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須頌篇:本篇明顯地表現了王充向漢章帝獻媚邀一寵一 的精神狀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論衡》須頌篇

論衡

須頌篇

【題解】

本篇明顯地表現了王充向漢章帝獻媚邀一寵一 的精神狀態。

王充認為,後代知道古代帝王道德高尚,主要是由於有得力的臣子加以頌揚記載;漢代名聲不揚,「咎在俗儒不實論也」。

他指責那些「俗儒」、「拘儒」、「育喑之儒」,「信久遠之偽,忽近今之實」、「好稱古而毀今」、「涉聖世不知聖主」,或「知聖主不能頌」,致使漢代在「百代之下」。

因此,他在本篇中反覆論述漢代「天下太平」,有待「鴻筆之臣」的頌揚。

他表白說:「今上即命,未有褒載,《論衡》之人,為此畢一精一。」

他寫《論衡》就在於「為漢平說」,但他感到遺憾的是自己未受重用,因此「褒功失丘山之積,頌德遺膏腴之美」。

他希望能到皇帝身邊工作,以便「論功德之實,不失毫釐之微」,「彰漢德於百代,使帝名如日月」。

【原文】

60·1古之帝王建鴻德者,須鴻筆之臣褒頌記載,鴻德乃彰,萬世乃聞。

問說《書》者:「『欽明文思』以下,誰所言也?」

曰:「篇家也。」

「篇家誰也?」

「孔子也。」

然則孔子鴻筆之人也。

「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也。

鴻筆之奮,蓋斯時也。

或說《尚書》曰:「尚者,上也;上所為,下所書也。」

「下者誰也?」

曰:「臣子也。」

然則臣子書上所為矣。

問儒者:「禮言『制』,樂言『作』,何也?」

曰:「禮者,上所制,故曰制;樂者,下所作,故曰作。

天下太平,頌聲作。」

【註釋】

欽明文思:這是《尚書·堯典》中一句歌頌堯的話。

王充以「欽明文思」以下為孔子所言,系指《書序》而言,漢人皆以《書序》為孔子所作。

衛:春秋時衛國,在今河南北部滑縣一帶。

反:同「返」。

魯:春秋時魯國,在今山東西南部。

自衛反魯:指孔子周遊列國,於魯哀公十一年冬從衛國回到魯國。

樂正:指孔子對古樂曲進行整理,使它符合自己的標準。

《雅》、《頌》:《詩》內容分類的名稱,也是樂曲分類的名稱。

《雅》是朝廷用的樂歌,內容分《大雅》、《小雅》兩部分。

《頌》是宗廟祭祀用的樂歌,內容分《商頌》、《周頌》、《魯頌》三個部分。

《雅》、《頌》各得其所:指孔子按自已的政治標準,對《詩》中的樂歌進行分類,使它們都能恰到好處地發揮維護禮治的作用。

引文參見《論語·子罕》。

斯時:指孔子自衛返魯以後。

《白虎通·五經篇》:「孔子自衛反魯,自知不用,追定《五經》。」

《白虎通·禮樂篇》:「樂言作,禮言制。

樂者,陽也,動作倡始,故言作也。

禮者,陰也,系制於陽,故雲制也。」

頌聲:《公羊傳·宣公十五年》註:「頌聲者,太平歌頌之一聲 ,帝王之高致也。」

【譯文】

古代建立了鴻大功德的帝王,必須要有擅長寫作的臣子讚美記載,他的鴻大功德才會顯著,萬代以後才能知道。

問解釋《尚書》的人:「『堯敬慎節儉,明察四方,善治天下,思慮通達』以下的話,是誰人說的?」

答:「著作家說的。」

「著作家是誰呢?」

「是孔子。」

這樣說來孔子是擅長寫作的人了。

「從衛國返回魯國後,才把《詩》的樂曲進行了整理使它純正,《雅》樂和《頌》樂各得其適當的位置。」

孔子揮動大筆整理樂曲,大約就在這個時候。

有人解釋《尚書》的含義說:「『尚』就是『上』(君王)的意思;君王的所作所為,下面的人把它記錄下來,因此叫《尚書》。」

「下面的人是誰呢?」

「是臣子」。

這樣說來臣子是應當記錄君王的所作所為的了。

問儒者:「為什麼把禮說成是『制定』的,把樂說成是『創作』的呢?」

答:「禮是君王制定的,所以說是制定;樂是下面的人創作的,所以說是創作。

天下太平,歌功頌德的樂曲就創作出來了。」

【原文】

60·2方今天下太平矣,頌詩樂聲,可以作未,傳者不知也,故曰:「拘儒」。

衛孔悝之鼎銘,周臣勸行。

孝宣皇帝稱穎川太守黃霸有治狀,賜金百斤,漢臣勉政。

夫以人主頌稱臣子,臣子當褒君父,於義較矣。

虞氏天下太平,夔歌舜德。

宣王惠周,《詩》頌其行。

