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衡》效力篇:本篇是論述如何考察和發揮人的能力,故篇名稱為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論衡》效力篇

論衡

效力篇

【題解】

本篇是論述如何考察和發揮人的能力,故篇名稱為「效力」。

王充認為,真正有能力的,不是能說一經的儒生,也不是會處理公文的文吏,而是胸懷先王之道,懂得各家學說,博覽古今,下筆萬言的文儒。

文儒的能力勝過儒生,更非文吏可比。

但文儒卻得不到重用,很不得意,發揮不出應有的能力。

究其原因,是沒有得到推薦、任用和提拔。

像歷史上的管仲、商鞅、申不害、簫何等之所以能建立功績,發揮作用,使國家富強,就是因為有得力君主的任用。

而當時的地方長吏由於像些瘦弱的牛,不會也無力推薦文儒,致使他們「抱其盛高之力,竄於閭巷之深」,甚至「退竄於巖穴」。

【原文】

37·1《程才》、《量知》之篇,徒言知學,未言才力也。

人有知學,則有力矣。

文吏以理事為力,而儒生以學問為力。

或問楊子雲曰(1):「力能扛鴻鼎、揭華旗(2),知德亦有之乎(3)?」

答曰:「百人矣。」

夫知德百人者,與彼扛鴻鼎、揭華旗者為料敵也。

夫壯士力多者,扛鼎揭旗;儒生力多者,博達疏通。

故博達疏通,儒生之力也;舉重拔堅(4),壯士之力也。

《梓材》曰:「強人有王開賢(5),厥率化民(6)。」

此言賢人亦壯強於禮義,故能開賢,其率化民。

化民須禮義,禮義須文章。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7)。

能學文,有力之驗也。

【註釋】

(1)楊子云:即揚雄。

參見3·4注(16)。

(2)華旗:有圖案裝飾的大旗。

(3)知:通「智」。

(4)堅:堅固,結實。

這裡指栽得很牢的華旗。

(5)強人:有能力的人。

這裡指賢臣。

(6)這句話,今本古文《尚書·梓材》作:「戕敗人宥。

王啟監,厥亂為民。」

這種差異,是由於今文《尚書》與古文《尚書》的不同引起的。

(7)參見《論語·學而》。

【譯文】

本書《程材篇》和《量知篇》,只論說了知識學問,沒有談才能力量。

人有了知識學問就有力量。

文吏以處理官府事務作力量,而儒生以學問作力量。

有人問楊子云:「有力氣的人能扛大鼎、拔大旗,有智慧和道德的人也能這樣嗎?」

回答說:「要一百個人才行。」

看來,一百個有智慧有道德的人的力氣,才跟那個扛大鼎、拔大旗的人的力氣估計是相等的。

壯士的力氣,能扛大鼎、拔大旗;儒生的一精一力強,能博覽群書,通曉古今,註釋說明,融會貫通。

所以能博覽群書通曉古今,註釋說時融會貫通,是儒生一精一力的表現;舉重鼎,拔大旗,是壯士力量的表現。

《尚書·梓材》上說:「賢臣輔佐君王任用賢能的人,他能率領教化百姓。」

這話是說賢臣在禮義方面很突出,所以能任用賢能的人,並率領他們教化百姓。

教化百姓需要禮義,學習 禮義需要經書。

幹完事情有多餘的一精一力,就要學習 經書。

