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卷九:【原文】韓信伐趙,趙陳餘聚兵井陘口御之1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卷九

容齋隨筆

容齋續筆·卷九

深溝高壘

【原文】

韓信伐趙,趙陳餘聚兵井陘口御之1。

李左車說餘曰:「信乘勝而去國遠斗2,其鋒不可擋。

願假奇兵從間道絕其輜重3,而深溝高壘4勿與戰。

彼前5不得鬥,退不得還,不至十日,信之頭可致麾下6。」

餘不聽,一戰成擒。

七國反,周亞夫將兵往擊7,會兵滎一陽一,一鄧一 都尉曰:「吳、楚兵銳甚,難與爭鋒。

願以梁委8之,而東北壁昌邑,深溝高壘,使輕兵塞其餉道9,以全制其極。」

亞夫從之,吳果敗亡。

李一鄧一 之策一十也,而用與不用則異耳。

秦軍武安西,以攻閼與。

趙奢救之,去邯鄲三十里,堅壁,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

既乃卷甲而趨之,大破秦軍。

奢之將略,所謂玩敵於股掌之上,雖未合戰而勝形已著矣,前所云一鄧一 都尉者,亞夫故父絳侯客也。

《晁錯傳》云:「錯已死,謁者僕射一鄧一 公為校尉,擊吳、楚為將。

還,上書言軍事,拜為城一陽一中尉。」

一鄧一 公者,豈非一鄧一 都尉乎?亞夫傳以為此策乃自請而後行,顏師古疑其不同,然以事料之,必非出於己也。

【註釋】

1聚兵:屯兵。

御:抵抗。

2去國遠斗:遠離本國來開戰。

3假:借用,利用。

奇兵:出其不意突然襲擊的軍隊。

間道:小道。

絕:斷絕。

輜重:糧草運輸。

4深溝高壘:深挖戰壕,高築壁壘。

5前:前進。

6麾下:對將帥的敬稱。

7將兵往擊:帶領軍隊前往鎮壓。

8委:拋棄,捨棄。

9使輕兵塞其餉道:用輕兵控制他們的幹道,截斷他們的糧草運輸。

十一:一樣,相同。

去:距離。

堅壁:安營紮寨,構築工事。

將略:帶兵的韜略。

形:形勢。

著:顯著,明顯。

【譯文】

韓信帶兵攻打趙國。

趙將陳餘屯兵在井陘口(今河北井陘縣西北)抵禦。

在陳餘部下有個叫李左車的分析了作戰形勢,並且提出了建議。

他說:「現在韓信的軍隊,遠離本國,乘勝而來,要與我軍決戰,其勢銳不可擋。

我請求一交一 給我一支一精一兵,從小道前進,直插一交一 通線上,切斷韓軍的糧餉運輸。

然後,動員士兵深挖戰壕,高築壁壘,嚴密防守,使韓軍處於進攻不能靠前,退走無路可還的地步。

這樣,要不了十天,韓信的頭就可以掛在將軍您的戰旗之下。」

陳餘沒有聽取這一建議,貿然與韓信進行決戰,結果一敗塗地,陳餘本人也成了俘虜。

漢景帝即位三年,以吳王劉濞為首的吳、楚七個王國發動叛亂。

景帝派周亞夫率兵前往鎮壓。

兩軍在滎一陽一(今屬河南)相遇。

周亞夫部下的一鄧一 都尉分析了作戰形勢,並且提出了對策。

他說:「吳楚七國的叛軍,現在士氣正盛,我軍與他們展開決戰,很難取勝。

我建議先把梁國之地讓給他們,在昌邑深挖壕溝,高築壁壘,嚴陣以待。

同時派輕兵迅速控制一交一 通幹線,截斷他們的糧餉運送,使他們無法施展威力。」

周亞夫聽後,非常高興,採納這一建議,立即做了周密的部署,結果,使叛軍大敗。

李佐車與一鄧一 都尉都是在戰前為其主將獻計獻策的,這一點是共同的。

但是採用還是不用,其結果,則是大不相同的。

戰國時期,秦國攻打趙國時,將軍隊聚集在武安(今屬河北)的西面,準備進攻閼與(今山西和順)。

趙國派大將趙奢帶兵前往救援,在距邯鄲(今屬河北)30里的地方,安營紮寨,構築工事。

一直駐了28天,沒有出擊,並且繼續構築工事,給秦軍造成一種不敢出戰的錯覺。

不久,趙軍傾巢出動,發動大舉進攻,來勢兇猛,結果,秦軍被打得落花流水。

趙奢的用兵韜略,被人們稱之為「玩敵於股掌之上」,在未進行一交一 戰之前一定取勝的形勢就很明確了。

前面所說的一鄧一 都尉,是周亞夫故父絳侯的門客。

《晁錯傳》中說:「晁錯死後,謁者僕射一鄧一 公擔任校尉,在平定吳楚七國之亂中任為將軍。

叛亂被平定之後,回京,上書述論軍事,升為城一陽一中尉。」

這裡所說的一鄧一 公,豈不是一鄧一 都尉嗎?周亞夫傳中以為這一策略是周亞夫自己提出而後實行的,顏師古對於此說表示懷疑。

然而,從當時的實際情況來看,這一策略,必定不是出於周亞夫本人。

生之徒十有三

【原文】

《老子》「出生入死」章云:「出生入死。

生1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2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3。」