召伯述職,周歌棠樹(11)。

是故《周頌》三十一,《殷頌》五,《魯頌》四,凡頌四十篇,詩人所以嘉上也。

由此言之,臣子當頌,明矣。

【註釋】

傳:當為「儒」。

隸書儒或作■,故易訛為傳。

拘:拘泥,狹隘,目光短淺。

孔悝(kuī虧):衛國大夫。

鼎:禮器。

銘:銘文。

古代的一種文體,常刻在碑石或鍾、鼎一類的器物上,以稱頌功德或以示鑒戒。

衛孔悝之鼎銘:孔悝曾輔佐喪失君位的衛莊公重新獲得帝位,莊公為了表彰他的功勞,特地在一座銅鼎上鑄刻銘文,贊孔悝祖先的功勞。

參見《禮記·祭統》。

周:東周。

周臣:春秋時期,周天子和各國君王之間名義上還存在著君臣關係,各國的臣子都算是周天子的「陪臣」,所以這裡的周臣也包括各國的君臣在內。

穎:當作「穎」,形近而誤。

穎(yǐng影):郡名。

戰國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穎水得名。

治陽翟(今禹縣),在今河南中部一帶。

黃霸:人名。

漢宣帝時由穎川太守升為丞相,封「建成侯」,以政績清平著名於當時。

較:通「皎」。

明顯,清楚。

夔(kui葵):相傳是舜的樂官。

夔歌舜德:《史記·夏本紀》:「舜德大明,於是夔行樂。」

宣王:周宣王。

惠周:對周朝作出了貢獻,指宣王中興。

《詩》:指《詩·小雅》中的《六月》、《車攻》、《斯干》等篇。

《詩》頌其行:《漢書·董仲舒傳》:「周宣王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弊,明文、武之功業,周道燦然復興,詩人美之而作。」

召(shao紹)伯:周武王之弟姬奭。

述職:諸侯向天子報告統治情況。

這裡指勤於職守。

《孟子·梁惠王》:「諸侯朝於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也。

無非事者,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11)棠:甘棠,俗稱棠梨。

周歌棠樹:傳說召伯為了不誤農時,在農忙時曾離開城邑到甘棠樹下去判案,詩人因此寫了一首《甘棠》詩來歌頌他。

參見《詩·召南·甘棠》、《說苑·貴德篇》、《韓詩外傳》一、《鹽鐵論·授時篇》。

【譯文】

當今天下太平了,歌頌功德的詩歌樂曲,可不可以創作,釋經的人不知道,所以稱他為「拘儒」。

衛國孔悝受到鼎鑄銘文的表彰,周代的臣子互相激勵操行。

漢宣帝稱讚穎川太守黃霸有優良的政績,賞賜一百斤金子,漢朝的大臣都盡職政事。

因為君王稱頌了臣子,所以臣子應當頌揚君父的功德,這在道理上是很清楚不過的。

虞舜統治的時代天下太平,夔歌頌舜的功德。

周宣王使周朝中興,《詩》裡就頌揚他的品行。

召伯勤於政事,周人歌頌他在棠梨樹下判案的美德。

所以《周頌》有三十一篇,《殷頌》有五篇,《魯頌》有四篇,總共頌有四十篇,都是詩人寫來頌揚君王的。

照此說來,臣下應當頌揚君王,是很明白的了。

【原文】

60·3儒者謂漢無聖帝,治化未太平。

《宣漢》之篇,論漢已有聖帝,治已太平。

《恢國》之篇,極論漢德非常,實然乃在百代之上。

表德頌功,宣褒主上,《詩》之頌言,右臣之典也。

捨其家而觀他人之室,忽其父而稱異人之翁,未為德也。

漢,今天下之家也;先帝、今上,民臣之翁也。

夫曉主德而頌其美,識國奇而恢其功,孰與疑暗不能也?

【註釋】

《宣漢》:指本書《宣漢篇》。

《恢國》:指本書《恢國篇》。

右:據章錄楊校宋本當作「古」。

先帝:死去的皇帝,指漢明帝。

今上:當今皇上,指漢章帝。

【譯文】

儒者認為漢代沒有聖明的帝王,統治教化尚未達到天下太平。

《宣漢篇》中,論述了漢代已經有了聖明的帝王,國家的治理已經太平。

《恢國篇》充分論述了漢代功德非同一般,確實超過了過去所有的朝代。

表彰頌揚功德,宣揚稱頌皇帝,《詩》中寫有頌詩,這是古代臣子的職責。

拋開自己的家而讚賞別人的家,輕視自己的父親而頌揚別人的父親,不能稱為美德。

漢朝,就是當今天下人的家;已死的漢明帝和當今皇上,就是老百姓和臣子的父親。

知道君王的功德而稱頌他的完美,看到漢朝的傑出而表彰它的功德,這和那些愚昧而不能這樣做的人相比,誰高明呢?

