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九卷人戰:凡戰,所謂人者,推人士而破妖祥也。行軍之際,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九卷人戰

百戰奇略

第九卷人戰

【原文】

凡戰,所謂人者,推人士而破妖祥也。

行軍之際,或梟集牙旗,或杯酒變血,或麾桿毀折,唯主將決之。

若以順討逆,以直伐曲,以賢擊愚,皆無疑也。

法曰:「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

唐武德六年,輔公佑反,詔趙郡王李孝恭等討之。

將發,與將士宴集,命取水,忽變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自若曰:「〔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毋疑,此乃公佑授首之征也。

」遂飲而盡之,眾心為安。

先是,賊將拒險邀戰,孝恭堅壁不出,以奇兵絕其糧道。

賊饑,夜薄李營,孝恭堅臥不動。

明日,以羸兵扣賊營挑戰,別選騎裨以待。

俄而羸兵卻,賊追北且囂,遇祖尚,薄戰,遂敗。

趙郡王乘勝破其別陣,輔公佑窮走,追騎生擒之〔,江南悉平〕。

【譯文】

大凡戰爭中所說的「人戰」,是指發揮人的能動作用,而破除各種影響士氣的迷信邪說的問題。

在出兵征戰的過程中,或是遇到惡鳥群集主帥旗竿上,或呈出現杯中酒變成血紅色,或是發生指揮旗竿突然折斷等怪異現象時,唯有主將及時作出正確決斷,才能穩定軍心士氣。

倘若所進行的戰爭,是以正義攻討叛逆,以正直征伐邪曲,以賢能進擊愚頑,都應堅信必勝無疑。

誠如兵法所說:「要禁絕迷信,消除疑惑,部隊才能至死不會逃跑。」

唐朝武德六年,淮南道行台尚書左僕射輔公祏據丹陽舉兵反唐,高祖李淵詔命趙郡王李孝恭等人率軍討伐他。

唐軍進發前,孝恭與將吏聚集一堂共進飲筵,當他命人取來一杯水酒欲飲之時,杯中白酒突然變成血紅色,在座的諸位將領見此無不驚懼失色,但孝恭舉止卻坦然自若。

他慢慢舉起酒杯對大家解釋說:「禍福本無門徑可入,唯有人們自己召來。

大家不要犯疑惑,諸位請看,這杯中的血色正是輔公祏將要被殺頭的徵兆啊!」說完,一飲而盡,眾人仰視,驚懼不安的情緒終於平靜下來。

兩軍對陣後,輔公祏軍先是企圖憑據險要地形誘使唐軍來戰而截擊之,孝恭卻令唐軍堅守壁壘而不主動出戰,但在同時,他暗中派出奇兵切斷了輔軍的運糧道路,致使其在陷入缺糧挨餓的情況下,又乘夜進迫李孝恭,孝恭仍然安臥營中不動。

第二天,李孝恭派出一些老弱殘兵前往敵營挑戰,另選一精一銳騎兵由盧祖尚率領列陣以等待敵人來攻。

不一會,孝恭所派的老弱殘兵退卻下來,輔軍緊追不捨,氣焰異常囂張,與盧祖尚騎陣相遭遇,被唐軍打得大敗。

這時,李孝恭乘勝揮軍攻破輔軍其餘陣地,公祏窮蹙不支而逃,唐軍騎兵尾隨追擊,活捉了輔公祏,江南完全被平定。

【賞析】

本篇以《人戰》為題,旨在闡述戰爭中如何發揮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為正義而戰的問題。

它認為,所謂「人戰」,就是充分發揮人的能動作用,破除迷信邪說以堅定部隊鬥志的問題。

出師過程中,凡遇各種怪異現象,都要主將給予妥善解決,以保持部隊高度穩定。

只要所進行的是「以順討逆,以直伐曲」的戰爭,都要堅定不移地去戰鬥。

本篇這裡所說的「以順討逆,以直伐曲」,實際是講戰爭的一性一質問題。

對於戰爭一性一質的認識,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政治集一團一是有不同的認識標準的。

儘管本篇是從封建統治階級的立場看待戰爭一性一質的,因而不可避免地有其階級的局限一性一,但是,它在繼承前代思想觀點的基礎上,明確賦予戰爭以「順」與「逆」、「直」與「曲」,即正義與非正義的一性一質區別,這也是值得肯定的。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八月,趙郡王李孝恭奉命進討據守丹陽稱帝反唐的輔公祏,行前在與諸將飲筵席上,出乎意料地發現杯中酒呈紅色,面對這突如其來的怪異現象,滿座皆驚惑不解,認為這對出師不吉利。

唯獨主帥李孝恭鎮定自若,泰然處之。

對此種怪異現象,孝恭從容不迫地解釋說:「禍福無門,唯人所召。

自顧無負於物,諸公何見憂之深!公祏惡積禍盈,今承廟算以致討,碗中之血,乃公祏授首之後征。」

(見《舊唐書·李孝恭傳》,下同)孝恭一席鞭辟入裡的話語,不禁使諸將狐疑頓釋,情緒安定下來。

作為唐軍主帥的李孝恭在突遇某種變異現象時,不但自己不驚惑、不迷信,而且還能及時令人信服地予以解惑釋疑,從而保持了部隊的高度穩定,這無疑是確保爾後作戰勝利的重要條件。

當然,唐軍此戰的勝利,更主要原因還在於李孝恭能夠從實際出發,實施恰到好處的作戰指導。

首先,當對方來攻之時,他採取了「堅壁不與斗」的方針,使自己處於以逸待勞的態勢;其次,他「使奇兵斷其糧道」,陷對方於饑疲狀態;第三,又「使羸兵扣賊壘挑之」(見《新唐書·李孝恭傳》),誘使對方陷入唐軍一精一騎包圍之中,結果,一戰大敗輔公祏軍。

公祏窮蹙不支,棄丹陽東走,孝恭急命騎將追擊,至武康而活捉輔公祏,「江南悉平」。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