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四卷爭戰:凡與敵戰,若有形勢便利之處,宜爭先據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四卷爭戰

百戰奇略

第四卷爭戰

【原文】

凡與敵戰,若有形勢便利之處,宜爭先據之,以戰則勝。

若敵人先至,我不可攻,候其有變則擊之,乃利。

法曰:「爭地勿攻。

三國,魏青龍二年,蜀將諸葛亮出斜谷。

是時,魏將司馬懿屯渭南,郭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議者多謂不然。

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蕩民心,此非國之利也。

」懿善之,淮遂屯北原。

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遂逆擊之。

後數日,亮盛兵西行,淮將皆以為欲攻西圍,淮獨以亮見形於西,欲使兵眾應之,必攻東耳。

其夜,果攻陽遂,有備不敗。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倘若遇到對作戰有利的地形,應當搶先佔據它,憑此作戰就能勝利。

如果有利地形為敵人先期佔領,我軍便不可貿然發動進攻,而應等待敵人自身發生變化,再乘機發起攻擊才有利於取勝。

誠如兵法所說:「遇有敵我雙方必爭的有利地形,已為敵人搶先佔領了,就不要貿然發動攻擊。」

三國時期,魏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蜀國丞相諸葛亮率軍(十萬)出斜谷北攻曹魏,且在蘭坑一帶墾田種地。

此時,魏國大將司馬懿率兵駐屯在渭水之南,其部將郭淮推測諸葛亮一定要爭奪北原,便建議魏軍搶先佔領該地,但在討論中多數人認為不必如此。

郭淮因此而進一步分析說:「倘若諸葛亮跨過渭水而登上北原,再派兵控制了北部山區,就會切斷隴道,動搖民心,這將是不利於國家大計的。」

司馬懿聽完郭淮的一席話非常讚賞,並派他率兵進屯北原。

就在郭淮所部進佔北原,正在構築工事之際,蜀軍大批趕到這裡,郭淮於是揮軍迎擊之。

幾天後,諸葛亮大張旗鼓地調兵西行,郭淮的部將們都認為諸葛亮要攻打魏軍西部陣地,唯獨郭淮看出諸葛亮是用「示形」之法偽裝向西進攻的樣子,以此誘使魏軍前去應戰,而真正企圖則是向東進攻陽遂。

當天夜裡,蜀軍果然向陽遂發起進攻,但因郭淮預先有所準備,才使魏軍沒有打敗仗。

【賞析】

本篇以《爭戰》為題,旨在闡述爭奪有利地形條件對作戰勝敗的重要一性一問題。

它認為,對敵作戰中,凡是有利地形,都應先敵搶佔它,只有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而有利地形一旦為敵搶先佔領時,就不可盲目進攻它,而要等待敵情發生變化時再行攻擊才為有利。

戰爭的實踐表明,地形條件的好壞,無疑是直接影響戰局發展變化的重要客觀因素。

佔領了有利地形,就可能打勝仗;失去了有利地形,就可能打敗仗。

這在戰爭發展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三國時期司馬懿破諸葛亮五攻曹魏之戰,便是體現先敵搶佔有利地形而取得戰場主動權的成功戰例。

魏明帝青龍二年(公元234年)四月,蜀相諸葛亮率軍北出斜谷,向曹魏發動第五次進攻。

諸葛亮鑒於此前四次北攻曹魏「皆以運糧不繼」(見《資治通鑒·魏紀四》)而未獲得成功,乃分兵於蘭坑地區「屯田為久駐之基」(同上),以解決對敵作戰的物資保障問題。

當時,魏將司馬懿率軍屯駐於渭水之南,採取背水為陣、堅壁不戰的方針。

諸葛亮企圖攻佔北原要地以「隔絕隴道」,陷魏軍於困境而迫其決戰。

然而,此計卻被魏將郭淮所識破,他向司馬懿建議並親自率軍搶先佔領了北原。

諸葛亮見一計未成,又施一計,採用「現形於西」而實東攻的佯動誤敵戰法,企圖東進攻佔陽遂,結果又被郭淮慧眼所識破。

諸葛亮企圖先敵佔領北原、陽遂的作戰行動連遭挫折後,蜀軍面對固守不戰的司馬懿,已完全陷於無可奈何的被動局面。

此後,諸葛亮五攻曹魏之戰所以沒有成功,固然有其國內政治、經濟方面的深刻原因,但就軍事戰略而言,蜀軍未能先敵搶佔北原要地以實現其「隔絕隴道」而陷魏軍於困境的戰略企圖,也是蜀軍未獲成功的一個不可小視的原因。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