【原文】

60·4孔子稱:「大哉,堯之為君也!唯天為大,唯堯則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

或年五十擊壤於塗。

或曰:「大哉,堯之德也1擊壤者曰:「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堯何等力?」

孔子乃言「大哉,堯之德」者,乃知堯者也。

涉聖世不知聖主,是則盲者不能別青黃也;知聖主不能頌,是則喑者不能言是非也。

然則方今盲喑之儒,與唐擊壤之民,同一才矣。

夫孔子及唐一人言「大哉」者,知堯德,蓋堯盛也;擊壤之民云「堯何等力」,是不知堯德也。

【註釋】

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參見54·15注。

擊壤:參見19·13注。

引文參見晉皇甫謐《帝王世紀》、本書《藝增篇》。

乃:當作「及」,下文「孔子及唐一人言大哉者」可證。

乃:當作「皆」,章錄楊校宋本亦作「皆」。

喑:《類要》二十一引「喑」作「瘖」,下同。

《說文》:「瘖,不能言也,從,音聲。」

【譯文】

孔子稱頌說:「真是太偉大了,堯這樣的君王!只有天最偉大,只有堯能夠傚法它。

堯的功德浩大無際,老百姓不知道如何稱頌他才好。」

有位年紀在五十歲的人在路上作擊壤遊戲。

有人說:「真偉大呀,堯的功德1擊壤的人說:「我太陽出來就幹活,太陽落山就休息,挖井而飲用井水,耕田而食用糧食,這裡邊堯有什麼力量呢?」

孔子及稱頌「真偉大呀,堯的功德」的人,都是瞭解堯的功德的人。

經歷了聖明之世而不瞭解聖明的君王,這就像瞎子分不出青色黃色一樣,知道有聖明的君王而不能稱頌,這就像啞巴不能說明是非一樣。

這樣說來,當今的又瞎又啞的儒者,和唐堯時代擊壤的老百姓,才智是同樣的低劣了。

孔子和唐堯時代稱頌「真偉大氨的人,是因為瞭解堯的功德,因為堯的功德確實很偉大啊;擊壤的老百姓說「這裡邊堯有什麼力量」,這是因為他不瞭解堯的功德埃

【原文】

60·5夜舉燈燭,光曜所及,可得度也;日照天下,遠近廣狹,難得量也。

浮於淮、濟,皆知曲折;入東海者,不曉南北。

故夫廣大,從橫難數;極深,揭厲難測。

漢德酆廣,日光海外也。

知者知之,不知者不知漢盛也。

漢家著書,多上及殷、周,諸子並作,皆論他事,無褒頌之言,《論衡》有之。

又《詩》頌國名《周頌》,與杜撫、固所上漢頌,相依類也。

【註釋】

浮:飄福指乘船。

淮:古河名。

地理位置相當於今淮河和新淮河河道。

濟:古河名。

地理位置相當於今山東境內黃河河道。

原本校語「一又有廣大字」。

從:通「縱」。

揭(qi氣):掀起衣服涉水,這裡形容水淺。

厲:涉深水,這裡形容水深。

《詩·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

酆:同「豐」。

外:外表。

這裡指水面。

前一個「知」同「智」,下句「不知」的「知」同此。

諸子:指漢代學者。

頌國:當作「頌周」。

頌周名《周頌》與班固頌漢名《漢頌》相同。

「固」字上應有「班」字。

本篇累稱班固,皆不省班字,且杜撫不省杜字,可證。

本書《宣漢篇》「觀杜撫、班固等所上《漢頌》」,更可證應補「班」字。

【譯文】

夜間點燃燈燭,光亮所達到的地方,是可以測量到的,太陽照耀天下,普及遠近廣狹之處,難於測量。

在淮河、濟河中乘船,都知道它們的曲折;乘船進入東海的人,就分不清南北了。

所以,如果過於廣闊,長寬就很難計算;非常深,深淺就很難測量。

漢朝功德盛廣,如同太陽的光輝、大海的海面一樣。

明智的人知道漢朝功德的盛廣,愚昧的人就不知道漢朝功德的盛廣了。

漢朝人寫書,大多上溯到殷、周時代,漢代的作者都在寫文章,論述的都是其他的事情,沒有褒頌帝王的話,而《論衡》裡面就有。

又有《詩》裡稱頌周代的叫《周頌》,與杜撫、班固所呈獻的歌頌漢朝的辭賦,是相類似的。

【原文】

60·6宣帝之時,畫圖漢列士,或不在於畫上者,子孫恥之。

何則?