能夠學懂經書,就是有力量的證明。

【原文】

37·2問曰:「說一經之儒,可謂有力者?」

曰:非有力者也。

陳留龐少都每薦諸生之吏(1),常曰:「王甲某子,才能百人。」

太守非其能,不答。

少都更曰:「言之尚少,王甲某子,才能百萬人。」

太守怒曰:「親吏妄言1少都曰:「文吏不通一經一文(2),不調師一言,諸生能說百萬章句,非才知百萬人乎?」

太守無以應。

夫少都之言,實也,然猶未也。

何則?諸生能傳百萬言,不能覽古今,守信師法,雖辭說多,終不為博。

殷、周以前,頗載六經,儒生所不能說也(3)。

秦、漢之事,儒生不見(4),力劣不能覽也。

周監二代,漢監周、秦,周、秦以來,儒生不知,漢欲觀覽(5),儒生無力。

使儒生博觀覽,則為文儒(6)。

文儒者,力多於儒生,如少都之言。

文儒才能千萬人矣(7)。

【註釋】

(1)陳留:參見19·12注(16)。

龐少都:人名。

諸生:這裡指儒生。

(2)根據文意,疑前一個「一」字是衍文。

「不通經一文」與下文「不調師一言」,文正相對,可證。

(3)不: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本書《謝短篇》有「夫儒生之業,五經也,究備於五經,可也。

五經之後,秦、漢之事,不能知者,短也。」

與此義同,可證。

(4)見:見識。

這裡作明白講。

(5)觀覽:考察。

這裡是借鑒的意思。

(6)文儒:學識淵博的儒生,鴻儒。

(7)千:疑「百」字之誤。

上文言「才能百萬人」,可證。

【譯文】

有人問:「能講解一種經書的儒生,可以稱得上有力量的人嗎?」

我說:不是有力量的人。

陳留郡的龐少都每次推薦儒生去做官,往往說:「王某某人,才能超過百人。」

太守不以為這人有如此能力,不作聲。

少都又說:「說得還不夠,王某某人,才能超過百萬人。」

太守發脾氣說:「我的好官,亂說假話。」

龐少都說:「文吏沒有弄通經書上的每篇文章,又沒有理解老師講的每句話,儒生能把經書按章句講解到百萬言,這不是才智超過百萬人嗎?」

太守無法用話回答。

其實,少都的話是確實的,但還不全面。

為什麼呢?儒生能解釋百萬言,不能通古今,墨守和相信老師對經書的解釋。

雖然話說得很多,但始終不廣博。

殷、周以前的事情,六經上略有記載,所以儒生能夠解說。

秦、漢的事情,儒生不明白,是因為他們能力不足,不能博覽的緣故。

周朝要借鑒夏代和殷代的事跡,漢朝要借鑒周朝和秦朝的事跡,但周、秦以來的事跡,儒生不知道,漢朝想借鑒周、秦的事跡,儒生卻無能為力。

假使儒生能廣泛考察,就能成為鴻儒。

鴻儒,能力比儒生強,正像少都說的,鴻儒的才能能夠超過百萬人。

【原文】

37·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遠。

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2)1由此言之,儒者所懷,獨已重矣,志所欲至,獨已遠矣,身載重任,至於終死,不倦不衰,力獨多矣。

