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證釋》晉卦: 。離上坤下。孔子《宣聖講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易經證釋》晉卦

易經證釋

晉卦

離上坤下。

孔子《宣聖講義》

晉上離下坤。

離為後天代乾位之卦。

合先後天言。

上下卦位相對。

與天地否同。

而以坤易坎。

則成火水未濟。

是皆一陰一陽一背馳。

剛柔分立之象。

然晉則不類是。

則以離雖代乾在上。

非天也。

坤雖純一陰一在下。

而為母。

離本中女。

女與母合。

乃成合孝之德。

非否未濟之乖違可比。

全卦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一陽一出地上。

成日出天明之象。

離為日為火。

在上則為光明。

在日則為溫育。

後天生化惟離主之。

無離則無生物。

無世界。

冬日寒冷。

生物凋殘。

日不足也。

冰洋凝凍。

生物枯寂。

日不至也。

即一日夜。

旦則光明。

夕則昏暗。

大地固未易。

而景物已大殊。

可見日之光熱為用無窮。

尤以出於地面為最盛。

夏日可畏。

人莫不喜夜之清涼。

酷暑炎熱。

物莫不盼雨之沾潤。

此惟時有特異耳。

若在春秋之時。

則均慕日之明淨。

熱之溫和。

為其為生生之原。

變化之本。

故日出地面。

萬物欣欣。

光照宇內。

群倫煦煦。

此即晉之象也。

晉以離居坤上。

正如日之東昇。

光明孔昭。

溫和四達。

在卦雖只二一陽一。

而不為四一陰一所蔽。

一陽一雖在外。

而不為群一陰一所驅。

各卦如剝一一陽一在上。

成傷殘之象。

如觀二一陽一在上。

成垂照之形。

則以一陽一難久留。

終被一陰一迫。

而不克竟其德用也。

晉則不也。

二一陽一在外。

有似於觀。

而離非巽。

以六五在中。

能挈下三一陰一以同協也。

一一陽一在巔。

有類於剝。

而離非艮。

以九四一一陽一。

能交映成其光明也。

再分三極言。

初二地爻。

皆一陰一固矣。

而三四人爻。

五上天爻。

則恰孚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道。

剛柔既配。

始終相諧。

是全卦之用。

有優於他卦也。

在卦爻一陽一升一陰一降。

除四與上爻外。

余皆一陰一。

是降者順而盛。

卻以外卦一陽一多於一陰一。

一陰一不為障。

反助一陽一成其光明之德。

生化之功。

正如日之光熱。

及地而後顯。

日之功用。

施物而後著。

空中無生物。

以離地也。

愈高愈寒涼。

以離物也。

崇峰積雪。

太空多風。

非日不照。

其德不顯。

其用不著。

為去地遠。

而物無可憑也。

晉則以地在下。

直承日之光明。

厚積日之溫一熱。

而後生物以庶。

化育以繁。

故晉之用。

即離日之用。

而徒離不為功。

必以合坤而後見其大用焉。

此離卦六二。

有黃離元吉之占。

正以其下逮坤之正位也。

晉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與明夷往來。

而與遯大壯相對。

以遯大壯二一陰一四一陽一。

且乾坤相對也。

此四卦成一大往來。

由爻位言。

晉與水天需對。

與天水訟錯對。

以先後天乾坤離坎為對。

且易位。

乾之易離。

坤之易坎。

坎則泰否既未濟。

皆與晉明夷有相關連。

離為一陽一含一陰一。

坤為純一陰一。

先天為母女。

後天為日地。

德合而道應。

坤為貞靜。

離為光明。

貞靜主內。

光明主外。

內外克孚。

體用以協。

此晉之為用。

既在於上下克諧。

剛柔克濟。

以離日出於地面。

如天之明。

無處不照。

如室之燈。

無物不呈。

傳曰晉晝也。

謂猶天之晝。

大地同光明也。

晝與夜對。

晉為晝。

則明夷為夜。

而明夷不曰夜。

而曰誅者。

亦以夜行暗昧。

猶人行不正大。

在法當誅也。

明夷為誅。

則晉宜賞。

以晉如日照大地。

其行光明。

猶人行正大。

道高德盛。

足為模楷。

在典當賞也。

故晉彖有康侯錫馬蕃庶之語。

王所賞者。

即天所錫。

物之庶者。

即生之藩。

晝日光明。

一奸一私遁形。

君子持躬。

莊嚴謹恂。

盜賊杜絕。

詭譎不行。

比之盛世。

治功以明。

比之正人。

篤修其身。

如斯善德。

懋賞當殷。

此傳稱為晝。

而與明夷之誅相形成對也。

夫暗昧之事。

不與於光明。

卑污之行。

不干於正大。

此君子小人異其趣。

而公正私邪之不相容也。

宵小自來同稱。

暮夜盜竊所幸。

昏晦之不聰。

惡行之非正。

亂世先毀其紀。

亡國先失其信。

惡行先欺其心。

孽謀先污其一性一。

故明夷所必誅。

而晉則受夫天命。

光天化日。

德業以昭。

教行法立。

言行可表。

聖人在位。

賞罰不撓。

治世興國。

上下一道。

此晉之道。

如白晝。

正人君子乘時致功之日也。

晉進也。

升也。

由下而上。

由卑而高也。

非如平地之前進。

廣野之奔逐也。

故不曰進而曰晉。

晉下有日。

亦如卦日昇於地之象。

晉字如普。

又類日普照天下之象。

以晉而前。

則德業日新。

以普而登。

則功績日隆。

是晉有為之時。

有成之地。

正如日出地上。

而升於空。

成就世間一切生化也。

晉以離合坤。

坤本安貞之德。

而善順承。

離本光明之用。

而重附麗。

故上為光明。

內則貞靜。

德孚承順。

用則附麗。

前講離卦已詳釋離麗之義。

日麗於天。

而光麗於地。

其光熱必憑物而後顯。

地面之氣。

即空氣亦物也。

亦屬於地者。

若去地漸遠。

則空氣漸薄。

愈遠愈稀。

終至於無。

無氣之空。

寒冷難禁。

故離麗必因地而後竟其大用。

今晉正孚離麗之德。

而凡地上所有物。

莫不籍離日之麗。

以生成化育。

至於無盡。

則日之功用。

亦晉之德用也。

而坤在後天所順承者。

非先天之乾。

乃後天之離。

則以後天離日代乾天而主其用。

天無日無以生成萬物。

是地所承者。

即離日代天生成之道。

譬之草木。

根生於土。

地之德也。

必依日之光熱。

以溫養之。

更因日之蒸騰雲雨霧露。

以潤澤之。

而後遂其生成。

達於實用。

此離日之功。

賴地有以承順之也。

日之為用必在於晝。

前已言之矣。

晝則日出直照。

熱氣最盛。

若及夜。

則已大減。

是日之功用。

以晝為著。

故傳稱為晝。

謂晉之用。

猶晝日也。

晝日自東昇空。

洎夕西下地面。

受光之候。

天明之時也。

晉用象之。

而傳又曰晉進也。

釋彖辭亦如是講。

則以其象日之上升耳。

日自地下出於東方。

由地面視之。

其行湧上。

如物之飛昇空中。

晉之為行。

亦正如是。

非固守一地不移。

非來去平地不進。

故謂之升。

言其直上。

猶登也。

自卑而高也。

以晉內卦坤為三一陰一。

外卦離為兩一陽一一一陰一。

易以一陽一為重。

一陽一在上則為進。

九四為一陽一之始動。

上九為一陽一之至高。

是離之象。

即一陽一日上之象也。

而一陽一者育於一陰一。

猶子之育於母。

坤大母也。

離在坤上。

正如子之自母出生。

亦如日之自地下上升也。

其出也得夫時。

其升也合其德。

此晉之為進。

天道自然。

不為而成者也。

傳曰物不可以終壯。

故受之以晉。

言物已壯之後。

必有所為。

有所成。

正猶人之壯年。

身力盛強。

一精一神煥發。

自當有所作為。

成其德業。

此必有待於晉也。

晉則功業以大。

聲聞以榮。

凡人之情。

皆宜如此。

是大壯之後必繼以晉。

亦自然之理數也。

夫晉非徒進也。

亦猶壯非徒壯也。

壯必有用。

晉必有成。

猶行師也。

進必有功。

若進而敗。

或無所獲。

是不當進。

而晉則當進也。

已壯於前。

有其勢也。

所憑者厚。

有其本也。

所動者明。

有其用也。

正大光明。

行之無阻。

此離坤合德而成晉之進也。

故晉有功。

有功則有賞。

有賞則有獲。

以晉象日之升。

勳業炳然也。