王弼注曰:「十有三,猶雲十分有三分取其生道,全生之極,十分有三耳;取死之道,全死之極,十分亦有三耳。

而民生生之厚,更4之無生之地焉。」

其說甚淺,且不解釋後一節。

唯蘇子由5以謂「生死之道,以十言之,三者各居其三矣。

豈非生死之道九,而不生不死之道一而已乎?《老子》言其九不言其一,使人自得之6,以寄無思無為之妙」。

其論可謂盡矣。

【註釋】

1生:生長。

2動之死地:因為活動而招致死地。

3生生之厚:追求生活過分。

4更:更改。

5蘇子由:蘇轍,字子由。

蘇軾胞弟,也是文學大家,且對哲學研究十分深入。

6使人自得之:讓人自己去琢磨探求。

【譯文】

《老子》「出生入死」章說:「始出於世而生,終入於地而死。

走向生長的十分有三,走向死亡的十分有三,人的生長,由於活動而致於死地,也十分有三。

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追求生活過分強烈呀。」

王弼作注說:「十有三,就是說走向生長道路的只有十分之三;保住生命達到終點的,也只有十分之三;走向死亡之道的,加速走向死亡的,也只有十分之三。

而那些富貴的人們以優裕的生活條件追求長生,一旦改變了,他們就沒有了生存的地方。」

王弼解釋很淺顯,而且沒有解釋後面一節。

只有蘇轍(字子由)的解釋比較詳盡。

他說:「生死的道理,如果說有十種,三種情況各佔三份,這難道不是說生死之道有九,而不生不死之道只不過有一種嗎?《老子》只說九不說一,是想讓人們自己去琢磨,以寄托無思無為的妙處。」

這種解釋實在是太一精一當了。

太公丹書

【原文】

太公《丹書》今罕見於世,黃魯直於禮書得其諸銘而書1之,然不著其本始2。

予讀《大戴禮·武王踐阼3篇》,載之甚備,故悉記錄以遺好古君子云:「武王踐阼三日,召士大夫而問焉,曰:「惡有藏之約,行之行4,萬世可以為子孫常者乎?」皆曰:「未得聞也。」

然後召師尚父而問焉,曰:「黃帝、顓頊之道可得見與?」師尚父曰:「在《丹書》。

王欲聞之,則齋矣。」

王齋三日,尚父端冕奉書5,道書之言曰:「敬勝怠者吉,怠勝敬者滅;義勝欲者從,欲勝義者凶。

凡事不強則枉6,弗敬則不正7,枉者滅廢,敬者萬世。」

藏之約,行之行,可以為子孫常者8,此言之謂也。」

又曰:「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9;以不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十世;以不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必及其世。」

