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卷六:【原文】義理所在,雖盜賊凶悖之人1,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容齋隨筆》容齋續筆·卷六

容齋隨筆

容齋續筆·卷六

朱一溫一 三事

【原文】

義理所在,雖盜賊凶悖之人1,亦有不能違者。

劉仁恭為盧龍節度使,其子守文守滄州,朱全忠引兵攻之2,城中食盡,使人說以早降。

守文應之曰:「僕3於幽州,父子也,梁王方以大義服天下,若子叛父而來,將安用之4?」全忠愧其辭直,為之緩攻。

其後還師,悉焚諸營資糧,在舟中者鑿而沉之。

守文遺5全忠書曰:「城中數萬口,不食6數月矣,與其焚之為煙,沉之為泥,願乞其所餘以救之。」

全忠為之留數囷,滄人賴以濟7。

及篡唐8之後,蘇循及其子楷,自謂有功於梁,當不次擢用9。

全忠薄十其為人,以其為唐鴟梟,賣國求利,勒循致仕,斥楷歸田里。

宋州節度使進瑞麥,省之不懌,曰:「宋州今年水災,百姓不足,何用此為?」遣中使詰責之,縣令除名。

此三事,在他人為之不足道,於全忠則為可書矣,所謂憎而知其善也。

【註釋】

1盜賊凶悖之人:背叛朝廷的凶狠暴虐的盜賊。

2全忠:後梁太祖朱一溫一 ,起初參加黃巢起義,降唐時被唐僖宗賜名全忠。

引兵:帶領軍隊。

3僕:我,謙辭。

4將安用之:你將如何任用、安置他呢?

5遺:贈送,這裡表示給朱一溫一 寫信。

6不食:沒有東西吃。

7濟:活命。

8篡唐:篡奪大唐一江一 山。

9當不次擢用:應當被破格提拔。

擢用,任用。

十薄:輕視,鄙薄。

鴟梟:同「鴟鴞」,這裡代指罪人。

勒循致仕,斥楷歸田里:勒令蘇循辭官回鄉,將蘇楷削職為民。

勒,勒令,強令。

瑞麥:一株多穗或異株同穗的麥子。

古時將此當做吉祥的兆頭。

不懌:不高興。

詰責:詰問責備。

【譯文】

義理無所不在,即使是背叛朝廷的兇惡盜賊,有時也不違背。

唐朝末年,劉仁恭任盧龍節度使,他的兒子劉守文駐守滄州(今屬河北),朱一溫一 (賜名全忠)率兵圍攻滄州,滄州城中能吃的東西都吃完了,但仍苦苦堅守,朱一溫一 派人勸說劉守文早日投降。

劉守文回答說:「我和劉仁恭是父子關係,梁王你正用正義征服天下,如果當兒子的背叛了父親而投靠你,你將如何任用他呢?」朱一溫一 聽了劉守文的正直言辭,感到很慚愧,就減緩了攻勢。

後來,朱一溫一 撤軍,準備把各軍營中的糧草全部燒掉,河中的糧船也都鑿沉在水中。

劉守文寫信給朱一溫一 ,說:「滄州城中幾萬軍民,已好幾個月沒東西吃了,你與其把糧草燒成煙灰,沉沒在水中爛成泥,不如發點慈悲,把剩餘的糧草用來救活滄州城中的軍民。」

朱一溫一 就留了幾座糧倉沒有燒,滄州城中的軍民靠此得以活命。

到了朱一溫一 篡奪唐朝一江一 山,做了後梁皇帝後,蘇循和他的兒子蘇楷,自以為對後梁有功,應該被破格提拔重用。

而朱一溫一 卻看不起他父子倆的人品,認為他們是唐朝的罪人,賣國求榮,牟取私利,便勒令蘇循辭官回家,蘇楷削職為民。

宋州(今河南商丘)節度使進奉象徵吉祥的多穗麥子,朱一溫一 看了很不高興,說:「宋州今年發水災,老百姓缺食少衣,為什麼還要進奉祥瑞徵兆?」並派宮中的宦官到宋州責備節度使,還罷免了進獻瑞麥的縣令。

這三件事,對於其他人來說不值得提及,但對朱一溫一 來說,卻值得大書特書,這就是憎恨一個人也要知道他有好的一面。

文字潤筆

【原文】

作文受謝1,自晉、宋以來有之,至唐始盛。

《李邕傳》:「邕尤長碑頌2,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3,多繼持4金帛,往求其文。