其往來卦明夷。

則與之反。

晉有功。

明夷則為罪。

晉有賞。

明夷則為誅。

晉有獲。

明夷則幽囚竄逐。

身幾莫保。

故在晉為安吉。

為富庶。

在明夷為憂勞。

為窮蹙。

在晉為康侯。

為錫賜主。

明夷為文王箕子。

為拘辱。

為逃亡。

其所佔恰相反也。

亦不外數之往復。

理之迴圈。

天道盈虛。

人事窮達。

各有所合耳。

究其為卦。

一離一坤。

未嘗異也。

而晉以離在坤上。

象日之東昇。

明夷則離在坤下。

象日已入地。

光明與暗昧殊也。

安坦與艱危別也。

宵夜者小人之利。

晝日者君子之宜。

凡善惡之辨。

皆如日與夜。

晉為晝。

則明夷為夜。

晉為明。

則明夷為暗。

晉為君子得時。

明夷則小人得勢。

君子得時。

足以防小人之肆。

小人得勢。

足以屏君子之進。

此文王箕子之囚亡。

必在商紂之世也。

雖曰天道。

人實應之。

治世則賢能並進。

亂世則一奸一宄同與。

豈皆天道哉。

在上者固有其咎矣。

晉以坤厚在下。

克承天日之德。

離明在上。

克推光耀之施。

此其合也。

而大用以成。

明夷乃反是。

坤無所承。

而不協安貞之占。

離無所屬。

而不著光明之德。

此成兩乖之象。

人物亦感而受其害焉。

故知者察於幾先。

防於未至。

知物之壯。

必有進也。

則促成之。

知行之升。

必有傷也。

則預備之。

則可長保其光明。

永杜其暗昧。

此之宜珍用也。

《宗主附註》

大壯之後為火地晉。

晉與明夷為往來卦。

皆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與遯大壯恰相對。

以遯大壯四一陽一二一陰一。

乾居上下。

晉明夷則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坤居內外。

是成對也。

乾坤為一陰一陽一統帥。

晉明夷皆坤主之。

晉以坤在下。

一陰一自降。

而卦則升。

明夷以坤在上。

一陰一變升。

而卦則降。

蓋易以一陽一為重也。

晉二一陽一在外卦。

明夷則在內卦。

二一陽一皆屬離火。

則二卦實與需訟相對。

以離坎乾坤先天對位也。

不獨對位。

且為先後天交易之位元。

先天乾坤。

後天離坎。

皆同位。

是晉明夷在後天與需訟對。

若合先天言。

則又與泰否相似。

與重坤者相通。

以離為中女。

而後天代乾也。

中女與坤同為一陰一代乾。

則與乾相等。

是離坤之合。

既似泰否之天地交。

又近重坤之上下皆一陰一也。

故欲明晉明夷二卦之用。

必先明其類似相通之象。

不得徒執本卦之象。

而拘拘於上下內外之交一合已也。

晉。

康侯用錫馬蕃庶。

晝日三接。

孔子《宣聖講義》

此彖辭也。

晉本光明之道。

升騰之時。

發揚輝煌之能。

而以坤主內卦。

安貞於下。

上承離日之明。

外孚乾剛之德。

天以日明。

物以日生。

地承其德。

人著其行。

故彖辭合天地人物之德業。

而識其功用焉。

康者安也。

泰也。

安則無危。

泰則有畜。

天地生長萬物。

而人用之。

是謂之康侯。

言安享樂育。

得天獨厚。

豐美富饒。

得地獨全。

如國之侯。

當治隆之世。

獲封錫之典。

席豐履厚。

則心無憂疑。

崇德報功。

則身膺祿位。

故稱之康侯。

有爵有號。

以表彰其德業。

康明其號。

侯示其爵。

非憂讒畏罪之時。

乃論功行賞之日。

故曰康侯。

不言主者。

以賞自上。

受者在下。

晉之大用。

不重賞而重受賞。

不重位而重得位。

為乘時致功之象。

必才德兼美之人。

晉之所成。

乃由下而升。

由卑而尊。

由賤而榮。

由積累而成名。

由發揚而光大。

由成德達道而孚於天地之心。

是康之占。

非天子之事。

亦非庶民之行。

必也有德以邀上賞。

有功以孚眾望。

有業以育民物。

有令名以正天下視聞。

故喻晉如晝日。

具有光明之譽。

正大之稱。

德至則天祿以須。

業成則人爵以顯。

天予而人歸之。

民服而物聚焉。

是富有為天所資。

尊榮為分所宜。

康侯固見其崇高而安泰。

錫馬蕃庶尤著其富裕而利用阜生。

明人望之逾恆。

上賞之過眾。

而物亦隨之豐足。

生產亦因之充盈也。

用錫者言康侯因此而獲受賚賜也。

錫馬不及他物者。

馬為乾象。

在天為龍。

在地為馬。

龍馬之富。

足賅余物。

且離卦得乾之一精一氣。

離為乾魂。

日之行空。

有如天馬之飛騰。

人受其德。

亦兆夫良馬之蕃庶也。

是句分讀。

則上為錫馬。

下為馬之生育眾多。

中略一馬字。

言康侯因晉而獲天錫以得良馬。

又因生育豐富。

而得馬之蕃庶。

雖僅及馬。

實不獨馬也。

馬固錫矣。

固蕃庶矣。

其他物亦當稱是。

古者畜馬有制。

國君以降。

各有其數。

康侯則以天錫而得蕃庶之稱。

可見其德業之過人矣。

晝日三接。

明其為蕃庶之源。

亦見其寵錫之渥。

三接不必三次。

凡二次以上皆可稱三。

不過示其數之多耳。

晝日明其時之短促。

更見寵錫之頻。

猶曰一日也。

而不計夜。

故曰晝日亦以晉之象原如晝也。

晝日三接一語。

不獨指錫馬言。

凡關受賞得福。

及物產蕃庶。

皆可包舉。

例如言受賞則一日中可二次以上。

正如前師卦王三錫命。

及訟卦終朝三褫之。

皆言其頻數且急促也。

一日內數見。

可證其所獲之優。

所得之富。

實以象日之升。

有進無已。

則其所生成者。

亦有加無已。

錫馬固矣。

即錫及他物亦然。

馬蕃庶固矣。

即他物產亦然。

不外著其數之多而已。

授者交受也。

上錫下受。

彼與我取。

皆授也。

亦含交際之意。

俗稱接待接洽是也。

有接必有主賓。

必有往來。

必有授受。

不離人物間交際之事。

在上曰賞賜。

在下曰贈給。

必有受之者。

以此交彼。

故謂之授。

接猶節也。

介於兩者間也。

如持物贈人。

必與受者交近。

如以手與人。

人亦以手受之。

故授字從手。

明交授必有所取予也。

錫者予之最尊貴者。

其接受也。

亦必極隆重。

為禮儀與物必稱也。

晉之所錫。

固已貴重。

而日三接。

足見其所受之非偶然。

必以功之高。

德之美。

業之大。

位之崇。

是晝日三接。

明其上下。

主賓交一歡。

晉接光明正大。

非私予私受。

雍容崇貴。

非狎給狎取。

必有其禮儀。

必定於典則。

而後孚晉之錫與接也。

蓋天無私覆。

日無私照。

地無私載。

天日之光。

不以為恩。

生成之德。

不以為惠。

而受之者地也。

物也。

亦不以恩視之。

卻不得蔑其功德。

此晝日三接。

明其錫予之勤。

不啻親之於子。

明其施布之厚。

不啻主之於臣。

則為子者當思親之恩。

為臣者當懷王之德。

而不得褻瀆或輕忽也。

故三接謂既著其施之頻。

亦著其育之切。

而更以物之受澤。

必有以報稱。

人之獲錫。

必有以承將。

非晉之正大光明。

必不克孚其授受之道。

施報之行。

此與君子取予有關。

而異夫小人之暮夜苞苴者。

故特揭晝日二字。

以示所錫雖厚非私。

所接雖頻非瀆。

彖辭但舉大旨。

引而申之。

端在學者。

彖曰。

晉。

進也。

明出地上。

順而麗乎大明。

柔進而上行。

是以康侯用錫馬蕃庶。

晝日三接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彖辭之義也。

辭義。

取上進之意。

雖字作晉。

而義實通。

古本通用。

前已言之矣。

惟既為進。

而卦不直名進。

猶俗稱升用為晉用。

升級為晉級。

更進一層之意。

且晉字日在下。

日自下上之象。

上之亞(「晉」字上部)有並進之象。

古或作臸。

亦明有所底而前進也。

地稱山右為晉。

以泰山言。

自下上行。

進於崇高也。

總不外升騰上達之義。

故直釋之曰晉進也。

離為日。

坤為地。

日為天下之至明者。

乾稱大明終始。

亦以離代天明。

固得乾一精一氣。

稱為魂。

而晉即乾宮遊魂卦。

離在坤上。

故曰明出地上。

亦即乾一精一遊於坤之象。

蓋後天離原出於坤。

而代履乾位。

以離為中女。

一陰一爻主中。