父祖不賢,故不畫圖也。

夫頌言,非徒畫、文也。

如千世之後,讀經書不見漢美,後世怪之。

故夫古之通經之臣,紀主令功,記於竹帛;頌上令德,刻於鼎銘。

文人涉世,以此自勉。

漢德不及六代,論者不德之故也。

【註釋】

列士:指建立過功勳的傑出人物。

漢列士:指漢宣帝時畫像表彰霍光、蘇武等十一位功臣。

《前漢紀》四:「甘露元年冬十月,趙充國薨,謚曰壯武侯,以功德與霍光等,圖畫相次於未央宮。

第一曰大司馬大將軍博陸侯霍光。

次曰典屬國蘇武。

皆有功德,知名當世。」

紀:通「記」。

竹帛:古代書寫用的竹簡和絲織品。

六代:唐、虞、夏、商、周、秦。

【譯文】

漢宣帝的時候,畫像表彰漢朝的功臣,有的人不在畫像表彰之列,子孫為此感到可恥。

為什麼呢?父祖輩不賢良,所以沒有受到畫像表彰。

那些稱頌的話,不僅僅是畫張像而已,而是文字記錄。

如果千代以後,讀經書看不到漢朝的美德,後代的人就會感到奇怪。

所以古代通曉經書的大臣,記載君王的盛功,記錄在竹帛之上;稱頌君王的美德,鑄刻銘文於鼎上。

文人經歷世事,以此來自我勉勵。

漢朝功德被認為不如唐、虞、夏、商、周、秦六代,是由於論述的人不注意頌揚漢朝君王美德的緣故。

【原文】

60·7地有丘洿,故有高平,或以鍤平而夷之,為平地矣。

世見五帝、三王為經書,漢事不載,則謂五、三優於漢矣。

或以論為鍤,損三、五,少豐滿漢家之下,豈徒並為平哉!漢將為丘,五、三轉為洿矣。

湖池非一,廣狹同也,樹竿測之,深淺可度。

漢與百代,俱為主也,實而論之,優劣可見。

故不樹長竿,不知深淺之度;無《論衡》之論,不知優劣之實。

漢在百代之末,上與百代料德,湖池相與比也。

無鴻筆之論,不免庸庸之名。

論好稱古而毀今,恐漢將在百代之下,豈徒同哉!

【註釋】

洿(wū屋):池塘。

(jue決)、鍤(chā插):都是挖土的工具。

三、五:二字宜互倒。

上下文皆作「五三」。

五,五帝;三,三王。

司馬相如《難蜀父老》李奇註:「五帝之德,比漢為減;三王之德,漢出其上。」

「論」下當有「者」字。

【譯文】

地面上有山丘有池塘,所以有高有低,有人用鍤填滿池塘挖平山丘,地面就成為平地了。

一般人看到五帝、三王的事跡寫成經書了,而漢朝的事跡不見記載,就認為五帝、三王時代比漢代好。

如果有人把議論當作鍤,減掉一點對五帝、三王的頌揚,略微增添到漢代名下,豈止會把二者拉平啊!漢代將會成為山丘,五帝、三王時代反而成為池塘了。

湖和池不一樣,儘管面積相同,立起竿子去測量它們,深淺是可以測量得到的。

漢代君王與以往各個朝代的君王,同樣都是君王,依據事實評論他們,他們的優劣就可以看出來了。

所以,不樹立長竿,就不知道湖池深淺的程度;沒有《論衡》的評論,就不知道歷代君王優劣的真實情況。

漢代在百代的最後,往上與百代比較功德,如同湖和池互相對比一樣。

沒有大手筆的評論,仍舊不能免掉平庸的名聲。

議論的人喜歡頌古非今,這樣恐怕漢代就會在過去所有的朝代之下了,豈止是與它們相同呢!

【原文】

60·8謚者,行之跡也。

謚之美者,「成」、「宣」也;惡者,「靈」、「厲」也。

成湯遭旱,周宣亦然,然而成湯加「成」,宣王言「宣」。

無妄之災,不能虧政,臣子累謚,不失實也。

由斯以論堯,「堯」亦美謚也。

時亦有洪水,百姓不安,猶言「堯」者,得實考也。

夫一字之謚,尚猶明主,況千言之論,萬文之頌哉!

