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
第七卷挑戰
【原文】
凡與敵戰,營壘相遠,勢力相均,可輕騎挑攻之,伏兵以待之,其軍可破。
若敵用此謀,我不可以全氣擊之。
法曰:「遠而挑戰,欲人之進也。
」
十六國,姚襄據黃落,苻生遣將苻黃眉、鄧羌等率步騎〔萬五千〕討襄。
襄深溝高壘,固守不戰。
鄧羌曰:「襄一性一剛愎,易以撓動。
若長驅一行,直壓其壘,襄必忿而出戰,可一戰而擒也。
」黃眉從之,遣羌率騎三千軍於壘門。
襄怒,盡銳出戰。
羌偽不勝,率騎而退,襄追之於三原,羌回〔騎〕拒襄,〔俄〕而黃眉至,大戰,斬之,〔盡〕俘其眾〔,黃眉等振旅而歸〕。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在雙方營壘相距較遠,兵力對比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可以派遣輕裝騎兵前往敵營挑戰,同時設伏兵等待敵人來攻而襲擊它。
這樣,敵人便可以被打敗。
倘若敵人也使用這種計謀引一誘我時,我不可以出動全部兵力去追擊它。
誠如兵法所說:「敵人離我很遠而又前來挑戰,是企圖誘我貿然輕進而上當。」
十六國時期,後秦將領姚襄率軍進佔黃落鎮,前秦帝苻生派遣苻黃眉、鄧羌等將率領步騎兵討伐姚襄。
姚襄憑據深溝高壘而堅守不戰。
鄧羌向苻黃眉建議說:「姚襄一性一格倔強自負,容易被挑一動。
我們如果長驅疾進,直迫其營壘,姚襄必定忿怒而出戰,這樣便可一戰而活捉他。」
苻黃眉聽後採納了這個建議。
於是,派遣鄧羌率領三千騎兵直迫於姚襄軍營門前。
姚襄為此大怒,率領其全部一精一銳部隊出營交戰。
鄧羌偽裝戰敗而引軍後退,姚襄揮軍追到三原,這時鄧羌突然回軍拒戰,苻黃眉率領大軍也恰好趕到,與姚襄軍展開激戰,一舉擊斬了姚襄,全部俘獲了他的部隊,苻黃眉等將整頓隊伍,凱旋而歸。
【賞析】
本篇以《挑戰》為題,旨在闡述對於憑壘固守不戰之敵所採取的戰法。
它認為,對於憑壘固守不出的敵人,可用輕騎兵前去挑誘其出戰,再以預設伏兵襲擊它,就可以打敗敵人。
它特別強調指出,當敵人以同樣辦法挑誘我時,我不應以全部兵力出戰,以免中敵誘伏之計。
歷史的經驗表明,以「挑戰」之法誘敵入伏而殲滅之,這在古代作戰中,是為兵家經常用以調動敵人就範的一種有效戰法。
然而,既善於以「挑戰」之法誘殲敵人,又善於防止敵人「挑戰」而中計上當,才稱得上是高明的戰爭指導者。
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很可貴的。
十六國時期,前秦苻黃眉擊敗後秦姚襄的三原之戰,就是採用「挑戰」之法而獲勝的成功戰例。
東晉陞平元年(公元357年)四月,前秦帝苻生派遣衛大將軍苻黃眉和建節將軍鄧羌等率步騎兵一萬五千人進攻據守黃洛鎮的後秦將領姚襄。
當時,姚襄有兵二萬七千人,幾乎是苻黃眉軍的二倍;他憑借自己的優勢兵力,採取了「深溝高壘,固守不戰」的方針。
有鑒於此,苻黃眉採納鄧羌的建議,根據「襄一性一剛愎,易以撓動」的弱點,派遣鄧羌率領三千騎兵前往黃落挑戰,直壓姚襄的「壘門而陣」(見《資治通鑒·晉紀二十二》),企圖誘迫姚襄軍脫離固壘而於運動之中殲滅之。
姚襄既不識此誘敵聚殲之計,又不聽佛門法號智通關於「宜厲兵收眾,更思後舉」(見《晉書·姚襄記》)的正確建議,竟怒而「盡銳出戰」,顯然犯了盲動不慎的冒險主義錯誤;交戰後,鄧羌佯敗後退,姚襄又不察真偽,錯把對方佯敗當真敗,於是驅兵於後緊追不捨,追至三原之時,鄧羌揮軍回戰,苻黃眉親家大軍驟至,與姚襄展開激戰,一舉而「盡俘其眾」,姚襄本人則於激戰中被殺。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