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五卷危戰:凡與敵戰,若陷在危亡之地,當激勵將士決死而戰,不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五卷危戰

百戰奇略

第五卷危戰

【原文】

凡與敵戰,若陷在危亡之地,當激勵將士決死而戰,不可懷生,則勝。

法曰:「兵士甚陷,則不懼。

後漢將吳漢討公孫述,進入犍為界。

諸縣皆城守。

漢攻廣都,拔之。

遣輕騎燒成都市橋,武陽以東諸小城皆降。

帝戒漢曰:「成都十餘萬眾,不可輕也。

但堅據廣都,待其來攻,勿與爭鋒。

若不敢來,公須轉營迫之,須其力疲,乃可擊也。

」漢不聽,乘利遂自將步騎二萬餘人進一逼一成都,去城十餘里,阻江北為營,作浮橋,使別將劉尚將萬餘人屯於江南,相去二十餘里。

帝大驚,責漢曰:「比敕公千條萬端,何意臨事悖亂?既輕敵深入,又與尚別營,事有緩急,不復相及。

賊若出兵綴公,以大眾攻尚,尚破,公即敗矣。

幸無他者,急率兵還廣都。

」詔書未到,述果遣其將謝豐、袁吉將眾十餘萬出攻漢;使別將將萬餘人劫劉尚,令不得相救。

漢與大戰一日,兵敗走入壁,豐圍之。

漢召諸將厲之曰:「吾與諸將逾越險阻,轉戰千里,所在斬獲,遂深入敵地,今至城下,而與尚二處受圍,勢既不接,其禍難量。

欲潛師就尚於江南御之。

若能同心協力,人自為戰,大功可立,如其不然,敗必無餘。

成敗之機,在此一舉。

」諸將皆曰:「諾。

」於是,饗士秣馬,閉營三日不出,乃多立幡旗,使煙火不絕,夜銜枚引兵與尚合軍。

豐等不覺,明日,乃分兵拒江北,自將攻江南。

漢悉兵迎戰,自旦至哺,遂大敗之,斬謝豐、袁吉。

於是,率兵還廣都,留劉尚拒述,具以狀聞,而深自譴責。

帝報曰:「公還廣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擊公。

若先攻尚,公從廣都五十里悉步騎赴之,適當值其危困,破之必矣。

」於是,漢與述戰於廣都、成都之間,八戰八克,遂軍於郭中。

述自將數萬人出城大戰,漢使護軍高午、唐邯將銳卒數萬擊之。

述兵敗走,高午奔陣刺述,殺之。

旦日城降,斬述首傳送洛陽。

蜀遂平。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部隊陷入危亡的境地時,應當激勵全軍將士抱定必死的決心,奮勇殺敵,不可懷有貪生僥倖心理。

只有這樣,才能轉危為安,取得勝利。

誠如兵法所說:「部隊深陷危險境地,個人就不再存有恐懼了。」

東漢大將吳漢奉命率軍討伐割據成都稱雄的公孫述,部隊進入犍為郡所轄地區。

該郡各縣都憑城堅守。

吳漢揮軍攻克了廣都縣,又派輕裝騎兵燒燬了成都市橋,武陽以東的各小城邑都投降了吳漢。

這時,漢光武帝劉秀下詔告戒吳漢說:「成都有十多萬敵軍,不可輕視它。

但應堅守廣都,等待敵軍來攻,不要主動出擊與敵爭鋒。

如果敵軍不敢來攻,你就轉移營陣以一逼一迫它;必須等到敵軍一精一疲力竭之時,方可進擊它。」

吳漢並未聽從光武帝的諄諄告戒,竟乘勝自率步騎兵二萬餘人進一逼一成都。

當進至距成都十餘里處,於江水北岸紮營,並於江上架設浮橋,派副將劉尚率兵萬餘人屯駐於江水南岸,南北兩營地相距二十餘里。

光武帝得悉吳漢的進攻舉動後,大為吃驚,責備吳漢說:「我曾千叮嚀萬囑咐地告誡你,為什麼事到臨頭卻違背亂來?你既已輕敵貿然深入,卻又與劉尚分立兩營。

事情是有緩急之別的,而一旦遇到危急情況,就無法相互支援了。

敵人如果出兵牽制你,而以主力進攻劉尚,劉尚若被攻破,那麼,你也就失敗了。

幸好現在沒發生意外情況,你要立即率兵返回廣都堅守待敵。」

但光武帝給吳漢的詔書還未送到的時候,公孫述果然已經派遣其部將謝豐、袁吉率兵十餘萬人來攻吳漢;又派另外將領率兵萬金人襲劫劉尚營寨,企圖致漢軍兩營之間無法相互救援的被動局面。