乃得坤之德。

而登天之坐。

是以謂之出。

猶人自室中向外。

自一穴一中向上也。

日自地下升。

當卯出於東方。

而天下同明。

此晉之象也。

坤本順承。

離則附麗。

義已見前。

合為順。

而麗於大明。

亦即離日坤地合德之象。

謂地得日以明。

日得地以著其明。

二者相得。

莫外乎順與麗之用。

不順則不能承。

不麗則不能有流風飄影。

不足以顯日之明。

石火電光。

不足以照物之用。

則因其乖夫順與麗之德也。

惟坤乃順而昭日之光明。

惟離乃麗而著明之大用。

是晉之象。

端在二卦之相得有合也。

由坤言之。

以柔在下。

由離言之。

以進而上行。

故曰柔進而上行。

柔固指坤。

離亦中女。

本柔以用。

日出地上。

因光為明。

是柔者足以發其剛。

進者足以達其德。

上行者足以成其道也。

天之所予。

數之所歸。

眾之所望。

祜之所集。

故彖辭決其必有康侯錫馬蕃庶。

晝日三接之占也。

康侯釋見前。

蓋稱其為有德受祿而已。

非真有其人。

為某代某國之侯也。

然像既如此。

即謂有之。

亦無不可。

天道無私。

善必獲祜。

德必膺賞。

晉之成用。

德足以昭天下。

功足以育群生。

則所受於天者。

所頒於上者。

亦當如彖辭所稱也。

康侯不稱王。

則以離中爻為柔主君位。

非九五比。

宜屬侯國。

非天子之分也。

離日代天主生化之用。

侯國代天子明賞陟之典。

其取像一也。

用錫馬。

用字直貫二句。

言侯國以此而獲錫馬。

而頻晉接也。

且包侯國既受天子之賞錫。

代天子以賞其下臣民。

凡占此者。

皆可膺斯景福也。

非必已卦侯者。

亦非必侯國始用錫也。

易辭恆兼多義。

讀者勿執其文。

正如天日東昇。

萬物一靡一不被其光明。

化其溫一熱。

非一方一時之所限也。

然必以在地面者為度。

若地外之物。

不得與焉。

天上更無論矣。

故辭稱侯亦斯意耳。

《宗主附註》

晉與明夷為往來卦。

合二卦與遯大壯。

亦成往來。

蓋遯與晉對。

大壯與明夷對。

一進一退。

一壯一傷。

恰相反也。

遯為退。

而晉則進。

大壯為壯一盛。

而明夷則傷殘。

莫不以一陽一為主。

一陽一得勢為進為壯。

一陽一失時為退為傷。

此易卦大例。

均本一陽一之消息。

明其用。

定其名稱也。

在遯有黃牛之喻。

在晉有碩鼠之稱。

在大壯有羝羊之名。

在明夷有拯馬之壯。

是皆因卦中互象或爻位。

德用相同於他卦。

如坤為牛。

乾為馬。

兌為羊。

艮為鼠。

八卦所象固有定。

而此四卦有合於乾坤艮兌。

乃亦有馬牛羊鼠之物。

由卦象以明物。

由物名以喻事。

此物與事皆卦爻德用之所見也。

大壯由二至四互兌。

故有羝羊觸藩之占。

晉由二至四互艮。

故有晉如碩鼠之語。

此互卦所關。

非本卦固有也。

若遯二爻黃牛之革。

與明夷之拯馬壯吉。

則以爻位之變。

有關於乾與坤也。

是在學者會通釋之。

方知易辭之由來。

晉傳曰進也。

又曰晝也。

古歸藏稱為齊卦。

齊與躋通。

亦上進之意。

又齊整也。

有正大光明之意。

在周易象辭稱晝日三接。

接猶進接之意。

又包捷速之義。

在下曰晉。

在上曰接。

蓋日者名正言順。

德光道明。

無暗昧之私。

無蔽障之害。

如日中天。

妖魅潛伏。

此晉之進。

非有所於求。

非冀於情一欲也。

後人有言。

在夷堅貞。

在晉正接。

即以明夷與晉相反。

夷則非正。

而乖於光明。

晉則有合。

而得其正大。

此晉之辭稱晝日三接也。

三言其數。

雖屢進而不干於私。

雖連接而不陷於罔。

以進者以正。

接者不私。

登者以功。

陟者以德。

賞如其分。

雖優渥不為徇情。

用得其才。

雖崇高不關一愛一寵。

此晉之為進。

實含有登賢用能之意。

卦與地風升有相類。

升登也。

晉進也。

由下言為進。

由上言為升。

蓋主客不同耳。

晉以離在坤上。

日出於地面。

是自下而上也。

升以坤在巽外。

風自地中行。

是自上而下也。

然所自不同。

所主則一。

則皆以升進為其德用耳。

讀者可合觀之。

又曰與明夷。

皆為遊魂卦。

晉屬乾宮遊魂。

明夷屬坎宮遊魂。

而晉之對卦水天需。

則為坤宮遊魂。

明夷之對卦天水訟。

則為離宮遊魂。

是由八宮卦次序言也。

遊魂者。

一卦之一精一氣游於對宮也。

一精一氣簡稱為魂。

遊魂則遊走對宮。

歸魂則歸返本宮。

凡乾與坤。

坎與離。

震與巽。

艮與兌。

皆為對位。

故稱對宮。

而乾與離二卦。

坤與坎。

震與兌。

巽與艮。

則各得其卦之一精一氣。

故稱為魂。

如乾離二卦。

離在後天代乾位。

是離得乾之一精一氣。

故離為乾之魂。

易言之。

乾以離為後天代主。

離亦受乾之一精一氣。

故乾亦為離之魂。

其餘坤坎震兌巽艮皆如此例。

皆合先後天卦位之相對。

或互易其卦爻。

所合之一陰一陽一數皆相得。

故互稱為魂。

如震與兌。

震在先天居坤左。

而後天乃履先天離位。

兌在先天居乾左。

而後天乃履先天坎位。

故後天震兌。

即先天離坎。

皆相對也。

震則一一陽一在下。

兌則一一陰一在上。

爻亦相對。

故震兌互為其魂。

其餘各卦亦然。

乾宮以離為魂。

游於坤宮。

故火地晉稱乾宮遊魂。

謂並非乾所逕生。

亦不關乾所變化者。

且又非對宮坤所變所生。

故特名之遊魂。

明其出於離。

即乾之一精一氣。

而游於坤也。

後人對於遊魂歸魂二名。

多未明解。

茲講。

特補述其旨。

以見八宮卦序之生變。

及其稱名。

原有由也。

象曰。

明出地上。

晉。

君子以自昭明德。

孔子《宣聖講義》

此釋象辭。

明人道也。

晉以離在坤上。

如朝日東上。

天之所以有明者。

日之功也。

地之所以有明者。

日出之功也。

若無日。

天不自明。

若日西下。

地亦不能自明。

明必以日出地上。

天地萬物皆依日出地上同明。

同生成。

是日之東出。

乃天地生成之德所見。

人生天地間。

亦法則天地。

以德致其光明。

明己之德。

使人物同明其德。

天下同歸於文明。

亦如日之出。

天下皆光明也。

成此文明。

必屬之君子。

為君子方能明明德於天下。

故釋象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昭亦明也。

昭明德即明明德。

明德對立德言。

人所共見共知共被者曰明德。

至德不名。

所謂不大聲以色。

民不得而稱焉。

則明德之至而達玄德也。

然玄德不德。

人無知之。

必自顯者始。

故成德先昭明德。

明德之極。

則玄德矣。

非有二也。

如善與至善。

誠與至誠。

不過本末一精一粗之間耳。

書曰克明峻德。

亦昭德之意。

昭有推崇敷達之義。

不獨顯著已也。

譬之一室。

夜則暗矣。

燈燭既燃。

光明立至。

人之明德。

亦猶是也。

人被其光。

物被其澤。

天地同康。

民物鹹樂。

熙熙如花之春。

攘攘如木之實。

生之不見其勤。

茂之不知其力。

此皆德之所至。

而必本於明德。

謂明己之德。

成一人之德。

著己之善。

作人之則。

如教化之行。

人物莫不培植。

如惠政之布。

城野莫不安翕。

神功潛運。

帝力罔識。

博厚配地。

高明無息。

悠久無疆。

位育無極。

莫非德之流行。

而必發於君子之業。

故文稱君子。

重在自昭。

盡己之一性一。

仁知同翹。

成一人成物。

成己是標。

立人達人。

淑身是要。

本於日出天曉。

天下同明。

光華乃照。

天原無心。

日亦自然。

德之所布。

生化著焉。

人道所仿。

推教是先。

學業既成。

言行惟賢。

如風偃草。

若水行船。

因勢利導。

化被大千。

斯德之昭。

易教所宜。

夫人與天地。

稱為三才。

秉賦不異。

道至德賅。

如天地覆載。

無物不納。

日月光照。

無處不浹。

既大且廣。

始孚至德。

苟有違悖。

何以成吾一性一。

全吾生哉。

故觀晉之上進。

則勵其明德。

觀日之光明。

則照其流澤。

觀於天地生成。

則志乎位育之業。

不外法則坤乾。

效仿日月。

推我之一性一及於萬物。

盡一性一之德。

