞。

而坤轉之。

一動一靜。

一柔一剛。

一奇一偶。

一圓一方。

敵體而能配。

運用而有常。

處內而知主。

順命而時行。

如人之男一女。

物之雌雄。

器之內外。

道之西東。

遇合之巧。

距持之功。

因升降而妙用。

御來往而成交通。

此坤之所具義。

而辭之所包宏也。

坤:元、亨、利一牝一馬之貞。

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孔子《宣聖講義》

此彖辭。

較乾詳。

以乾之德、至坤而後昭著。

乾之用、至坤而後明顯也。

且易者、聖人明教者也。

教為人立。

故卦之德用以人明。

人能行之成之。

乃能昭著之。

顯明之。

人不能行之成之。

則雖有其德用。

無由知之。

以萬物不自言。

而天地不自稱也。

天地之德用。

萬物之生成。

皆賴乎人之稱言、而後昭著也。

顯明也。

世無人類。

則天地虛立。

萬物虛存。

世無人道。

則天地之德用虛行。

萬物之生成虛名。

為其無以成之也。

無以通之也。

故乾之德用。

行成於坤。

而倚於人。

辭之義。

存於人道。

而見於人情。

故吉凶福禍。

在乎人事。

而卦之德用。

徵於人之言行也。

坤之彖辭。

詳者詳於人。

明者明於人。

以聖人之教、施於人。

而卦辭之意、重於人也。

此坤辭之所以異乎乾。

而歷歷數之人事。

以實其羲也。

乾之彖辭曰、元亨利貞。

四德四用。

一語全備。

無以加矣。

為其遠於人。

而末通於坤也。

故雖有德用。

末及施行。

雖有其名末及所成。

雖懸則於上。

末詳其所承。

雖布覆於空。

末明所自從。

故統言其意。

而足盡其旨。

一揭其妙。

而隱寓於行止。

有大哉莫名之道。

而非求之彼此。

故不以文言釋。

當末由探其所指。

而坤之異夫乾。

則辭之宜辨焉。

胥天下而地上。

人乃生其間焉。

氣由人以升降。

道由事以周旋。

天行依人以見。

地道由人而全。

人秉天地中氣。

為一性一命而無偏。

上以親夫帝側。

下以至於黃泉。

為萬物之首。

生化之先。

挈群倫以生育。

共萬類而回還。

化機以之立極。

真宰因之無量。

以分乎消息。

而會夫一陰一陽一。

乃為氣數之使。

如尺之度衣裳。

乃為吉凶之準則。

有大小與短長。

以其頂天地立地。

戴圓履方。

斯有仁義之行。

以應一陰一陽一與柔剛。

故人道以建。

德用始昭。

人事既備。

變化為僚。

五行以應其用。

二氣以置其標。

此無論庸愚賢智。

同逐夫輪轉以相招。

謂之天道。

寧曰人為。

謂之天數。

寧曰人謀。

聖人乃責之人道。

而寓其教於坤之辭。

以明乾坤大用。

全易大法。

皆唯人事所期。

故六爻責在三四。

全卦以人爻為師。

彖者斷其大端。

尤以此義為基。

本乾坤之德用。

立人道之型儀。

故立辭之詳、明於來往先後。

得喪知迷。

所向之吉。

所主之宜。

有合則利。

不遇奚為。

求夫利貞之義。

當以安順為資。

同乾之四德。

而異其所施。

共天下之四方。

而攸往有所歧。

明一陰一陽一之殊用。

男一女之殊途。

以一牝一馬之貞。

辨非雄飛之徒。

乃坤順之體。

非如乾龍之圖。

必承天以時行。

而得主以常謨。

以失乾之健。

致先迷而在塗。

以西南之得朋。

始應安貞之符。

故動靜有常度。

生成有常數。

吉凶有常方。

遇合有常處。

為合元亨之象。

必先安貞之慕。

為明君子之行。

必知順承之旨趣。

故明德必自明。

而致道必以忠。

恕。

此?辭之切切。

乃聖人垂教之意。

讀者果得其端。

自能通其一精一細。

唯數語之叮嚀。

已盡坤象大義。

雖本乎乾坤之象。

實歸重於人事。

斯全易之微言。

亦天下道德之至也。

孚聖《宗主附註》

此講彖辭大意,而明其異乎乾也。

一牝一馬者,一陰一也。

不曰牛而曰馬,明其為乾之所變也。

乾為馬而曰龍。

坤為牛而曰一牝一馬。

是皆命名之最一精一處。

要知坤者,出自乾。

非與乾全異也。

所異者,一陰一陽一耳,一牝一牡耳。

故馬同也,唯一牝一牡不同。

因其不同,始成其生化之用。

如人同也,而男一女異耳,因其異乃生生無窮。

此乾坤為生化之主宰,人物父母,即在其一牝一牡之別。

馬仍同也。

類未殊也。

如人男一女。

同屬人類。

若異類,則不能生化矣。

故必為同類,而分一陰一陽一,乃能生化旡盡,而為萬物主要.,此二字之一精一義所在也。

坤彖辭四德、元亨利貞。

唯貞屬一牝一馬。

與乾異者。

明坤之本分也。

坤、地也女也。

一陰一也柔也。

其所異乾者、正在此。

蓋四德唯利貞指一性一情。

而其本分,在己之所守所行。

守謂之貞。

行謂之利。

貞謂之信。

利謂之義。

義見於外。

信存於內。

義見於行。

信存為守。

守其所守。

故曰本分。

由於其心所執也。

故屬於一性一情。

乾坤之異。

即在一性一情。

而一性一情之體無異也。

所異者所應於事。

所成於德。

所以守其身者。

有別也。

故唯利貞之異其所指。

而利又發於貞也。

人道必先內後外。

先守後行。

況女子乎。

況柔道乎。

此坤辭之重在貞。

而必明指其義也。

名者依義以定。

辭者依意以生。

一牝一馬者名也、亦義也。

辭也、亦意也。

坤道盡於是也。

元亨成於是也。

利貞在於是也。

貞信為女子之德。

自古已定其教。

而所本、地道也。

坤道也。

謂之坤順者在此。

謂之一陰一柔者亦在此。

此人生一性一情自然。

天道所賦與者也。

非聖人故為之教也。

以一陰一者內柔而外承剛。

內順而外逆行。

屬下而接上。

居中而含無強。

外地而應天。

合乾而有方。

故以安貞為吉。

而守一牝一馬之良。

本是足以利往。

由是成元亨。

溯夫天地之始。

達乎人生一性一情。

依夫坤厚之德。

成乎順承之行。

馬則健其足。

一牝一則優於生。

致遠道以同天行。

成終始以匹乾龍之勤。

斯象義之可見。

而彖辭之所名也。

以一陰一為主。

故與乾皆成對。

乾以九五為本位。

坤以六二為本位。

此定位也。

坤氣由上而下。

乾則由下而上。

此定序也。

坤道由下承上。

乾道由上俯下。

此定則也。

坤以偶為正。

乾以奇為正。

此定數也。

故坤有方位。

有順逆。

有升降之差。

體用之異。

與乾別也。

乾者一陽一也不常變。

故其體用同。

坤者一陰一也。

以靜為主。

以動為用。

以順為先。

以逆為繼。

故體用各別。

而先後天不一也。

自先天言之。

