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56 幸福觀: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道德經解讀》56 幸福觀

道德經解讀

56 幸福觀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道,蘊藏著宇宙萬物之所以存在和發展變化的奧妙,蘊涵著獲得人生幸福的大智大慧。

善人得道,成為人生之至寶,終生受用不窮。

那些貪求外在功利的不善之人不可能得道,但是,為了獲得極端個人利益,滿足他們人生欲十望,又不得不借助於道來掩飾、保護自己。

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

故立天子,置三公。

雖有拱、璧、以先四馬,不如坐進此道。

美麗動聽的語言可以換回別人的尊敬,美好的行為可以獲得別人的擁戴——劉備摔子,曹十操十割發,即屬於「美言」、「美行」。

也正因為懂得「美言」、「美行」,才成就了他們的帝王之尊.,獵取了他們所追求的外在名利。

既然「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不善之人又怎麼能夠棄絕呢?因此,世間才確立了「天子」,配置了「三公」。

言下之意,天子、三公都是披著道的外衣,善於說漂亮話,做漂亮事的不善之人。

天子:上天的兒子。

十奴十隸社會、封建社會的統治者,稱自己為上天的兒子,那麼由他們建立、執掌的帝王政權就是天命所授,自己的一切行為都是上天的旨意,因而是合理的。

公:公平、公正的意思,這裡指稱諸侯國的國王。

周朝的最高統治者稱「天子」,各諸侯國的國王稱「公」。

王公的任務是奉天子之命,公平、公正地為民辦事。

三,並非確數,是「多」的意思。

天子、王公本來是剝削階級的代表人物,卻被美化成上天的兒子,人民的公僕,這才是天下最大的謊言。

「自古權與貴,不系才與賢」,是對天子之尊,三公之貴的最確切的註解。

天子、三公不絕,世間不善之人不滅!

儘管天子、王公享受著文武百官的朝拜以及三宮六院之美,出行時乘坐著由四匹馬拉著的大車,但還是不如坐入道境。

拱:雙手相合高舉,軀體彎成弧形,這是文武百官對天子、王公的十奴十才之禮。

璧:碧玉,喻妃嬪。

以先四馬:四匹馬拉著的大車。

坐進此道:以靜坐的方式進入道境。

這一天人合一的境界才是物我兩忘,絕對逍遙自十由的。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古人所以尊崇大道,是什麼原因呢?這是因為,修道之人,不說是為了達到最高境界,求得神通,只說為了使自我免遭疾患之罪。

所以,大道才為天下人視為寶貴。

健康長壽,無病無災,這是人生幸福的一個主要方面。

修煉道德功,不但可以積蓄真氣以抵禦外來邪氣的侵襲,而且還可以消除遺傳基因中攜帶的病毒,還我一個健康的體魄,這是道德功最基本的功能。

我們知道,返樸歸真、創造自己的十精十神天國、預知過去未來是修煉道德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當然,這一境界不可能人人達到,但是,只要潛心修煉,「有罪以免」是人人可以實現的。

所以天下人無不以此道為貴。

修煉道德功不僅可以造福於自我,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造福於後代。

基因病毒可以遺傳,自我個十性十亦可以遺傳。

修煉道德功所培育的健康的基因、良好的個十性十,自然可以給子孫後代帶來好命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古人是不會欺騙我們的。

本章是修道者的幸福觀。

至善之人潛心求道,徹悟人生真諦,拔除了產生人生種種痛苦的根源,享受著十精十神天國的無限美妙,這才是人生的最大幸福。

不善之人汲汲於外在的名利,以致用盡心計,不擇手段,來滿足自我永無止境的貪慾之心。

即使他們獵取了天子之尊,三公之貴,其十精十神境界還是無法和得道之人的十精十神天國相比。

身十體的健康雖說是道德功的副產品,然而,從「有罪以免」的角度來說,無病無災就是福,這也是人們所普遍嚮往的,所以,強身之道歷來為人們所重視。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道德經解讀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