被於草木而已。

此所謂順以麗者。

不為而為。

不思而中。

不慮而得。

即詩所稱予懷明德者也。

大學首章所述。

系本於此。

學者識之。

初六。

晉如摧如。

貞吉。

罔孚。

裕。

無咎。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初六爻辭也。

晉初六即坤初爻。

坤在離下。

初與四應。

四為一陽一爻。

一剛一柔。

一上一下。

兩相應協。

以成其用。

剛主升進。

柔則留止。

故有晉如摧如之象。

用如字。

明其有是象。

非必有是事。

晉進也。

摧落也。

一升一沉。

仍不乖一剛一柔之道。

坤善順承。

離原代乾。

且自地上升。

地不為之阻。

且順承其光明。

以廣其德用。

故雖進而未即升於崇高。

雖落而仍得出於太空。

如日之始上。

為地氣所蒸籠。

若隱若顯。

俗謂之浴日。

實則日自上升。

非忽墜一落也。

而自地面觀之。

則有一升一落之象。

此所以用如字示其趣。

雖有摧落之象。

非日之本身。

乃其光影。

為氣所擁托。

氣下則日昇。

氣上則日落。

如雲破月來。

似月之行也。

故觀天者。

必察氣之流動。

測天者。

必知物之烘蒸。

執外景不足以窺星辰之行。

泥外形不足以察日月之度。

而星辰日月。

自有其行度也。

憑虛以來往。

乘時以升降。

既無參差之數。

復非縹緲之行。

以照大千。

應時不爽。

光垂四表。

立方不移。

為其不隨物以浮沉。

不為氣所蔽障。

雖晉摧之可擬。

仍不失其直正之行。

雖升降之若迷。

仍不乖其光明之德。

此爻辭稱為貞吉也。

蓋初六地位卑下。

德一性一柔一弱。

易受外物之牽。

為其真相之蔽。

如窺日於初出。

或不免有突升突下之疑。

而謂日行固如是。

則誣天日也。

誣罔何孚。

故曰罔孚。

不明日之行。

而謬測其度。

則將何孚哉。

罔字既含誣罔之義。

而賅無罔之辭。

貞吉罔孚。

一正一否。

從正則吉。

逐物則非。

察其真則明。

惑於偽則罔。

晉之辭義。

重在以人孚天。

必先明天道之真。

而無蔽於外障。

必先曉日行之度。

而無陷於邪觀。

此貞吉罔孚四字。

意在勖其行以正大。

辨以光明。

誠而弗蒙。

真而弗偽。

以孚天道。

以宏日德。

則恢恢乎進而升。

明且遠矣。

人道以貞為重。

而行止以裕為先。

裕猶豫也。

寬而有備。

大而能徐也。

睹於目前之偽。

而不隨之自障。

察於物外之真。

而能取之有容。

斯即裕之謂也。

既裕矣。

更何咎哉。

初六以外物之蔽。

虛偽之情。

最易有咎。

特以能貞。

而孚且裕。

乃獲免耳。

要而言之。

不外自行於正。

如日之升。

不為雲氣所移。

則外物無干於我。

虛偽無傷於真。

此初六本坤安貞之德。

而克全其順承之功也。

象曰。

晉如摧如。

獨行正也。

裕無咎。

未受命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獨行正者。

以晉初六柔下之地。

易為邪私所幹。

如日之初出。

易為雲氣所蔽。

然日不以雲氣改其度。

人亦不當以邪私易其德。

故有獨行正之語。

明其行必取法日之正大光明。

雖雲氣環繞。

幻變多端。

而往上直升。

光照天下。

不損其明。

凌虛覆空。

不傷其神。

德被萬物。

不竭其靈。

功同覆載。

不涸其一精一。

此離日之大。

惟天之所垂則。

地之所代承。

人道法之。

亦不得以邪偽之易惑。

蔽其聰明。

浮誇之難信。

害其真誠。

外物縱呈其幻。

吾行終持其貞。

形表縱著其變。

吾道不離於身。

此所謂獨行以正。

而恰孚於初六之行也。

既鑒於進止之一靡一定。

乃辨其一則不二之德。

既察於幻變之將至。

克明於正足拒邪之則。

故雖若且晉且摧。

而其行正則不易也。

不以群眾之耳目。

改其視聽。

不以外物之烘托。

忘其真正。

此所謂獨也。

日之能出於雲氣。

朗然太空。

何非其獨行正之功乎。

人而師之。

亦如日光明於天。

照臨於地。

德被蒼生。

功垂萬世。

此君子之行。

聖人之志。

雖在下而不為位所屈。

雖在內而不為勢所拘。

乃能永孚貞吉之占。

達裕無咎之用。

則所謂行正之效也。

未受命者。

初六在下。

既未受天命。

而獨行以正。

乃不必受命也。

在臨曰未順命。

此曰未受命。

命字與師大君有命。

訟復即命。

皆相近。

概指天之所錫。

上之所令。

凡在下位有所承者。

皆命也。

初六以時地所限。

未得膺彖辭錫馬蕃庶晝日三接之命。

而無咎以成其裕。

則與已受命者同。

因未受命。

故曰無咎。

言在下不當厚錫。

而既行正矣。

且貞吉矣。

又能裕矣。

是雖未受命。

其無咎必矣。

不然。

則未受命。

必不免於咎也。

若六二。

則以時位之當。

克受王母介福。

更無無咎之辭。

可見未受命句。

實明釋獨行正之得免咎。

不僅免咎。

且獲錫祜。

可見在下非辱。

行柔非卑。

苟能守正不阿。

則雖命未至。

亦無咎也。

故釋之以未受命。

明解裕無咎三字之由來。

以受命自無咎。

今之無咎。

不緣受命。

而在行正。

是無咎之辭。

實明其未受命。

或以為未受命克免咎。

受命則不免。

實非原旨。

猶曰裕而無咎。

乃以未受命。

原有咎。

而以行正能裕免耳。

古文多如此。

讀者宜細思之。

《宗主附註》

晉初六爻晉如摧如。

摧字後人多未明其義。

有作崔嵬解者。

有作催促解者。

皆就晉陞進之意附會。

崔嵬狀其升高。

催促喻其急進。

實皆非本義。

蓋易辭恆取對待意。

若非對待。

則相連串。

中不間斷。

如升進為一義。

則中不用如字以隔之。

用如字。

即明其為對也。

如匪寇婚媾二字一義。

匪寇婚媾乃對待之語。

以相反也。

晉如與摧如亦相反。

晉言其直上。

摧言其復挫。

即一進一止。

一升一落之意。

非同義也。

故用兩如字以別之。

六二之晉如愁如亦然。

晉明其得意前往。

愁明其多慮自重。

亦相反也。

以爻皆柔。

非行健不息者可比。

地在下。

非飛騰無阻者可擬。

是以有且進且止。

或快或憂之象。

摧則頓挫而有下落之情。

愁則憂疑而多戒懼之想。

明其自下上升者。

恆虞傾墜。

自近至遠者。

恆患險巇。

天道惡盈。

人情忌滿。

乘時得位。

尤當思患預防。

履厚席豐。

務必臨事知懼。

晉本宜升進矣。

其至崇高。

其行坦蕩。

而在以卑退為懷。

以虛謙為志。

是天道調濟之道。

人道中和之行也。

讀者當細味斯旨。

六二。

晉如愁如。

貞吉。

受茲介福。

於其王母。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六二爻辭也。

六二居內卦正位。

即坤六二爻。

以與上六五應。

重柔相對。

內外難濟。

雖得中位。

不克大用。

故爻辭稱晉如愁如貞吉。

謂晉雖進而逢重柔。

不得直前。

雖上而遇一陰一阻。

不得奮騰。

是猶初六晉如摧如之象。

然六二進矣。

且居正位。

進則有道。

正則有守。

是雖若困於柔。

而仍足保其前進之資。

雖若梗於一陰一。

而猶可全其固有之位。

故以晉稱。

不過既為柔勝。

則多紆回委折之慮。

既被一陰一阻。

則抱濡滯蹉跌之憂。

此所以稱為愁如也。

言進而不獲暢。

升而不克達。

徘徊中道。

徬徨歧路。

雖有位可守。

而不免趑趄其行。

雖有道可前。

而不免嗟歎其往。

則所謂愁如者。

乃中心戒懼。

意志茫然。

明知其必前。

而不敢遽進。

明知其將上。

而未欲即騰。

較之初六之摧如。

固已有別。

徒以一陰一柔之所囿。

遂成頓滯之情。

而因正位之不乖。

終孚貞吉之卜。

貞吉者。

純本坤德。

依內卦中位。

持其貞固之節。

乃達於吉祥之占也。

蓋六二。

本坤直方大不習無不利之德用。

原可以遂行無阻。

所向有功。

徒以在晉。

外比九四。

二四同功。

而一陰一陽一異趣。

剛柔殊道。

而內外分途。

故晉六二僅有貞吉之占稱。

而不及坤之無不利矣。

雖然晉六以上承離日之明。

合為文明之象。

故其所成。