卦右上行。

二四六八十。

自二爻起。

與乾之一陽一相次而進。

由後天言之。

則自卦右下行。

四二十八六。

自上爻始。

與左之一陽一相對而交。

此順逆與體用殊也。

乾則一也。

其行不易。

其序不改。

其升降無異。

故其氣無不至。

無不至故無方。

無定位。

無宜不宜。

其有方位宜否者已變也。

故在乾之彖辭。

元亨利貞。

四德周流。

東西南北。

四方廣被。

春夏秋冬。

四時應候。

來往反覆。

四行同達。

無所滯也。

無所擇也。

比天之覆。

無所外也。

比天之行。

無所止也。

坤則不然。

以用之異體。

行之異宜。

序有順逆。

德有廣狹。

有方位。

有時令。

有合否。

有得失。

以必承乾始能成用。

交乾始能成德。

不得獨立以有為也。

故其用有限。

而其辭有指也。

譬之草木。

雖生於地。

不得日之暄。

雨之潤。

不生也。

譬之人物。

雖居於地。

不得氣之呼吸。

熱之溫和。

不一育也。

故地之功用。

以得天而見。

坤之功用。

以得乾而全。

此一陰一陽一之差。

生化之大則也。

人之生也。

必父母構一精一。

物之育也。

必雌雄交孵。

所謂施受之道。

亦即順逆之數也。

故地代天。

而坤承乾。

一牝一以代牡。

女以承男。

為萬有生化之原。

而開世界無疆之業。

雖若齊等。

實有盈虛之殊。

雖若並行。

實有主客之別。

如日之光永不變。

而月則有朔望弦晦之分。

天之方永無差。

而地則有寒暑溫涼之異。

其用不一也。

故不如乾也。

以備四德。

而有所限。

以應四方。

而有所宜。

以行四時。

而有所得喪。

故利貞必自一牝一馬。

而得朋必以西南。

先則必迷。

後則主利。

以地道不可先也。

安貞則吉。

攸往有時。

以坤數必靜順也。

此辭之諄諄者也。

天道以理行。

地道如線引。

火行常垂衡。

地行猶柱擎。

天地之數。

一後一先。

天地之運。

一方一圓。

兩兩相接。

如環無端。

莫見其跡。

莫知其源。

蓋天以一陽一攝一陰一。

地以形含氣。

互抱以行。

相交以替。

方圓轉旋。

莫知其極。

氣包形外。

而又通形中。

乃成生化之機機紐也。

坤之與乾交亦如是焉。

坤不自動。

而動反昭著。

坤不自生。

而生轉分明。

則由其有形也。

唯有形乃有制。

故先後有度。

行止有紀。

向背有方。

來往有時。

此地道也。

坤道也。

一牝一馬者地類也。

而行地無疆也。

非如天馬之行空也。

天馬為龍。

故飛在天。

一牝一馬非龍故行於地。

地有數里。

非無疆也。

而曰無疆。

以不見也。

應天之行。

乃不見耳。

唯應天行。

非地自行。

故不可先。

先則迷途。

隨天以行。

是為後得。

故主利也。

西南者地之所向。

氣之所合。

故得朋也。

河圖之位。

以對為合。

洛書之序。

以對相易。

故坤艮易位。

水火不相射。

由數之匹也。

位之當也。

地虛而實之。

天實而虛之。

相敵則友。

相類則仇。

故東北反失朋也。

一陰一者喜一陽一。

柔者好剛。

以其不足。

求其有餘。

故一陰一向一陽一。

而下傾上。

此德氣自合。

道數自同。

不可疆也。

坤以純一陰一、而慕乾一陽一。

以靜為動。

以柔為剛。

故行於地。

而交於天。

一陽一者率、而一陰一從之。

一陽一者先、而一陰一應之。

一奇一偶。

一順一逆。

而相和以行。

河圖之數。

一六二七。

相得有合。

洛書之數。

艮二坤八。

相易以成。

以求匹為後天之大用。

生化之本源。

此天下之至一性一至情也。

人物皆如是焉。

一陰一承一陽一而待一陽一至。

坤承乾先。

來者為先。

往者為後。

坤者宜後。

故君子有攸往也。

君子應時者也。

故能順坤道。

而占安貞之吉。

六爻之位。

八卦之次。

先後天之序。

皆有四方之分。

以坤道之全卦。

定其方宜。

得其半數。

以其分於乾。

得乾之半也。

雖備四德。

而歸本安貞。

雖行四方。

而得朋西南。

雖周流四時。

而先迷後利。

雖運用四氣。

而往順來違。

故其象同於乾而異。

其辭備於乾而殊也。

以一陰一數偶。

而得則半。

亦調劑之使平也。

盈者虛之。

高者抑之。

下者升之。

以期於均。

此謂道也。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所名也。

觀象知數。

觀辭知意。

聖人明易示教之旨。

在於此矣。

孚聖《宗主附註》

易之大用,在明天道。

為聖人指出天地奧妙,造化原理;人知生死一性一命,與天地造化所關連者;而確立人道,以為日用言行標準也。

人道、人之道路也。

無道則一步不能行,即令盲行,必遭傾跌。

故行有常道,如人之有道路,天之有日月;以照人行,而辨明暗。

故易卦象成一大環,如四圍之室,孰戶孰牖,何出何入,皆在卦象,而集全易六十四卦以分配之。

以乾坤立其大柱,如上棟下基。

故曰:乾坤為易門戶,乾坤毀則易亡。

以見易皆本乾坤,而乾坤又相倚相持;不能或離者也。

故卦之變化,以因乾坤變化,坤為土,為地基,為中宮,尤為後天主器;如無坤則乾無用,以所施必有所承受也。

人有大才,必有所用;無之則功業不成。

易之大用,皆見於坤,為其能承受也。

坤雖不自動,而動者必自坤始;以其為形之初成,其上不可見也。

坤為後天中宮,為五行中央,為物中主;以其載物而成生化也,然非乾不能施,非乾則不用;以其孤立不可也。

故形非氣,仍死物也。

坤之倚乾為用,乃造化之原。

後天必由先天出,形必以氣生;此例也。

故處處合乾卦;坤之用。

一虛一實,乃成大道;乃為大用。

學易者。

當先知之。

彖曰:至哉坤元。

萬物資生,乃順生,乃順承天。

坤厚載物。

德合無強,含弘光大,品物鹹亨。

紀馬地類,行地無強,柔順利貞。

君子攸行,先迷常道,後順得常,西南得朋,乃與類行;東北喪朋,乃終有慶。

安貞之吉,應地無強。

孔子《宣聖講義》

此數語、明揭坤元大用。

猶乾之釋文也。

而坤元二字為至一精一。

以後天之氣。

為生化之主。

必有所本。

元者本也。

乾元主一陽一。

坤元主一陰一。

此二元者、生化之根。

萬物之母。

故名之元。

已如乾元義。

其宜留意者。

則坤元之與乾元同異也。

乾元為一陽一氣之先居先天之位。

率後天之始。

而坤元亦隨之。

而主後天之用。

專生化之功。

其在先天。

若有後先。

後天則已並行。

蓋後天之初無可言。

有可言。

則太極已為兩儀之象。

兩儀既判。

