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第八卷逐戰:凡追奔逐北,須審真偽。若旗齊鼓應,號令如一,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百戰奇略》第八卷逐戰

百戰奇略

第八卷逐戰

【原文】

凡追奔逐北,須審真偽。

若旗齊鼓應,號令如一,紛紛紜紜,雖退走,非敗也,必有奇也,須當慮之。

若旗參差而不齊,鼓大小而不應,號令喧囂而不一,此真敗卻也,可以力逐。

法曰:「凡從勿怠,敵人或止於路,則慮之。

唐武德元年,太宗征薛仁杲,其將宗羅[日侯]拒之,大破於淺水原。

太宗帥騎追之,直趨折[土庶]圍之。

仁杲將多臨陣來降,復還取馬,太宗縱遣之。

須臾,各乘馬至。

太宗具知仁杲虛實,乃進兵合圍。

縱辯士喻以禍福,仁杲遂降。

諸將皆賀,因問曰:「大王破敵,乃捨步兵,又無攻具,經薄城下,鹹疑不克,而卒下之,何也?」太宗曰:「此權道〔迫之,使其計不暇發,以故克〕也。

且羅[日侯]所將皆隴外人,吾雖破之,然斬獲不多。

若緩之,則皆入城,仁杲收而撫之,未易克也;迫之,則兵散隴外,折[土庶]自虛,仁杲破膽,不暇為謀,所以懼而降也。

【譯文】

大凡追擊敗逃之敵,必須查明其是真敗逃還是假敗逃。

如果敵人軍旗整齊有序,鼓聲呼應協調,指揮號令統一,隊伍眾而不亂,其雖然後退而走,但並不是真正的敗退,而其中必有奇謀異策,對此必須慎重考慮而後行動。

倘若敵人軍旗參差不齊,鼓聲大小錯亂不協,指揮號令喧鬧不一,這才是真正的敗退。

對於這種敵人,應當全力以赴地進行追擊。

誠如兵法所說:「凡是追擊撤退之敵,不可懈怠麻痺;敵人如果中途停駐不走時,就要考慮其是否另有陰謀。」

唐高祖武德元年,秦王李世民奉命率軍征討割據隴西而固守折址城的薛仁杲。

薛仁杲派部將宗羅睺領兵抵抗,於淺水原被唐軍打得大敗而逃。

李世民親率騎兵,(步兵主力隨後)跟蹤追擊,一直追到折址城,將拒守於該城的薛仁杲包圍起來。

薛仁杲的部將多數是在臨陣交戰時而投降唐軍的,之後又提出返還城裡取馬再來,李世民同意任其返還。

不一會,他們都各自乘馬而歸。

李世民通過降將而掌握了薛仁杲的虛實情況,於是,一面命令後續部隊迅速跟進,從而四面包圍了折址城;一面派遣能言善辯之士入城向敵人曉以福禍利害之關係,薛仁杲終於被迫開城投降。

戰後,眾將領都來向李世民祝賀,並借此機會詢問道:「大王您在大破宗羅睺軍之後,立即丟下步兵,又無攻城器械,卻率騎兵直迫折牆城下。

當時大家都不相信能夠破城降敵,但最終竟攻下來了。

這是什麼原因呀?」

李世民解釋說:「這是採用的權變之道,而迫使敵人無計可施,所以就戰勝了它。

況且,宗羅睺所部將士都是隴西地區的人,我軍雖然大破其軍,然而擊殺俘獲的不多。

當時如果緩慢追擊的話,潰敗的敵人都會逃入折址城,薛仁杲把他們集中起來加以安一撫使用,我們就不容易戰勝他們了;反之,如果緊追不捨,不給其喘一息機會,敵人敗兵就會流散於隴西各地,這樣一來,折城中自然空虛好攻了。