夫曾子載於仁,而儒生載於學,所載不同,輕重均也。

夫一石之重,一人挈之,十石以上,二人不能舉也。

世多挈一石之任,寡有舉十石之力。

儒生所載,非徒十石之重也。

地力盛者,草木暢茂,一畝之收,當中田五畝之分。

苗田(3),人知出谷多者地力盛,不知出文多者才知茂,失事理之實矣。

【註釋】

(1)弘:大。

這裡是寬廣的意思。

毅:剛毅。

這裡是堅強的意思。

(2)引文參見《論語·泰伯》。

(3)苗田:指種莊稼的地。

【譯文】

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心胸不寬廣,意志不堅強,因為他們擔子重,道路遙遠。

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擔子不也很重大嗎?死後才停止,道路不也很遙遠嗎?」

像這樣說來,唯獨儒生所懷的抱負是非常重大的,唯獨儒生志向所希望達到的理想是非常遠大的。

他們身上擔負著重大的責任,直到老死,不疲倦不衰退,唯獨一精一力很強。

曾子擔負著仁義,儒生負擔著學問,雖然負擔的方面不同,但重要性卻是一樣的。

一石的重量,一個人能提得起,十石以上的重量,兩個人是不可能舉起來的。

世上很多人能提起一石的擔子,很少有能舉起十石重量的力氣。

儒生負擔的東西,不僅僅是十石的重量。

地力旺盛,草本就長得茂密,一畝的收成,相當於中等四五畝的產量。

種莊稼的地,人們知道出產糧食多的地力旺盛,卻不懂得寫文章多的才智高超,這不符合事理的真實情況。

【原文】

37·4夫文儒之力過於儒生,況文吏乎?能舉賢薦士,世謂之多力也。

然能舉賢薦士,上書日記也(1)。

能上書日記者,文儒也。

文儒非必諸生也(2),賢達用文則是矣。

谷子雲、唐子高章奏百上(3),筆有餘力,極言不諱,文不折乏,非夫才知之人不能為也。

孔子,周世多力之人也,作《春秋》,刪五經,秘書微文,無所不定。

山大者雲多,泰山不崇朝辦雨雨天下(4)。

夫然則賢者有雲雨之知(5),故其吐文萬牒以上,可謂多力矣。

【註釋】

(1)日:根據文意,疑係「白」字形近而誤。

「下記」、「奏記」、「白記」,漢時人們常說的話。

下同。

(2)諸生:疑「儒生」之誤。

(3)谷子云:名永,字子雲。

西漢人。

博學經書,工筆札,善言災異,累遷光祿大夫。

前後上書四十餘事,專攻帝身與後宮。

後任大司農。

唐子高:名林,字子高。

漢時沛人。

王莽時做官,封侯,以敢提意見著稱。

(4)崇:終。

辦(辦):根據文意,疑係「辨」字形近而誤。

本書《明雩篇》有「不祟朝而辨雨天下」句,可一證。

遞修本作「辨」,可二證。

辨:通「遍」。

雨:根據文意,疑後一個「雨」字是衍文。

(5)夫:根據文氣,疑是衍文。

知:通「智」。

【譯文】

鴻儒的能力超過儒生,何況是不如儒生的文吏呢?能被推薦的賢人,世人都認為他們能力強。

這樣說,能被推薦的賢人,都會給君主或長官上奏記了。

能給君主或長官上奏記的是鴻儒。

鴻儒不一定是儒生,凡能賢明通達著書寫文章的就是鴻儒。

谷子雲和唐子高上了近百次章奏,筆下有功夫,能毫不隱諱地說盡自己要說的話,而不缺乏文采,這不是有才智的人是不可能做到的。

孔子是周代能力很強的人,他寫《春秋》,刪改五經,對罕見的書籍文章,沒有不刪定的。

山大雲就多,泰山最大,它的雲形成的雨,不到一個早晨就下遍了天下。

那麼賢人都有像泰山雲雨般的智慧,所以他們能寫出萬片以上木簡的文章,可以說是能力相當強了。

【原文】

37·5世稱力者,常褒烏獲(1),然則董仲舒、揚子雲,文之烏獲也。

秦武王與孟說舉鼎不任,絕脈而死。

少文之人與董仲舒等湧胸中之思,必將不任,有絕脈之變。

王莽之時,省五經章句皆為二十萬(2),博士弟子郭路夜定舊說(3),死於燭下,一精一思不任,絕脈氣滅也。

顏氏之子(4),已曾馳過孔子於塗矣,劣倦罷極(5),發白齒落。

夫以庶幾之材,猶有僕頓之禍(6),孔子力優,顏淵不任也。

才力不相如,則其知思不相及也(7)。

勉自什伯(8),鬲中嘔血(9),失魂狂亂,遂至氣絕。

書五行之牘,書十奏之記(10),其才劣者,筆墨之力尤難,況乃連句結章,篇至十百哉!力獨多矣!