乾坤以名。

果有乾坤之時。

已分一陰一陽一之氣。

故在有易之後。

乾坤不能獨行。

斯坤元與乾元、並主天下之生化。

而同為萬物之根本矣。

唯坤元異夫乾者。

一為一陽一主施。

一為一陰一、主受。

一為氣始。

一為形先。

一為自生。

一為自成。

故乾之德生、生於坤。

乾之用成、成於坤。

乾元之所見者。

待坤元而後明。

乾元之生成者。

待坤元而後名。

坤元實生化之顯著者。

而為萬物所由生成。

故名之曰坤元。

而贊之曰至哉。

溯資生之德。

並資始而同諧。

以順承天。

乃配統天而無猜。

猶人之父母。

草木之根草。

化物之原質。

生物之胚胎。

實為萬有之始。

名類之初階。

故稱之曰至。

言其有極而兼賅。

匹乾元之大。

明施與受之由來。

合乾道之廣。

示始終之所栽培。

象覆載之德。

為生化先胚。

以見坤元之用。

實與乾元相隨。

一來一往。

相得相追。

循環不已。

悠久無涯。

此卦之本象。

象之設辭。

一精一微奧妙。

理數同之。

故數語所包者廣。

探天下化機而無遺矣。

夫天道無量。

地道無疆。

天無不覆。

所包無外。

故其德大。

地道主載。

止於地上。

雖行無疆。

而德有極。

故不及地外。

其德曰至。

至者極也。

有至者言當至皆至。

地道也。

坤元之德也。

在乾元以大。

而統天。

凡天之下。

無不及也。

而坤元。

以至而順承天。

居其地而盡及。

有其極而無不履。

地道有限。

天道莫量。

地氣所行。

周地而已。

天氣則無不包也。

故以大名天德之廣覆。

以至示地德之有常。

各有當也。

非揚乾而抑坤也。

天下之大。

眾星並羅,氣之所舉。

眾體同裹。

故乾道統天。

兼乎坤言。

坤道承天。

對乾而言。

坤處順受。

唯承得氣之用。

故地面之氣。

天日之光也。

地行之度。

天日之軌也。

地之立也。

大氣舉之。

地之周也。

大氣環之。

凡地之生成。

天之功也。

而天之生成萬物。

地之功也。

蓋天之覆也。

至物而見。

天之生成。

因地而名。

天道見於地。

而生化之用、必因地以成。

非地不可見也。

不可名也。

故履地始得天氣。

行地始知天德。

天之風雨寒溫。

地之候也。

天之日月星辰。

地之光也。

天與以時。

地復以令。

天施以德。

地承以化。

天變以氣。

地著其形。

天賦以數。

地昭其象。

凡天之所為。

皆見於地。

皆成於地。

天始之。

地終之。

天施之。

地承之。

天地相通。

生化以明。

天地相接。

萬物以名。

此天地之為天下主。

而乾坤為全易首也。

夫坤本乾以行者。

以厚載物。

合天之廣覆。

以形生成物。

合天之氣化。

乃同天悠久。

而德無疆。

含弘光大。

以得天之氣。

受天日之光熱。

被天之澤。

承風雨之噓潤。

通天之用。

而至中和。

達天之功。

而並元亨。

故能順承天。

而合構一精一形。

以為物生成。

此所謂含弘光大。

品物鹹亨也。

坤之致此。

為其善合乾也。

以有坤元合乾元之德。

成天地之用也。

故一虛一實。

萬物並育。

一生一成。

萬有並名。

一氣一形。

萬類並行。

一降一升。

萬軌並申。

後天之宰。

人物之母。

分之則還於無。

合之則二而一。

所謂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也。

無天地則無物。

無乾坤則無易。

有物則必天地而俱通。

有易則必有乾坤而俱合。

不合不通。

復歸於空。

故乾以坤名。

坤以乾存。

二元之德一元之功。

由一為二。

氣極則窮。

由二合一。

理窮則通。

故先天由無入有。

一陰一陽一乃分。

後天以氣合形。

乾坤始凝。

凝者其神。

分者其名。

合而有得。

生至於成。

故坤元資生者。

乾所生。

而坤克生之。

坤厚載物者。

天所予。

而坤克承之。

以能生成。

乃曰含弘。

以能受承。

乃底鹹亨。

以德合而無疆。

以有至而大光。

斯所謂立坤之道。

成柔與剛。

達坤之用。

乃同天行。

博厚悠久。

順應有常。

坤元之象。

乃終有慶也。

坤以一牝一馬而應天行。

行地無強。

以同於乾。

故雖一牝一而同類。

一牝一則屬地耳。

唯屬地而行止於地。

不似乾之行天。

可御天也。

以順承之德、成安貞。

乃孚天行。

以隨龍馬之跡。

故以靜而動。

以安而行。

以柔成剛。

以利貞成其元亨。

夫守位者順。

安分者正。

正順者有常道。

不失其守者有常德。

能知先後者不逆。

能識剛柔者不折。

靜者必明。

巽者多群。

知得者不失。

戒爭者有成。

故處坤位而循坤道。

以退為順。

以後為寶。

若爭先則迷。

而後隨乃其常道。

彼氣盛將窮。

氣弱易亨。

西南之所合。

乃得朋以行。

東北之所乖。

乃以順靜終保其慶。

西南者、一陽一之盛也。

一陰一所需也。

故多友好。

東北者、一陰一之盛也。

乃一陽一所喜。

故坤不與合。

而失其朋類。

然以坤之處順用柔。

持盈保泰。

故能終吉。

若自滿者敗。

自恃者亡。

身之不恤安望其多助乎。

故以數言。

河圖之位。

西南金火。

於時夏秋。

坤本土德。

相生相養。

故有朋類。

東北水木。

於時冬春。

木則賊土。

水則洩氣。

兩相乘制。

乃失友好。

又如洛書。

九宮之位。

各有其序。

五行之德。

末易其方。

而坤以用殊。

乃易艮位。

以合於後天之數也。

蓋取終慶之象。

宜艮止之義。

仍安貞之占。

得後順之常。

故二八易位。

而一陰一陽一相孚。

體用代興。

時方相得也。

又如八卦方位。

先天乾坤上下。

本無用也。

故虛其位。

上下無常。

不指其變。

至後天則以用為主。

方位以變為要。

坤乃移居西南。

以應得朋之象。

而循順承之道。

蓋乾處西北。

以接於坎。

由一陽一生一陰一。

坤在西南。

以近於離。

由一陰一化一陽一。

而上下之位既遷。

施受之義益昭。

交一合之道既近。

先後之序始著。

文王八卦為後天之序。

無一不符於象辭者也。

天道下降。

地道上承。

乾德資始。

坤德資生。

乃成交往之道。

而見類行之程。

故得喪非關天運。

而剛柔在乎人用也。

順者安貞之吉。

逆者迷失之徵。

因卦以寓教。

因辭以明行。

因宜否而知勳靜。

因施受而見生成。

此坤道之有常。

亦君子之所戒。

本一牝一馬之類。

示行方之利害。

守本位之吉。

