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證釋
太極、述聖講述
《孚佑帝君疏注》
此文講太極要義,以舉其大者言之耳;太極圖像。
秦後儒者失傳,唯道家存之;至宋時傳於周濂溪氏,而後儒者亦得有之;時以門戶之見,沿習之深,訛毀者大有人在;徒以易傳有易有太極一語,無能根本推翻之也;然周所傳,雖名「太極圖」實則太極已生兩儀之象,非太極之體也;後人有演為一圈者,有為黑白相互,中藏一小圓圈者;取意固善,然尚非全體;以太極之初本無極,由無入有,必有其象;如河圖之與洛書,由二五變為九宮;其圖不能混為一也。
必先示太極之體,渾然元氣之時;再示其動靜之用,一陰一陽一生化之象;方可由圖見天地生成之序,一陰一陽一未判之先也。
故夫子命作二圖以象之,一圓圈渾然明淨,此其體也;一黑白交互,二氣流行,此其用也。
體用既全,始終在目;自易探造化究竟,而明曉由無入有之景象也。
夫太極氣之所化,全為自然生化之物。
因其氣之有動靜。
而後一陰一陽一分;初則一氣而已,二氣既判,生物無窮而此太極之象,仍如故也;蓋前者先天之氣,後者後天之體;後天之生化,即後者之所主;而先天之氣,仍存其中也;習道者由後天一陰一陽一之體,漸復於先天元氣之時;當依此圖證之。
苟在生時。
百體俱用;情識未除,不能逃於一陰一陽一往復之道;即在生滅輪迴之中,是後圖二氣互為消長之象。
若果屏除物好,絕制情識;充其一性一靈,致於中和;則由後天返於先天,即前圖渾然光明之象;所謂返本復始。
原始要終之道,皆在此二圖中驗之;其義固重在明道者也。
夫子此文,抉易教之微,指修道之要;非僅釋易有太極之文義已也,讀者當三復焉。
夫子前講易本河洛圖像,不止言取其象而制為易之卦象也;實則取其象,以立修道之教耳。
蓋「道」字本無名之名,修道更難以言文明其方;必因圖像而指示之,乃得悟其本原。
及其歸著處;而圖像則自河洛始,河洛圖像,以變者示人不變,不變者示人變;一靜一動而一陰一陽一生,一順一逆而生成見;皆本道以明道,明之即以教人修之也。
故觀河洛圖像,重在動靜之間,順逆之序;更重在以天道立人道,以人道順天道;天人之相成者道,聖人之立教者亦道;道無二用,用之於身則成已;用之於人物,則成一人成物;皆一以貫之。
皆自河圖像始終之也。
故修道之教,不外於河洛之圖;而聖人之道,不殊於天地之數;由其淺言之,則為人之事;由其深言之,則成道之功;易傳曰:「仁者見之為仁,智者見之謂智。」
此語已盡河洛之義,一部易經如是,六經亦如是;除是外,更無他語足以盡之也。
故道無大小,無遠近;人自見之,若推而言之;妄者謂之妄,愚者謂之愚;人自妄愚,何咎乎圖像也?
中國言道,以一性一理代之,此宋人言也;實則道字不止一性一理,凡天地之物,無不在道中生成往來,無一事不有道在,蓋天下物物事事,無不在氣中行運,而自然生成往來者也;此氣之名曰:「一陰一陽一」。
氣之用即道也,故曰:「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
天下物物事事不離一陰一陽一,故不離道;非止一性一理名為道也,氣之所行,不獨生物;即木石之類,無知無情者,皆有其氣,皆在道中也;如一室中,或桌几,或書畫,或玩好之物,皆在自然中位置;或主或客,或畜類,或蟲蟻,出入住息,皆在自然中遊走去住,皆有其道也。
因天地成於此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則自天地以下,無大細,皆不得離道以生成往來;故道者,氣之道,猶車之軌也;有車必有軌,有氣必有道;同此氣,即同此道;太極者,氣之所始,道之所自;言道而不溯太極,譬如行路而忘所自至地,徘徊歧路而已;故言道必先明太極之用,既明太極,則一性一理在其中矣!所謂知其原,則流易測;得其本,則枝葉易探;此言道者所當知也。
儒者言道莫先於易,易自太極出,則欲習道者,可不先求之太極哉!
