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
容齋三筆·卷十三
僧官試卿
【原文】
唐代宗以一胡一 僧不空為鴻臚卿、開府儀同三司,予已論之矣。
自其後一習一 以為常,至本朝尚爾。
元豐三年1,詳定官制所言,譯經僧官,有授試光祿鴻臚卿、少卿者,請自今試卿者,改賜三藏大法師,試少卿者,賜三藏法師。
詔試卿改賜六字法師,少卿四字,並冠以譯經三藏。
久之復罷。
【註釋】
1元豐:年號。
指1078—1085年,是宋神宗趙頊的一個年號,共計8年。
元豐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譯文】
唐代宗任命一胡一 人僧不空擔任鴻臚卿之職,開府儀同三司,我已經在前面論述過了。
從此以後一習一 以為常,到宋朝仍然如此。
神宗元豐三年(1080),根據詳定官制的規定,譯經的僧官,有授命考試光祿鴻臚卿、少卿的,請求從今以後,考試卿官的,改為賜給三藏大法師之職,考試少卿的,賜三藏法師之職。
皇上下詔把試卿的改為賜給六字法師,少卿賜給四個字的法師。
前面要加上譯經三藏四字。
可能時間長了,就又免除了。
大觀算學
【原文】
大觀中,置算學如庠序1之制,三年三月,詔以文宣王為先師,兗、鄒、荊三國公配饗,十哲從祀,而列自昔著名算數之人,繪像於兩郎,加賜五等之爵。
於是中書舍人張邦昌定其名,風後、大橈、隸首、容成、箕子、商高、常僕、鬼臾區、巫成九人封公,史蘇、卜徒父、卜偃、梓真、卜楚丘、史趙、史墨、裨灶、榮方、甘德、石申、鮮於妄人、耿壽昌、夏侯勝、京房,翼奉、李尋、張衡、周興、單颶、樊英、郭璞、何承天、宋景業、蕭吉、臨孝恭、張曾元、王樸二十八人封伯,一鄧一 平、劉洪、管輅、趙達、祖沖之、殷紹、信都芳、許遵、耿詢、劉焯、劉炫、傅仁均、王孝通、瞿曇羅、李淳風、王希明、李鼎祚、邊岡、郎覬、襄楷二十人封子,司馬季主、洛下閎、嚴君平、劉徽、姜岌、張立建、夏侯一陽一、甄鸞、盧太翼九人封男。
考其所條具,固有於傳記無聞者,而高下等差,殊為乖謬。
如司馬季主、嚴君平止於男爵,鮮於妄人、洛下閎同定《太初歷》,而妄人封伯,下閎封男,尤可笑也。
十一月又改以黃帝為先師雲。
【註釋】
1庠序:古代的地方學校。
後也泛稱學校或教育事業。
設庠序以化於邑,學子憤慨於庠序,商賈喧哚於廛市。
《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譯文】
宋徽宗大觀年間,把算學列入學校的制度裡,大觀三年(1109)三月,皇上下詔把文宣王孔子當做先師,兗、鄒、荊三國公為配享,以孔子弟子顏淵、閩子騫、冉伯牛、仲弓、宰我、子貢、冉有、季路、子路、子夏十個哲人隨從祭祀,而把古代以來的著名術數學家羅列出來,繪出畫像掛在兩邊走廊上,再加賜五等爵位。
於是中書舍人張邦昌確定將風後、大橈、隸首、容成、箕子、商高、常僕、鬼臾區、巫成九人封為公爵,史蘇、卜徒父、卜偃、梓真、卜楚丘、史趙、史墨、裨灶、榮方、甘德、石申、鮮於妄人、耿壽昌、夏侯勝、京房,翼奉、李尋、張衡、周興、單颶、樊英、郭璞、何承天、宋景業、蕭吉、臨孝恭、張曾元、王樸二十八人封伯,一鄧一 平、劉洪、管輅、趙達、祖沖之、殷紹、信都芳、許遵、耿詢、劉焯、劉炫、傅仁均、王孝通、瞿曇羅、李淳風、王希明、李鼎祚、邊岡、郎覬、襄楷二十人封為子爵,司馬季主、洛下閎、嚴君平、劉徽、姜岌、張立建、夏侯一陽一、甄鸞、盧太翼等九人封為男爵。
考查以上的這些人,有的在傳記中沒有聽說過,而且所定的等級高低更是荒謬悖理。
如司馬季主、嚴君平僅僅封為男爵,鮮於妄人和洛下閎兩人共同制定了《太初歷》,可鮮於妄人封了伯爵,而洛下閎不過被封為男爵,特別可笑。
到十一月時,又改為以黃帝為先師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