【註釋】

(1)烏獲:傳說是古代的大力士。

(2)章句:分析古書的章節和句讀。

這裡作解說講。

(3)博士:官名。

參見3·3注(13)。

這裡指註解和講授儒家經書的官吏。

郭路:人名。

(4)顏氏之子:指顏淵。

(5)罷(pi皮):通「疲」。

(6)頓:困頓。

這裡是一精一疲力竭的意思。

(7)思:根據文意,疑是「惠」形近而誤。

本書《量知篇》有「御史之知,有司之惠也」,可證。

(8)什:同「十」。

伯:通「百」。

(9)鬲(ge格):通「膈」,胸。

(10)根據上文,疑本句應作「奏十言之記」,才能與「書五行之牘」對文。

記:文體的一種。

這裡指奏記一類公文。

【譯文】

社會上稱讚大力士,常常讚揚烏獲,像這樣,那麼董仲舒、揚子雲著書寫文章也該像稱讚烏獲樣受到讚揚了。

秦武王跟大力士孟說比舉鼎,不能勝任,筋脈崩斷而死。

文才差的人跟董仲舒同樣抒發胸中的文思,一定會不勝任,有血脈枯竭的危險。

王莽的時候,刪定五經的解說,每經都是二十萬字,年輕博士郭路晚上刪定原來五經的解說,死在燈燭之下,這是因為一精一力智慧不能勝任,血脈枯竭元氣不存的緣故。

顏淵,已曾在德行的「路」上超過了孔子,弄得一精一疲力盡,發白齒落。

以接近孔子的才能,尚且還有仆倒力竭的災禍,可見孔子一精一力很強,顏淵不能勝任。

這不僅是才能一精一力不如孔子,就是他的智慧也趕不上孔子。

勉強做超過自己十倍、百倍能力的事情,會胸中吐血,神魂顛倒,直至氣絕。

寫五行字的書信,上頭十個字的奏記,那些才能差的人,筆墨功夫還感覺困難,更何況是連結章句寫成文章,達到十篇百篇呢!可見,只有這種人的能力才算強盛。

【原文】

37·6一江一 河之水,馳湧滑漏(1),席地長遠(2),無枯竭之流,本源盛矣。

知一江一 河之流遠,地中之源盛,不知萬牒之人胸中之才茂,迷惑者也。

故望見驥足,不異於眾馬之蹄,躡平陸而馳騁(3),千里之跡,斯須可見。

夫馬足人手,同一實也,稱驥之足,不薦文人之手,不知類也。

夫能論筋力以見比類者,則能取文力之人立之朝庭(4)。

【註釋】

(1)滑漏:這裡指水流根通暢。

(2)席:憑借。

這裡是順著的意思。

(3)躡(nie聶):踩,踏。

(4)庭:章錄楊校宋本作「廷」,可從。

【譯文】

長一江一 、黃河的水,洶湧奔馳地滾滾流瀉,順著地勢,流得很遠,沒有枯竭的干流,可見水源旺盛。

知道長一江一 、黃河流得很遠,是發源地水源旺盛,卻不知道能寫萬簡文章的人是由於胸中的才能旺盛,這是缺乏判斷力的人。

所以有人看見千里馬的蹄子,卻分不出跟普通馬蹄的差別,只有在平地上飛奔,千里馬的樣子,才立刻可以看出。

其實,馬蹄與人的手,是同類東西,只稱讚千里馬的蹄子,卻不推崇人的手,這是不懂得類推的緣故。

要是能用評論體力的方法來發現經過類比的人,那麼就能選擇有寫文章能力的人到朝廷去做官了。

【原文】

37·7故夫文力之人,助有力之將(1),乃能以力為功(2)。

有力無助(3),以力為禍(4)。

何以驗之?長巨之物,強力之人乃能舉之。

重任之車,強力之牛乃能挽之。

是任車上阪(5),強牛引前,力人推後,乃能升逾。

如牛羸人罷,任車退卻,還墮坑谷,有破覆之敗矣(3)。

文儒懷先王之道,含百家之言,其難推引,非徒任車之重也。

薦致之者,罷羸無力,遂卻退竄於巖穴矣(7)。

【註釋】

(1)助:遞修本作「因」,可從。

(2)功:功效。

這裡是作用的意思。

(3)助:幫助。

這裡有推薦,任用的意思。