知天道之無遠弗屆。

應無強之行。

孚自強不息而莫懈。

先利貞之求。

應知元亨之有在。

往復成其循環。

德用乃昭於時邁。

此聖人垂訓。

學者慎而毋怠也。

故坤彖釋文。

詳於占旨。

為示禍福吉凶。

使人正其行止。

雖言坤道。

指歸人事。

天地之不違。

命數之不二。

唯一性一情之所安。

乃立則夫仁義。

上下孚剛柔之行。

升降達順逆之序。

知坤無生有生。

無成有終。

乃明天下生化之趣。

故象數有一精一微。

文辭有體例。

合觀以溯其蘊。

會通以求其意。

則天道在於掌巾。

悔吝不待下笠矣。

《宗主附註》

此言坤彖釋文詳羲。

雖巳見前講而不嫌重者。

因聖人立教不妨諄諄也。

合而贊之。

自得其耍旨。

蓋人生干天地間。

天遠地近。

無時離地。

則無事不法地道。

地以順承為本。

安貞為吉。

有方宜。

有時利。

皆同人事。

果能熟干傯用。

則所行止。

自有常也。

故吉凶福禍。

人自召之。

逆順先後。

人自為之。

成敗生亡。

人自致之。

得失利害。

人自謀之。

皆坤道所已詔。

而彖辭所己詳。

能遵行之。

則成坤成乾。

立地位天。

至誠之道。

中和之功也。

豈可輕易讀過哉。

象曰: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孔子《宣聖講義》

此二語、為明坤象之意。

古人垂教之旨。

其與乾同義也。

不曰地道、而曰勢者、有所指也。

在乾曰天行。

在坤曰地勢。

此所以別乾坤之用。

明天地之德。

靜動各異。

形氣自殊也。

地勢者、言地之象、有其勢也。

以其土水高下、積而為地。

故謂之坤。

坤既成形。

地乃有名。

故地以形為主。

勢者形勢也。

非如天之以氣為主。

以行為道也。

地既以形稱。

則地道以形勢立。

故地道曰剛柔。

別於天道之一陰一陽一。

一陰一陽一以氣言。

剛柔以形言。

而地之為形。

則分水土高下、寒熱木石、之類。

無非剛柔之別也。

故地道純以形勢言。

而形勢概包於剛柔也。

夫天混淪無垠。

窈冥無際。

其積者虛。

其見者氣。

不得稱其形勢也。

唯可以別其氣之一陰一陽一。

於地則雖廣有度。

雖厚有紀。

水土之居。

人物之履。

其形既昭。

其勢已著。

剛柔異方。

德用殊處。

故易象定其辭。

釋文明其故。

曰坤以狀其成。

曰勢以括其趣。

名以明義。

字以定詁。

雖天地同斯道。

而體用殊所與。

在乎虛實辨夫賓主。

有物以質之。

有類以致之。

有數以指之。

有言文以識之。

故歸於有。

而取於形勢。

使人知地之為道。

而得以窺坤象之意也。

地勢二字、恰與天行對。

而坤之為坤。

亦以形勢成也。

然曰地勢而不曰形者亦自有故。

勢者有物。

形者虛名。

以二字言亦有剛柔之意。

地取其實。

本於一陰一。

故曰勢。

勢字從執。

有所持也。

後人加力。

明其有力也。

以勢力為喻。

如物之力。

有力始有用。

有用始有功。

地道之所見。

在用與功。

故曰地勢。

無論為柔為剛。

為原為岡。

為陸為洋。

為溫為涼。

為井為塘。

為險為康。

為峰為江。

為林為場。

為南北二極。

為上下四方。

為潮為一浪一。

為李為楊。

為飛或走。

為蠕或藏。

為生或化。

為潛或翔。

為玉為金。

為鐵為鋼。

為煤為砂。

為田為荒。

為草為苔。

為汁為漿。

凡屬於地。

而生存其上者。

莫不為其功用之宏大。

育養之收藏。

故皆著其勢力。

昭其德。

稱其名類。

被其澤。

是謂之地勢。

而罔有極。

為載物之大則也。

夫善駕者車。

善奔者馬。

善引者繩。

善遠者射。

莫不為力所使。

為勢所迫。

以致其功用。

見其德也。

而地為天下之至有力者。

故能載一切而不瀉。

為天下之至大勢者。

故能負萬物而不壓。

以其道並手天。

德齊乎覆。

用見於生化。

功著於人物。

紤以稱之曰至哉。

而辭文指明其勢也。

勢之所加。

萬物以生。

勢之所役。

萬類以成。

而負此者。

厥象唯坤。

坤者大塊。

無物不承。

坤本至厚。

無物不登。

故曰地勢坤。

明其卦之所以名也。

夫乾曰健。

指其道也。

地曰坤。

指其器也。

上則志於虛。

以喻其大。

下則志於實。

以喻其至。

唯言坤而釋坤。

則一物之無異名。

地之為德。

即在是也。

故坤者卦名、亦地之用。

象名、亦德之成。

唯其博厚。

乃稱斯名。

唯其承載。

乃得斯稱。

故象地。

而以厚德載物為其用。

而君子法之。

以成君子之名。

而昭著君子之功。

君子因坤以明德。

聖人因坤以明道。

道明德立。

易教之終也。

是釋文之微義也。

夫君子之為道。

末有不本天地之道。

其成德也。

末有不法於天地之德。

故易教首舉君子為范也。

在乾曰、君子以自強不息。

在坤則曰、君子以厚德載物。

其所以師法天地者。

莫不溯源於卦象。

根本於乾坤大用。

故言之如此。

乾之象天行健。

以其氣之在內也。

故曰自強不息。

自勵其德。

末及於外也。

坤之象地勢博厚。

以其德之見於外也。

故日厚德載物。

達德以及物也。

地道本靜。

而順承天。

其用乃成乾之德。

而功及於厚載。

是內而外也。

乾以純一陽一。

包舉無外。

懼失其中。

故必自強不息。

方孚行健之天。

坤以純一陰一。

凝於所極。

懼失其大。

故必厚德載物。

以合坤順之勢。

一虛而一精一通。

天之道也。

一實而大化。

地之道也。

故二者不可闕一。

一陰一陽一併行。

剛柔相成。

仁義以生。

人居其間。

上通高明。

下履博厚。

是謂至誠。

以極悠久。

此中和之德全。

仁智之一性一盡。

合天地而並日月。

資生成而同鬼神。

君子成行。

如此其徵也。

故厚德載物者。

地之德也。

坤之用也。

君子以之。

以成其法地之行。

與自強不息。

一明明德。

一止至善。

一守其中和以達位育。

一致其仁智以成誠明。

此自古聖人之修。

而立教之所指也。

有為者通於無為。

不言而信。

不慮而中。

其德大化。

共用遠宏。

其名實永孚。

其道大同。

是謂至中。

為人類之宗。

故易為人道立。

為人教立。

以乾坤二卦先植其綱紀。

含弘光大。

以履安貞。

閒邪存誠。

以底元亨。

順乾法坤。

體坤承乾。

一道同德。

功用斯全。

是名玄德。

玄之又玄。

上者為下。

地者親天。

內者欲外。

明者愈潛。

以立於一。