前後所制,凡數百首,受納饋遺,亦至巨萬。

時議以為自古鬻文獲財,未有如邕者。」

故杜詩云:「干謁5滿其門,碑版照四裔。

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

又有《送斛斯六官詩》云:「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

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

蓋笑之也。

韓愈撰《平淮西碑》,憲宗以石本賜韓宏,宏寄絹五百匹;作王用碑,用男6寄鞍馬並白玉帶。

劉義持愈金數斤去,曰:「此諛墓中人得耳,不若與劉君為壽。」

愈不能止。

劉禹錫祭愈文云:「公鼎侯碑7,志隧表阡8,一字之價,輦金如山9。」

皇甫湜為裴度作《福先寺碑》,度贈彩以車馬繒十甚厚,湜大怒曰:「碑三千字,字三縑,何遇我薄邪?」度笑酬以絹五千匹。

穆宗詔蕭撰成德王士真碑,辭曰:「王承宗事無可書,又撰進之後,例得貺遺,若黽勉受之,則非平生之志。」

帝從其請。

文宗時,長安中爭為碑誌,若市買然。

大官卒,其門如市,至有喧競爭致,不由喪家。

裴均之子,持萬縑詣韋貫之求銘,貫之曰:「吾寧餓死,豈忍為此哉?」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曰:「予與元微之,定一交一 於生死之間。

微之將薨,以墓誌文見托,既而元氏之老,狀其臧獲、輿馬、綾帛、洎銀鞍、玉帶之物,價當六七十萬,為謝文之贄。

予念平生分,贄不當納,往反再三,訖不得已,因施茲寺。

凡此利益功德,應歸微之。」

柳玭善書,自御史大夫貶瀘州刺史,東川節度使顧彥暉請書德政碑。

玭曰:「若以潤筆為贈,即不敢從命。」

本朝此風猶存,唯蘇坡公於天下未嘗銘墓,獨銘五人,皆盛德故,謂富韓公、司馬一溫一 公、趙清獻公、范蜀公、張文定公也。

此外趙康靖公、滕元發二銘,乃代文定所為者。

在翰林日,詔撰知樞密院趙瞻神道碑,亦辭不作。

曾於開與彭器資為執友,彭之亡,曾公作銘,彭之子以金帶縑帛為謝。

卻之至再,曰:「此文本以盡朋友之義,若以貨見投,非足下所以事父執之道也。」

彭子皇懼而止。

此帖今藏其家。

【註釋】

1作文受謝:替一人寫文章而接受別人的酬勞。

作文,為別人作文,替別人寫文章。

謝,答謝,謝禮。

2長:擅長。

碑頌:碑銘頌辭。

3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觀:朝中的官員大臣和天下各個佛寺道觀的僧人與道士。

中朝,朝中,朝廷。

衣冠,這裡代指朝中官員。

4繼持:捧著,手持著。

5干謁:有目的地求見。

6用男:王用的兒子。

7公鼎侯碑:韓公你頗有盛名,位列封侯,事跡應該在石碑上銘刻。

8志隧表阡:刻在墓誌銘上。

9輦金如山:用車馬載運金錢,堆積成山。

十繒:泛指絲綢。

字三縑:每個字值三匹細絹。

何遇我薄邪:為何給我這麼少的東西?遇,對待。

邪,語氣助詞,表疑問。

撰進:撰寫好後進獻給朝廷。

貺遺:饋贈,這裡指朝廷的賞賜。

黽:勉力,努力。

若市買然:就像市場上做買賣一樣。

喧競爭致:高聲喧鬧,互相爭執(要為大官寫碑文)。

持萬縑:攜帶一萬匹細絹。

詣:造訪。

既而:不久之後。

臧獲:即一奴一婢。

輿馬:車馬。

洎:到,甚至。

贄:酬勞。

訖:最後。

潤筆:請人作詩文書畫的報酬。

張文定公:即張方平。

在翰林日:蘇軾在翰林院做學士時。

詔:皇帝下詔。

執友:同「摯友」。

縑帛:細絹綢緞。

卻之至再:一再推辭。

【譯文】

替一人寫文章而接受酬謝,從晉朝和劉宋時期就有了,到唐朝開始盛行。

《李邕傳》記載:「李邕特別擅長寫碑銘頌辭,朝中大臣官員和天下各佛寺道觀的僧人道士,都攜帶金銀絹帛去請他寫頌文。

李邕先後為別人寫了幾百首碑銘頌辭,所接受的饋贈,也達好幾萬。

當時的輿論認為,自古以來賣文章發財的,沒有人比得上李邕。」

所以杜甫有詩說:「干謁滿其門,碑版照四裔。

豐屋珊瑚鉤,麒麟織成罽。

紫騮隨劍幾,義取無虛歲。」

又有《送斛斯六官詩》說:「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錢。

本賣文為活,翻令室倒懸。」

大概是譏笑他的。

韓愈撰寫了《平淮西碑》,唐憲宗把石本賜給了韓宏,韓宏便寄了五百匹絹給韓愈,以示謝意;韓愈給王用寫碑文頌辭,王用的兒子給韓愈送去了鞍馬和白玉帶。

劉義拿走了韓愈的幾斤金子,並說:「這是吹諛墳墓中的人所得到的,不如送給我劉某人作壽禮。」

韓愈沒法阻止他。

劉禹錫給韓愈寫的祭文中說:「你韓公有盛名,官位封侯,事跡應記在石碑上,現在銘記在墓碑上,一個字的價格,就載運金錢堆成山。」

皇甫湜給裴度寫了《福先寺碑》文,裴度贈送給皇甫湜許多車馬和綢絹,皇甫湜很氣憤地說:「碑文有3000字,一個字值三匹細絹,為什麼給我這麼少的東西?」裴度趕快賠著笑臉又送了5000匹綢絹作為酬謝。

