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戰奇略
第二卷教戰
【原文】
凡欲1興師,必先教戰。
三軍2之士,素習離、合、聚、散之法,備諳3坐、作、進、退之令,使之遇敵,視旌麾4以應變,聽金鼓而進退。
如此,則戰無不勝。
法曰:「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
5
戰國時,魏將吳起6曰:「夫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
故用兵之法,教戒為先。
一人學戰,教成十人;十人學戰,教成百人;百人學戰,教成千人;千人學戰,教成萬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
以近待遠,以佚待勞,以飽待饑。
圓而方之,坐而起之7,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後之,分而合之,結而解之。
每變教習,乃授其兵,是為將事。」
8
【註釋】
1欲:馬本及唐本、王本皆誤作「與」,今從汪本。
2三軍:春秋時期,大國多設三軍,如晉設上、中、下三軍,以中軍之將為三軍之統帥。
楚則設左、中、右三軍。
本篇所稱「三軍」,是對全軍的統稱。
3諳(ān):熟記,熟悉。
4旌麾(jīnghuī):謂古時用羽一毛一裝飾的軍旗,主將用以指揮軍隊作戰。
5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語出《論語·子路第十三》。
6吳起:戰國初期著名軍事家。
著有《吳子》流傳後世。
7坐而起之:馬本及唐本、汪本皆作「坐而進之」,不符《吳子》原義,今從王本。
8本篇史例出自《吳子·治兵第三》。
【提示】
本篇以《教戰》為題,旨在闡述加強部隊教育訓練的重要一性一。
它認為,要興兵打仗,必須首先加強部隊教育訓練。
只有平時搞好訓練,使全軍掌握戰術方法,熟悉作戰號令,才能使部隊在實戰中看到指揮旗幟的變化而採取相應行動,聽到鳴金擊鼓的聲響而進退自如。
戰爭的經驗告訴人們,打仗固然要靠勇敢一精一神,但是,光憑勇敢而不懂戰術技術,也是不能打勝仗的。
「從戰爭學習戰爭」,這是在戰爭環境下提高部隊作戰技能的重要方法,但在和平條件下,抓好平時的教育訓練,乃是提高部隊軍事素質的基本途徑。
平時教育訓練卓有成效,戰時才能多打勝仗,否則,就要吃敗仗。
孔子所說「以不教民戰,是謂棄之」,正是這個道理。
吳起是戰國初期的著名軍事家,他在長期的軍事實踐活動中,積累了治軍與作戰的豐富經驗,並撰寫兵法《吳子》一書流傳後世。
本篇所引吳起關於教育訓練問題的論述,雖然由於時代的發展變化,他當時所主張的某些訓練內容,已經不能實用於今天,但是,他所強調的「教戒為先」,即把教育訓練擺在治軍首位的戰略思想;他所創造的「一人學戰,教成十人……萬人學戰,教成三軍」的抓骨幹帶全體的訓練方法,對我們今天抓部隊教育訓練,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
【譯文】
大凡要興兵打仗,必須首先訓練部隊學會怎樣作戰。
全軍將士只有平時經過嚴格訓練,全面掌握疏開、收攏、集結、分散的戰術方法,完全熟悉停止、行動、前進、後退的作戰號令,那麼,使用這樣的部隊對敵作戰時,他們在看到指揮旗幟的不同揮動而應變自如,聽見鳴金擊鼓的不同聲響而進退得當。
這樣,就能戰無不勝。
誠如兵法所說:「使用未經訓練的民眾去作戰,就意味著白白拋棄他們的生命。」
戰國時期,魏國將領吳起說:「將士常常戰死於沒有打仗的本領,失敗於缺乏靈活的戰術。
所以,用兵的法則,以教育訓練為先決條件。
一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十人;十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百人;百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千人;千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萬人;萬人學會打仗,可以教會全軍。
戰法訓練要教會部隊運用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陣法與戰術訓練要教會部隊懂得怎樣由圓陣變方陣,由跪一姿變立姿,由前進變停止,由向左轉向右,由向前轉向後,由分散變收攏,由集結變疏開。
各種戰法、陣法和戰術變化都進行認真訓練之後,才可以給部隊配發兵器。
這就是為將帥者的職責。」
分類:古代兵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