【註釋】

謚:參見20·10注。

《逸周書·謚法解》:「安民立政曰成,聖善周聞曰宣,亂而不損曰靈,殺戮無辜曰厲。」

累:積。

指羅列生平事跡。

堯:《白虎通·號篇》:「謂之堯者何?堯猶嶢嶢也。

至高之貌,清妙高遠,優遊博衍,眾聖之主,百王之長也。」

【譯文】

謚號,是生前行為的評價。

謚號好的,如「成」、「宣」之類;謚號不好的,如「靈」、「厲」之類。

成湯時遇到旱災,周宜王時也同樣遇到旱災,但是商湯死後給他加上「成」的謚號,宣王死後的謚號稱為「宣」。

偶然發生的災害,不能因此而貶低他們的政績,臣子依據他們的生平事跡所上的謚號,並沒有違反真實情況。

據此以評論堯。

「堯」也是好的謚號。

當時也發生了洪水之災,老百姓生活不安定,仍然給他「堯」這個謚號,是因為如實考核了他的政績。

一個字的謚號,尚且能起到表彰君王的作用,何況千言的評論,萬字的頌揚呢?

【原文】

60·9船車載人,孰與其徒多也?素車樸船,孰與加漆采畫也?然則鴻筆之人,國之船車、采畫也。

農無疆夫,谷粟不登;國無強文,德暗不彰。

漢德不休,亂在百代之間,強筆之儒不著載也。

高祖以來,著書非不講論漢。

司馬長卿為《封禪書》,文約不具。

司馬子長紀黃帝以至孝武。

楊子雲錄宣帝以至哀、平。

陳平仲紀光武。

班孟堅頌孝明。

漢家功德,頗可觀見。

今上即命,未有褒載,《論衡》之人,為此畢一精一,故有《齊世》、《宣漢》、《恢國》、《驗符》。

【註釋】

疆:據遞修本當作「強」。

強夫:強勞力。

強文:有影響的文章,好文章。

這裡指擅長寫文章的人。

司馬長卿:即司馬相如。

參見42·8注。

司馬子長:即司馬遷。

參見3·4注(18)。

楊子云:即楊(一作揚)雄。

參見3·4注(16)。

據《史通·正史篇》記載,他曾續司馬遷《史記》,原書已佚。

哀:漢哀帝,公元前6~前1年在位。

平:漢平帝,公元1~5年在位。

陳平仲:陳宗,東漢章帝時任睢(今河南商丘南)縣令。

據《史通·覈才篇》記載,他曾和班固等人一起編撰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傳記。

班孟堅:即班固,字孟堅。

參見38·16注。

【譯文】

用船車運載人和讓人步行比較,哪種辦法好呢?沒有裝飾的車船和漆上彩畫的車船比較,哪種更美呢?如此說來擅長寫文章的人,好比是國家的船車和彩畫了。

農業沒有強勞力,莊稼就沒有收成;國家沒有擅長寫文章的人,帝王的功績就幽隱而不顯著。

漢朝的功德顯得不怎麼美好,混雜在百代之中,是因為那些擅長著述的儒生不撰寫不記載的緣故,自從漢高祖以來,撰文著書並非完全不評論漢代。

司馬長卿寫過《封禪書》,文章寫得簡略,論述不夠完備。

司馬子長記載了從黃帝到漢武帝的史實。

楊子雲記錄了漢宣帝以至哀帝、平帝的事跡。

陳平仲記錄了光武帝的生平。

班孟堅頌揚了漢明帝的功業。

漢代的功德,稍微可以觀看到一些。

當今皇帝即位,沒有頌揚的記載,《論衡》的作者,為此費盡了一精一力,所以有《齊世》、《宣漢》、《恢國》、《驗符》等篇的出現。

【原文】

60·10龍無雲雨,不能參天。

鴻筆之人,國之雲雨也。

載國德於傳書之上,宣昭名於萬世之後,厥高非徒參天也。

城牆之土,平地之壤也,人加築蹈之力,樹立臨池。

國之功德,崇於城牆;文人之筆,勁於築蹈。

聖主德盛功立,莫不褒頌記載,奚得傳馳流去無疆乎?人有高行,或譽得其實,或欲稱之不能言,或謂不善不肯陳一。

斷此三者,孰者為賢?五、三之際,於斯為盛。

孝明之時,眾瑞並至,百官臣子,不為少矣。

唯班固之徒稱頌國德,可謂譽得其實矣。

頌文譎以奇,彰漢德於百代,使帝名如日月,孰與不能言,言之不美善哉?