又曰:一陰一陽一動靜原相根,而動為一陽一則一陰一生焉,靜為一陰一則一陽一復焉;初無一刻之停,只見消長之氣;故動則一陽一生一陰一,靜則一陰一生一陽一;如人坐功,以動屬一陽一,而情見即生一陰一;返於靜,則一性一見而一陽一復;二者斯須之間,往復之運,非了然二事也;果動矣,必由一陽一生一陰一;靜矣,必仍返於一陽一;此理自然而然者,以含有往復消息之義,足以明太極之氣無一時停住,一陰一陽一來去有相根之妙;即天地間二者之相應,正如是也。
以一陽一為主,則一陰一從之;以一陰一為母,則一陽一生焉;非截斷可比。
如靜坐至極,神氣活潑;靈光周回,即動也;然非動之動,乃靜生動也;故曰:一陽一復。
太極之成兩儀,即由此動,而分為一陰一陽一;若未動,固無二名;動則一陰一生,即此義也。
凡易理象氣之流行者,若以不動者擬之,則失易義矣!易者,變易也;變易者,即流行無住之義;一陰一陽一互抱,初無可截為二者,詳細體會之自明。
子思《述聖講述》
太極圖者,自易象溯而上之,乃示其初之象也;天地之生也,依是象以生成;更依是氣之推行變化,以生成萬物;其始則簡,其繼則繁;其本則合,其用則分;而實有定序與方位,有數量與名類,非無紀無序者也。
蓋天地出於太極,其象固大,大則難考;人物生於天地。
其形已小;小則易徵,徵其小,自得其大;以其生也同,而氣之行也一;不以大小有殊也。
故言天者,必先求之人;言大者,必先求之小;物物有一太極,苟求之則自見,不疑為無徵也;凡有生之物,皆同此氣行而化,皆同此太極之象者也。
太極者,至極也;古文「太」字同大,大者無與比擬;言獨有而絕無,不可復加也;故有大一、大初、大素、諸名,皆示其獨有無復加者;太極亦然,以至境不可復進,曰極;而極之不可復加,曰太極;蓋自是以上,無可擬也;故凡物自大極始。
然大極者,不可作上下看,或左右看,以端為極也,只宜作中心講;蓋極必有所立,必有其位,其處必至中也。
若無所立,不得謂之極;以無定也,無其位,不得謂之極;無所守也,非至中,不得謂之極;不可久也,唯有所立,則定於一而不二;唯有其位,則守於常而不失;唯其至中,則久於運用無所窮;故名之極。
猶北辰之為北極也。
天之極定於北辰,地之極定於南北極;而世界之極,則定於太極也;以至其極,無復與比故也。
何以為至極無比?則以其所立雖定而無定,雖有位而無常位,雖至中而無常中;不似北辰之天極,南北端之地極也。
夫既曰極,而曰無常,豈非異於極之為極乎?曰非無常也,言無常而有常耳;以隨所在而立,所至而位,所行而至中也;故曰無極之極,曰太極焉。
夫有之與無,同用異途;上之與下,同名異方;神之與形,同生異類;道之與器,同用異勢;故天地既判,人物斯生;形神所分,一陰一陽一乃別;此太極之為至極,恰介乎兩者之中也。
由此以上,皆屬於無者、上、神者、道者、由此以下、則屬於有者、下者、形者、器者;兩者之中,乃為極;而太極乃居之,故曰至中。
而有位,有所立也;然有既名,無未嘗無;下既分,上未嘗隱;形既生,神未嘗少;器既成,道未嘗亡;則兩者宛轉生化,遷變相隨,未嘗一日異;而極之為極,亦未嘗一時失其中與其位也;而亦未嘗執其中與位,執則失之;故有常而無常,故日物物有太極。
取喻於小,足知其大;取譬於近,足證其遠;故太極者,極而非極,異乎物之兩端,天地之極也。
果明乎此,可與言太極矣!
夫太極之象,示天地之生成,生化之循環;一陰一陽一二氣之遞嬗。
萬物之生成變化;自無入有,自始至終;蓋無不包在象中也。
故易之卦象,肇始於太極;而推溯萬有之源,亦唯太極;言物必始於有,言生成變化,必本於氣之動靜;太極為初有,而具動靜者也;故推而上之極於是,推而下之始於是;推而內之立於是,推而外之本於是;以是為宗,而後可以推及其他;以是為始,而後可以推至無盡。
以天地之氣,通行而無所滯;故其為象也圓,為物也周流不窮,為用也無息不二;而太極為之極,以定其位;守其中,以御無盡,而行無窮。
故天地不離其度,萬物不乖其序;而易之卦象,遂本是以立以成以用;始終於易,以盡其變化;而後天地之道以見,人物之數以明,鬼神之德以知;而後有形者適其生成,有氣者通其變化;合一陰一陽一而歸於太和,匯萬類而統於太一,同萬行而期於至中;以言乎道,則道至矣!以言乎物,則理備矣!以言乎事,則情見矣!以言乎天下,無不咸宜;而行之無不得,守之無所失;是以為教之本,易之源;固非聖人莫之能知,亦非聖人莫之能言者矣!
