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三卷交戰:凡與敵戰,傍與鄰國1,當卑詞厚賂結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三卷交戰

百戰奇略

第三卷交戰

【原文】

凡與敵戰,傍與鄰國1,當卑詞厚賂結之,以為己援。

若我攻敵人之前,彼犄2其後,則敵人必敗。

法曰:「衢地則合交。」

三國蜀將關羽,圍魏曹仁於樊,魏遣左將軍於禁等救之,會漢水暴起,羽以舟兵虜禁等步騎三萬送江陵4。

是時,漢帝都許昌5,魏武6以為近賊,欲徙河北,以避其鋒。

司馬懿諫曰:「禁等為水所沒,非戰守之所失,於國家大計未有損失,而便遷都,既示敵以弱,又淮、淝之人俱不安矣。

孫權、劉備,外親而內疏,羽今得意,權必不願也。

可諭權,令犄其後,則樊圍自解。」

魏武從之,遣使結權,遂遣呂蒙西襲公安,拔之,羽果棄樊而去。

【註釋】

1傍與鄰國:王本作「傍有鄰國」。

2犄(j&igra一ve;):牽制。

3衢地則合交:語出《孫子兵法·九地篇》。

4江陵:今屬湖北。

5漢帝都許昌:漢帝,即東漢獻帝劉協。

建安元年(公元!」96年)九月,曹一操一奉獻帝自洛陽遷都於許昌(今河南許昌東)。

6魏武:即曹一操一。

曹一操一死後,其子曹丕代漢稱帝,是為文帝,建國號魏,追尊曹一操一為武皇帝,故史稱曹一操一為魏武帝。

7本篇史例出自《晉書·宣帝紀》,又見《三國誌·魏書·蔣濟傳》。

【提示】

本篇以《交戰》為題,旨在闡述怎樣開展外交活動以配合軍事鬥爭的問題。

它認為,在戰爭中,要通過卑詞厚禮結交鄰國,爭取其成為自己的盟友。

這樣,在我對敵實施正面進攻之時,它可從側後牽制敵人,就能取得勝利。

篇中所引「衢地則合交」一語,出自《孫子兵法·九地篇》。

衢地,指多國接壤之地區。

合交,結交也。

整個句意是,在多國接壤的地區作戰,要開展外交活動,結交盟友以為已援。

世間事物的發展變化,總是以內因為根據、以外因為條件,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這樣一個基本規律進行的。

作為事物的特殊運動形態的戰爭也不例外。

一個國家要奪取戰爭的勝利,固然主要依靠國家內部的物質力量和全民的一團一結奮戰,但是,來自國際間的外部援助(包括人力物力的支援),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條件。

本篇能夠認識到外援對於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一性一,並且提出以外交手段配合軍事鬥爭,這一思想無疑是正確的。

東漢末曹一操一聯合孫權以解樊城被困之危,就是運用外交手段達到軍事目的的成功一例。

當時,曹一操一面對關羽圍困樊城的不利態勢,曾一度產生遷都河北的想法。

後來,由於司馬懿等人的及時建議,而採取了「聯孫破劉」的正確方針。

他根據司馬懿所分析指出的:「劉備、孫權,外親內疏」的實際情況,派人去吳,以「許割江南以封權」(見《三國誌·魏書·蔣濟傳》)為誘餌,破壞了孫、劉聯盟。

此後,孫權正是在曹一操一的誘使下,適時出兵襲佔了關羽後方荊州,迫使關羽棄樊而去,樊城被困之危乃解。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對於毗連戰區的鄰國,應當以卑恭言詞和厚重財物結交它,爭取其成為自己盟援國。

倘若作戰中我進攻敵人的正面,盟國牽制敵人的後面,這樣,就一定能把敵人打敗。

誠如兵法所說:「在多國交界的「衢地」作戰,應當結交盟國作為後援。」

三國時期的蜀國大將關羽把魏將征南將軍曹仁圍困在樊城,曹一操一派遣左將軍於禁等人率軍前往救援,正趕上漢水暴一漲,關羽指揮水師迎戰,俘獲了於禁等步騎兵三萬人,然後把他們押送到江陵。

當時,漢獻帝立都於許昌,曹一操一認為許昌距敵太近,想把首都遷往黃河以北,以躲避關羽的兵鋒威脅。

但大將司馬懿卻勸阻說:「於禁等人實為洪水所淹沒,並非作戰不力所造成的失敗,這對國家大局並沒有什麼損失。

如果因此而輕率遷都,不僅是向敵人示弱,還會引起淮河、漢水流域的民眾慌懼不安。

孫權與劉備雖然結為盟友,實際上是外表親近而內裡疏忌。

關羽如今得意,孫權必不高興。

據此,可以派人諭示孫權,使令他從背後牽制關羽,這樣,樊城之圍就自然解除了。」

曹一操一採納了司馬懿的建議,派遣使者去東吳結好孫權。

孫權於是派呂蒙率軍西進襲佔了公安和南郡,關羽果然放棄對樊城的圍困而退走了。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