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
17 治國原則
大道廢,有仁義。
智慧出,有大偽。
大道:合乎自然規律的治身之道和治國之道。
仁義:仁十愛十和正義,是人類最美好的思想品德。
智慧:人類特有的辨析判斷和發明創造的能力,也是區別於獸類的主要標誌。
老子是體道聖人,深明矛盾的對立轉化規律,矛盾著的雙方是互相對立、互相依存的,只強調一個方面,矛盾必然會向其相反的方面轉化。
脫離了大道而強調仁義,就會出現不仁不義;脫離了大道而強調智慧,十陰十謀詭計就會相伴而生。
人們讚美仁義,渴求智慧,是因為身處大道廢馳、社會紛亂、人十性十貪婪的時代。
如果社會本身就是至純至樸的,人人都是真善美的化身,仁義、智慧還有誰會強調呢?就像一個身十體健康的人,他不會去感激良醫;不是痛不欲生,他不會渴求杜冷丁;一個內心世界豐富的人,用不著尋求外來刺激。
這裡,老子所要說明的是,捨大道而強調仁義、智慧,是捨本取末、背道而馳。
仁義、智慧雖不失為一付治世良藥,但它治標不治本,再說,有良藥出現,就會有假藥降生。
假藥可查,假仁假義則不易識破。
強調仁義、智慧的作用,是站在「有」的層面上說法,是不懂得辯證法的十精十髓,關鍵是沒有體「無」。
老子談道論德,是要求人們樹立合乎道的思想觀念,通過自身實踐把握世界的本質規律,用來指導人們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之間、人與人之間以及自我與真我之間的矛盾。
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忠臣。
孝慈和忠臣,都是受人們尊敬的。
家庭需要孝慈,國家需要忠臣,然而孝慈和忠臣的背後卻是家庭不和、十奸十臣當道,這又是人們所不願看到的。
昏亂,是說先有昏君而後有國亂。
治國和治家,道理是一樣的,都應該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
不改變傳統的價值觀念,不端正人的道德意識,只強調孝慈和忠臣的作用,「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就永遠不會改變。
以上四句是提出問題,針對仁義和智慧、孝慈和忠臣的負面效用進行了分析,指出強調仁義、大偽出現、六親不和、國家昏亂的現象,都是大道廢馳的結果。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聖」:聖王,泛指人治社會的統治者,如天子、帝王、君主以及獨十裁主義者,而不是指老子所說的聖人。
「絕聖棄智」,就是杜絕一切背道而馳的獨十裁統治,棄絕一切「以智治國」的政治體制。
已往的十奴十隸社會、封建社會,不論是仁治、禮治,還是法制,都是建立在君主帝王的「以智治國」基礎上的,實行的是專制主義。
只要消滅了專制主義,人民自然會提高百倍的利益。
「絕聖棄智」,是對一切專制統治的徹底否定。
仁義思想是站在有為的層面上設言施教,引導人們棄惡從善,化解社會矛盾,但這是主觀片面的。
在階級社會裡,仁義與否只能以統治者的利益標準來衡量。
因此,仁義必然會成為統治階級剝削和壓迫人民的十精十神工具,仁義的本質就是吃人。
「絕仁棄義」,是對套在人民頭上的十精十神枷鎖的徹底否定。
「巧」,這裡是機巧、欺詐的意思。
「利」,是利己主義。
以利己主義的人生觀來指導人生,在物質利益的誘十惑下,不擇手段的強盜、慣偷自然出現。
「絕巧棄利」是對個人名利思想的徹底否定。
以上三句,指出要想「民利百信」、「民復孝慈」、「盜賊無有」,就必須「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此三者,以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屬:
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
「此三者」,指「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
屬:歸屬、歸結。
「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絕巧棄利」,是解決社會矛盾的三種具體方式,但是,只用文字來說明是不夠的,所以,還要讓它們歸結到具體的措施上來,那就是「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
見:現,呈現,推出。
素:沒有染色的生絲。
這裡比喻品質純潔、高尚的聖人。
樸:沒有加工的原木。
這裡比喻合乎自然法則的社會法律。
社會法律是神聖的,是在全民的共同培育下形成的,是合乎客觀規律的,不允許有任何私意的加工和雕刻,否則就失去了自然十性十。
合乎客觀規律的法則是自然法、無為法,否則就是人為法、有為法。
「見素抱樸」,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
「見素抱樸」對應於「絕聖棄智」。
「絕學無憂」,是說要棄絕唯心的仁義說教,解除統治階級的十精十神枷鎖,用「不言之教」取代言教。
「絕學無憂」對應於「絕仁棄義」。
「少私寡慾」,是說要少些個人主義思想,多些集體主義思想,以集體主義取代個人主義。
「少私寡慾」對應於「絕巧棄利」。
「見素抱樸、絕學無憂、少私寡慾」是老子提出的治國的三項具體措施。
本章是政治論。
第一部分指出社會矛盾加劇的原因。
第二部分指明解決這些社會矛盾的策略。
第三部分則指明了治國的具體措施。
附:本章由通行本第十八章、第十九章合併而成。
另外,「絕學無憂」一句,有的版本放在本章的最後,有的則作為下一章的首句,感覺都不合適,故作調整,放在「少私寡慾」前面,和上文「絕仁棄義」相對。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