【註釋】

築:把土夯結實。

池:護城河。

莫:當為「若」之誤,方與下句「奚得」云云相應。

譎(jue決):奇異。

「以」字當屬下讀,今本誤倒。

【譯文】

龍不借助雲雨,就不能高入雲霄,擅長寫作的人,就好比是國家的雲雨。

記載國家的功德在傳書之上,傳播顯赫的名聲於萬世之後,這樣的高度就不僅僅是高入雲霄了。

城牆上的土,原來是平地上的土,是人加以了夯踩結實的力量,城牆才屹立在護城河邊。

國家的功德。

比城牆更崇高;文人的筆,比夯踩更有勁。

聖主的德行豐盛功業創立,如果不加以讚美稱頌記載下來,怎麼能迅速傳播流傳下去而沒有窮盡呢?一個人有了高尚的品行,有的人對他頌揚得完全符合實際,有的人想稱讚他卻說不出來,有的人卻認為他不好而不願說一句稱頌的話。

判斷這三種人,哪一種賢良呢?從五帝、三王時代開始,到漢代才算得功德最盛大。

漢明帝的時候,各種祥瑞同時出現,各級官吏大臣,不算少了,只有班固等人稱頌國家的功德,可以算是稱頌得完全符合實情了。

歌頌功德的文章寫得既奇異又出色,用以表彰漢朝的功德在百代之上,使帝王的名聲如日月在天,這和想稱頌而又說不出來以及說它不好的相比較,哪一個好呢?

【原文】

60·11秦始皇東南遊,升會稽山,李斯刻石,紀頌帝德。

至瑯琊亦然。

秦,無道之國,刻石文世,觀讀之者,見堯、舜之美。

由此言之,須頌明矣。

當今非無李斯之才也,無從升會稽、歷瑯琊之階也。

絃歌為妙異之曲,坐者不曰善,絃歌之人必怠不一精一。

何則?妙異難為,觀者不知善也。

聖國揚妙異之政,眾臣不頌,將順其美,安得所施哉?

【註釋】

會(gui桂)稽山:參見10·7注。

相傳秦始皇登此山以望南海,故又名秦望山。

李斯:參見21·12注。

刻石:指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在會稽山的刻石。

秦始皇巡視全國時,曾在六個地方刻石立碑,碑文大部分出自李斯的手筆。

瑯琊(ya牙)山名。

一作琅邪,在今山東膠南縣南海濱。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年)在山上築台立碑。

以上事參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歷:一步步地登上。

將:扶持,扶助。

將順:順勢助成。

這裡是發揚光大之意。

【譯文】

秦始皇到東南方巡視,登上會稽山,李斯刻石立碑,記載和頌揚秦始皇的功德。

到了瑯琊山也仍然這樣做。

秦國,是個無道的國家,刻石立碑粉飾當世,觀看閱讀碑文的人,彷彿看到了像堯、舜那樣的美德。

由此說來,必須頌揚帝王的功德是很明白的了。

當今並不是沒有李斯那樣的人才,而是沒有機會和條件像李斯那樣跟隨皇帝登上會稽山、瑯琊山。

彈唱的是美妙奇異的歌曲,聽眾不說好,彈唱的人必然會懈怠而不願一精一心彈唱。

為什麼呢?因為美妙奇異的歌曲是很難彈唱的,聽眾卻不懂得它的妙處。

聖明的國家推行如妙異之曲一般的政治,朝中大臣不讚頌,不順勢發揚它的好處,又怎麼能施行這種政治呢?