志於中庸。

而達於原。

而保於太和。

通於乾坤之元。

故一性一情無偏。

仁義備焉。

行藏無滯。

生化具焉。

上下無常。

大道行焉。

靜動無差。

至德成焉。

觀象玩辭。

一精一義存焉。

盡理窮數。

吉凶明焉。

己成物成。

天地順焉。

氣流行化。

萬物一性一焉。

此所以為玄德之則。

上天之載。

人道之極。

坤乾之宰。

雖超天地可也。

況其下者哉。

故君子以成德成道。

將並天地而稱三才。

六爻以人事為本。

將通乾坤以悠久往來。

主生化而位育之。

首萬類而兼賅之。

道本無盡。

德亦無涯。

此君子之所成名。

唯辭意之所裁也。

孚聖《宗主附註》

此言象之釋文耍義,在明坤用而立教也。

凡釋文出周公之手,而訂於夫子。

其旨以人道為本,雖寥寥數語。

已包一卦全義,而示聖人制卦初心。

言君子,正所以告人知所法也。

凡總釋象文,大都如此。

為君子人類之正,人之至一性一至情者也。

其所行止,必有所本;本於天地之道耳。

故稱君子。

猶言主子。

主者,天下人所共主;即上帝。

上帝為天下之主,故君王稱天子。

而不在位者,以其德稱君子;亦如天子也。

耶穌基督稱上帝子;亦即是義。

君子以其能同天地之德,合乾坤之用:故有此稱,天子亦然,否則為濫名矣。

詩稱文王順帝之則,在帝左右,以其純德不已如天也。

古人重名,以名必符實,非可苟也。

此易經之稱君子獨多,而與聖人先王並也。

初六:履霜,堅冰至

孔子《宣聖講義》

坤之爻象異於乾。

以其純一陰一也。

在卦位言。

自初爻至上爻。

其序同也。

在氣數言。

一陽一者上行。

一陰一者下達。

故自上而下。

其道異也。

而有先後天之分。

體用之異。

以先天無一陰一陽一順逆之別。

皆自下上。

後天則反之。

體用亦然。

坤體至靜。

無升降來往之辨。

而其用、則隨乎乾。

以成交一合匹配之功。

故乾道一、而坤道二。

乾行易知而不明。

坤行不測而甚顯。

則以後天之氣。

純依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

後天之序。

純本一奇一偶之數。

故坤從偶而行一陰一、以合於乾。

而六爻之象。

乃有升降往來之別。

六位之次。

乃有順逆分合之殊。

此言所當知也。

不獨坤爻如是。

凡出於坤者皆從坤。

亦猶出於乾者之從乾也。

乾者至簡。

而坤則繁。

乾者至大。

而坤則狹。

欲明坤用。

必通坤爻。

爻雖自下起。

而用自上始。

位雖自初立。

而行自高降。

蓋卦爻首、象其物。

有形者也。

有拘者也。

氣與數、則不可拘。

道與理。

則無定形。

故坤之爻。

有表裡之殊。

與來往之道。

坤之位。

有主客之殊。

與順逆之序。

各相銜接。

以成變化。

欲明其故。

宜先以乾為準。

坤本不用。

而用者、代乾者也。

故坤之用。

皆乾之用。

則其本體在內。

而外所見者。

皆同於乾。

故爻仍與乾無殊。

而序仍自下而上也。

所要留意者。

須知其間別有坤之序在。

不得以表忽裡。

以客遺主也。

其數皆含二類。

其象皆包兩種。

唯易以變化為重。

故取從乾以論坤用耳。

坤之大用。

即六爻之象。

坤之正道。

即六位之意。

此言卦爻。

必以爻位為本。

而言德用。

則以意義為主也。

動之先有靜。

形之中有氣。

往者有來。

升者有降。

隨乾者有異乎乾。

交乾者有反於乾。

此一陰一陽一之所以分。

乾坤之所以別也。

以人像之。

男一女之謂也。

以物象之。

雌雄之謂也。

其位有主客。

故其制有內外。

其方有順逆。

故其數有消息。

其道有動靜。

故其行有從違。

其德有大小。

故其用有廣狹。

此坤之所以與乾之同異。

而皆在六爻者也。

夫坤以一陰一為本。

故爻名六。

依河圖一陰一之序也。

一陰一接一陽一序。

始四終六。

一陰一陽一生成。

數始於六。

故坤爻六。

恰符乾之九。

九六之數。

為三與二之比。

即天地之數也。

天包地外。

地在天中。

故乾之策為二一六。

坤之策為一四四。

合共三百六十。

為周天數。

此即統天下之全數。

而乾坤分得其三或二焉。

故坤與乾。

如二與三。

即六與九也。

六為坤數。

亦為坤爻之名。

亦為坤之始終數。

以其為地數。

而又成數也。

天數奇。

地數偶。

生數在前。

成數在後。

天之所生。

必待地而後成形。

故坤爻六。

明其代乾生成也。

其初爻曰初六。

是成物之最初時。

亦一陰一氣之始凝時。

乾以一陽一出地。

坤以一陰一凝空。

一升一降。

自相對也。

乾初九為一陽一始生。

坤初六為一陰一始凝。

亦相生相成之機。

為一升一降之序。

故坤之成象。

自此爻始。

而一陰一氣之行。

亦自此爻起。

一陰一者主靜。

一陽一者主動。

一陰一之成形。

有其質也。

一陽一之生氣。

無其物也。

故乾曰潛龍勿用。

明一陽一氣之無形。

而坤曰履霜堅冰至。

明一陰一氣之有質。

氣散為生。

質凝為成。

氣升為龍。

質凝而降。

為霜為冰。

一陽一生於下。

故生而出於地。

一陰一成於空。

故凝而墜於天。

霜者自露成也。

冰者自雨水凝也。

由一陰一之一陽一。

則靜而動。

剛而柔。

聚而散。

沉而升也。

由一陽一變一陰一。

則動而靜。

軟而堅。

分而合。

高而落也。

皆相反而相對。

相違而相成。

以一陽一則自寒而暖。

一陰一則自熱而涼。

一陽一則為風為日。

一陰一則為冰為霜。

一陽一則飛騰而上。

一陰一則凝聚而降。

一陽一則周乎太虛。

一陰一則止於一方。

故風日普及。

冰霜有疆。

一陽一龍不見。

一陰一霜可量。

乾德日廣。

坤德以常。

乾用玄妙。

坤用潔朗。

唯氣不同。

唯象乃分。

唯數不一。

唯物殊名。

故坤之初六。

而像霜冰。

因一陰一之始凝。

乃見寒之將盛。

因霜之在履。

乃知冰之堅韌。

因氣之既回。

乃明形之有定。

因德之有施。

乃識受之可認。

故在坤道。

以時成政。

在地道。

以方成令。

在人道以順時為正。

知幾為聖。

人履大地而親坤。

生於一陽一而成於一陰一。

有天命之一性一。

同地類之形。

通於大氣。

發於至一精一。

感受至速。

視聽唯明。

因物而有知。

因象而有情。

因時而辨。

因量而興。

是謂並天地之道。

為萬物之靈。

故光合日月。

氣貫一陰一陽一。

德彌天地。

用備行藏。

占坤之初六,有警於履霜。

命日知幾其神。

實為人事之臧。

順地以合天。

