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二卷眾戰:凡戰,若我眾敵寡,不可戰於險阻之間,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二卷眾戰

百戰奇略

第二卷眾戰

【原文】

凡戰,若我眾敵寡,不可戰於險阻之間,須要平易寬廣之地。

聞鼓則進1,聞金則止,無有不勝。

法曰:「用眾進止。」

晉太元3時,秦苻堅4進屯壽陽5,列陣淝水6,與晉將謝元7相拒。

元使謂苻堅8曰:「君遠涉吾境,而臨水為陣,是不欲速戰。

請君少卻,令將士得周旋,僕與諸君緩轡而觀之,不亦樂乎!」堅眾皆曰:「宜阻淝水,莫令得上。

我眾彼寡,勢必萬全。」

堅曰:「但卻軍,令得過9,而我以鐵騎數十萬十向水,一逼一而殺之。」

融亦以為然。

遂麾兵卻,眾因亂而不能止。

於是,元與謝琰⑾、桓伊⑿等,以一精一銳八千渡淝水,石軍⒀拒張蠔⒁,小退。

元、琰仍進兵大戰淝水南,堅眾大潰。

【註釋】

1聞鼓則進:王本及汪本皆作「聞鼓則戰」。

2用眾進止:語出《司馬法·用眾第五》。

3晉太元:馬本及諸本皆脫「太」,今據史補。

太元,東晉孝武帝年號。

秦音淝水之戰,即發生在太元八年(公元383年)。

4苻堅:十六國時期的前秦皇帝。

氏族,略陽臨渭(今甘肅秦安東南)人。

在淝水作戰失敗後,為羌族首領姚萇所擒殺。

5壽陽:今安徽壽縣。

6淝水:在今安徽合肥境內。

7謝元:史載本作「謝玄」,因《百戰奇法》原作者避宋太祖趙匡胤始祖名諱(「玄朗」之「玄」)而援引時改「玄」為「元」。

謝玄,東晉名將,宰相謝安之侄。

曾受命組織北府兵以御前秦。

淝水戰後,他率軍收復了徐、兗、青、豫等州大片土地。

8苻堅:馬本及諸本皆誤作「苻融」,今據史載校改。

9但卻軍,令得過:馬本及諸本皆作「但卻,無令得過」,顯與原意相悖,故據史校改。

十數十萬:馬本及諸本皆誤作「數萬」,今據史校改。

⑾謝琰:東晉宰相謝安之子,淝水之戰時任輔國將軍。

⑿桓伊:東晉譙國鑟e縣(今安徽宿縣西)人,字叔夏。

初任淮南太守,後遷豫州刺史。

淝水之戰後,因功升任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都督。

⒀石軍:即謝安之弟謝石所率之軍。

⒁張蠔:馬本及諸本皆誤作「張耗」,今據史校改。

⒂本篇史例出自《晉書·謝玄傳》。

【提示】

本篇以《眾戰》為題,旨在闡述在我眾敵寡情況下作戰應當注意掌握的原則。

它認為,對敵作戰中,若兵力對比處於我眾敵寡時,不能在險狹之地與敵決戰,而須選擇開闊平坦地域作戰,這樣才便於兵力展開,進退開合靈活機動。

在冷兵器為主要作戰武器的古代,兵力數量的多少無疑是戰勝攻取的基本條件,但地形條件的好壞利弊,也是克敵制勝的重要客觀因素。

一個善於用兵的指揮員,不但應當懂得有什麼兵力打什麼仗,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還應懂得根據兵力和武器狀況,選擇適於己而不適於敵的有利地形條件。

在中國古代戰爭中,善於利用地形條件克敵制勝的戰例是不勝枚舉的,然而,不能根據兵力情況選擇適宜地形條件而導致作戰失敗的,也是不乏其例的,東晉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堅攻晉的淝水之戰的慘敗,就是比較典型的一例。

當時,苻堅恃眾輕敵,把數十萬大軍擺在淝水一岸,由於地勢狹窄,不利於大兵一團一機動,故當其前鋒軍稍向後撤,立即引起整個部隊陣勢大亂,完全失去自控能力。

晉軍乘機渡水,窮追猛打,大敗秦軍。

苻堅以「眾號百萬」(《晉書·謝玄傳》,下同)之師竟敗給「眾凡八萬」的東晉軍,這固然主要由於秦軍士氣低落、普遍厭戰和苻堅驕傲輕敵所致,而在作戰指導上,身為全軍統帥的苻堅不善選擇有利地形條件,把眾多軍隊置於狹窄地段而難於機動,也是導致秦軍慘敗的一個原因。

【譯文】

大凡作戰,如果兵力對比我眾敵寡時,不可與敵交戰於險狹之地,一定要選擇平坦開闊地域作戰場,以便於部隊聽到鼓聲就前進,聽到鑼音就收兵。

這樣,對敵作戰就沒有不勝利的。

誠如兵法所說:「指揮大部隊作戰,可進就進,不可進就停止。」

東晉孝武帝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帝苻堅率領大軍進至壽陽,並臨淝水一岸而擺好陣勢,同晉將謝玄隔水對峙。

謝玄派人對苻堅說:「你率軍長途跋涉深入我境,卻臨水列陣,這分明是不想同我速戰。

你們要能稍向後退,讓我軍渡過淝水,使雙方將士得以從容周旋交戰,我與諸君騎馬慢行而觀戰,不也是件樂事嗎?」

苻堅的部將都說:「應當憑據淝水阻截晉軍,不讓其渡河衝上岸來。

我軍兵多,對方兵少,只有這樣,才是萬全必勝之策。」

苻堅不以為然地說:「只管退軍,讓它渡河,(乘其渡河之中),我們以數十萬騎兵,一逼一向河中而殲滅之。」

苻融(堅之弟)也贊成這樣做。

於是,苻堅下令秦軍後撤。

不料部隊因動而大亂,竟一退而不能停止。

晉將謝玄與謝琰、桓伊等人率領一精一兵八千順利渡過淝水。

晉軍都督謝石率部進攻秦軍張蠔所部,不利稍退,而謝玄和謝琰依然揮軍奮擊,與敵激戰於淝水之南,苻堅部隊慘遭失敗。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