【原文】

60·12今方板之書在竹帛,無主名所從生出,見者忽然,不卸服也。

如題曰甲甲某子之方,若言已驗嘗試,人爭刻寫,以為珍秘。

上書於國,記奏於郡,譽薦士吏,稱術行能,章下記出,士吏賢妙。

何則?章表其行,記明其才也。

國德溢熾,莫有宣褒,使聖國大漢有庸庸之名,咎在俗儒不實論也。

【註釋】

方板:當是「方技」之誤。

漢時方技之書,包括醫經、經方、房中、神仙四種。

方技之書:此指醫書。

忽:不重視,忽視。

忽然:形容看不起的樣子。

卸:據遞修本當作「御」。

御:用。

御服:服用。

甲甲某子之方:當是「某甲某子之方」。

《漢書·藝文志·方技略》中多言某氏之方。

某甲某子亦漢代人常用語。

記奏:依本書文例,當是「奏記」,今互倒。

奏記:向上級陳述書面意見。

術:為「述」之借字,漢人多通用。

章下:奏章得到批准。

記出:陳述的書面意見得到批准。

溢:水滿外流。

熾(chi赤):火勢旺。

溢熾:形容功德偉大崇高。

【譯文】

當今醫書寫在竹簡絲帛之上,如果沒有著作者的姓名和來源,見到的人就看不起它,不肯按它上面的方劑服用。

如果題寫有某某人的驗方,並說嘗試過很有療效,人人都爭著刻寫傳抄,把它視為珍貴的秘方。

向朝廷上奏章,向郡守陳述書面意見,稱讚推薦士子和官吏,稱頌陳述他們的操行和才能,奏章和書面意見得到批准,這些士子和官吏就獲得了操行好、才能高的美名。

為什麼呢?因為奏章上表彰了他們的操行,奏記中宣揚了他們的才能。

朝廷的功德偉大崇高,卻沒有人加以宣揚和歌頌,使得聖明的大漢國只有很一般的名聲,過錯就在於俗儒們沒有如實加以論述。

【原文】

60·13古今聖王不絕,則其符瑞亦宜累屬。

符瑞之出,不同於前,或時已有,世無以知,故有《講瑞》。

俗儒好長古而短今,言瑞則渥前而薄後,《是應》實而定之,漢不為少。

漢有實事,儒者不稱;古有虛美,誠心然之。

信久遠之偽,忽近今之實,斯蓋三增、九虛所以成也,《能聖》、《實聖》所以興也。

儒者稱聖過實,稽合於漢,漢不能及。

非不能及,儒者之說使難及也。

實而論之,漢更難及。

【註釋】

累屬(hǔ主):連接不斷。

《講瑞》:本書篇名。

渥(wo沃):厚。

《是應》:本書篇名。

三增:指本書《語增篇》、《儒增篇》和《藝增篇》。

九虛:指本書《書虛篇》、《變虛篇》、《異虛篇》、《感虛篇》、《福虛篇》、《禍虛篇》、《龍虛篇》、《雷虛篇》和《道虛篇》。

《能聖》、《實聖》:王充寫的兩篇文章。

已佚。

興:作。

【譯文】

從古至今聖王不斷出現,那麼他們遇到的符瑞也應當接連不斷地出現。

當今符瑞的出現,不同於古代,或許已經有了,世人無法認識它,所以我就寫了《講瑞篇》。

俗儒喜好頌古非今,講到祥瑞就厚古薄今,我的《是應篇》對古今的祥瑞加以核實、判斷,證明漢代的祥瑞並不比古代的少。

漢代有具體的事例,俗儒不稱頌;古代有不真實的美名,俗儒卻真心誠意地相信它。

俗儒相信遠古時代不真實的美名,卻不重視近代當代的事實,這就是我寫作「三增」、「九虛」的原因,《能聖》、《實聖》也因此而寫出來了。

俗儒稱頌古代聖王言過其實,用這樣的標準來考核漢代,漢代就趕不上古代。

並不是漢代趕不上古代,而是俗儒的解釋使它難以趕上古代。

如果根據實際情況來評論,漢代更是古代難以趕上的。

【原文】

60·14谷熟歲平,聖王因緣以立功化,故《治期》之篇,為漢激發。

治有期,亂有時,能以亂為治者優。

優者有之。

建初孟年,無妄氣至,聖世之期也。

皇帝執德,救備其災,故《順鼓》、《明雩》,為漢應變。

是故災變之至,或在聖世,時旱、禍湛,為漢論災。

是故《春秋》為漢製法,《論衡》為漢平說。

【註釋】

《治期》:本書篇名。

治有期,亂有時:參見本書《治期篇》。

能以亂為治者優:這與王充本人在《治期篇》中提出的「國當衰亂,賢聖不能盛;時當治,惡人不能亂」的論點是自相矛盾的。

建初:漢章帝年號,公元76~84年。

聖世:指東漢王朝。

皇帝執德:王充認為,出現「無妄之變」,君王不應當輕易改變過去的道德和政治,但應該做一些「慰民心」的事情。

參見《明雩篇》。

《順鼓》、《明雩》:本書篇名。

應變:應付災變。

指提出應付災難的辦法。

時旱、禍湛:此處疑有脫誤。

可能「時旱」、「禍湛」是王充的已經佚失的兩篇文章的篇名,也可能「禍」字為「偶」字之誤,《太平御覽》引作「偶」,「湛」字後所舉的文章篇已缺失。

《春秋》為漢製法:意思是孔子在《春秋》中已經替幾百年以後的漢朝制定了治國大法。

【譯文】