面對此種形勢,薛仁杲已經嚇破了膽,沒有時間另謀對策了,所以他因懼怕我軍強大攻勢,就只能開城投降了。」

【賞析】

本篇以《逐戰》為題,旨在闡述對敗退之敵作戰應注意掌握的原則,實質屬於追擊作戰問題。

它認為,追擊敗敵,必須查明其真偽後再行動。

對於非敗而退之敵,應審慎行動,勿中其奇計;但對真正潰敗之敵,則應全力追擊,務求殲滅之。

從敵情實際出發,決定作戰行動,這是古今中外一切善戰者皆須遵循的一條重要指導原則。

本篇基於對此點的較好認識,而強調在追擊作戰中,對敗敵「須審真偽」,爾後決定是否採取追擊的作戰行動,這無疑是十分正確的。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8年)十一月,秦王李世民率軍進擊薛仁杲的淺水原之戰,就是體現追擊作戰原則的一個戰例。

薛仁杲是唐初割據隴西而自稱秦帝的薛舉之子,當時他正率兵屯據折址城。

唐軍進至高址(今陝西武功北),薛仁杲派宗羅睺率軍抗拒,李世民鑒於薛軍兵多氣盛,先是採取堅壁不出以待敵疲而後戰的方針,與宗羅睺部相持六十餘日。

當敵出現糧盡兵疲的情況時,李世民及時抓住這一有利時機,適時轉變戰略,一面派「遣將軍龐玉先陣於淺水原南以誘之」(見《舊唐書·太宗本紀上》,下同)來攻,一面親率主力大軍「奄自原北,出其不意」地直搗宗羅睺陣後。

宗羅睺部在唐軍前後夾擊之下,大敗而逃。

為了徹底消滅敵人,李世民親率少數騎兵在前對敗敵窮追不捨,大軍隨後直趨折址城下,從而對「嬰城自守」的薛仁杲軍,迅速形成「四面合圍」之勢;而守城薛軍士氣極度低落,紛紛「爭自投下」(見《資治通鑒·唐紀二》)降附唐軍。

薛仁杲見大勢已去,被迫率一精一兵萬餘開城請降。

綜觀此戰,李世民在作戰指導上的成功之處,主要在於他能依據敵情實際和戰場態勢的發展變化,不失時機地轉變戰略和採取切實可行的戰法,這既是李世民實施作戰指導的顯著特點,又是唐軍淺水原作戰取得勝利的重要原因。

分類:古代兵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百戰奇略
第一卷計戰第一卷謀戰第一卷間戰第一卷選戰第一卷步戰第一卷騎戰第一卷舟戰第一卷車戰第一卷信戰第二卷教戰第二卷眾戰第二卷寡戰第二卷愛戰第二卷威戰第二卷賞戰第二卷罰戰第二卷主戰第二卷客戰第二卷強戰第二卷弱戰第三卷驕戰第三卷交戰第三卷形戰第三卷勢戰第三卷晝戰第三卷夜戰第三卷備戰第三卷糧戰第三卷導戰第三卷知戰第四卷斥戰第四卷澤戰第四卷爭戰第四卷地戰第四卷山戰第四卷谷戰第四卷攻戰第四卷守戰第四卷先戰第四卷後戰第五卷奇戰第五卷正戰第五卷虛戰第五卷實戰第五卷輕戰第五卷重戰第五卷利戰第五卷害戰第五卷安戰第五卷危戰第六卷生戰第六卷死戰第六卷饑戰第六卷飽戰第六卷勞戰第六卷佚戰第六卷勝戰第六卷敗戰第六卷進戰第六卷退戰第七卷挑戰第七卷致戰第七卷遠戰第七卷近戰第七卷水戰第七卷火戰第七卷緩戰第七卷速戰第七卷整戰第七卷亂戰第八卷分戰第八卷合戰第八卷怒戰第八卷氣戰第八卷逐戰第八卷歸戰第八卷不戰第八卷必戰第八卷避戰第八卷圍戰第九卷聲戰第九卷和戰第九卷受戰第九卷降戰第九卷天戰第九卷人戰第九卷難戰第九卷易戰第九卷餌戰第九卷離戰第十卷疑戰第十卷窮戰第十卷風戰第十卷雪戰第十卷養戰第十卷畏戰第十卷書戰第十卷變戰第十卷好戰第十卷忘戰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