(4)禍:禍害。

這裡指遭到排斥,打擊。

(5)阪(bǎn板):山坡,斜坡。

(6)敗:毀壞。

這裡是惡果的意思。

(7)退:退卻。

竄:逃走。

巖穴:山洞。

這裡指偏僻的地方。

【譯文】

於是乎,有寫文章能力的人,得依靠有能力的地方長官推薦,才能使自己的能力發揮作用。

有能力而沒有有能力的人推薦,反而會因為有能力受到排斥、打擊。

用什麼來證明呢?又長又大的東西,要力大的人才能舉起它。

裝著重物的車子,要力大的牛才能拉動。

因此裝著重物的車子上坡,要力大的牛在前面拉,力大的人在後面推,才能爬上去。

如果牛瘦弱,人一精一疲力竭,裝著重物的車子後退,反而會落進坑谷中,有翻車摔碎的惡果。

鴻儒胸懷先王之道,肚藏各家學說,他們很難推舉,不僅僅是裝著重物的車子可比。

要是推薦的人,軟弱無力,於是就會被迫流落到偏僻的地方去。

【原文】

37·8河發崑崙,一江一 起岷山(1),水力盛多,滂沛之流(2),浸下益盛,不得廣岸低地,不能通流入乎東海。

如岸狹地仰,溝洫決泆(3),散在丘墟矣(4)。

文儒之知,有似於此。

文章滂沛,不遭有力之將援引薦舉,亦將棄遺於衡門之下(5),固安得升陟聖主之庭,論說政事之務乎?火之光也,不舉不明。

有人於斯,其知如京,其德如山,力重不能自稱,須人乃舉,而莫之助,抱其盛高之力,竄於閭巷之深(6),何時得達?奡、育(7),古之多力者,身能負荷千鈞(8),手能決角伸鉤,使之自舉,不能離地。

智能滿胸之人,宜在王闕,須三寸之舌,一尺之筆(9),然後自動(10),不能自進,進之又不能自安,須人能動,待人能安。

道重知大,位地難適也。

【註釋】

(1)一江一 :長一江一 。

其源出青海西南邊境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

岷山:山名。

位於四川省北部,綿延於四川、甘肅兩省邊境。

古人認為它是長一江一 的發源地。

(2)滂沛:波瀾壯闊的樣子。

(3)溝洫(xu序):溝渠。

這裡指小的支流。

泆(yi義):通「溢」。

這裡是氾濫的意思。

(4)丘墟:廢墟。

這裡指空曠荒涼的地方。

(5)衡門:橫一根木頭當門。

這裡指簡陋的住宅。

(6)閭巷之深:一胡一 同的最深處。

這裡指偏僻的地方。

(7)奡(ao傲):傳說的古代大力士。

育:夏育,傳說的古代大力士。

(8)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

(9)一尺:合今公尺二寸三分一厘。

一尺之筆:這裡指會寫的人。

(10)動:活動。

這裡指靠人推薦到朝廷去做官。

【譯文】

黃河發源於崑崙山,長一江一 起源於岷山。

水力豐盛,浩浩蕩蕩的流水,逐漸往下流水勢越大,但沒有廣闊的河岸低下的地勢,就不能通暢地流入東海。

如果河岸狹窄地勢較高,河水會倒灌支流,造成決口氾濫,漫流在空曠荒涼的地方。

鴻儒的學問,有點像上面說的一樣。

文章寫得氣勢滂礡、波瀾壯闊,不遇到有能力的地方長官提拔舉薦,也要被遺棄在一文不值的地方,因此怎麼能登上「聖主」的朝廷做官,並議論國家大事呢?火光,不高舉不會明亮。

這裡有人,他的知識像座高丘,他的道德像山樣高大,但能力大不能自我舉薦,需要有人來推舉,沒有人的幫助,只好胸懷那旺盛高超的能力,流落到偏僻的地方,什麼時候才能飛黃騰達呢?奡和夏育都是古代的大力士,身體能擔負千鈞重量,手能扭斷牛角,拉直銅鉤,要是讓他自己舉自己,身體卻不能離開地面。