雖不如坤六二。

仍得因是受茲介福於其王母。

王母者。

謂上應六五。

為女後之象。

而六二為坤之本位。

坤為大母。

合之乃稱王母。

以六五本王位也。

離代乾主後天。

在先天為中女。

變而合坤。

如乾坤之交孚。

坤既在內。

六二又內正位。

是為主全卦者。

承受福祉。

福降自天。

而受者在下。

比之日光中天。

照臨下土。

萬物皆被其德。

而大地實主承受。

以萬物皆附於地也。

故晉之福祉。

惟六二受之。

六二受茲介福。

乃直承於上之六五。

故曰於其王母。

謂王母賜之。

六二受之也。

受與施應。

受者有施。

則六二受之。

同時又施於各爻。

譬之大地受日之光熱。

復以分頒於萬物。

則大地之福。

即萬物之福。

故曰介福。

介大也。

又兼介紹之意。

大地不私其福。

仍以所受公諸萬物。

六二不私其福。

仍以所受公諸各爻。

是六二為全卦受福。

而各爻亦賴六二皆受其福。

此介福所由稱也。

則六二本中正之位。

行中正之政。

成中正之德耳。

故六二一爻。

乃最能公正中和之爻。

其承受王母一之福。

乃為王母分頒之於眾。

六二雖不私。

終必獲其福。

此則貞吉之效也。

地不私日之光熱。

乃能成其博厚之德。

博厚為地之本德。

以在天日之下。

而克載萬物也。

故六二以中正稱。

為其博厚無所私也。

離日不得地之承受。

則光熱不能下被。

萬物不得地之載運。

則不得上接日之光熱。

則天之生成無由達。

日之功用無由見。

而晉之全體大用亦無由明矣。

故受福者全體。

而六二實承之。

賜福者天。

而六五實主之。

此爻辭特揭出福之所自也。

王母不可泥六五為柔。

故曰王母。

若九五則帝矣。

天不自明。

以日代明。

則王母實代帝賜之福者也。

代帝賜福。

猶帝自降。

總屬於天。

王母亦猶天後耳。

古人西王母一之說。

實本此辭。

故讀者不可泥。

要知易之設辭。

皆本於象。

為一陽一則帝。

為一陰一則後。

原非因其人而異同之。

仍不外乾為大父。

坤為大母一之例而已。

象曰。

受茲介福。

以中正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以六二內卦正位。

合上六五。

同屬坤之中爻。

位正時中。

德業必大。

福祉必加。

此爻辭有受茲介福於其王母一之語也。

王母已見前講。

釋文略之者。

以重在受福者也。

王母乃主降福之人。

其位屬於上卦六五。

此則但就六二為受福之主言耳。

然晉全卦皆應受福。

亦皆應有錫福之時。

彖辭所稱已著其意。

若分別各爻。

則或主受或主降。

或受多而降少。

或降多而受少。

是則由其位別之。

六二在內在下。

自以受為先。

果以所受重錫於人。

亦非不宜。

不過地位有限。

時勢有區。

爻辭明言愁如。

已見其尚在謹慎恭敬之日。

而非德施普及之時。

此晉所以異於乾也。

蓋六二坤德之主。

以善承順為先。

雖獲晉進之利。

乘介福之加。

而所賴者正位與中行耳。

有非九五之下施。

乃同王母一之遠賁。

福雖介。

猶未直承。

錫雖隆。

猶嫌慚德。

為其在內則不與於外。

在下則難干於上。

故釋文以中正二字。

明其受福。

實由正位中行。

若捨正位。

則名不能副。

無中行。

則事不克成。

以晉之用在正大光明。

六二重柔。

徒有順承之志。

而鮮騰達之思也。

爻辭稱王母不逮帝者。

亦以六五柔居尊位。

雖尊猶未獲正。

其錫福也。

本諸慈一愛一。

如母一之於子女也。

世稱祖母曰王母。

亦與此爻之義相通。

王大也。

王母猶大母。

俗亦曰大父大母。

或作太焉。

坤為大母。

今易王母。

亦萬物之母。

六二秉坤之德。

故以王母稱。

實則像數所孚。

在於慈一愛一之下逮。

不必泥其人也。

六三。

眾允。

悔亡。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六三爻辭也。

六二以居正位。

承受介福。

因而推之。

則福施日遠。

德布日宏。

則由近及遠。

由親及疏。

莫不被其澤。

受其惠。

此六三爻辭有眾允之占也。

眾者由德施之逮。

信從之孚。

來歸者多。

依附乃眾。

此乃推六二之福。

成六三之眾。

因六二之中正。

致六三之鹹允也。

允信也。

服也。

順從也。

和協也。

其義與孚近。

由內言為孚。

由外言為允。

初之罔孚。

猶未信也。

三之眾允。

則已從矣。

以初在下。

無德可見。

無惠可施。

至六二則德已自立。

惠已可施。

雖未普被。

有其基矣。

至六三則德已昭明。

惠已廣佈。

眾志鹹服。

福祿攸同。

此眾允之謂。

不獨以相協相近。

有歸服之象。

且以同安同樂。

達誠信之孚。

其跡既明。

其情益摯。

其行既沛。

其志愈敦。

則六三可諧六二之上濟。

而連九四以同升。

三五同功。

六五既樂於恩惠之下逮。

六三更切於志行之齊芳。

故特以眾允稱也。

由爻象言。

自初至三皆柔。

柔則易與。

坤為大母。

長於生育。

地德博厚。

優於承載。

萬物所托。

生成以見。

萬物所歸。

親和以明。

正如大地載物。

同受天日光熱。

生成庶盛。

嗣續繁昌。

此眾之所由稱也。

天日之德。

賴地承之。

天日之功。

賴地成之。

六三為坤之盡。

上接離日。

則所受者。

雖坤之福。

實萬物之福。

雖六二之位。

實六三之眾也。

三四人爻。

兼包物類。

眾字概人與物言。

而三為柔。

尤多指物。

人亦物之一也。

人物皆寄於地。

皆賴地以承天日之功用。

以立生化之根源。

此一允字。

明其為孚之至也。

言人物之志。

莫不諧和悅服。

隨大地以承日之光熱。

以受天之福祉也。

故六二曰介福。

兼含介紹之意。

言為人物介其福耳。

凡予人之以利。

無不欣受。

加人以福。

無不歡承。

情所同也。

況德惠無私。

佈施無間乎。

六三之眾允。

乃出其本心。

非有所強也。

惟為中心悅服。

目無悔吝可言。

故占悔亡。

亡無也。

內貞外悔。

六三在內。

固無悔。

而偕同受福。

更奚悔哉。

世未有悔其生成者。

大地予萬物以生成。

萬物樂隨之以共生成。

如春風之化。

春日之溫。

舉欣欣以向榮。

鹹孜孜以同化。

生者有所。

化者有歸。

當其初來。

志求早育。

此眾允之無悔。

乃坤率萬物。

上承離日之施。

而六三實見其例耳。

象曰。

眾允之志。

上行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上行言六三偕六二。

以求上孚於六五。

而承其福也。

志指眾志。

六三萬物之象。

而上接九四。

三四二爻。

一陰一與一陽一合。

柔宜從剛。

故曰志在上行。

不獨因六二之介。

受六三之福已也。

六五雖正位。

不志於上。

則反於內。

此二五兩爻。

為全體所仰。

群德歸服者也。

眾允六二之德。

承六五之惠。

因自成其福。

則其上行之志可見。

猶草木之茁。

必期其長育至尋丈也。

日自海上。

漸升於天中。

物自土茁。

漸育於地上。

皆上行之志也。

既為萬物所同。

則其成功必大。

非有為之助長。

則其達德必宏。

斯莫非本於坤順承之道。

習於柔靜樂之德。

此初二爻重在自貞也。

貞固不失。

生成樂育。

無非順以致之。

此所志也。

天生之。

地成之。

天地之恩。

萬物所承。

兩志相通。

乃克竟其功。

釋文上行二字。

雖重在六三之志。

實則兼包六五下逮言也。

上下既協。

絪縕乃成。

一陰一陽一既調。

升降乃明。

六三實介於升降之際。

宜其有絪縕之志也。

九四。

晉如。

鼫鼠貞厲。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九四爻辭也。

九四居上卦之始。

為離九四。

下與六三同屬中爻。

一一陰一一一陽一。

情同未濟。

在爻像有一陰一陽一錯雜。

情志乖違之意。

故辭以鼫鼠為喻。

鼫鼠太鼠也。

詩所謂碩鼠。

以盜竊田穀倉糧為生。

出必以夜。

伏必有一穴一。

九四本為一陽一乘一陰一。