吳漢率軍與敵大戰一天,遭到失敗而退回營壘,敵將謝豐乘勢揮軍包圍了吳漢軍。

吳漢召集眾將激勵他們說:「我和諸位將軍共同越過艱難險阻,轉戰千里之遙,所向斬獲甚多,才得以深入敵人腹地。

現今進至敵人都城之下,而我們與劉尚兩處竟都遭敵人包圍,形成互相不能救援之勢,此種局面的危害一性一是難以估量的。

因此,我打算秘密轉移兵力到江南與劉尚合兵一處,共同抗禦敵人。

如果大家能夠同心協力,人人奮勇作戰,大功就可建立;倘若不這樣,失敗必然而無其它餘地。

現在成敗的關鍵,就在這次行動了。」

諸位將領聽後齊聲說道:「是!」於是,吳漢以酒食款待將士,用草料餵飽戰馬,關閉營門三天不出戰;又在軍營中插立很多旗幟,保持煙火繚繞不斷,以此迷惑敵人。

三天過後的晚上,吳漢悄悄過江與劉尚合兵一處。

敵將謝豐等竟然沒有發覺,第二天,謝豐仍分兵一部抵禦江北漢軍,自率主力進攻江南漢軍。

吳漢親自指揮全部兵力迎戰敵軍,從清晨交戰直到黃昏時候,終於大敗敵軍,擊斬了敵將謝豐、袁吉。

於是,吳漢乘勝率軍還守廣都,留下劉尚所部繼續抵禦公孫述,並把有關戰況寫成奏狀上報光武帝,而且深切痛責自己的過失。

光武帝閱後批復道:「你率兵還守廣都,是很得要領的行動。

公孫述此後必定不敢丟開劉尚而直接來進攻你。

如果他先進攻劉尚,你從廣都率領全部步騎兵行軍五十里而赴援到那裡時,正是公孫述處於危險困疲的時候,因此打敗他將是勢所必然之事。」

此後,吳漢率軍同公孫述軍交戰於廣都至成都之間,前後八戰八捷,並進駐於成都外城。

公孫述親率數萬人出城與吳漢軍大戰,吳漢派遣護軍高午、唐邯率領數萬一精一銳部隊迎擊公孫述。

公孫述兵敗逃走,高午奮勇追擊,衝進敵陣揮槍猛一刺,殺死了公孫述。

第二天,成都城內的敵人開城投降。

吳漢令人斬下公孫述首級傳送到京都洛陽。

至此,蜀地割據勢力完全被平定。

【賞析】

本篇以《危戰》為題,顧名思義,旨在闡述部隊作戰陷入危險境地時,將帥應當採取何種措施以扭轉戰局。

它認為,一旦作戰中部隊陷入危困之時,為將帥者應當臨危不懼,激勵將士抱定決一死戰之志,奮勇殺敵。

只有這樣,才能轉危為安,取得最後勝利。

這裡所引孫子「兵士甚陷,則不懼」語,據唐代杜牧《注孫子》云:「陷於危險,勢不獨死,三軍同心,故不懼也。」

可見,士卒深陷危困之所以不懼怕,是因為全軍上下都抱定對敵決一死戰之志的結果,而全軍遇危之所以奮勇殺敵而不怕犧牲,又是由於平時將帥從嚴治軍所培養教育的結果。

一般說來,有什麼樣的將帥便帶出什麼樣的士卒。

要使部隊保持臨危不懼的勇敢一精一神,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將帥本身的表率作用和平時嚴以治軍的教育訓練工作。

本篇通過對將帥臨危處置措施的論述,卻告訴我們從嚴治軍的重要一性一。

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大將吳漢平定稱雄蜀地的割據勢力公孫述的作戰,就是體現為將帥者臨危如何扭轉敗局的一個戰例。

吳漢奉命率軍入川之初,由於進展順利而一度產生驕傲輕敵情緒,他不聽光武帝劉秀的諄諄告戒,竟分兵冒進,結果為敵所困,陷入危境。

這是不足取的。

然而,久經戰陣的大將吳漢身陷困境,卻又能臨危不懼,從容處置,指揮若定,這又是為將帥者應該傚法的。

他一面激勵將士「同心協力,人自為戰」,奮勇殺敵,一面吸取教訓,及時調整部署,與部下劉尚合兵一處,集中兵力,乘敵不覺,突然發起攻擊,一舉而粉碎了敵人的圍攻。

其後,又經八戰八捷,終於在次年攻佔成都,消滅了公孫述這個分裂割據勢力。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