智慧和能力滿腹的人,適合在朝廷做官,但必須有能說會寫的人推薦,然後才能開始去朝廷做官,而不能一開始就做官,做官也不會一開始就地位穩固,必須靠人推薦才能去朝廷,必須靠人保護才能地位穩固。

這是因為具有先王之道多,學問大,難於得到適合自己能力的地位。

【原文】

37·9小石附於山,山力能得持之;在沙丘之間,小石輕微,亦能自安。

至於大石,沙土不覆,山不能持,處危峭之際,則必崩墜於坑谷之間矣。

大智之重,遭小才之將,無左右沙土之助,雖在顯位,將不能持,則有大石崩墜之難也。

或伐薪於山,輕小之木,合能束之。

至於大木十圍以上,引之不能動,推之不能移,則委之於山林,收所束之小木而歸。

由斯以論,知能之大者,其猶十圍以上木也,人力不能舉薦,其猶薪者不能推引大木也。

孔子周流,無所留止,非聖才不明,道大難行,人不能用也。

故夫孔子,山中巨木之類也。

【譯文】

小石頭附著在山上,山的力量能夠支撐它;在沙丘之間,小石頭由於輕微,也能自然安穩。

至於很大的石頭,沒有泥沙覆蓋,山又不能支撐,處在懸崖峭壁的邊上,就必然會崩塌墜一落 到坑谷裡去。

智慧很高的人份量大,遇上才能差的地方長官,又沒有周圍人的幫助,雖然處在顯赫地位,地方長官不能支持,就會有大石崩塌的災難。

有人在山上砍柴,能把輕小的樹枝合在一起捆起來。

至於十抱粗以上的大樹,拉它不動,也推它不走,只好就丟在山林裡,收拾起捆好的小樹枝回家。

由此說來,智慧能力高的人,他們就像十抱粗以上的大樹,一般人的力量不可能舉薦,就像砍柴的人不可能推走、拉動大樹一樣。

孔子周遊列國,沒有地方留用他,並不是聖人的才能不高明,而是他的道義太深奧很難實行,人們無法任用他的緣故。

這樣看來,孔子是山中巨大樹木一類的人。

【原文】

37·10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1),管仲之力(2)。

管仲有力,桓公能舉之,可謂壯強矣。

吳不能用子胥,楚不能用屈原,二子力重,兩主不能舉也。

舉物不勝,委地而去,可也。

時或恚怒,斧斲破敗,此則子胥、屈原所取害也。

淵中之魚,遞相吞食,度口所能容,然後咽之,口不能受,哽咽不能下。

故夫商鞅三說孝公(3),後說者用,前二難用,後一易行也。

觀管仲之《明法》,察商鞅之《耕戰》(4),固非弱劣之主所能用也。

【註釋】

(1)匡:正。

一匡天下:齊桓公「一匡天下」,名義上是要扶正周天子,實際上是要諸侯跟他走,使自己稱霸於諸侯。

(2)以上參見《論語·憲問》。

(3)商鞅三說孝公:《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初入秦時,曾經三次給秦孝公獻策。

頭二次說「帝王之道」,孝公不滿意,第三次談「強國之術」,才被孝公重視,並任用他主持變法。

參見本書1·5。

(4)《耕戰》:《商君書》中的一篇,今本作《農戰》。

【譯文】

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一齊來扶正天下,這是靠管仲的能力。

管仲有能力,齊桓公能選拔他,可以說是很了不起。

吳王不能任用伍子胥,楚王不能任用屈原,是他們二人能力太強,兩國君主無法選拔他們。

推舉重物不能勝任,把它丟在地上而自己離開,這算好的。

有時有人忿恨發怒,用斧頭砍破弄壞,這就是伍子胥、屈原遭到殺害的原因。