而位在坤上。

故有鼠居一穴一之象。

然全卦皆以晉為志。

晉則必以日。

進則必有行。

是與鼠之一穴一居晝伏者相反。

而爻辭引之。

正以其行與志悖。

用與道違。

雖秉離之光明。

有晉如之勢。

乃依坤之柔闇。

成鼫鼠之形。

鼠雖大。

不得於日中行動。

爻雖一陽一。

不得與一陰一柔調和。

此鼫鼠之情。

與晉相背也。

然既有光明在前。

自欲行動正大。

既有坤靜為守。

則以貞厲為先。

貞者坤之德。

厲者離之行。

與乾九三之若厲一義。

以處於當進之時。

宜本其奮厲之志。

而戒於危厲之情。

既類於鼫鼠之伏。

當持其貞固之守。

而違於貞干之才。

此貞厲二字。

實分釋九四爻人道應知之義。

毋徒偏於一端。

而干於一陰一陽一之咎。

蓋一陰一暗與光明。

絕不同用。

九四則兼之。

順於外之離。

則推其揚厲之功。

返於坤之靜。

則執其貞固之德。

二者亦視所為耳。

誠以九四雖在中爻。

而非正位。

雖體剛用。

而違中和。

與下六二恰反。

六二雖柔。

而得正位。

雖在下。

而秉中和之行。

故釋文稱其中正。

明其德用與晉適。

雖有愁如之慮。

卻非危厲之憂。

故曰二多譽。

四多懼。

以在位之正否。

用之中否為辨。

果九四以一陽一勝一陰一。

則無鼫鼠之喻矣。

既以一陰一之陵一陽一。

乃不得不先貞厲之行。

將以成他日之功。

收後來之果。

此雖遇鼫鼠。

仍不犯其害。

則貞厲之道。

實九四爻必遵者也。

象曰。

鼫鼠貞厲。

位不當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蓋九四原屬離之一爻。

有光明之象。

徒以位不當。

乃反比於一陰一闇邪行之鼠。

可見位之所關重大也。

詩以碩鼠比諸小人。

乘時竊發。

有害於良善之民。

故有逝將去汝。

適彼樂土之語。

明鼠之害可畏。

逢其災厄。

均欲去之遠適。

而九四則不如是。

以鼠雖害。

而前有光明可期。

行雖一陰一險。

而我有貞厲可守。

是九四之鼠。

不過以時之僥倖。

而畏其禍者。

不過以地之非宜。

果時移則事異。

地別則情殊。

此釋文只以位不當為解。

並未詳其害。

位字指地位。

亦賅時期。

位之不當。

猶時之不宜。

而因地位所拘。

亦近詩去汝他適之意。

果能去而遠之。

則鼠亦何害。

而爻辭則重貞厲。

貞以自保。

厲以自立。

則雖未免一時之不利。

苟能始終貞厲。

終必達於光明之途。

此由九四進於六五。

則吉無不利矣。

易斷吉凶。

全憑時位。

九四以時位之失。

乃欲前又卻。

欲避又留。

故有晉如之語。

與初二爻同。

而以貞厲之行。

克勝一切咎害。

譬之君子以貞厲之道。

馴服小人。

使不敢肆其毒。

蓋九四以剛而居柔上。

原如日之方中。

雖有鼫鼠窺伺其間。

卻非黑夜彼等得志之際。

此以貞厲能免災矣。

讀者細繹辭義。

自明易教所在。

貞為坤德。

厲本乾行。

合之則一剛一柔。

與九四之數相配。

易辭與象數。

無不恰合者也。

六五。

悔亡。

失得勿恤。

往吉。

無不利。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六五爻辭也。

六五居外卦正位。

即離卦中位。

外主乎一陽一。

而爻為一陰一。

內交於坤。

而位為剛。

故爻辭有悔亡失得勿恤之語。

悔亡者在外多悔。

以得中而亡。

一也。

內柔外剛。

本末異趣。

既招悔至。

終獲免亡。

二也。

一陰一德有險。

一陽一位宜剛。

剛險相乘。

悔亦無及。

三也。

升者有降。

騰者有伏。

起伏殊志。

悔亦俱亡。

四也。

蓋離德主麗。

麗必以一陽一。

如日中天。

眾宿所繫。

坤雖大地。

亦一宿也。

六五六二。

內外同柔。

本難相得。

而離二一陽一在外。

中夾一一陰一。

六五恰被所夾。

乃成附麗不離之情。

此所以能孚坤而合德。

分光而使明。

德合光同。

如鏡照形。

影不能異。

則所行無悔。

不待蓍龜。

如正大之行。

光明之舉。

自然融洽。

永無間言。

則何悔之有哉。

故悔亡二字。

在情言為無悔。

在物言為有而終亡。

在德言為不悔不亡。

同達於道。

以其能化也。

化者不拘於相。

不滯於物。

不囿於行。

故曰失得勿恤。

或失或得。

皆無可計也。

譬之日光照物。

物同生成。

此得也。

日去地下。

物同暗滅。

此失也。

而日無與焉。

謂之得不可。

謂之失亦不可。

以失得在物。

非日之失得。

而日更何恤乎。

春夏生成。

秋冬凋落。

一也。

溫一熱和煦。

寒涼淒哀。

一也。

在日不過行乎自然耳。

此所謂大化者也。

超乎象外。

極乎神功。

晉六五之所為。

已合於天地造化之妙者矣。

柔以御剛。

一陰一以育一陽一。

通乎至道。

歸於中行。

則無往而不利矣。

故曰往吉無不利。

言日上於天空。

光明徹於四極。

無物可阻。

無障可蔽。

是往吉無不利。

亦自然而然者也。

象曰。

失得勿恤。

往有慶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六五位正時宜。

無往不利。

慶者在大言慶。

在小言吉。

凡吉指一事或一方。

慶則指一切。

慶與喜有別。

喜指自己。

慶則與人同。

如傳所謂一人有慶。

兆民賴之是也。

六五居上一位。

所往之利。

不獨己也。

實與萬物共之。

如春日之升。

大地同溫。

萬類同生。

是其利無可紀極。

非一方一地之限也。

比諸一國。

在上一位者。

德施普及。

兆民同賴。

雖發於一人。

而及於全國。

謂之有慶。

言大眾共喜慶也。

與爻辭無不利句應。

無不雲者。

猶無一不也。

書曰一夫不獲。

時予之辜。

古聖人之懷。

皆如天日照四表。

無一物不被其光澤也。

晉全卦大用。

見於六五一爻。

在象如日之方中。

天下萬物。

同時生成。

而不自見其功德。

此爻辭所謂失得勿恤也。

恤字從心。

心之所念。

不發於念。

即不生於心。

不生於心。

即無為之為。

無思而中。

無慮而得。

純乎自然。

何功何德。

則失與得。

均勿恤也。

若果發於私。

繫於物。

則失必惘惘。

得必欣欣。

則物之情也。

非聖神之境。

天日之行。

天日聖神。

一任諸一性一。

無思無為。

克中克正。

晉六五之謂也。

釋文僅就其用言。

未及其本行。

蓋為占者釋也。

推而盡之。

則至誠之道。

大化之功。

天且不違。

況於他物乎。

故有道要存焉。

能明其蘊。

則可知地天泰之為大。

水火既濟之為和。

風澤中孚之為中矣。

一陰一陽一既協。

剛柔以調。

惟六五一爻。

克稱是喻。

揆之人事。

則反不勝其柔。

而多誤於失得之恤矣。

為其剛柔交互。

內外抵牾。

失既關心。

得亦系念。

不克明物我之真。

達格致之妙。

遂役於物之盛衰隆替。

時之寒煖。

地之高卑。

競競其損益。

以隨數而生滅者也。

更何足語於大化哉。

故釋文僅就物言之也。

物有時地之宜。

非宜則敗。

春夏生育。

秋冬凋殘。

在此為慶。

在彼為悲。

不可概視之。

亦不得稱為無不利。

故六五一爻。

由上言為道用。

由下言為物情。

君子辨其一精一粗。

明其常變。

則曉然爻辭之義矣。

上九。

晉其角。

維用伐邑。

厲吉。

無咎。

貞吝。

孔子《宣聖講義》

此晉上九爻辭也。

上九離卦之上。

即乾上九也。

而以下為坤。

遂與乾離殊。

在上曰角。

如木之杪。

物之尖。

又以一陽一爻特出。

亦有頭角崢嶸之象。

大壯九三曰羸其角。

是一陽一未得突出也。

今曰晉其角。

則以上九居全卦之巔。

達升騰之極。

有如攀山至頂。

緣木陵空。

晉以進為用。

進於至高。

則無可再進。

登峰造極。

則當俯以瞰下。

陵風御虛。

則當返以瞻後。

為有進則有退。

有升則有降也。

角雖崇高。

而漸銳隘。

示其氣之且弱。

勢之將約也。

故在德用不宜過。

以期長保。

高而不危。

尊而不蹶。

有戒於乾之亢龍有悔也。

蓋下本坤靜之道。

必孚於永貞之利。