依坤道以孚乾行。

有利貞以應。

閉藏之令。

乃成不息而達元亨。

此易辭之旨。

為人道其總綱也。

象曰:初六覆霜,一陰一始凝也;馴致至其道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也。

義固明顓。

而所要者在人事耳。

人事者、人自為之。

自致之。

天道至微。

而有象可徵。

地道至博。

而有物可證。

苟細求之。

無不明矣。

故曰馴致其道。

至堅冰也。

霜之初履。

末見堅冰。

而馴此以往。

則堅冰之至必矣。

故君子貴見幾也。

天下之事。

皆如是矣。

有微則有著。

有常則有變。

履霜之微也。

而能得堅冰之著。

初冷之常也。

而能測至寒之變。

此天道自然。

而在乎人之見幾。

愚者昏昏。

以為其偶然。

智者則知其當然。

故智者視變若常。

視微猶著。

非其智也。

知順時也。

愚者昧焉。

常以為變。

著以為微。

非其愚也。

忘其時也。

時與位俱。

地與方俱。

有其位。

必知其時。

居其地。

必遵其方。

苟忽之也。

必遭其殃。

故處常必知變。

應變必以常。

見微宜審著。

得著勿忘微。

為順天道而履地。

本坤德而用剛。

以仁為守。

以智為量。

以明為愚。

以柔自疆。

此乃乾坤人用。

而人道之所彰也。

故象辭不一舉天地之遠者大者。

而獨示形於冰霜。

不以數命之渺渺。

而先象物之弛張。

不述天時之默默。

而即事理之柔剛。

不及變化之冥冥。

而首交謝之一陰一與一陽一。

蓋地道主實。

坤道有方。

形者氣之表。

物者理之綱。

象者數之準則。

變化者天地之常。

由今及乎往。

猶一日之推遷。

由近及乎遠。

猶一歲之暑與寒。

一歲四時。

相為循環。

一日一一夜。

晦明周旋。

舂夏比其升騰。

秋冬喻其沉潛。

日早則一陽一之長。

日夕則一陰一之延。

凡日月之代謝。

即氣數之變遷。

或順以隨其後。

或逆而居其前。

或靜以盡化。

或動以承天。

是謂先天不違。

後天順時。

德之所立。

用之所施。

道包大小。

氣達本枝。

唯明坤順、以安貞迪吉。

斯能乾健、而自強不息也。

故坤道、人道之始。

初六、人事之則。

處世如是。

接物亦爾。

行藏不易。

可進可止。

不畏於時。

何害於己。

此在見幾而作。

所重於霜之初履。

雌及堅冰之至。

亦易賅其變矣。

觀象玩辭。

教在斯已。

君子所懷。

聖人所指。

不俟終日。

況其遠者。

不待既變。

況其已見。

故君子有備無患、而何恤乎行止也。

《宗主附註》

易道至深。

而人事則明顯。

以其成像在外也。

故爻。

皆指事物。

以承乾元之氣。

為人物之生化。

內不可見。

外皆有事物在。

本一明一晦。

一虛一實之義。

見天下事物、莫不有主之者在也。

人生有身、物也。

而神主之。

無神則雖有身。

不得謂之人、即謂之人、亦死人。

而不得謂之生也。

世界亦然。

如無神主之。

則一死土耳。

安有人物生化之可言哉。

昧者、必物為主。

而忘其真。

是猶以死一屍一為生人也。

坤象之所指事物、皆含有乾在,非坤所獨也。

故其德用。

一一以乾為準。

乾之不可見者。

皆見於坤。

龍不可見。

而雲雨則見於地。

變化不可見。

而霜成冰則見於時。

由其可見、而溯其不可見。

則天下無遁形矣。

故坤之用。

乾之用也。

坤之德。

乾之德也。

以坤代乾。

此之謂也。

原文釋象。

本作初六履霜。

一陰一始凝也。

後世錯誤、將象辭置於此.乃成履霜堅冰。

一陰一始凝也,文義不貫。

應仍改正。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孔子《宣聖講義》

第二爻。

居下卦之中。

得坤位之正。

坤以內為正。

與乾相對。

乾以九五為正位。

坤以六二為正位。

一內一外。

一奇一偶。

恰相匹配。

而成交一合。

故坤以六二一爻為全卦主。

而其德用見於此也。

六二爻辭曰直方大。

明坤之德也。

以坤內正乎位。

外順乎時。

時得位宜。

德成光大。

實其道之博。

而用之弘。

體之厚。

而施之遠。

居之安貞。

而行之無強。

守之有常。

而至乎元亨。

故直方大三字者、備其德、而昭共道。

指其一性一情。

而著其行也。

蓋概乎內外。

包乎動靜。

兼乎行藏。

盡乎上下。

無遠弗屆。

無微弗及。

遇時當位。

道通德立。

生成見之事物。

終始達乎一極。

體用致於中和。

消息成於無息。

故曰直方大。

而見於一切也。

夫直者、內有守也。

方者、外有為也。

大者、德有成。

用有達也。

以坤之順靜安貞。

故直其內。

鹹亨主利。

故方其外。

含弘光大。

故大其名。

博厚無強。

故有斯稱。

正位以為直。

在其貞靜、而能順承。

適時以為方。

由其亨利、而達無強中正不失。

以生成萬物。

乃能光大。

以宜於行。

故必有其內、以善其本。

廣其外、以弘其用。

然後沛然莫御。

巍然獨峻。

以成其大。

此坤之德也。

而唯人之至誠象之。

人之至誠。

不慊於心。

不限於行。

悠久不息乃底於成。

此中庸之大化中和也。

唯聖神及之。

故直方大者成德之名也。

誠明之功也。

所謂浩然之氣。

大剛以直者。

即斯象也。

直則無曲。

方則成剛。

大則悠遠。

皆自致也。

坤之六二。

乃稱是焉。

故其成德。

非有為也。

非所作也。

自然而然。

不慮不思。

自至而至。

如聖如神。

是為至德。

名猶無名。

必至誠。

乃能及焉。

而非以力致之也。

故曰不習。

誠者自成。

天道之行。

豈待習乎。

習則下矣。

故曰已成。

唯其已成。

斯無不成。

唯不及習。

斯無利害之分。

蓋超乎人事。

出於情一欲。

純乎天一性一。

一誠永誠。

故無不利。

謂至此既不待為。

復無所不為。

如川之流。

如鳶在天。

如魚潛淵。

純乎自然。

其德曰玄。

無為之為。

無名之名。

天地至道。

斯象之稱。

故在乾曰九五。

為天道之極。

在坤曰六二。

為地道之中。

致中用極。

其道無窮。

是曰至善。

唯誠可通。

故比於聖神。

越於天人。

上天之載。

無臭無聲。

是謂成道。

成猶無成者也。

象曰:六二之動。

直以方也;不習無不利,地道光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釋文所言。

已明指其義。

而要在一動字。

