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四 ◎人事部五:《吳志》曰:孫權太子和被幽閉,驃騎將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太平御覽》卷三百六十四 ◎人事部五

太平御覽

卷三百六十四 ◎人事部五

○頭下

《吳志》曰:孫權太子和被幽閉,驃騎將軍朱據、尚書僕射屈晃率諸將吏泥頭自縛,連日詣闕請和。

又曰:諸葛恪被誅,臨淮臧均表乞收葬恪,曰:"臣聞雷震奮激,不崇一朝,大風沖發,希有極日。

今恪父子三首,懸市積日,觀者數萬,詈聲成風。

國之大刑,無所不震。

"

又曰:關羽既敗走,權使虞翻筮之,得"兌"下"坎"上,"節",五爻變而之"臨",翻曰:"不出二日,必當斷頭。

"果如廢性。

權曰:"卿不及伏羲,可與東方朔為比矣。

"

《晉書》曰:嵇康謂趙至曰:"君頭小而銳,有白起風,童子白黑分明。

"

又曰:桓一溫一 卒,子玄為嗣,襲爵,年七歲。

一溫一 服終,府州文武辭其叔父沖,沖撫玄頭曰:"此汝家故吏也。

"玄因涕淚被面,眾並異之。

王隱《晉書》曰:蒼梧太守吳臣據郡邑,不恭王命,孫權遣步騭為一交一 州,喻臣,臣照鏡不見其頭,騭因入斬之。

又曰:王珣與謝玄俱被辟,桓一溫一 曰:"謝掾必擁麾杖節,王掾當作黑頭公,未易才也。

"

《晉中興書》曰:庾亮與蘇峻戰於建一陽一門,王師敗績。

亮於陣攜其三弟懌、條、翼南奔一溫一 嶠,顯宗幸嶠船,亮泥首謝罪。

崔鴻《前秦錄》曰:東海王苻雄,字玄才,洪之季子,以功拜龍驤將軍,征伐皆有殊績。

雄丑形貌,頭大足短,故軍中稱之為"大頭龍驤"。

《秦記》曰:苻堅祖洪見堅狀貌,欲令頭堅腹軟,字之曰"堅頭"。

《隋書》曰:高祖文皇帝,生馮翊波若寺,皇妣抱帝,忽見頭上出角,遍身起麟,大駭,墜帝於地。

《春秋後語》:平原君曰:澠池之會,臣察武安君之為人,小頭而銳,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

小頭而銳,斷敢行也;瞳子白黑,見事明也;視瞻不轉,執志強也。

可以持久,難與爭鋒,廉頗足以當之。

《吳越春秋》曰:眉間尺逃楚入山,道逄一客,客問曰:"子眉間尺乎?"答曰:"是也。

""吾能為報讎。

"尺曰:"父無分寸之罪,枉被荼毒,君今惠念,何所用耶?"客曰:"鬚子之頭,並子之劍。

"尺乃與頭,客,與王,王大賞之,即以鑊煮其頭,七日七夜不爛,客曰:"此頭不爛者,王親臨之。

"王即看之,客於後以劍斬王頭入鑊中,二頭相嚙,客恐尺不勝,自以劍擬頭之鑊中。

三頭相咬,七日後,一時俱爛,乃分葬汝南宜春縣並三塚。

《山海經》曰:三首國,一身三首;羽民國,為人長頭。

又曰:共工之臣曰相仰氏,(共工,霸九州者也。

)九首以食於九山。

《晏子春秋》曰:景公游於梧丘,夜夢五大夫稱冤,公問晏子。

晏子曰:"昔靈公田,有大夫駭獸,斷其頭,埋之,命曰五大夫丘。

"公令掘之,果如其言。

又曰:湯長頭而寡發。

《莊子》曰:雲將東過扶搖之枝,(雲將,雲之主師也。

扶搖,木名,生海東。

)而適遭鴻蒙,(鴻蒙,自然玄氣。

)雲將曰:"天氣不和,地氣鬱結,六氣不調,四時不節,今我願合六氣之一精一,以育群生,為之奈何?"鴻蒙拊髀爵躍掉頭曰:"吾弗知,吾弗知。

"

又曰:亡羊而得牛,斷指而得頭。

《燕丹子》曰:荊軻謂樊於其曰:"今得將軍之首與燕地圖,秦王必喜而見軻,軻將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則將軍積忿除矣。