而為離卦之終。

又必揆於日昃之光。

而先蓄其返照之明。

此爻辭稱其大用曰維用伐邑厲吉無咎貞吝。

以晉本文明之象。

其終則反動干戈。

離期生育之宏。

而其至則變於爭討。

伐邑者征其不服。

責其悖德也。

維字兼維繫維謹二義。

言上九與九四。

合成光明。

中間六五一一陰一。

必維繫以同用。

方所向而有功。

又以上九處極位。

當窮時。

文化已不可施。

惟干戈之是尚。

德教既不充沛。

惟征伐之宜先。

此有取於師卦之義也。

師以五一陰一一一陽一。

晉則四一陰一二一陽一。

設本極則變之例。

則亦同於五一陰一一一陽一之師比矣。

一陰一眾則易為一奸一。

朋比之情。

恆成罪惡。

此晉本文明之極。

禮教之餘。

而不得不有取於征討也。

在離上九。

亦以位時當變。

而有王用出師征邑國之語。

可見干戈玉帛。

其用相須。

雨露雷霆。

其澤相等。

仁以先之。

義以繼之。

教以率之。

刑以齊之。

固治道不易之規。

亦天道好還之數也。

厲吉無咎者。

本乾之行。

成其剛也。

貞吝者。

鑒坤之德。

戒於柔也。

事之成敗。

必持之以堅。

物之盛衰。

必發之以敏。

有奮厲不退之志。

方能成其進。

絕懦葸自餒之思。

方能造其深。

此貞厲二者之用有異也。

前已分別釋及。

茲特申述之。

凡卦皆內貞外悔。

上九貞吝。

以在外也。

而厲與貞。

有進退行止之異。

進則宜厲。

退則宜貞。

行則以厲。

守則以貞。

此乾卦四德。

貞在末也。

他卦貞多吉。

則以退守之利。

此以貞為吝。

則以進行之宜。

然上九位已窮。

數已極。

將何進乎。

雖本離日之光。

環行無已。

而依坤地之德。

所利有方。

上九在外言。

則宜永推晉進之旨。

以大其功。

而在內言。

則宜返於靜守之思。

以厚其本。

故厲吉無咎。

為外也。

原非全德。

貞吝為內也。

豈真戾用哉。

吝字原賅吝嗇與吝悔二義。

前者對人言為害。

於己無傷。

後者對事言為失。

於心有德。

此吝有吉凶之別。

而貞吝則雖不吉。

亦非凶。

果以吝於成德。

不過自棄而已。

若謂吝於求利。

則轉為賢者之志。

況以貞而吝乎。

既克自貞。

雖吝奚害。

不過稍嫌未大耳。

德之不廣。

道之不宏。

如將墜之日光。

近冬之日景。

則不得與日中或春夏比其豐烈也。

象曰。

維用伐邑。

道未光也。

孔子《宣聖講義》

此申釋爻辭之義也。

言上九位已極。

時已窮。

道以變。

文德代以干戈。

禮教易以征伐。

此非復前之光明可比。

正大可同。

故曰未光。

與爻辭貞吝二字相應。

亦惜其德未大。

功未宏耳。

蓋以屆窮極之時。

雖有雄才偉略。

無所施布。

雖抱奇謨異志。

無由發皇。

時位之所為。

即氣數之所限。

用晉者必明於進退之道。

升降之方。

以乘時致功為先。

毋失機僨事為戒。

則自免貞吝之卜。

而無未光之譏也歟。

《宗主附註》

晉以日東昇成光明之象。

而與剝相反。

九月屬剝卦。

剝以一陽一剝削成蔽暗之情。

此兩卦有異應也。

蓋有賓則有主。

有往則有來。

有先則有後。

有外則有中。

二卦亦猶賓主往來後先中外之殊耳。

循晉言。

則方升騰飛舞。

其氣盛。

其勢張。

有愈進愈遠之概。

循剝言。

則臻衰頹荒落。

其氣散。

其勢窮。

不漸行漸困之感。

而皆應夫時。

孚於數。

則以九為一陽一之極。

一陽一九之德。

亦如日之中天。

而秋為氣之傷。

季秋之時。

乃同日之西薄。

是則一終一始。

一盛一衰。

情景互呈。

功用參見。

有必至者也。

欲明天道。

先覘人事。

欲知未來。

先察既往。

斯二卦之宜合審也。

秋老冬繼。

水落土枯。

霜露已零。

風寒且至。

是前之隆者倏變為替。

強者忽轉為弱。

數移勢易。

時過境遷。

豈偶然哉。

學者細繹二卦象辭。

即可得其同異之由來矣。

又曰下為明夷。

二卦皆離坤合成。

離在坤上為晉。

在下為明夷。

坤以柔勝。

離以一陽一明。

坤苟制離。

一陽一乃益薄。

歲十月為坤。

更無一一陽一可見。

而在歲序。

冬氣初至。

一陽一固自潛。

靜伏地中。

以事培育。

必待冬至。

一一陽一來復。

變坤為震。

始見地面之一陽一。

斯時也。

寒雪嚴霜。

凝冰重凍。

雖有微一陽一。

不勝五一陰一。

此生機之暢。

必俟三一陽一開泰也。

泰以地天相交。

一陰一陽一相顧。

不似離坤之互為剛柔。

只分內外而已。

如晉明夷。

本一中女。

一大母。

二者皆一陰一。

雖後天離代乾。

而非乾可比。

故在內為一陰一。

在外為一陽一。

以位為定。

以時為宜。

明夷離在坤下。

固有異於晉。

然以女居母下。

亦非剛柔倒置者可比。

離日之明。

原無所異。

只由地上視之有異耳。

如日與夜。

日猶是也。

而以地之背光者為夜。

冬與夏。

日亦猶是也。

而以地之遠光者為冬。

此晝夜之分。

冬夏之別。

不關乎日。

只在於地。

地原圓體。

亦無差別。

而以地面人物所處不同。

所感乃殊。

如東半球之日。

即西半球之夜。

北半球之夏。

即南半球之冬。

是地之東西南北。

分域有異。

而所附住之人物。

隨之殊其感受耳。

日既不二。

地亦無差。

通而論之。

不得執其剛柔之說。

一陰一陽一之論。

以繩離坤如乾坤也。

故離卦中為一陰一。

明其原出於坤。

剛雖多而在外。

柔雖寡而得中。

此以知離之德用。

不得越乎坤。

而日之光明。

不得外乎地也。

是則晉與明夷。

雖有晝夜之辨。

實即地之一面。

所承受有殊耳。

一面為晝。

他一面即夜。

則一面為晉者。

他一面即明夷。

二者原不過內外之分而已。

又曰以時言。

五月為姤。

為一陽一變一陰一。

以言。

則為一陽一出一陰一。

則姤為遇。

而晉為進。

二者雖異。

實有似處。

皆有所合。

有所宜也。

不合何遇。

不宜何進。

然合者以兩相投契。

宜者則依一人之所便。

一方之所利。

不復問所向。

為合為否也。

若就字義言。

宜者義也。

義者利也。

乾卦利者義之和。

傳曰義者事之宜。

是宜亦有合也。

俗稱曰合宜。

可見宜必合。

或合於人。

或合於物。

或合於事。

皆與行不悖。

方謂之宜。

晉之進也亦同。

以坤之順。

合離之明。

離得坤之載。

坤承離之光。

兩德相成。

乃宜於進。

而姤之為用。

與此有別。

以天在上。

巽在下。

天下風行。

物與同化。

是由上而下。

由尊而卑。

抑己從人。

屈我伸物。

故卦象為五一陽一讓一一陰一。

如五月夏至為一陽一極之時。

而一一陰一生焉。

一陽一盛而不陵一陰一。

一陰一弱而不畏一陽一。

兩者相讓以成其和。

是有所為也。

為求全而不過。

求底於中和。

而不嫉妒。

故名曰姤。

姤與妒二字形近似。

而義則反。

姤則非妒。

妒則難姤。

此間關係幾微。

端在一陰一之善自處。

故字從女。

皆取象於女子之行。

而卦則法於一陰一善代一陽一。

坤善承乾也。

一陽一極而一陰一代起。

乾極而坤代承。

此天地妙用。

生化定規。

不得易也。

故在晉為進。

在姤為退。

指一陽一言也。

晉為一陽一上於一陰一以自升。

姤則一陽一退避一陰一以行讓。

消息之道。

即盛衰之機。

合而觀之。

則俱有進退未定。

爭讓未決。

而成升沉莫卜。

成敗難言之象。

此晉之與姤。

實關夫數者也。

然數者久必變。

時至則事殊。

地遷則勢易。

夏至之後。

一陰一必生。

午未之過。

暑必昃也。

易以晉明夷為往來。

在晉則盛。

至夷則傷。

此亦盛衰必至之數。

猶晝之有夜。

悔之有明。

暑之有秋。

熱之有涼也。

月令姤之下即遯。

遯與明夷。

又恰相映。

乾坤生其上下。

艮巽離往來其間。

而天時已暗中換矣。

讀易者要能參合各卦觀之。

自明數之消長。

事之得失矣。

《宗主疏述》

晉以上離下坤。

所有卦用。

皆兼二卦之德。

故象爻各辭。

多與坤離卦辭相近。

坤卦象辭稱君子以厚德載物。

離卦象辭稱大人以繼明照於四方。

而像卦則曰君子以自昭明德。

是已合坤離之辭。

定人道之則。

坤稱厚德。