王聞《書》之言,惕若十恐懼。

退而為《戒書》,於席之四端為銘。

前左端銘曰:「安樂必敬。」

前右端銘曰:「無行可悔。」

後左端銘曰:「一反一側,亦不可以忘。」

後右端銘曰:「所監不遠,視爾所代。」

幾之銘曰:「皇皇惟敬,口生緱,口戕口。」

鑒之銘曰:「見爾前,慮爾後。」

盥盤之銘曰:「與其溺於人也。

寧溺於淵。

溺於淵,猶可游也;溺於人,不可救也。」

楹之銘曰:「毋曰一胡一 殘,其禍將然;毋曰一胡一 害,其禍將大;毋曰一胡一 傷,其禍將長。」

杖之銘曰:「惡乎危?於忿嚏。

惡乎失道?於嗜欲。

惡乎相忘?於富貴。」

帶之銘曰:「火滅修容,慎戒必共,共則壽。」

屨之銘曰:「慎之勞,勞則富。」

觴豆之銘曰:「食自杖,食自杖,戒之憍,憍則逃。」

戶之銘曰:「夫名難得而易失。

無勤弗志,而曰我知之乎?無勤弗及,而曰我杖之乎?擾阻以泥之,若風將至,必先搖搖,雖有聖人,不能為謀也。」

牖之銘曰:「隨天之時,以地之財,敬祀皇天,敬以先時。」

劍之銘曰:「帶之以為服,動必行德,行德則興,倍德則崩。」

弓之銘曰:「屈申之義,發之行之,無忘自過。」

矛之銘曰:「造矛造矛,少間弗忍,終身之羞。

予一人所聞,以戒後世子孫。」

凡十七銘,賈誼《政事書》所陳教太子一節千餘言,皆此書《保傅篇》之文,然及一胡一 亥、趙高之事,則為漢儒所作可知矣。

《漢昭帝紀》「通《保傅傳》」,文穎注曰:「賈誼作,在《禮·大戴記》。」

其此書乎?荀卿《議兵篇》:「敬勝怠則吉,怠勝敬則滅;計勝欲則從,欲勝計則凶。」

蓋出諸此。

《左傳》晉斐豹「著於丹書」,謂以丹書其罪也。

其名偶與之同耳。

漢祖有丹書鐵契以待功臣,蓋又不同也。

【註釋】

1書:書寫,抄寫。

姜子牙2著:著明,標明。

本始:起源,本來的源頭。

3踐阼:繼位。

踐,登上。

阼,皇位。

4惡有藏之約,行之行:有沒有保存下來的古代規約,行動方法。

惡,同「烏」,疑問詞,哪,何。

藏,保存。

行之行,行動方法。

5端冕奉書:端著官冕手捧書本。

奉,通「捧」。

6凡事不強則枉:凡是辦事情不努力就會出偏差。

枉,偏差。

7弗敬則不正:不恭敬就會導致歪門邪道。

不正,偏門,歪門邪道。

8可以為子孫常者:可以永遠指導子孫後代的東西。

9以仁得之,以仁守之,其量百世:靠仁義得到國家,靠仁義保護國家,就會有百世不變的一江一 山。

量,持續。

十惕若:膽戰心驚的樣子。

於席之四端為銘:貼在座席的四端作為座右銘。

安樂必敬:即便是身處安樂之中也一定要恭敬謹慎。

無行可悔:沒有讓人後悔的行為。

一反一側:一點一滴的思考所得。

所監不遠,視爾所代:如不能高瞻遠矚,就只能看到眼前。

皇皇惟敬:誠惶誠恐只有恭敬。

口戕口:口能戕害自己。

意即禍從口出。

見爾前,慮爾後:事前要有所預見,事後要有所思考。

爾,代指事情。

毋曰一胡一 殘:不要說自己不殘忍。

一胡一 ,不。

其禍將然:禍事就將到來。

毋曰一胡一 傷:不要說自己沒有傷害。

惡乎相忘:什麼時候互相忘卻。

火滅修容:火滅後要維修盛水的容器。

慎戒必共:謹慎提防一定會平安。

共,此處指平安。

屨:古代用麻葛製成的一種鞋。

觴豆:觴與豆。

古代盛酒餚的器具。

食自杖:貪食就自我懲罰,自我反省。

杖,杖刑,此處代指懲罰。

名:美好的名聲。

志:志氣。

泥:拘泥。

牖:窗戶。

倍德則崩:違背道德就會崩潰。

少間弗忍,終身之羞:如有瞬息不能容忍,就會終身羞愧。

少間,瞬息,極短時間。

敬勝怠則吉:恭敬勝過懈怠就吉祥。

計勝欲則從:計謀勝過欲一望 就順利。

從,順利。

與後文「凶」相對。

著:同「著」,著述,寫。

待:待遇,加賞。

【譯文】

姜太公的《丹書》如今罕見,黃庭堅從禮書中的各種銘文上抄了下來,但是沒註明最原始的來源。

我閱讀《大戴禮·武王踐阼篇》,其中記載的很詳細,所以全部記錄下來贈給喜好古代文化的人們。

周武王剛登基三天,就召集士大夫問他們說:「有沒有保存的古代規約,行動方法,特別是那些可以永遠指導子孫後代的呢?」士大夫們都說:「沒聽說過。」

然後又召來太師姜尚父問道:「您看見過黃帝、顓頊治國之道嗎?」太師姜尚父說:「在《丹書》上見過。

大王要想聽講,就齋戒吧。」

武王齋戒了三天,姜尚父端著官冕手捧書本,為武王讀書中的話:「「恭敬勝過懈怠的就會吉祥,懈怠勝過恭敬的就會天亡,仁義勝過欲一望 的就順利,欲一望 勝過仁義的就凶險。

凡是辦事情不努力就會出偏差,不恭敬就會導致歪門邪道,偏差歪邪就會毀滅,恭敬認真就會永世長存。」

所謂保存的古代規約,行為之方法,可以永遠指導子孫後代的東西,就是說的這些。」

書中又說:「靠仁義得到國家,靠仁義保護國家,就會有百世不變的一江一 山;靠不仁得到國家,用仁義保護,就會有十世一江一 山;靠不仁得到國家,用不仁不義的東西保護,禍害馬上就來了。」