唐穆宗下詔書命蕭俯為成德的王士真撰寫碑文,蕭俯推辭說:「王士真的兒子王承宗沒有什麼事跡可寫的。

再說寫好進呈朝廷之後,按照慣例應得到賜物,如果勉強接受了它,那就不是我平生的志向了。」

唐德宗答應了蕭俯的請示。

唐文宗時,長安(今陝西西安)城中爭著為別人寫碑文,就好像市場上做買賣一樣。

如果有大官死了,他家門前就如同市場一樣,要求為死者撰寫碑文的人爭來爭去,高聲喧鬧,這連死者的家人也做不了主。

裴鈞的兒子,攜帶一萬匹細絹到韋貫之家中索求碑文,貫之說:「我寧願餓死,也不忍心這樣做。」

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記》中說:「我和元微之是生死之一交一 的朋友,微之臨死時托我給他寫碑文,事過不久,元家的老人說要將他家的一奴一婢、車馬、綾絹、銀鞍、玉帶等價值相當於六七十萬兩白銀的東西送給我,作為我寫碑文的報酬。

我想起平日和微之的一交一 情,認為這些禮物不應該接受,元氏家前後送來多次,最後不得已而收下,施捨給香山寺。

這些利益功德,應當歸於元微之。」

柳玭的書法很好,他從御史大夫貶為瀘州刺史,東川(今四川遂寧)節度使顧彥暉請他給自己書寫德政碑碑文。

柳玭對他說:「如果贈送給我財物作酬謝,我就不能答應你的請求。」

宋朝仍然存在這種風俗,只有蘇軾很少給別人寫碑文,只給五個人寫過,而且還是因為這五人德高望重的緣故,這五個人是富弼、司馬光、趙清獻公、范鎮、張方平等人。

此外趙康靖、滕元發二人的碑文,還是代張方平寫的。

蘇軾任翰林學士時,皇帝詔令他給同知樞密院趙瞻寫碑文,蘇軾也推辭不寫。

曾子開與彭器資是摯友,彭器資死後,曾子開給他寫了碑文,彭器資的兒子送給他金帶絹綢作為酬謝,曾子開推辭再三,說:「這篇碑文乃是盡朋友之情義而寫的,如果你送給我錢物,那麼這就不是你對待你父親摯友的方式了。」

彭器資的兒子聽了很不好意思,趕緊收回了東西。

這篇碑文現在還藏在他家中。

漢舉賢良

【原文】

漢武帝建元元年,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1。

丞相綰2奏:「所舉賢良,或治申、商、韓非、蘇秦、張儀之言,亂國政,請皆罷3。」

奏可4。

是時,對5者百餘人,帝獨善6莊助對,擢7為中大夫。

後六年,當元光元年,復詔舉賢良,於是董仲舒等出焉8。

《資治通鑒》書仲舒所對為建元。

按策問9中云:「朕親耕籍田十,勸孝弟,崇有德,使者冠蓋相望,問勤勞,恤孤獨,盡思極神。」

對策曰:「一陰一陽一錯謬,氛氣充塞,群生寡遂,黎民未濟。」

必非即位之始年也。

【註釋】

1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漢武帝下詔,命令薦舉賢能、良善、剛直、敢於直言進諫的人。

董仲舒2丞相綰:衛綰,早年跟隨漢文帝,護駕左右,因謹慎小心,為文帝喜愛,任中郎將。

及至景帝即位後,衛綰仍為中郎將。

七國之亂時,衛綰受封為侯,因他寡言敦厚,所以仍得景帝賞識。

到武帝繼位後,行激進政策,所以很快罷免了他的官職。

3罷:罷免。

4奏可:漢武帝准許了他的奏疏。

5對:對答,回答漢武帝的提問。

6善:青睞,喜愛。

7擢:擢升,提拔。

8董仲舒:西漢時期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和今文經學大師,使儒家學說得以發揚光大之人。

景帝時董仲舒擔任博士,講授《公羊春秋》。

漢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自己的基本學術主張,並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漢武帝採納。

此後,儒家學說盛行幾千年,成為人們立身行事的準則。

出:出現,脫穎而出。

9策問:古時採用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文體,以經義、政事為主,帝王以此來選拔人才。