言其博厚能載也。

離稱繼明。

言其光明遠照也。

而晉兼之。

故曰自昭明德。

則以晉下本地道為其根基。

上推日光宏其德用。

上者下照。

則無微不矚。

下者順承。

則無物不容。

此地與日之德也。

而人乃師法焉。

昭其明德。

廣其生成。

達乎位育之域。

純乎正大光明之道。

博厚悠久之功也。

即釋辭所稱柔麗中正。

亦與麗乎大明相印證。

皆離之德用也。

離日無所不照。

而受之者必有所麗。

如物麗於地。

雲麗於空。

皆以麗而後見其功施。

成其大用。

此離又為之主也。

日雖懸於天空。

光熱達於四表。

乃天之明德也。

惟聖人亦如之。

書曰光被四表。

格於上下。

斯即人之明德也。

明德之施。

亦無物不被。

乾九二爻所謂德施普也。

乾不能自施。

必假離以代。

此後天離履乾位。

而世界乃以日代天功也。

日之為日。

神用莫測。

在天之空。

包地之外。

凡有物有質者。

莫不賴日以生以化。

可見日之功。

天功也。

離之用。

乾用也。

乾得坤之順承。

而得天地交泰。

一陰一陽一協孚。

今晉亦以坤承離。

得天之下施。

成道之妙用。

正與泰之交泰相似。

雖離在上。

實則已交。

非如天地否之不通也。

則以離原中女。

而五爻為一陰一居主位。

雖屬離中。

實為坤位。

雖屬一陽一主。

實乃柔爻。

可見其交孚之情。

互易之跡。

後天之日。

本非純一陽一之乾。

而升空之一陽一。

仍將復下於地。

是其上也。

一時之行。

非一上不下者。

進也一度之德。

非久去不返者。

故晉之大用。

必因時而明。

東昇之時。

與其西降也異。

陵空之時。

與其早晚也殊。

為其行既為進。

則無一息停留。

而天度周回。

其進也。

即其退也。

不過依時刻定其稱耳。

在朝為進。

過午為退。

以地為主。

光熱之盛時為進。

其衰也為退。

若自日言。

則皆行也。

皆進也。

朝如是。

夕亦然。

午如是。

夜亦然。

春如是。

秋亦然。

夏如是。

冬亦然。

固無所分也。

而自物言。

則朝旦為進。

夜夕為退。

春夏為進。

秋冬為退。

則由其光熱辨之也。

日自冬至始向北行。

至夏至為極。

則在北為進。

在南又為退矣。

若一日夜之行亦同。

皆由受光熱者別其為進或退耳。

亦即本日之德用言也。

若不問其德用。

則固無進退之殊。

來往之別。

晉之為進。

正稱其德用耳。

以德用稱。

人師法之。

亦必昭其明德為重。

苟無明德。

將何以稱君子之名。

人無明德。

將何以稱三才之名。

自昭明德。

實人道之行。

君子所重。

亦即晉之所謂進也。

無德將奚進哉。

各卦辭凡涉想未定疑似之間。

可有可無者。

多用如若等字。

離卦突如其來如焚如死如棄如。

出涕沱若。

慼嗟若之類。

皆言其想像所至。

或竟如此。

或不必如此。

故用如若字以見意。

辭亦然。

如晉如摧如。

晉如愁如皆是。

以晉本賅行止。

因人而定其為進或非進。

猶日之升與降。

究為進或退。

均難執泥其辭。

在此視為進。

在彼反為退。

在前視為進。

在後反為退。

其行同。

其進前也同。

而其所至則不同。

則不得概定其稱。

故用如字明之。

初六之晉如摧如。

即含有一進一止之意。

六二之晉如愁如。

則含有其疾其徐之意。

以初六雖升而猶在下。

雖出而猶未顯。

正如海天浴日。

雲氣滃然。

忽見忽藏。

有若且進且止之象。

以初爻猶初出地面。

其行固進。

其地尚低。

其志固升。

其處尚下。

故有晉如摧如之辭。

摧者挫折之也。

平抑之也。

將升而忽落。

將止而又起。

望之如進。

待之如退。

此固初六之用。

同時地之所為。

而不克逕上直升也。

六二亦然。

六二居內中位。

非在下也。

而以柔蒞正位。

其志怯懦。

其行矜持。

雖欲進而拘於位。

雖欲騰而慮失所守。

故有晉如愁如之辭。

言其且進且留。

憂思莫決也。

人之有重寄者。

不敢自輕。

負大任者。

不敢自肆。

惜其身以隆其業。

慎其動以成其名。

此君子之所尚也。

晉之六二有近之。

如日之朝。

其光正明。

其溫正盈。

苟為雲所障。

霧所蒙。

則失其德用。

而污其令名。

此君子戒懼於德之將大。

業之將宏。

固志於進取。

求其成就之早。

復慮其挫敗。

受夫魔障之侵。

此晉如明其將進。

而愈崇高。

愁如明其深憂。

而有所警惕也。

在固本升進之用。

而爻辭多作疑似之辭者。

誠以坤道主靜。

吉協安貞。

雖孚於離之光明。

而仍不忘於順承。

故行必謹嚴。

志必循篤。

不失坤靜之本德。

乃克成其厚載之大功也。

在大體均為吉利。

以得時前進。

自宜吉利。

然勢盛易傾。

行急易僕。

順之極。

反為逆。

易之極。

反成艱。

此由人情忽於戒懼。

忘其危害。

恆以時勢可藉。

智力可憑。

而不知時勢易遷。

智力有限。

窮達相依。

禍福相因。

晉固宜進。

而進中已寓退之機。

晉固為升。

而升時已伏降之肇。

是用晉者所當知也。

卦辭警人於微。

令人有備。

故多設憂疑之語。

戒慎之訓。

則以防其漸。

而豫為之謀也。

日之升也。

逾午則漸斜。

天之暑也。

過秋則轉冷。

皆此離日之所為也。

則進者必有退時。

升者必有降日。

因時而勇進。

不思其退。

必將徬徨於半途。

以盛而飛揚。

不顧其後。

必將抵牾於他日。

此智者審幾。

達者明變。

坤初六履霜堅冰之喻。

即已明著為教矣。

既以坤合離。

尤當細味此旨。

一陽一與一陰一。

消長異時。

日與夜。

晦明異德。

乘一陽一之明者。

宜防一陰一之昧。

得道之正者。

宜屏用之邪。

天數以迴圈。

人道以中正。

必以悠久為主。

不息為先。

則無往不光明。

無方不正大。

坤六二所謂直方大。

不習無不利。

即明其行之中。

守之正。

不隨時升降。

不以位進退也。

晉為進。

前已言明。

而其字形下為日。

明其取象於日之升也。

古與縉搢均通用。

是晉之進。

有動作之象。

非直前也。

必如物之躍起。

氣之上騰。

皆自卑而高。

自下而上之狀。

在易卦取名。

多含有卦之德用。

如需卦為坎乾合。

恰與晉對。

坎對離。

乾對坤。

此先天八卦方位也。

故需之與晉。

亦成相反相應。

晉為進。

需為濡。

進則突前。

濡則中阻。

故晉為飛騰之勢。

需成濡滯之行。

晉若高舉於空。

需則淹留於下。

此二卦相殊。

正猶進與退。

行與止也。

而字亦含其義焉。

需之為象。

雲上於天。

是日光不明。

與晉之日出大地者相反。

一也。

需之為義。

有所需求。

是所持不足。

與晉之出處光大者相反。

二也。

需之為用。

多冀於物。

本乎情一欲。

而希醉飽。

與晉之無所幹求。

得天錫賚。

中心坦白。

與時安和。

亦相悖也。

需之為道。

易貪易惰。

群居務逸。

言行趑趄。

與晉之磊落光明。

超乎流俗。

內順外麗。

神形康壯。

又相悖也。

故以字言。

需加水為濡。

古本一字。

濡則不快於行。

與晉之通搢。

晉正有為。

搢則獲其所持。

亦正異也。

晉雖以坤在下。

而得離之光明下照。

故能共成其德。

需則以乾在下。

而限於坎之陷蔽阻滯。

故反戾於自強。

此需與晉。

適為行止上大別之道。

本乎晉。

則進而有成。

本乎需。

則濡而多阻。

此就二卦爻辭即可見者也。

易辭一字均含多義。

以天地間事事物物。

莫可盡述。

而卦象有限。

不得不求其相類且能通一切者。

以為之辭。

如晉需即其一例。

晉為進。

而非徒進。

以進必正大。

必有成。

必諧天時。

必孚道德。

非一進字即可盡其意。

故不曰進。

而曰晉。

正如需不曰要或求。

亦以其要必合宜。

求必合道而卦兼濡滯之象。

行必有趑趄之情。

此所以名之為需。

以其可包各義耳。

讀者於此。

當細體會之。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易經證釋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