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解讀
35 意識論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德:屬於意識範疇,是人的世界觀、社會政治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總和。
上德:來源於道或者符合於道的思想意識,具有客觀十性十、全面十性十。
不德:不固執於自我主觀意識。
一個真正覺悟了的人,其所作所為,總是遵循客觀規律,從不盲從自我主觀願望,憑感情、意氣用事,這樣的人才是具有道德的、遠見卓識的人。
和「上德」相對的是「下德」,「下德」是沒有體悟道的、來源於現象世界的意識、思想、觀念,具有局限十性十和主觀片面十性十。
不失德:固執己見,不能拋開自我主觀意識。
一個沒有體悟大道的人,總是執著於事物的表面現象,所以,他還沒有也不可能獲得正確的思想意識。
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下德有為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
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無為:遵循客觀規律而為,讓法則發揮作用。
無不為:無所不為。
有以為:為了實現個人功利而有所作為。
以:這裡是指個人目的。
為之:主觀而為,具有片面十性十。
無以為:無所作為,達不到預期目的。
「上德」之人遵循客觀規律,以法治國,所以能夠取得無所不為的業績。
「下德」之人強調有為,以智治國,是為了自我名利而為。
「上仁」之人欲以仁恩天下,但不會達到預期的目的。
「上義」之人欲以義感天下,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為。
「上禮」之人欲以禮安天下,結果得不到天下人的響應,反而被人們推翻其統治,拋棄其禮節。
統觀「上德」、「下德」、「上仁」、「上義」、「上禮」,只有「上德」是客觀行為,其它都是主觀行為。
下德包含仁、義、禮。
一個不明道的統治者,總是以自我名利為中心,所以,他所推行的仁、義、禮,都是為了鞏固他的統治地位的。
故失道而後德,
失德而後仁,
失仁而後義,
失義而後禮。
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在道、德、仁、義、禮這一組概念中,它們的關係是包含關係,即道包含德,德包含仁,仁包含義,義包含禮。
道作為世界的本質、規律,是客觀存在的,是真理。
人們失去道則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況下強調仁、義、禮,仁、義、禮必然向其反面轉化。
失去了道,人們就會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迷惑,淪為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觀念,外在的名利成為人生追求的目標。
在名利的誘十惑下,人的虛偽十性十、欺騙十性十、十陰十險十性十自然逐漸形成。
仁、義、禮的本質是美好的,她是道德的行為體現,是有道之士的自然流露。
但是,歷代無道的統治者為了維護本階級的利益,無不對其作出人為的規定十性十,使其成為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
尤其是禮,它是道的最末節,最注重表面現象,歷代統治者尤其強調它的作用,結果使得人十性十中淳樸、誠信的美德日趨淡薄。
縱觀歷史和當今世界,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披著禮的外衣去幹不可告人的勾當。
這正是因為禮最重外飾的原故。
所以說,禮是忠信淡薄和社會混亂的罪魁禍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
處其實,不居其華。
故去彼取此。
前識者:人的外官所能意識到的,指表面的仁、義、禮。
能夠為人們的外觀所意識到的,都是表面現象,具有虛偽十性十和欺騙十性十。
捨本質而重現象,是人類走向愚昧的開始。
具有天地之志的大丈夫,是不會執著於事物的表面現象的,因為,欲實現天地之志,就必須證悟大道,配天地之德。
因此,大丈夫拋開虛華的表面現象,修德悟道,去探求世界的內在本質。
本章是《德經》的首章。
辯證地分析了道與德、仁、義、禮的關係。
這裡,老子沒有否定德、仁、義、禮,相反,而是追求最純真,最完美的德、仁、義、禮。
德即自我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人類的正確意識(上德)只能靠識道來獲得,來源於表面現象的意識(下德)是主觀的、片面的。
執著於認識事物的表面現象,真理永遠無法獲得。
用德、仁、義、禮治國,就是崇尚人治,愚化人民,人類永無自十由。
可以斷言,世界文化的中心必將轉移到中國的道家文化上來,而老子的道德思想必將成為整個人類的指導思想。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