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九卷聲戰:凡戰,所謂聲者,張虛聲也。聲東而擊西,聲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九卷聲戰

百戰奇略

第九卷聲戰

【原文】

凡戰,所謂聲者,張虛聲也。

聲東而擊西,聲彼而擊此,使敵人不知其所備,則我所攻者,乃敵人所不守也。

法曰:「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

後漢建武五年,耿弇與張步相拒,步使其弟藍將一精一兵二萬守西安,諸郡太守合萬餘人守臨淄,相去四十餘里。

弇進兵畫中,居二城之間。

視西安城小而堅,且藍兵又一精一;臨淄雖大而易攻,乃敕諸將會後五日攻西安。

藍聞之,日夜為備。

至期夜半,弇敕諸將皆蓐食,會明,至臨淄。

護軍荀梁等爭之,以為宜速攻西安。

弇曰:「〔不然。

〕西安聞吾欲攻之,日夜備守;臨淄出其不意,至必驚擾,攻之,則一日可拔。

拔臨淄則西安孤,張藍與步阻絕,必自亡去,所謂擊一而得二者也。

若攻西安,不卒下,頓兵堅城,死傷必多。

縱能拔之,藍帥兵奔還臨淄,並兵合勢,觀人虛實。

吾深入敵地,後無轉輸,旬日之間,不戰而困。

諸君之言,未見其宜。

」遂攻臨淄,半日拔之,入據其城。

張藍聞之,果將兵亡去。

【譯文】

大凡作戰中所說的「聲戰」,就是用虛張聲勢的佯動戰法來迷惑敵人。

聲言攻其東而實際擊其西,聲言攻其彼而實際擊其此。

這樣,便可迫使敵人不知道究竟從哪裡進行防守;而我軍真正所要進攻的,恰是敵人沒有防備的地方。

誠如兵法所說:「善於實施進攻作戰的軍隊,能使敵人不知道怎樣防守。」

東漢建武五年,大將耿弇率軍同割據勢力張步相對抗。

時據守劇縣(今山東昌樂西北)的張步,派遣其弟張藍率領一精一銳部隊二萬人進駐西安,並令其所轄諸郡太守集中兵力萬餘人駐守臨淄,兩城相距四十餘里。

耿弇率軍進至畫中,此地位於西安與臨淄二城之間。

耿弇偵察知道西安城小而堅固,且有張藍一精一銳部隊防守;臨淄城雖大卻容易攻取。

於是,耿弇責令諸將集會一處,宣佈說五天後進攻西安。

張藍獲此消息後,晝夜嚴加戒備。

到了第五天,耿弇命令全軍將士提前於半夜起一床一吃飽飯,天亮時候進至臨淄城下。

這時,護軍荀梁等人在攻打臨淄的問題上同耿弇發生了爭執,他們認為應當迅速攻打西安。

耿弇分析指出說:「不能先打西安。

因為西安的守敵聽說我軍要進攻他們,已經晝夜加緊守備;我們現在進攻臨淄乃是出其不意,必使該城守敵驚慌失措,猛攻一天就可破城。

攻克臨淄,西安就陷入孤立境地,張藍因與張步之間交通斷絕而成孤立無援之敵,因此必定又將棄城逃跑。

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箭雙鵰的戰法。

如果先攻西安,不能很快攻克,頓兵於堅城之下,必會給我軍造成更多傷亡。

縱然能夠攻克西安,張藍率兵逃往臨淄,與該城守軍合兵協力,便可尋機向我發動進攻。

我軍深入敵境作戰,沒有後方供一應,十天之內,不經交戰便將陷入困境。

諸位所談意見,看不到有何恰當可取之處。」

於是,耿弇揮軍進攻臨淄,半天即攻克,進佔了該城。

張藍聽到這個消息後,果然率兵逃跑了,漢軍不戰而得西安。

【賞析】

本篇以《聲戰》為題,取其虛張聲勢之義,旨在闡述進攻作戰中採用「聲東擊西」戰法的重要作用問題。

它認為,採用「聲東而擊西」戰法進攻敵人,就可以使敵人不知從何處對我進行有效防守,從而便可為我造成殲敵的有利條件和可乘之機。

「聲東擊西」戰法,實際上是一種佯動誤敵手段。

採用此法,往往可以誘使敵人上當和調動敵人就範,進而達成出其不意、攻其無備的作戰效果。

因此,在古代戰爭中,「聲東擊西」便成為兵家經常用以進攻敵人的有效戰法。

東漢初年,漢將耿弇攻取臨淄與西安兩地的作戰,就是巧妙運用此法而獲勝的。

東漢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建威大將軍耿弇在取得平定濟南的作戰勝利後,繼而率軍向割據勢力張步發動進攻。

當時,張步率軍駐守於劇縣,為了阻截漢軍攻勢,他一面急令其弟張藍率領一精一兵二萬進駐西安,一面又令其所隸諸郡太守集兵萬餘堅守臨淄,企圖以相距僅四十里的兩城構成犄角之勢,來阻擋漢軍的進攻。

此時,耿弇率軍已進至畫中,恰在西安與臨淄兩城之間。

他從「西安城小而堅,且藍兵又一精一,臨淄雖大而易攻」的敵情實際出發,採取了聲言攻西安而實攻臨淄的「聲東擊西」戰法,出敵不意地首先攻佔了守備薄弱的臨淄。

結果,敵人臨淄一失,西安守敵頓形孤立。

在此形勢下,張藍被迫放棄西安而逃住劇地張步處,耿弇兵不血刃地進佔了西安,取得了「擊一而得二」的重大勝利,從而為漢軍此後徹底平定張步割據勢力,創造了有利條件。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