蓋六二、坤正位也。

必有德以見於外。

方稱其位。

有位無德。

不得稱正。

而有德者亦以位成。

有德無位。

不得成名。

坤六二既有位矣。

乃見其德。

以其動也。

靜則為道。

動則成德。

靜則為位。

動則成用。

有其中。

乃形諸外。

有其誠。

乃見其功。

故直而方者、推其內外以致之外。

行其道以施之事功。

此所以謂之德也。

夫直以方。

天下所共見者。

以其至德、而成天下。

猶夫明明德之於天下也。

必始於格致。

基於誠正。

而後推之治平。

以達乎成一人成物之功。

致其中和位育之道。

故不動而動也。

非以動為動。

故不動而動。

坤本至靜。

而六二以動名。

此不動而成天下之至動也。

以其本乾元之健。

為資生之功。

備順承之貞。

致含弘之元亨也。

故其動也、成於靜。

為也、出於無為。

而直也方也。

天下之所以受其德也。

非坤之為之也。

其內自直。

其外自方。

以其至淨。

乃成至剛。

以其至順。

乃成至正。

故直方者、非成於直方。

其本於至哉之道。

以成乎大哉之德。

此所謂無成代終。

以坤行乾之旨也。

唯其如此。

故稱地道。

地者承天時行。

以本無執。

乃能有守。

以本無拘。

乃能有成。

故不假習。

而無不利也。

無不利者、言無利。

亦無不利也。

以非所利。

故無利。

以皆得其利。

故無不利。

心無所為。

故無為。

而無不為也。

此所以為地道之光大也。

地本不以光大稱。

而光大者。

以能含弘也。

含弘者、順承乾健也。

光大者、行地無強也。

以其順承不息。

故能光大無疆也,夫不習雲者。

言無息之功也。

唯其有輟。

乃待於習。

不輟者、何用習乎。

習猶學也。

溫習也。

以其末熟。

乃貴習也。

果自不息。

功早熱矣。

不習亦無所歉。

故不待習而自利天下。

以成其光大也。

凡物之有光者。

必以其一精一明。

物之大者。

必以其含弘。

一精一明內充。

則發為光。

含弘無盡。

則名為大。

坤之六二。

內充其一精一。

外容其物。

故曰光大。

而成其直方也。

人之成道達德也。

亦如之。

以其至誠無息。

故上而高明。

下而博厚。

高明為光。

博厚為大。

光大之至。

悠久無疆。

此所以並天地、而稱三才。

孚乾坤之用。

而成君子之名也。

故釋文之義。

明人道也。

明君子之行也。

聖人之成道。

至誠之成德。

皆由此見之。

而貴在不習也。

夫貴習者常人也。

末成者也。

其時末至也。

位末當也。

則唯孳孳焉於所學。

兢兢焉於所行。

以期於時至。

而位當耳。

若夫至誠之聖。

成德之君子。

則非此比。

坤之六二。

不下於乾之九五。

皆聖人之誠。

君子之德。

有位以資其用。

有時以見其功。

所謂至哉之道。

光大之稱。

尚何假於習乎。

故不習者、猶不息也。

古文音義通用。

以習與息、本相因而成用也。

鳥之飛也。

必因其已棲。

雛之飛也。

必因其末慣。

故習也。

人之作輟無常。

息游不時。

恐荒其業。

斯貴習也。

皆為其德之末至。

道之末成。

不克成無息之功。

至誠之聖。

故不能無利害之爭。

而成其無為之為。

無慮之慮。

此就最上者言。

則不然矣。

坤之六二。

宜其大矣。

、一陰一道也。

地道也。

凡位之當否。

時之宜否。

視乎奇偶之數。

內外之序。

升降之途。

往來之地。

以定其方。

而卜其行。

故先迷後得。

西南東北。

各有得喪也。

其象則徵於爻。

而辨於位。

其義則具於辭。

而昭於釋文。

蓋聖人示教之旨。

諸卦皆然。

而乾坤獨詳。

乾與坤無一不相對。

則爻位之動靜恰相當。

人事之吉凶恰相反。

乾主一陽一。

而坤主一陰一。

乾從天。

而坤從地。

故重內重下。

爻位貴偶貴順。

此其常也。

至其變。

則視事而殊用。

視地而殊方。

各以時位為準耳。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孔子《宣聖講義》

六三系人爻。

而重在人道。

故其辭有指。

其義尤深。

卦辭曰含章可貞。

此四字概見大意。

坤道以順承天。

以含弘為光大。

以安貞為吉。

以方為得失。

以時為先後。

履六三之地。

行上下之間。

居內外之交。

有剛柔之嫌。

合順逆之道。

而為人事之所處。

其所患者、雜而不得其止。

爭而致失其中。

以柔履剛、而無益。

以奇行偶、而難合。

則必有害於其心。

亂於其事。

其道、而不協於德。

乖其位、而無補於時。

是以貴乎所用也。

含者容也。

章者文也。

可者宜也。

貞者正也。

以一陰一從一陽一者。

必能承一陽一。

而不滿溢。

此含弘之義也。

故貴合。

以一陽一交一陰一。

必能相合。

而無雜亂。

此光大之義也。

故貴章。

以奇偶之數。

有方之宜。

則可否之抉擇有別也。

以匹敵之交。

當嫌疑之位。

為內外之妨。

則有守貞之道也。

故含則能承。

載萬物而不狹。

章則有文。

交天地而不雜。

可以行於外。

貞以守於內。

斯坤之本用。

為六三之要旨。

而人道之所仿也。

唯含章斯成其道。

以及於物。

唯可貞斯達其德。

以通於天。

物受其惠。

天接其神。

道至德成。

乃為正位。

乃成大用。

於時曰宜。

於方日當。

行而自達。

為而自成。

此六三之辭。

先此四字。

夫坤本地道。

而屬於臣妻婦女之列。

六三又近於天。

而親於君父夫男之地也。

故以所宜之位。

定所行之方。

用所得之時。

從所合之主。

則必有其功業。

而符於此爻之貞也。

故曰或從王事。

無成有終。

以處位、宜從王。

以處時、宜後成。

以不得專主。

故從王事。

以不得先行。

故無成有終。

王事者、不必限於字面也。

苟合君父夫男之主。

而為其使令者。

皆然也。

而動者在己。

不必皆求之也。

故曰或也。

若能自靜。

則可貞之義。

符安貞之吉也。

若好於動。

則攸往之義。

孚一牝一馬之貞也。

斯視其人之志焉。

而所須知者。

則在無成有終四字。

蓋一牝一馬之行。

必有先後也。

地類之合。

必有方與時也。

先迷後得。

得朋喪朋。

各有當也。

坤以順承為本。

故無成而有終。

無者不自先也。

有者代夫天也。

非不成也。

不自先行也。

非有終也。

承天而行也。

象曰:含章可貞,以時發也;或從王事,知光大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也。