"於是起,扼腕執刀曰:"是日夜所欲,而今聞命。

"於是自刎,頭墮背後,兩目不瞑。

以函盛於其首,與軻入秦。

《呂氏春秋》曰:今有人於此,斷頭以易冠,殺身以易衣,世必惑也。

是何也?冠所以飾頭,衣所以飾身,今殺所飾而要所以飾,則不知所為矣。

世之趨利似此,亦不知所為也。

《帝系譜》曰:神農牛首,伏羲人頭蛇身。

《黃帝素問》曰:頭者,精明之主也。

《董卓別傳》曰:卓知所為不得遠近,意欲以力服之,遣兵於雒一陽一城。

時遇二月社,民在社下飲食,悉就斷頭,駕其車馬,載其婦女財物,以斷頭系車轅軸,還雒,雲攻賊大獲。

稱萬歲。

入關雒一陽一城門,焚燒其頭。

《神仙傳》曰:曹公捕左慈,數日得之,便斷頭以白曹公。

公大喜。

曰:"果慈頭。

"定視,是一束茅耳。

《搜神記》曰:南方有落頭民。

吳時,將軍朱桓得一婢,每夜臥後,頭輒飛去,或從狗竇,或從天窗中出入,以耳為翼,將曉復還,數數如此。

旁人怪之,夜照視,惟有身無頭,其體微冷,氣息裁屬,乃蒙之以被。

至曉頭還,礙被,不得安,再三墮地,噫吒甚愁而體氣急疾,若將死者。

乃去被,頭復起,傅頸得安,復如常人。

時南征大將亦往往得之。

又嘗有覆以銅盤者,頭不得進,遂死。

(《博物誌》同。

)

又曰:渤海太守史良好一女子,許嫁而不果。

良斷其頭而歸,投於灶下,曰:"當令火葬。

"頭語曰:"使君,我相從,何圖當耳!"

《異苑》曰:管寧避難遼東還,泠海遭風,船垂傾沒,寧思愆曰:"吾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

今天怒猥集,過恐在此。

"

又曰:晉惠帝玄康三年,武軍一火 燒夫子履、漢斬白蛇劍、漆王莽頭等。

《錄異傳》曰:漢武帝時,蒼梧賈雍為豫章太守,有神術,出界討賊,為賊所殺,失頭。

雍上馬還營,營中鹹走來視雍,雍胸中語曰:"戰不利,為賊所傷,諸君視有頭吻佳,無頭佳乎?"吏泣曰:"有頭佳。

"雍曰:"不然,無頭亦佳。

"言畢遂死。

《幽明錄》曰:河東賈弼,小名翳兒,具諳究世譜。

義熙中,為琅琊府參軍,夜夢有一人面齇甚多,大鼻瞷目,請之曰:"愛君之貌,欲易頭,可乎?"乃於夢中許易。

明朝起,自不覺而人悉驚走。

琅琊王大驚,遣傅教呼視,弼到,琅琊遙見,起還內。

弼取鏡自看,方知怪異,因還家,家悉驚,入內,婦女走藏。

弼坐,自陳說良久,並遣人至府檢問,方信。

後能半面啼,半面笑,兩手各捉一筆,俱書,辭意皆美。

此為異也,餘並如先。

《列女傳》曰:京師節女,長安大昌裡人。

夫有仇,仇家執父,使要其子,為中間,女念不聽則殺父,殺父不孝,聽則殺夫,殺夫不義。

乃許之曰:"夜在樓上,新沐頭東首臥者是。

"還譎其夫,使臥他處。

自沭臥樓上,仇家斷其頭而去。

仇悲義之,遂不殺其父。

《益部耆舊傳》曰:段翳字玄章,善天文風角。

有一諸生來學積年,諸生略究要術,辭歸鄉里。

翳為作一脂筒,中盛簡書,曰:"有變乃發視之。

"生至葭萌,與吏爭津,吏楇從人,頭破。

開筒得書言:"到葭萌與吏鬥,破頭者以此脂裹之。

"生喟然而歎,乃還卒其業。

《博物誌》曰:人以冷水漬至膝,啖瓜數十;漬至頭,可啖百餘。

水皆作瓜氣。

《括地圖》曰:白民,白首身,被發。

《三巴記》曰:巴有將軍曼子請於楚,以平巴亂,楚使請城,曼子曰:"城不可得。

"乃自刎其頭與楚,楚義之,以上卿禮葬其頭,巴以上卿禮葬其身。

《長沙耆舊傳》曰:劉壽少時遇相師曰:"君腦有玉枕,必至公也。

"後至太尉。

《李郃別傳》曰:公耳有奇表,腦枕如鼎形。

《易洞林》曰:郭璞為左尉,周恭卜云:"君墮馬傷頭。

"尉後乘馬行,黃昏,阪下有犢車觸馬,馬驚,頭打石上,流血殆死。

《語林》曰:魏郡太守陳異嘗詣郡民尹方,方被頭,以水洗盤,抱小兒出,更無餘言。

異曰:"被頭者,欲吾治民如理發;洗盤者,欲使吾清如水;抱小兒者,欲使吾愛民如赤子也。

"