夫子於中庸述其義,曰:「時中」,於大學述其境,曰「至善」。
曰「無所不用其極」,此「極」字與太極同一義;蓋有物必有則,有則必有極;太極為一切之極,凡在有者,皆有極;而凡有用者,皆必有此極;此即中庸「時中」之義也。
簡名之曰:「道」。
故傳曰:「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而太極即自一陰一陽一成;人生受命於天,而有一性一;一性一亦合於太極也。
故曰:「成之者一性一」,一性一成於善,太極之行,至善也;故曰:「繼之者善」,此太極者統一切事物而言之者也。
非僅以一物名之,凡有名者,皆合於太極;不問其為物、為事、為道、為器、為形、為神也;苟可言者,必自太極始;有行有守者,必依太極以行以守之也。
蓋太極之為道也,道之為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也;無能外一陰一陽一以生成,故無能離道,亦無不合於太極也;雖然,太極固自生成者;人之生成中,而不克明太極之道,則為忘生之本;聖人乃以教教之,使明其生;而易之義於是見也。
故易之溯太極,為制卦也,為以卦寓其教也;卦之所象,事事物物,皆道之所在;亦太極之所運行,無他物也;二氣之消長盈虛,以成天地間之生成變化;而易象之以示人耳,是易之教,盡在太極中,天地萬物原在太極中;故易不得外之以為教,人之求易之明,而不從太極始,將何以見易哉?故傳曰:「易有太極」,其一語也,鄭重之矣!
伏羲八卦所自始,固溯源太極,而合乎河洛二圖者也。
河圖以天地合化,生成五行;已分四方,即四象也。
洛書以五行生變,而為九宮;四方之外,加為四隅;遂分列八方,即八卦之象也。
中五者,太極本位;九宮名太乙本宮,太乙雖在中央,而以時行臨於八宮;故九宮皆有太乙至臨之時,而八方皆受太乙之氣;八卦之象亦然,由四象而分為八卦,虛其中以位太極;太極雖無象,其位固在;而其氣運行於八卦,則八卦皆太極之象;分則為八卦,合則一太極;此天地自然之象數也。
太極何以無象?則以易之重在變,而推其用,故隱其體;以體為先天,非如後天之有形也;太極之為太極,言其氣之如是行,生化之如是成;不可以物擬之,故不像之也。
然太極之氣,無時不在;所行之道,無地不至;其所生化者,自物見之;故列八卦,即有太極;太極自存八卦之中,見八卦即見太極。
猶道不可見,而以德見之;神不可名,而以形名之。
先天者,麗於後天;道者,存於器;得其一,則知其二;不待別求之也。
故八卦之位虛太極,而八卦之用,皆太極之用也;以太極有名無位,有位無象;故易有用無體,非無體也,見用即知體,體在用中也;傳所謂:「神無方,易無體」者,即此義也。
神者,指太乙之神;無方,無定方也;言太乙雖居中宮,而周行八方無定也;易無體,則極之不顯其象,而其用存於八卦;不獨八卦、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有所用,皆太極之用也。
用見而體藏,故曰:「無體」,後人不明此義,遂不解「無體」之謂何也。
夫天地之大,為神者一,為形者萬;為體者一,為用者萬;故有上下道器之殊。
太極體道而用神,為名可名,而物不可擬;合之則一,分之則萬;皆此太極也。
如:合天地,一太極也,而天地間萬物皆有太極在;道,一太極也,而天下萬物皆有太極在;太極不可得而像者,恐象之而人疑為物也;故雖有太極之圖,只可視為虛擬之象,不得認為一物也;不得為物,而物皆有之。
故易卦不列太極,而全易卦爻皆存之;伏羲一畫開天,豈非以一擬太極哉?則凡卦爻,莫非自此一來;固莫非太極之象,何事再像之乎?通者迖之,執者昧之,觀八卦之象,固無在而非太極,視人之能見得否耳。
分類:易經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