深水中的魚,順次大魚吞吃小魚,估計口中能容納,然後就吞吃掉它,要是口中不能容納,就會哽咽吞不下去。

所以商鞅三次勸說秦孝公,後一次勸說被採用,是因為前二次採用有困難,後一次的容易施行。

看管仲的《管子·明法》,商鞅的《商君書·耕戰》,本來就不是能力低劣的君主所能採用的。

【原文】

37·11六國之時,賢才大臣,入楚楚重,出齊齊輕,為趙趙完,畔魏魏傷(1)。

韓用申不害(2),行其《三符》,兵不侵境,蓋十五年。

不能用之(3),又不察其書,兵挫軍破,國並於秦。

殷周之世,亂跡相屬(4),亡禍比肩(5),豈其心不欲為治乎?力弱智劣,不能納至言也。

是故堆重(6),一人之跡不能蹈也(7);磕大(8),一人之掌不能推也。

賢臣有勁強之優,愚主有不堪之劣(9),以此相求(10),禽魚相與游也。

干將之刃,人不推頓(11),菰瓠不能傷(12);筱簬之箭(13),機不能動發(14),魯縞不能穿(15)。

非無干將、筱簬之才也,無推頓發動之主,菰瓠、魯縞不穿傷,焉望斬旗穿革之功乎?故引弓之力不能引強一弩一。

一弩一力五石,引以三石,筋絕骨折,不能舉也。

故力不任強引,則有變惡折脊之禍;知不能用賢,則有傷德毀名之敗。

論事者不曰才大道重,上不能用,而曰不肖不能自達。

自達者帶絕不抗(16),自衒者賈賤不讎(17)。

【註釋】

(1)畔:通「叛」。

(2)申不害(約公元前385~前337年):鄭國人。

戰國中期的法家。

曾任韓昭侯的相十五年。

《漢書·藝文志》著錄《申子》六篇,其書南宋時已散失,有《三符》、《大體》、《君臣》三篇存目。

現僅有輯錄《大體》一篇。

(3)之:據《史記·老莊申韓列傳》,這裡指的應是韓非。

遞修本此句作「不能韓」,故「不能用之」,也是指韓非。

(4)屬(hǔ主):連接。

(5)比肩:並肩。

這裡是一個挨一個的意思。

(6)堆(dui對):通「碓」,一種用腳踩的搗米器具。

(7)跡:腳櫻這裡指腳。

(8)磕:同「磕」,擊石發出來的聲音,與文意不合,故疑是「磑」形近而誤。

磑(wei胃):石磨。

簡化字作「磑」。

(9)不堪:不勝任。

這裡指不能使用「賢臣」。

(10)求:這裡是匹配,在一起的意思。

(11)頓:叩,擊。

這裡是使用的意思。

(12)菰(gū孤):即菰,一稱蔣,一江一 南稱作茭白。

它與瓠不是一類植物,故疑是「瓜」字形近而誤。

瓜、瓠都屬易碎植物,故算一類。

《太平御覽》卷九七九引《論衡》文作「瓜」,可證。

下同。

瓠(hu戶):葫蘆。

(13)筱(xiǎo小):一作篠。

一種小竹,可用來作箭桿。

簬(lu路):竹名。

可用作箭桿。

(14)能:根據文意,疑是衍文。

上文「人不推頓」與「機不動發」相對文,可證。

(15)魯縞(gǎo搞):春秋時魯國出產的有名白色細娟。

(16)帶:義不可通,故疑「滯」之壞字。

滯:停滯。

這裡是停滯不進的意思。

抗:舉。

這裡指被提拔、任用。

(17)衒(xian炫):同「炫」。

賈(jia價):通「價」。

讎(chou仇):售。

【譯文】

六國的時候,賢能的大臣,去到楚國,楚國就強大;離開齊國,齊國就衰弱;幫助趙國,趙國就保全;背離魏國,魏國就削弱。

韓國任用申不害,施行他的《三符》,別國軍隊不敢侵犯韓國國土,大概有十五年。

但由於不能任用韓非,又不看他的書,於是軍隊打敗,國家被秦國吞併。

