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
41 人性論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
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卻:止、退。
糞:名詞動用,肥、養的意思。
走:跑。
戎馬:比喻十精十卵十。
郊:荒郊。
就治身而言,「天下有道」,是說人們懂得養生之道,通過奪十精十補腦之術來養生。
「卻走馬以糞」即奪十精十補腦之術。
「戎馬生於郊」,即漏洩十精十液,說明不懂得養生之道。
養生之道之於當今社會尤為迫切,儘管世界人民的平均壽命有了很大提高,但生命的質量並不樂觀,身十體對疾病的抵抗力越來越差。
現在,人們用於治病的費用已遠遠高於吃糧的費用,並且越是發達國家醫藥費用越高。
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本原因就是不懂得養生之道。
人們不知惜十精十如命,加強自身內在修養,卻視之如糞土、垃圾,毫無節制地行十婬十欲之事,以滿足自我情十欲。
不懂得養生之道,不僅造成身十體的疾病,而且還造成十精十神上的疾病。
現在,社會上因十精十神空虛而自十殺身亡者逐年增加,老年憂鬱症、癡呆症、十精十神分裂症等日趨嚴重。
這些症狀的產生都是不知修之於內,一味地尋求外來刺激,以滿足自我欲十望的結果。
罪莫大於可欲,
禍莫大於不知足,
咎莫大於欲得。
罪:過錯。
禍:禍害。
咎:凶險。
罪、禍、咎,都是指十婬十欲給身十體帶來的危害,危害的程度是逐層加重的。
可欲:可以實現欲十望即達到十性十生活的高十潮。
不知足:欲十望不知滿足。
欲得:欲十望得以放縱。
就養生而言,罪過莫大於可以達到欲十望;禍害莫大於不知滿足欲十望;凶險莫大於欲十望得以放縱。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所以,知道什麼是可以滿足的,什麼是不可以滿足的,然後去克制不可以滿足的自我欲十望,常守可以令人滿足的心靈世界,就永遠滿足了,罪、禍、咎的人生弊端自然也就沒有了。
知足,就是知足於樸,有樸與我為伴,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
對於「知足之足」,有道之士抱朴子也有高論:「知足者則能肥遁勿用,頤光山林。
紆鸞龍之翼於細介之伍,養浩然之氣於蓬蓽之中。
襤褸帶索,不以貿龍章之暐曄也;負步杖筴,不以易結駟之駱驛也。
藏夜光於崇岫,不受他山之攻;沉靈甲於玄淵,以違鑽灼之災。
動息知止,無往不足。」
本章是老子的人十性十論。
十婬十欲是健康的罪魁禍首,若要養生,必須從克制十婬十欲開始。
道德功的修煉,就是從克制十婬十欲開始的。
修煉道德功是遵循「液化十精十,十精十化氣,氣化神,神還樸」這一思路前進的,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強調守十精十如玉,惜十精十如命,使之不脫、不漏,並長期堅持不懈,直至返樸歸真。
其中的奧妙就在一個「化」字,只知惜守,不知轉化,同樣會給身十體帶來疾病。
隨著十精十氣的轉化,人一旦進入天人合一的玄妙境界,自我私慾就自然漫漫地消失了,自我價值觀亦隨之轉化。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