十籍田:公田。

古代天子、諸侯徵用民力耕種的田。

勸孝弟:勸勉大家要孝順父母,尊敬兄長。

冠蓋相望:形容政府使者往來絡繹不絕。

冠蓋,指官員的冠服和車蓋,代指官員。

相望,互相看得見。

孤獨:孤寡可憐之人。

盡思極神:竭盡心思,集中精神。

一陰一陽一錯謬:一陰一氣與一陽一氣一交一 錯。

必非:一定不是。

【譯文】

漢武帝建元元年,漢武帝劉徹下詔,命朝廷大臣推舉賢能、正直、敢於直言相諫的人士。

丞相綰上奏說:「所推舉的賢良之才,在回答皇帝問題時,有的引用申不害、商鞅、韓非、蘇秦、張儀這些人的話,惑亂朝政,請求皇上都不要重用他們。」

漢武帝同意了他的上奏。

當時,全國參加考試回答漢武帝所提問題的有一百多人,漢武帝唯獨喜愛莊助的回答,就提拔他為中大夫。

六年之後,正是漢武帝元光元年,漢武帝又下詔推舉良賢人才,於是董仲舒等人脫穎而出,得以重用。

《資治通鑒》上說董仲舒是建元元年參加的漢武帝選拔人才的考試。

按照漢武帝所出試題中所說:「我每年春天都要到田地裡看望耕地的百姓,勉勵大家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尊崇有品德的人,派出許多官員,慰問有功勞的人,撫恤孤寡的人,為此竭盡心思,全力以赴。」

董仲舒回答說:「一陰一氣與一陽一氣一交一 錯,大氣一團一 充塞,芸芸眾生,少事幹,黎民百姓未能得到周濟。」

可見,這並非是漢武帝即位那一年,即建元元年開始的。

戊為武

【原文】

天干「戊」字只與「茂」同音,俗輩呼為「務」,非也。

吳中術者,又稱為「武」。

偶閱《舊五代史》梁1開平元年,司天監上言日辰2,內「戊」字請改為「武」,乃知亦有所自也。

今北人語多曰「武」,朱一溫一 父名誠,以「戊」類3「成」字,故司天諂4之耳。

【註釋】

1梁:後梁。

2上言日辰:向皇帝上書解說曆法。

3類:肖,像。

4諂:諂媚,奉承。

【譯文】

在天干中,「戊」字只和「茂」字同音,一般的人把它讀成「務」這個音,這不對。

吳中術士又讀成「武」這個音。

我有次偶然閱讀《舊五代史》,看到上面說,後梁太祖開平元年間,司天監上書皇帝陳說曆法,請求把天干中的「戊」字改用「武」,我才知道「戊」讀作「武」是有其原因的。

現在北方人一大多讀「武」這個音,後梁皇帝朱一溫一 的父親名字叫朱誠,「戊」字像「成」字,所以司天監才上書要求把「戊」字改用「武」字,以阿諛奉承皇帝。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卷一容齋隨筆·卷二容齋隨筆·卷三容齋隨筆·卷四容齋隨筆·卷五容齋隨筆·卷六容齋隨筆·卷七容齋隨筆·卷八容齋隨筆·卷九容齋隨筆·卷十容齋隨筆·卷十一容齋隨筆·卷十二容齋隨筆·卷十三容齋隨筆·卷十四容齋隨筆·卷十五容齋隨筆·卷十六容齋續筆·卷一容齋續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續筆·卷四容齋續筆·卷五容齋續筆·卷六容齋續筆·卷七容齋續筆·卷八容齋續筆·卷九容齋續筆·卷十容齋續筆·卷十一容齋續筆·卷十二容齋續筆·卷十三容齋續筆·卷十四容齋續筆·卷十五容齋續筆·卷十六容齋三筆·卷一容齋三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三筆·卷四容齋三筆·卷五容齋三筆·卷六容齋三筆·卷七容齋三筆·卷八容齋三筆·卷九容齋三筆·卷十容齋三筆·卷十一容齋三筆·卷十二容齋三筆·卷十三容齋三筆·卷十四容齋三筆·卷十五容齋三筆·卷十六容齋四筆·卷一容齋四筆·卷二容齋四筆·卷三容齋四筆·卷五容齋四筆·卷六容齋四筆·卷七容齋四筆·卷八容齋四筆·卷九容齋四筆·卷十容齋四筆·卷十一容齋四筆·卷十二容齋四筆·卷十三容齋四筆·卷十四容齋四筆·卷十五容齋四筆·卷十六容齋五筆·卷一容齋五筆·卷二容齋五筆·卷三容齋五筆·卷四容齋五筆·卷五容齋五筆·卷六容齋五筆·卷七容齋五筆·卷八容齋五筆·卷九容齋五筆·卷十附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