武王聽了《丹書》中的話,膽戰心驚。

退朝後就寫了《戒書》,貼在座席的四端作為座右銘。

左前方的銘文為:「處在安樂之中也一定要恭敬謹慎。」

右前方的銘文是:「沒有讓人後悔的行為。」

左後方的銘文是:「一點一滴的思考所得,也不應忘記。」

右後方的銘文是:「如不能高瞻遠矚,就只能看到眼前。」

桌几上的銘文是:「誠惶誠恐只有恭敬,口生恥辱,口能戕害自己。」

鏡子上的銘文是:「事前要有所預見,事後要有所思考。」

盥盤上的銘文是:「與其被人所溺,不如溺於深淵。

溺於深淵,還可以游出;而被人所陷害,就不可救了。」

門楹上的銘文是:「不要說自己不殘忍,那會導致災禍;不要說自己沒為害,那會有大禍;不要說自己沒有傷害,那會有長久禍害。」

手杖上的銘文是:「什麼時間危險?當因挫折而憤怒時;什麼時候失去常道?當貪圖物慾的時候;什麼時候互相忘卻?當富貴的時候。」

帶子上的銘文是:「火滅後要維修盛水的容器,謹慎提防一定會平安,平安就會長壽。」

屨上的銘文是:「貪食就自我懲罰,自我懲罰,要提防不得已的喝酒,遇到這種情況就逃避。」

門戶上的銘文是:「人的美名難得而容易失去。

一個人沒有勤勞和志氣,而能說自己聰明嗎?不經常反思自我,而能說自己能自審嗎?各種阻礙干擾對人來說,好像風就要來了,一定會先有樹的搖擺,有時即使是聖人,也不能深謀熟慮。」

窗上的銘文是:「要遵從天時,利用地利,以此來敬祀皇天,敬祀先時。」

劍上的銘文是:「帶上它的時候,行動一定要講道德,行動合乎道德就會興旺,違背道德就會崩潰。」

弓上的銘文是:「屈和申的大義,在於發射和行動都不要忘記自我反思。」

矛上的銘文是:「製造矛製作矛,如有瞬息的不能容忍,就會終身羞愧。

我一個人所聽到的,告誡後世子孫。」

一共十七種銘文。

賈誼在《政事書》中所講的教太子的一段話一千多字,都是出自這本書中的《保傅篇》,然而到了一胡一 亥,趙高的事情,則是由漢代文人所作的。

《漢書·昭帝紀》「通《保傅傳》」,文穎的註解說:「賈誼所作,在《禮記·大戴記》中。」

難道說的是《丹書》嗎?荀子《議兵篇》說:「恭敬勝過懈怠就吉祥,懈怠勝過恭敬就滅亡;計謀勝過欲一望 就順利,欲一望 壓倒計謀就凶險。」

這話大概也是出於《丹書》。

《左傳》中說晉斐豹「寫在丹書裡」,說因丹書而獲罪。

這只不過是偶然的同名書而已。

漢高祖有用丹書鐵契對待功臣的事情,大概又不同於《丹書》。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卷一容齋隨筆·卷二容齋隨筆·卷三容齋隨筆·卷四容齋隨筆·卷五容齋隨筆·卷六容齋隨筆·卷七容齋隨筆·卷八容齋隨筆·卷九容齋隨筆·卷十容齋隨筆·卷十一容齋隨筆·卷十二容齋隨筆·卷十三容齋隨筆·卷十四容齋隨筆·卷十五容齋隨筆·卷十六容齋續筆·卷一容齋續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續筆·卷四容齋續筆·卷五容齋續筆·卷六容齋續筆·卷七容齋續筆·卷八容齋續筆·卷九容齋續筆·卷十容齋續筆·卷十一容齋續筆·卷十二容齋續筆·卷十三容齋續筆·卷十四容齋續筆·卷十五容齋續筆·卷十六容齋三筆·卷一容齋三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三筆·卷四容齋三筆·卷五容齋三筆·卷六容齋三筆·卷七容齋三筆·卷八容齋三筆·卷九容齋三筆·卷十容齋三筆·卷十一容齋三筆·卷十二容齋三筆·卷十三容齋三筆·卷十四容齋三筆·卷十五容齋三筆·卷十六容齋四筆·卷一容齋四筆·卷二容齋四筆·卷三容齋四筆·卷五容齋四筆·卷六容齋四筆·卷七容齋四筆·卷八容齋四筆·卷九容齋四筆·卷十容齋四筆·卷十一容齋四筆·卷十二容齋四筆·卷十三容齋四筆·卷十四容齋四筆·卷十五容齋四筆·卷十六容齋五筆·卷一容齋五筆·卷二容齋五筆·卷三容齋五筆·卷四容齋五筆·卷五容齋五筆·卷六容齋五筆·卷七容齋五筆·卷八容齋五筆·卷九容齋五筆·卷十附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