《世說》曰:祖廣字淵度,行恆縮頭。

詣桓南郡,下車,桓曰:"天甚明朗,祖參軍如從屋漏中來。

"

又曰:諸葛道明初過一江一 左,名亞王、庾之下。

先為臨沂令,丞相謂曰:"明府當為黑頭公。

"

《楚辭》曰:魂兮來歸,君無上天些。

一夫九首,拔木九千些。

○頂

《說文》曰:頂,巔也。

《易·大故翟》曰:過涉滅頂,凶,無咎。

韋曜《毛詩問》曰:早,鬼眼在頂上。

《列女傳》曰:齊鍾離春,齊無鹽邑之女,(鍾離,姓;春,名也。

)其為人極醜無雙,臼頭,深目,頂上少發,折腰出胸。

《莊子》曰:支離疏,頤隱於臍,肩高於頂。

應璩新詩曰:醉酒巾幘落,頂禿赤如狐。

○額

《釋名》曰:額,鄂也,有垠鄂也,故幽州人謂之鄂。

《易·說卦》曰:巽為廣顙。

(上大下小,故為廣顙。

)

《河圖》曰:黃帝廣顙龍餓攏

又曰:天之東西南北極各有銅頭、鐵額兵,長三千萬丈,三千億萬人。

《毛詩·鄘·君子偕老》曰: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

(清,視明也。

揚,廣場而顏豐薄也。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詩含神霧》曰:代漢者,龍顏珠餓攏

《春秋玄命苞》曰:在天為文昌,在人為顏顙,太一之謂也。

顏之言氣畔也,一陽一立於五,故顏博五寸。

《論語摘輔象》曰:樊遲山額,有若月衡,反宇陷額,是謂和喜。

《方言》曰:,(音稽)額也。

顏,顙也。

一江一 湘謂之頭,中夏謂之額,東齊謂之顙,河濟淮泗之間謂之顏。

《漢書》曰:成帝幸宮人嚴宮,生男。

帝為趙昭儀召殺之,宮曰:"果欲姊弟擅天下,我兒男也,額上有壯發,類孝玄帝,令兒安在危殺之矣,奈何令長信得聞之?"

《東觀漢記》曰:和熹皇后年五歲,夫人吻剪髮,夫人年老目瞑,並中後額,雖痛,忍不言。

又曰;銚期從擊王郎將兒弘、劉奉於鉅鹿下,期先登陷陣,手殺五十餘人,瘡中額,攝幘復戰,逐大破之。

又曰:馬廖上疏曰:"夫改政移風,必有其本。

長安語曰:城中好廣眉,四方過半餓攏"

《魏志》曰:龐意親與關羽一交一 戰,射羽中餓攏

王隱《晉書》曰:玄帝白毫生額上,有光明。

崔鴻《後趙錄》曰:石勒征見無劉曜守軍,大悅,舉手指天,又指額曰:"天也。

"

《北齊書》曰:文宣帝洋為王時,夢人以筆點己額,明日告舍人王雲哲曰:"吾其誅乎?"雲哲賀曰:"王上加點,為主乎?"後果然。

《隋書》曰:劉孝焯,字士龍,信都人。

犀額龜背,望高視遠,聰敏深沉,弱不好弄。

又曰:煬帝令陳稜討杜伏威,伏威自出陣前挑戰,稜部將射中其額,伏威怒,指之曰:"不殺汝,我終不拔箭。

"遂馳之,獲所射者,使其拔箭,然後斬之。

《鹽鐵論》曰:古者君子思德,小人思利,今人堅額健舌,或以致業。

《抱朴子》曰:老君額有三理,上下徹。

《語林》曰:賈充問孫皓:"何以好剝人面一皮?"皓曰:"憎其顏之厚。

"

《吳都賦》曰:雕題之士。

注曰:"鏤額也。

嶺南並鏤餓攏額,題也。

"