糧食豐收,年歲太平,聖王借此建立了功德教化,所以我的《治期篇》,是為漢朝發揚光大功德的。

社會安定有一定的期數,社會混亂有一定的時數,能把亂變為治的人是第一流的。

這種傑出的人物在漢代是存在的。

建初初年,無妄災變出現,正是東漢注定要遇到的期數。

皇帝堅持一貫的道德和政治,做一些救災備荒的事情,所以我在《順鼓篇》、《明雩篇》中,為漢朝提出應付災變的辦法。

所以災變的出現,或許在聖明之世,有時旱災,有時水災,我為漢朝論述災變的出現。

所以《春秋》為漢朝制定了治國的大法,《論衡》為漢朝公平地論定是非曲直。

【原文】

60·15從門應庭,聽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窺室,百不失一。

《論衡》之人,在古荒流之地,其遠非徒門庭也。

日刻徑重千里,人不謂之廣者,遠也;望夜甚雨,月光不暗,人不睹曜者,隱也。

聖者垂日月之明,處在中州,隱於百里,遙聞傳授,不實。

形耀不實難論得。

詔書到,計吏至,乃聞聖政。

是以褒功失丘山之積,頌德遺膏腴之美(11)。

使至台閣之下(12),蹈班、賈之跡(13),論功德之實,不失毫釐之微。

武王封比干之墓(14),孔子顯三累之行(15)。

大漢之德,非直比干、三累也。

道立國表(16),路出其下,望國表者昭然知路。

漢德明著,莫立邦表之言,故浩廣之德未光於世也。

【註釋】

從門應庭:指服役於門庭之間。

堂室:指主人所在之處。

什:同「十」。

流:古代稱邊遠之地為「流」。

荒流之地:指王充的家鄉浙一江一 ,在古代屬於邊遠地區。

日刻徑重千里:據本書《談天篇》「日刺徑千里」、《說日篇》「徑刺千里」,「重」字衍。

「刻」當作「刺」。

文句應為「日刺徑千里」。

刺徑:直徑。

望:夏歷每月十五日。

聖者:指東漢皇帝。

中州:古地區名,今河南一帶。

隱於百里:指皇帝居於深宮,一般人看不到。

計吏:即上計吏。

是漢代郡國每年年底派到朝廷匯報治理情況的官員。

匯報以後,又把朝廷的情況及指示帶回郡國。

《禮記·射義》疏:「漢時謂郡國送文書之使為計吏。」

《後漢書·百官志》:「諸州常以八月巡行所部郡國,錄囚徒,考殿最。

初,歲盡,詣京都奏事,中興但因計吏。」

(11)膏腴(yu魚):肥沃的土地。

這裡指美好的功德。

(12)台閣:指蘭台和麒麟閣、天祿閣,都是漢代宮中藏書的地方,設有官吏整理和審定書籍。

(13)班:班固。

參見38·16注。

賈:賈逵:參見38·16注。

曾奉旨作《神雀頌》,為漢明帝所重。

(14)封:堆土。

指加高墳墓上的土。

比干:參見2·5注(17)。

武王封比干之墓:周武王滅殷後,為表彰比干,曾為比干的墳墓封土。

(15)三累:三個受連累而被殺死的人。

三累之行:指孔父(fǔ斧)、仇(qiu求)牧、荀息三人的忠君品行。

參見《春秋公羊傳·桓公二年、莊公十二年、僖公十年》。

(16)表:標誌,指路標。

國表:國家設立的路標。

崔豹《古今注》:「今之華表木以橫木一交一 柱,狀若花,形似桔槔,大路一交一 衢施焉,亦以表識衢路也。

秦乃除之,漢始復修焉。」

【譯文】

在門庭間服役,聽堂室裡的話,十句有九句聽得不準確;如果登上堂屋窺探內室,一百句話不會有一句聽不準確。

《論衡》的作者,居住在自古荒僻邊遠的地方,那裡距京城不只是門庭離堂屋那麼遠了。

太陽直徑千里,人們不認為它大,因為它離人太遠了,十五的夜晚下了大雨,月光並不陰暗,人們看不見月光,因為月光被遮隱住了。

皇帝的功德像日月一樣放射光芒,因為住在中州,隱居在深宮,遠遠地聽到別人傳授的消息很不真實。

日月的形狀光輝看不真實就難以充分論述功德。

詔書下達,上計吏歸來,才瞭解了聖王的政治。

因此,歌頌皇帝的功業就連丘山那麼大的功績也給漏掉了,讚頌皇帝的道德像膏腴般的美德也給遺漏了。

假如讓我到台閣去當官,繼承班固、賈逵的事業,我論述皇帝功德的真實情況,不會有絲毫的失誤。

周武王為比干的墳墓堆土,孔子表彰三位受連累的人的品行。

大漢朝的功德,不僅僅是比干和三位受連累的人那樣的品行。

大道上設立路標,道路標明在路標下,看到路標的人就能清楚地識別路途。

漢朝的功德明顯卓著,可是沒有人寫出像路標那樣醒目的文章,所以漢朝浩大寬廣的功德沒有在世間發揚光大。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論衡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