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齋隨筆》容齋四筆·卷九:【原文】宋孝武嘗令群臣賦詩,沈慶之手不知書,每恨眼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容齋隨筆》容齋四筆·卷九

容齋隨筆

容齋四筆·卷九

沈慶之曹景宗詩

【原文】

宋孝武嘗令群臣賦詩,沈慶之手不知書,每恨眼不識字,上逼令作詩,慶之曰:「臣不知書,請口授師伯。」

上即令顏師伯執筆,慶之口授之曰:「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

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

辭榮此聖世,何愧張子房1?」上甚悅,眾坐並稱其辭意之美。

梁曹景宗破魏軍還,振旅凱入,武帝宴飲聯句,令沈約賦韻,景宗不得韻,意色不平,啟求賦詩,帝曰:「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詩!」景宗已醉,求作不已。

時韻已盡,唯余競、病二字,景宗便操筆,其辭曰:「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

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帝歎不已,約及朝賢,驚嗟竟日2。

予謂沈、曹二公,未必能辦此,疑好事者為之,然正可為一佳對,曰:「辭榮聖世,何愧子房?借問路人,何如去病?」若全用後兩句,亦自的切3。

【註釋】

1張子房:即張良,字子房。

2竟日:一整天。

3的切:自然真切。

【譯文】

一天,南朝宋孝武帝令群臣賦詩。

沈慶之自己不會寫字,也不認字,看到孝武帝也要他做詩,不免有些焦急。

無奈,只好奏明聖上說:「臣自幼不會寫字,請允許我口述,讓顏師伯記錄下來。」

孝武帝接受了他的請求,就命顏師伯執筆記錄。

沈慶之思索之後說道:「微生遇多幸,得逢時運昌。

朽老筋力盡,徒步還南岡。

辭榮此聖世,何愧張子房?」孝武帝聽了,十分高興。

在坐的文武大臣聽罷,也都異口稱讚這首詩的語言優美。

南朝梁曹景宗發兵與北魏軍隊作戰,大獲戰捷,凱旋而歸。

梁武帝特設盛宴祝賀,並命文武群臣賦詩對句助興。

先讓沈約提出賦詩時所用的韻,賦詩的人必須按照自己的韻去作詩。

曹景宗沒有得到分給他的韻字,不能賦詩,心中很不高興。

於是,就請求武帝允許他賦詩。

武帝見此情景,就勸他說:「愛卿武藝超人,人才英俊,何必為一首詩而計較呢?」這時候,曹景宗正在興頭上,飲酒已有醉意,連聲請求武帝允許他賦詩。

原先擬定的韻字,只剩競、病二個字了。

景宗聽後,立即操筆疾書詩一首。

詩中說:「去時兒女悲,歸來笳鼓競。

借問行路人,何如霍去病?」武帝看後,驚歎不已,讚不絕口。

沈約及參與賦詩的文武大臣亦為此讚歎一整天。

在我看來,沈慶之、曹景宗二人,未必真能作出這樣令人歎服的好詩,疑為那些多事的人所杜撰。

然而,這兩首詩正好可以合成為這樣一篇佳對:「辭榮聖世,何愧子房?借問路人,何如去病?」若全用後兩句,亦非常恰當真切。

藍尾酒

【原文】

白樂天元日對酒詩云:「三杯藍尾酒,一碟膠牙餳。」

又云:「老過佔他藍尾酒,病余收得到頭身。」

「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

《荊楚歲時記》云:「膠牙者,取其緊固如膠也。」

而藍尾之義,殊不可曉。

《河東記》載申屠澄與路旁茅舍中老父、嫗及處一女 1環火而坐,嫗自外挈酒壺至曰:「以君冒寒,且進一杯。」

澄因揖,遜2曰:「始自主人翁,即巡澄,當婪尾。」

蓋以藍為婪,當婪尾者,謂在最後飲也。

葉少蘊3《石林燕語》云:「唐一人言藍尾多不同,藍字多作林,出於侯白《酒律》,謂酒巡匝,末坐者連飲三杯,為藍尾,蓋末坐遠,酒行到常遲,故連飲以慰之,以林為貪婪之意。