相書《占氣雜要》曰:黃氣如帶當額橫,卿之相也,有卒喜皆發於色,額上面中年上,是其候也。

黃色最佳。

又曰:額臨者,男早得官,女子早成。

《太平御覽》宋·李昉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太平御覽
卷一 ◎天部一卷二 ◎天部二卷三 ◎天部三卷四 ◎天部四卷五 ◎天部五卷六 ◎天部六卷七 ◎天部七卷八 ◎天部八卷九 ◎天部九卷十 ◎天部十卷十一 ◎天部十一卷十二 ◎天部十二卷十三 ◎天部十三卷十四 ◎天部十四卷十五 ◎天部十五卷十六 ◎時序部一卷十七 ◎時序部二卷十八 ◎時序部三卷十九 ◎時序部四卷二十 ◎時序部五卷二十一 ◎時序部六卷二十二 ◎時序部七卷二十三 ◎時序部八卷二十四 ◎時序部九卷二十五 ◎時序部十卷二十六 ◎時序部十一卷二十七 ◎時序部十二卷二十八 ◎時序部十三卷二十九 ◎時序部十四卷三十 ◎時序部十五卷三十一 ◎時序部十六卷三十二 ◎時序部十七卷三十三 ◎時序部十八卷三十四 ◎時序部十九卷三十五 ◎時序部二十卷三十六 ◎地部一卷三十七 ◎地部二卷三十八 ◎地部三卷三十九 ◎地部四卷四十 ◎地部五卷四十一 ◎地部六卷四十二 ◎地部七卷四十三 ◎地部八卷四十四 ◎地部九卷四十五 ◎地部十卷四十六 ◎地部十一卷四十七 ◎地部十二卷四十八 ◎地部十三卷四十九 ◎地部十四卷五十 ◎地部十五卷五十一 ◎地部十六卷五十二 ◎地部十七卷五十三 ◎地部十八卷五十四 ◎地部十九卷五十五 ◎地部二十卷五十六 ◎地部二十一卷五十七 ◎地部二十二卷五十八 ◎地部二十三卷五十九 ◎地部二十四卷六十 ◎地部二十五卷六十一 ◎地部二十六卷六十二 ◎地部二十七卷六十三 ◎地部二十八卷六十四 ◎地部二十九卷六十五 ◎地部三十卷六十六 ◎地部三十一卷六十七 ◎地部三十二卷六十八 ◎地部三十三卷六十九 ◎地部三十四卷七十 ◎地部三十五卷七十一 ◎地部三十六卷七十二 ◎地部三十七卷七十三 ◎地部三十八卷七十四 ◎地部三十九卷七十五 ◎地部四十卷七十六 ◎皇王部一卷七十七 ◎皇王部二卷七十八 ◎皇王部三卷七十九 ◎皇王部四卷八十 ◎皇王部五卷八十一 ◎皇王部六卷八十二 ◎皇王部七卷八十三 ◎皇王部八卷八十四 ◎皇王部九卷八十五 ◎皇王部十卷八十六 ◎皇王部十一卷八十七 ◎皇王部十二卷八十八 ◎皇王部十三卷八十九 ◎皇王部十四卷九十 ◎皇王部十五卷九十一 ◎皇王部十六卷九十二 ◎皇王部十七卷九十三 ◎皇王部十八卷九十四 ◎皇王部十九卷九十五 ◎皇王部二十卷九十六 ◎皇王部二十一卷九十七 ◎皇王部二十二卷九十八 ◎皇王部二十三卷九十九 ◎皇王部二十四卷一百 ◎皇王部二十五卷一百一 ◎皇王部二十六卷一百二 ◎皇王部二十七卷一百三 ◎皇王部二十八卷一百四 ◎皇王部二十九卷一百五 ◎皇王部三十卷一百六 ◎皇王部三十一卷一百七 ◎皇王部三十二卷一百八 ◎皇王部三十三卷一百九 ◎皇王部三十四卷一百一十 ◎皇王部三十五卷一百一十一 ◎皇王部三十六卷一百一十二 ◎皇王部三十七卷一百一十三 ◎皇王部三十八卷一百一十四 ◎皇王部三十九卷一百一十五 ◎皇王部四十卷一百一十六 ◎皇王部四十一卷一百一十七 ◎偏霸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偏霸部二卷一百十九 ◎偏霸部三卷一百二十 ◎偏霸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偏霸部五卷一百二十二 ◎偏霸部六卷一百二十三 ◎偏霸部七卷一百二十四 ◎偏霸部八卷一百二十五 ◎偏霸部九卷一百二十六 ◎偏霸部十卷一百二十七 ◎偏霸部十一卷一百二十八 ◎偏霸部十二卷一百二十九 ◎偏霸部十三卷一百三十 ◎偏霸部十四卷一百三十一 ◎偏霸部十五卷一百三十二 ◎偏霸部十六卷一百三十三 ◎偏霸部十七卷一百三十四 ◎偏霸部十八卷一百三十五 ◎皇親部一卷一百三十六 ◎皇親部二卷一百三十七 ◎皇親部三卷一百三十八 ◎皇親部四卷一百三十九 ◎皇親部五卷一百四十 ◎皇親部六卷一百四十一 ◎皇親部七卷一百四十二 ◎皇親部八卷一百四十三 ◎皇親部九卷一百四十四 ◎皇親部十卷一百四十五 ◎皇親部十一卷一百四十六 ◎皇親部十二卷一百四十七 ◎皇親部十三卷一百四十八 ◎皇親部十四卷一百四十九 ◎皇親部十五卷一百五十 ◎皇親部第十六卷一百五十一 ◎皇親部十七卷一百五十二 ◎皇親部十八卷一百五十三 ◎皇親部十九卷一百五十四 ◎皇親部二十卷一百五十五 ◎州郡部一卷一百五十六 ◎州郡部二卷一百五十七 ◎州郡部三卷一百五十八 ◎州郡部四卷一百五十九 ◎州郡部五卷一百六十 ◎州郡部六卷一百六十一 ◎州郡部七卷一百六十二 ◎州郡部八卷一百六十三 ◎州郡部九卷一百六十四 ◎州郡部十卷一百六十五 ◎州郡部十一卷一百六十六 ◎州郡部十二卷一百六十七 ◎州郡部十三卷一百六十八 ◎州郡部十四卷一百六十九 ◎州郡部十五卷一百七十 ◎州郡部十六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部十七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部十八卷一百七十三 ◎居處部一卷一百七十四 ◎居處部二卷一百七十五 ◎居處部三卷一百七十六 ◎居處部四卷一百七十七 ◎居處部五卷一百七十八 ◎居處部六卷一百七十九 ◎居處部七卷一百八十 ◎居處部八卷一百八十一 ◎居處部九卷一百八十二 ◎居處部十卷一百八十三 ◎居處部十一卷一百八十四 ◎居處部十二卷一百八十五 ◎居處部十三卷一百八十六 ◎居處部十四卷一百八十七 ◎居處部十五卷一百八十八 ◎居處部十六卷一百八十九 ◎居處部十七卷一百九十 ◎居處部十八卷一百九十一 ◎居處部十九卷一百九十二 ◎居處部二十卷一百九十三 ◎居處部二十一卷一百九十四 ◎居處部二十二卷一百九十五 ◎居處部二十三卷一百九十六 ◎居處部二十四卷一百九十七 ◎居處部二十五卷一百九十八 ◎封建部一卷一百九十九 ◎封建部二卷二百 ◎封建部三卷二百一 ◎封建部四卷二百二 ◎封建部五卷二百三 ◎職官部一卷二百四 ◎職官部二卷二百五 ◎職官部三卷二百六 ◎職官部四卷二百七 ◎職官部五卷二百八 ◎職官部六卷二百九 ◎職官部七卷二百一十 ◎職官部八卷二百一十一 ◎職官部九卷二百一十二 ◎職官部十卷二百一十三 ◎職官部十一卷二百一十四 ◎職官部十二卷二百一十五 ◎職官部十三卷二百一十六 ◎職官部十四卷二百一十七 ◎職官部十五卷二百一十八 ◎職官部十六卷二百一十九 ◎職官部十七卷二百二十 ◎職官部十八卷二百二十一 ◎職官部十九卷二百二十二 ◎職官部二十卷二百二十三 ◎職官部二十一卷二百二十四 ◎職官部二十二卷二百二十五 ◎職官部二十三卷二百二十六 ◎職官部二十四卷二百二十七 ◎職官部二十五卷二百二十八 ◎職官部二十六卷二百二十九 ◎職官部二十七卷二百三十 ◎職官部二十八卷二百三十一 ◎職官部二十九卷二百三十二 ◎職官部三十卷二百三十三 ◎職官部三十一卷二百三十四 ◎職官部三十二卷二百三十五 ◎職官部三十三卷二百三十六 ◎職官部三十四卷二百三十七 ◎職官部三十五卷二百三十八 ◎職官部三十六卷二百三十九 ◎職官部三十七卷二百四十 ◎職官部三十八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