以時發。

則誠能含章可貞。

知光大。

則誠能從王事。

非含章。

不能發。

非可貞。

不以時。

非從王事。

不及光大也。

坤之光大。

以含弘也。

含弘者以順承天也。

以一陰一從一陽一。

而得一陽一之施。

以地承天。

而得天之與。

故成其光大也。

光大者發於天。

見於地也。

如日月之明也。

天氣之和也。

雨露之潤也。

皆所以成坤之光大也。

六三一爻。

以地親天。

以一陰一交一陽一。

有可為也。

而必知所先後。

識其主從。

辨其順逆。

而後全其德用也。

故君子處之。

或出或否。

或行或止。

莫不以時。

莫不有終。

體坤之道。

明六三之位。

推地之德。

而能含章可貞。

苟從王事。

亦必有終。

以成其光大也。

《宗主附註》

易卦大例、以三四二五四爻為用。

上初二爻不與也。

蓋初在地下。

上出天上。

非人事所及。

故下始二爻。

上極五爻。

三四居中。

為人位本體。

而二五則始終也。

然此四爻。

又分一陰一陽一分合。

既三五為一陽一。

為一合。

二四為一陰一。

為一合。

一陽一自下上順行、三至五。

而以五為主。

一陰一自上下逆行、四至二。

而以二為主。

故二五兩爻、為一卦內外主位。

而三四兩爻,為其臣僕。

傳所謂二四同功異位。

二多譽。

四多懼。

三五同功異位。

三多凶。

五多功。

其義即由此辨。

主臣既別。

功業乃殊。

二五多自主之權。

三四處隨從之地。

且三之勤勞。

為五也。

四之競業。

為二也。

不得其主。

則不見其月。

故乾卦三四以人道為本。

而首戒慎。

先乾惕也。

亦然。

以坤之順承。

尢寓代成之義。

故三爻含章可貞。

而以從主為光大也。

含章者、得乾之道。

為明之徵。

不比乾三也。

以爻一陰一。

三為位一陽一。

一陰一居一陽一位。

坤得乾光。

相交成文。

相雜為章。

爻顯位隱,故名含章。

本坤順承。

故曰可貞。

以其行也。

不比靜處。

故曰可。

以其從乾。

故曰或從王事。

以坤不自先。

而爻不自主。

故曰無成有終。

終成乎五爻也。

成為人功。

勤為人用。

此坤三爻之道。

而克稱其光大也。

而與乾九三。

一主一賓。

互通其意。

一為己發。

一為人謀。

其所持有差。

而所遇有別也。

此坤六三爻辭之慨,而為人道所取則者。

宜熟玩味之也。

《宏教附住》

坤爻異乾。

一順行。

一逆行。

故也。

因此分體用。

及先後天。

而為後天一切主。

為人所履之道也。

故地道在後天、同人道。

在先天、同天道。

人道亦然。

在後天以地道為主。

至歸先天。

始同天道。

既由乾坤二爻可見看也。

不由地道無以行。

不至天道無所歸。

故人以天地之道之合為本。

一半屬地。

一半屬天。

而合則成一人。

故人在乾坤之間。

而行乎乾坤二卦之爻也。

雖言地道。

實即人道之抬。

蓋人不能離地以生。

不得不遵地道以行。

此易教懸乾坤為則。

而示人以所行與所成也。

行地而成於天。

由坤而歸於乾。

體用俱全。

始終一貫。

乃曰道。

即人生之路。

自生至成道。

莫不在此二卦六爻上下。

故失子言之詳切也

六一四:括囊,無咎,無譽。

孔子《宣聖講義》

此言坤為一陰一、象地。

在人像女。

其位主內。

其用主納。

其道主受承。

其時主收藏。

故其物象囊。

囊以包藏物者。

以地承天、而載萬物。

代天、而生化萬類。

其博且厚也。

載物不遺不一洩。

乃稱包藏之義。

而以囊名。

言無所不包。

無所不藏也。

世間有形之物。

莫能外地而生存。

故萬物皆入於坤囊。

而得其生化。

猶人之生於母胞。

禽之產於雌一卵一。

皆囊之象也。

既生之後。

皮革以包其骸。

巢室以居其身。

亦猶囊也。

而最著者。

則存於地。

履於地。

棲息於土面以生。

埋葬於土內以沒。

莫非潛游於囊之象也。

故坤六一四指其象。

而加之名。

以示坤之大用也。

而`曰括囊者。

則在六一四一爻之象。

四爻為一陰一、降也。

與二爻相應。

由外之內。

上之下也。

在外卦之始。

居下卦之交。

為氣之樞機。

行之道路。

故其所主為括。

括者納也。

結也。

招之入、而塞其兌也。

含之中、而歸諸坎也。

此坤承乾。

而初變之象。

由先天而化後天之跡也。

故六一四有括囊之辭。

而以見坤之用與變也。

夫坤者主靜、而重在承受。

主順、而本諸收藏。

則括囊者。

其分也。

非出位。

何咎。

非要功。

何譽。

雖囊括天下。

無責其貪。

無諛其能。

以行所無事。

為而無為也。

故不任咎譽也。

不任咎譽。

咎譽亦不至。

則以坤之所為承乎乾也。

生化之功。

乾之功也。

載育之德。

乾之德也。

不與功德。

自無咎譽。

以其安貞自處。

含章以行。

從王之勤。

順天之至。

乃其道也。

乾之九三。

首著乾惕之誡。

九四繼明卑謙之行。

坤乃承之。

以成共慎。

故無咎之名同於乾也。

此六一四爻辭之義。

為坤言。

即為人道也。

象曰:括囊無咎

孔子《宣聖講義》

坤以靜為動。

以順承為功。

故不自主。

而仍不失其主。

內有守也。

故外有為。

其在外卦。

純應夫乾。

而六一四為始。

純本乾惕之義。

故其無咎。

以慎而不害。

此釋文之旨也。

夫爻辭並稱咎譽。

而釋文只重無咎者。

則以六一四之位。

系承乾之地。

為順逆之途。

最易逢咎害。

設不自慎。

以為囊物之功大。

而有陵乾之嫌。

以為行地之無疆。

而忘一牝一馬之義。

則囊不約。

而行無常。

內乖於安貞之吉。

外失於含章之光。

則為失位之占。

而成過當之象。

此知進而不知退。

知存而不知亡。

知得而不知喪。

貪天之功。

而不知足。

忘坤之義。

而無所存。

是其為咎害。

皆由不慎也。

故貴乎括囊也。

有囊而能括之。

乃有功而莫與爭。

有德而莫與大。

此其無咎。

以能慎也。

慎指括也。

不害者。

不害於乾也。

括者因時而括。

非能處泰持盈者不知也。

蓋當可以囊卷之時。

安計括囊之急。

則勢將陵主。

功反為罪。

常人處此。

不免者眾矣。

君子必慎之也。

唯因勢之盛。

則知氣之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證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