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八卷分戰:凡與敵戰,若我眾敵寡,當擇平易寬廣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八卷分戰

百戰奇略

第八卷分戰

【原文】

凡與敵戰,若我眾敵寡,當擇平易寬廣之地以勝之。

若五倍於敵,則三術為正,二術為奇;三倍於敵,二術為正,一術為奇。

所謂一以當其前,一以攻其後。

法曰:「分不分為縻軍。

梁將陳霸先、王僧辯討侯景,軍於張公洲。

高旗巨艦,截江蔽空,乘潮順流。

景登石頭,望之不悅,曰:「彼軍士有如是之氣,不可易也。

」帥鐵騎萬人,鳴鼓而前。

霸先謂僧辯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首尾相應。

賊今送死,欲為一戰。

我眾彼寡,宜分其勢。

」僧辯從之,以勁一弩一當其前,輕銳蹂其後,大陣沖其中。

景遂大潰,棄城而走。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如果我軍兵多而敵軍兵少時,應當選擇平坦開闊的地域來戰勝敵人。

如果兵力對比我五倍於敵時,就要分兵以三份的兵力為「正兵」進攻敵人正面,以二份的兵力為「奇兵」進攻敵人側後;如果兵力對比我三倍於敵時,就要分兵以二份的兵力為「正兵」進攻敵人正面,以一份的兵力為「奇兵」進攻敵人側後。

這種分兵擊敵的進攻部署,就是通常所說的,以主要兵力行正面進攻,以部分兵力行側後襲擊的前後夾擊的戰法。

誠如兵法所說:「應當分散使用兵力時而不分兵,就成為自己束縛自己的『縻軍』了。」

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大將陳霸先和王僧辯率軍討伐叛亂分子侯景,進至張公洲。

梁軍巨大戰艦上旌旗高高飄揚,以橫斷江面、遮蔽天日之勢,乘潮順流浩蕩而下。

侯景登上石頭城,望見梁軍艦船的磅礡氣勢,不高興地說:「敵軍有如此雄壯氣勢,不可輕視他們啊。」

於是,侯景親率一精一銳騎兵萬人,擂動戰鼓而向前迎戰。

陳霸先見狀對王僧辯說:「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把部隊指揮得如同常山之蛇那樣,首尾可以相互救應。

敵人現在前來送死,企圖拚命一戰。

我軍眾多而敵軍寡少,我們應當採取分兵擊敵的戰法去打擊敵人。」

王僧辯聽從了陳霸先的意見。

梁軍以一支配有強弓硬一弩一兵器的部隊迎戰敵人正面,以輕裝一精一銳騎兵襲擊敵人側後,而以主力部隊衝擊敵軍中央,把叛軍打得大敗,叛首侯景則棄城逃跑。

【賞析】

本篇以《分戰》為題,顧名思義,旨在闡述在何種條件下實施分兵擊敵和怎樣分兵擊敵的問題。

它認為,在敵寡我眾的條件下作戰,為實施分兵擊敵的指導原則,在利用地形方面,要選擇平坦寬闊的地形條件;在兵力部署方面,要以主力擔任正面進攻(「為正」),以一部擔任側後襲擊(「為奇」),即是做到「一以當其前,一以攻其後」。

這樣,才能打敗敵人。

本篇這裡引自《唐李問對》的「分不分為縻軍」,縻軍者,受束縛的軍隊也;句意是,在應當分散使用兵力時而不分散兵力,就成了自我束縛的軍隊了。

實戰的表明,集中兵力,是戰勝敵人所通常運用的主要作戰原則,但是,在一定條件下,分散使用兵力,亦即分兵以擊敵,同樣也是戰勝敵人必不可少的作戰原則。

不懂得或者不善於集兵以擊敵,固然不能戰勝敵人,而不懂得或者不善於分兵以擊敵,同樣也不能戰勝敵人。

本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這是很可貴的。

南朝梁元帝承聖元年(公元552年),梁將陳霸先與王僧辯等率軍平定侯景叛亂之戰,就是運用分兵擊敵指導原則的成功戰例。

當時,叛首侯景據守石頭城,陳霸先率領優勢兵力,採用分兵以擊敵的作戰原則,「命諸將分處置兵」(見《陳書·高祖本紀》),對侯景叛軍形成了四面包圍之勢;在交戰後,又能運用奇正交錯的戰法,「以勁一弩一當其前,輕銳蹂其後,大陣沖其中」,結果大敗叛軍,迫使侯景棄城遠逃,從而取得了平叛作戰的決定一性一勝利。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