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六卷佚戰:凡與敵戰,不可恃己勝而放佚,當益加嚴厲以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六卷佚戰

百戰奇略

第六卷佚戰

【原文】

凡與敵戰,不可恃己勝而放佚,當益加嚴厲以待敵,佚而猶勞。

法曰:「有備無患。

秦王翦將兵六十萬代李信擊荊。

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

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

荊兵數出挑戰,終不出。

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

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

」於是,王翦曰:「士卒可用。

」荊數挑戰而秦不出,乃引而東。

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出擊,大破荊軍。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不可依仗自己取得了勝利,就放縱部隊以至喪失警惕,應當越發嚴加戒備以等待敵人的再次進攻,做到處於安逸的條件下,仍像在勞困的環境中那樣常備不懈。

誠如兵法所說:「有了充分的戰爭準備,才能避免禍患發生。」

戰國時期,秦國將領王翦奉命率領六十萬大軍取代李信去攻打楚國。

楚國獲悉王翦增加了兵力來進攻,於是調集全國的軍隊來抗擊秦軍的進攻。

王翦率軍一到戰場,就立即構築堅固工事進行防守,不肯主動出戰。

楚軍多次出兵挑戰,秦軍始終不出兵應戰。

王翦每天讓士卒休養沐浴,改善伙食以撫一慰關心他們,並且親自同士卒一道用餐。

這樣過了很久,王翦便派人去詢問:「軍營中在作遊戲活動嗎?」

回報說:「部隊正在作投擲石彈和跳越障礙等活動。」

聽此報告後,王翦於是高興地說:「士卒現在可以使用打仗了。」

楚軍因為屢次出兵挑戰而秦軍並不出兵應戰,無奈只得向東撤退。

王翦乘機出兵追擊,命令一精一銳部隊奮勇追殺,結果大敗楚軍。

【賞析】

本篇以《佚戰》為題,旨在闡述勝仗之後如何防止鬆懈鬥志、喪失警惕而導致失敗的問題。

佚,通「逸」,安閒也;放佚,謂放一蕩安閒,這裡作「放鬆警惕」解。

它認為,在打了勝仗之後,不可憑恃勝利而放鬆警惕,相反,則應當更加嚴陣以待,處逸猶勞,切實做到有備無患。

戰爭的經驗展示了這樣一條規律:勝仗之後,往往是人們容易放鬆警惕的時候;而放鬆警惕,則極易為敵所乘而轉勝為敗。

本篇正是從這一歷史的經驗教訓中,提出了「不可恃己勝而放佚」和「佚而猶勞」的重要指導思想。

這是十分可貴的。

戰國末期,秦將王翦奉命率軍伐楚到達前線後,從當面敵情實際出發,採取了堅壁不戰之策。

他處逸猶勞,保持高度警惕。

為了養一精一蓄銳以更有效地打敗楚軍,王翦一面「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一面組織部隊大力開展以「投石超距」為內容的軍事訓練,把關心撫一慰士卒生活同加強部隊軍事訓練緊密結合起來,從而大大提高了部隊戰鬥力,為其後取得對楚作戰的勝利奠定了堅實基礎。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