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
第五卷虛戰
【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勢虛,當偽示以實形,使敵莫能測其虛實所在,必不敢輕與我戰,則我可以全師保軍。
法曰:「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
」
三國,蜀將諸葛亮在陽平,魏延諸將並兵東下,亮惟留萬餘守城。
魏司馬懿率二十萬眾拒亮,與延軍錯道,逕前,當亮軍六十里,候還,白懿云:「亮城中兵少力弱。
」亮亦知懿軍垂至,恐與己相一逼一,欲赴延軍,相去又遠,勢不能及。
將士失色,莫知其計。
亮意氣自若,敕命軍中皆偃旗息鼓,不得妄出;又令大開四門,掃地卻灑。
懿嘗謂亮持重,而復見以弱勢,疑其有伏兵。
於是,率眾退北山。
明日食時,亮與參佐拊手大笑曰:「司馬必謂吾示怯,將有強伏,循山走矣。
」候還白,如亮言。
懿後知之,深以為恨。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倘若我軍兵力虛弱,應當偽裝成實力強大的樣子,使敵人無法摸清我軍力量的虛實情況,敵人必定不敢輕易與我交戰。
這樣,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不受損失。
誠如兵法所說:「敵人所以無法同我交戰,是由於我採取示形之法而改變其進攻方向的緣故。」
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駐守在陽平關,派部將魏延等率主力東進,只留下萬餘人守衛陽平城。
魏國大將司馬懿率軍二十萬人前去抵禦諸葛亮,與東進的魏延軍錯道而行,逕直進至距諸葛亮六十里的地方,其偵察人員回來向司馬懿報告說:諸葛亮所在陽平城中兵力不多,力量虛弱。
而諸葛亮也知道司馬懿軍即將來到,擔心他向自己一逼一近,打算開赴魏延處,卻因彼此相距太遠,事態緊迫已經來不及了。
因此,蜀軍將士個個驚慌失色,不知應當採取什麼辦法。
然而,諸葛亮卻神態自若,鎮靜如常。
他命令城中蜀軍都放倒旗幟,停息鼓聲,不准隨便走出營帳;又命令士兵大開四面城門,於門前灑水掃地。
司馬懿一貫認為諸葛亮用兵謹慎持重,而現在卻又擺出虛弱的姿態,因此懷疑諸葛亮於城中埋設有伏兵,於是便率領大軍退往北山之下。
到了第二天吃飯的時候,諸葛亮同他的參謀助手們拍手大笑說:「司馬懿一定認為我故意裝出怯弱的樣子,埋設著強大的伏兵,所以才沿著山麓退走了。」
蜀軍偵察人員此時回來報告的情況,完全像諸葛亮所預料的那樣。
司馬懿後來知道了這個情況,深為悔恨。
【賞析】
本篇以《虛戰》為題,旨在闡述在敵我力量對比上,我處於勢虛力弱的情況下,如何擺脫被動、爭取主動的問題。
它認為,在對敵作戰中,如果我軍力量虛弱,則應以「示形」之法偽裝成力量充實雄厚的樣子,使敵人摸不透我軍的真實情況,它就不敢輕率進攻我。
那麼,我就可以保全實力,伺機再戰了。
力量虛弱而「偽示以實形」,實際上是一種以假亂真、迷惑敵人的方法,這在古代戰爭中,常常是處於弱軍一方,用以保存自己、待機破敵的一種戰法。
本篇所引諸葛亮大擺「空城計」智退司馬懿的事例,雖是「示形」惑敵的典型例子,但未必符合歷史實際。
此例出自《三國誌·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郭沖三事」。
裴氏在作注時已對諸葛亮大擺「空城計」一事的真實一性一提出質疑。
我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因為,首先,與史實不符。
陽平地處漢中,蜀建興五年(公元227年),諸葛亮初屯陽平之時,司馬懿尚為荊州都督,鎮守宛城(今河南南陽)。
至建興九年(公元23!」年)三月,司馬懿始奉詔與諸葛亮相拒於關中,而在此前後並未發生漢中陽平交戰事。
其次,與情理不符。
既然司馬懿親率二十萬大軍抵禦蜀軍,且又探明亮兵少力弱,那麼,從兵力對比上看,懿兵乃二十倍於亮兵。
司馬懿本可以憑借其壓倒的絕對優勢兵力,乘機圍攻諸葛亮而一舉殲滅之,怎麼會因為疑亮有伏兵而率兵退走北山呢?這顯然是不符合司馬懿一貫用兵的特點的。
另據《三國誌·蜀書·魏延傳》載稱:「延每隨亮出,輒欲請一精一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
延常謂亮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
既然諸葛亮不肯讓魏延統兵萬人單獨行動,那麼,又怎麼令其率重兵東下,而自己以少數兵力坐守孤城陽平呢?以上是我們閱讀和研究此例不可不加注意的問題。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