或謂林為燣,如鐵入火,貴其出色,此尤無稽。

則唐一人自不能曉此義。」

葉之說如此。

予謂不然,白公三杯之句,只為酒之巡數耳,安有連飲者哉?侯白滑稽之語,見於《啟顏錄》。

《唐書·藝文志》,白有《啟顏錄》十卷、《雜語》五卷,不聞有《酒律》之書也。

蘇鶚《演義》亦引其說。

【註釋】

1處一女 :少女,女孩子。

2遜:辭讓。

3葉少蘊:即葉夢得,字少蘊,蘇州吳縣人。

宋代著名詞人,其詞深厚清雋。

【譯文】

唐朝白居易在正月初一元日對酒作詩說:「三杯藍尾酒,一碟膠牙餳。」

又說:「老過佔他藍尾酒,病余收得到頭身。」

「歲盞後推藍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

《荊楚歲時記》說:「膠牙,是取牢固如黏膠的意思。」

至於藍尾意思是什麼,人們則不大明白。

《河東記》載:申屠澄與住在路旁茅屋中的老頭、老太婆及少女,圍著火爐而坐。

一個老太婆從外面提著一個酒壺進來,對申屠澄說道:「因為你冒著天寒而來,應當先喝一杯。」

申屠澄急忙站起身來拱手施禮,辭讓說:「禮當先讓主人喝上一杯,然後才能輪到我,當婪尾。」

這裡作婪尾,大概是因為把藍字寫成了婪字。

當婪尾的意思,就是說在聚會飲酒時最後一個喝酒。

另外,葉夢得在他的《石林燕語》中述說:「唐朝的時候,人們所說藍尾的意思,多有不同。

藍字大都寫成林,見於侯白所著《酒律》一書。

在這裡說聚會飲酒,輪流一圈,坐在末座即最後一個人要連喝三杯,稱為藍尾。

這大概是因為坐在末座的人,最後才喝,輪到他時要經過一段時間,所以讓他連喝三杯,以表示敬意。

有人認為林是貪婪的意思,還有人說林即燷,就像把一塊鐵放進火中,認為它能出色,這純是無稽之談。

由此可見,唐朝人自己也不大明白藍尾的真正意思。」

葉夢得的看法,即是如此。

在我看來,上述說法,未必就是這樣。

侯白在《酒律》中關於連喝三杯的記載,只是喝酒時的巡數,這裡哪有連飲的意思呢?侯白這些滑稽有趣的話,見於《啟顏錄》一書。

《唐書·藝文志》著錄侯白著《啟顏錄》十卷,《雜語》五卷,並沒有著錄他著有《酒律》一書。

蘇鶚的《演義》裡亦引用了葉夢得的說法。

歐一陽一公辭官

【原文】

歐一陽一公自亳州除兵部尚書知青州,辭免至四1,云:「恩典超優,遷轉頗數2。

臣近自去春由吏部侍郎轉左丞,未逾兩月,又超轉三資,除刑部尚書。

今才逾歲,又超轉兩資。

尚書六曹,一歲之間,超轉其五。」

累降詔不從其請3。

此是熙寧元年未改官制時,今人多不能曉。

蓋昔者左右丞在尚書下,所謂左丞超三次除刑書者,謂歷工、禮乃至刑也。

下雲又超兩次者,謂歷戶部乃至兵也。

其上唯有吏部。

故言尚書六曹,超轉其五雲。

【註釋】

1辭免至四:多次連續奏請辭官。

2遷轉頗數:陞遷許多次。

3累降詔不從其請:朝廷連次下詔不准許他辭官。

【譯文】

歐一陽一修自從在亳州(今安徽亳縣)除授兵部尚書知青州(今山東濰坊)以來,連續奏請辭官。

他在上書中說:「承蒙皇上特恩眷念,使臣得以多次晉陞。

臣自去年春天,由吏部侍郎轉為左丞,不到兩個月,又越次轉資三等,升為刑部尚書。

任刑部尚書到現在剛過一年的時間,又越次轉資二等。

尚書省下屬有六曹,官員的晉陞,是嚴格按照工、禮、刑、戶、兵、吏的資序進行的。

而臣在一年之內,連續越次轉資五等。」

歐一陽一修辭官的上書,接連進呈了四次。

朝廷看到之後,就連次下詔不准許他辭官。

這是神宗熙寧元年沒有進行官制改革以前的事,現在有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情況。

因為宋代官制舊制規定左丞、右丞位在尚書之下。

所謂左丞越次轉資三等為刑部尚書,是說沒有經過工部、禮部直接轉為刑部尚書。

另外,下面所說越次轉資兩等,是說沒有經過戶部直接轉為兵部。

在兵部的上面只有吏部。

所以歐一陽一修在上疏中說,自己是在尚書六曹中,連續越次轉資有五。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容齋隨筆
容齋隨筆·卷一容齋隨筆·卷二容齋隨筆·卷三容齋隨筆·卷四容齋隨筆·卷五容齋隨筆·卷六容齋隨筆·卷七容齋隨筆·卷八容齋隨筆·卷九容齋隨筆·卷十容齋隨筆·卷十一容齋隨筆·卷十二容齋隨筆·卷十三容齋隨筆·卷十四容齋隨筆·卷十五容齋隨筆·卷十六容齋續筆·卷一容齋續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續筆·卷四容齋續筆·卷五容齋續筆·卷六容齋續筆·卷七容齋續筆·卷八容齋續筆·卷九容齋續筆·卷十容齋續筆·卷十一容齋續筆·卷十二容齋續筆·卷十三容齋續筆·卷十四容齋續筆·卷十五容齋續筆·卷十六容齋三筆·卷一容齋三筆·卷二容齋續筆·卷三容齋三筆·卷四容齋三筆·卷五容齋三筆·卷六容齋三筆·卷七容齋三筆·卷八容齋三筆·卷九容齋三筆·卷十容齋三筆·卷十一容齋三筆·卷十二容齋三筆·卷十三容齋三筆·卷十四容齋三筆·卷十五容齋三筆·卷十六容齋四筆·卷一容齋四筆·卷二容齋四筆·卷三容齋四筆·卷五容齋四筆·卷六容齋四筆·卷七容齋四筆·卷八容齋四筆·卷九容齋四筆·卷十容齋四筆·卷十一容齋四筆·卷十二容齋四筆·卷十三容齋四筆·卷十四容齋四筆·卷十五容齋四筆·卷十六容齋五筆·卷一容齋五筆·卷二容齋五筆·卷三容齋五筆·卷四容齋五筆·卷五容齋五筆·卷六容齋五筆·卷七容齋五筆·卷八容齋五筆·卷九容齋五筆·卷十附錄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