殷周時代,動亂的事情接連不斷,諸侯亡國的災禍一個接著一個,難道這些亡國之君心裡不想治理國家嗎?是他們能力弱智慧差,不能接受高明的意見。

所以碓重,靠一個人的腳是不能踩很久的;石磨很大,靠一個人的手是不能推很久的。

賢臣有能力很強的長處,愚蠢的君主有不能使用賢臣的短處,賢能的大臣跟愚蠢的君主這樣相處在一起,就跟飛禽和魚類在一起遊玩一樣。

寶劍干將的鋒刃,人不抽出來使用,連瓜和瓠都不會被損壞;用筱、簬做的箭,一弩一機不扣動,連魯縞也不會被射穿。

不是沒有寶劍干將、好箭筱簬的才幹,而是沒有抽劍扣機的人,瓜瓠、魯縞都沒有受損射穿,還怎麼能指望它們發揮砍倒敵人軍旗射穿敵人皮盔甲的作用呢?所以有一般拉弓的力氣,就不要去拉強一弩一。

要五石力氣拉開的一弩一,卻用只有三石力氣的人去拉,就會折斷筋骨,還不能拉開。

所以力氣不能勝任而要強行去拉,就會有惡變造成脊骨折斷的災禍;才智達不到不要任用賢人,否則會有損傷自己道德,敗壞自己名譽的惡果。

評論事情的人不說賢人才能強道義深,君主不能任用,而說是由於不賢,不能靠自己飛黃騰達。

想依靠自己能力飛黃騰達的人,是終身得不到提拔任用的,就像炫耀自己貨好的商人,沒有買主欣賞,價錢再便宜,也賣不出去一樣。

【原文】

37·12案諸為人用之物,須人用之,功力乃立(1)。

鑿所以入木者(2),槌叩之也;鍤所以能撅地者,跖蹈之也(3)。

諸有鋒刃之器,所以能斷斬割削者,手能把持之也,力能推引之也。

韓信去楚入漢,項羽不能安,高祖能持之也。

能用其善,能安其身,則能量其力,能別其功矣。

樊、酈有攻城野戰之功(4),高祖行封,先及蕭何,則比蕭何於獵人(5),同樊、酈於獵犬也。

夫蕭何安坐,樊、酈馳走,封不及馳走而先安坐者,蕭何以知為力,而樊、酈以力為功也。

蕭何所以能使樊、酈者,以入秦收斂文書也(6)。

眾將拾金,何獨掇書,坐知秦之形勢,是以能圖其利害。

眾將馳走者(7),何馳之也。

故叔孫通定儀,而高祖以尊;蕭何造律,而漢室以寧。

案儀、律之功,重於野戰;斬首之力,不及尊主。

故夫墾草殖谷,農夫之力也;勇猛攻戰,士卒之力也;構架斲削,工匠之力也;治書定薄,佐史之力也;論道議政,賢儒之力也。

人生莫不有力,所以為力者,或尊或卑。

孔子能舉北門之關(8),不以力自章,知夫筋骨之力,不如仁義之力榮也。

【註釋】

(1)功力:功勞。

這裡指作用。

立:樹立。

這裡是發揮的意思。

(2)根據下文」鍤所以能撅地者」,疑「以」下脫一「能」字。

(3)鍤是古代一種插地起土的農具。

直柄,柄端有一被木作把手,鍤肩較寬。

使用時雙手握柄端橫木,左足踩鍤的肩部,使它插入土中,再向後扳動,把土剝離。

類似今天的鍬。

(4)樊:指樊噲。

參見9·11注(14)。

酈(li麗):指酈商。

秦漢之際陳留高陽鄉(今河南省杞縣)人。

漢初將領。

初隨劉邦起義。

因擊項羽、黥布有軍功,任右丞相,封曲周侯。

(5)比蕭何於獵人:《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統一全國後,論功行賞,認為蕭何功最大,眾臣不服,劉邦用打獵作比喻,說戰場衝殺的武將如獵犬,而指揮作戰的蕭何如獵人。

(6)文書:這裡指公文檔案和地圖。

收斂文書:《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劉邦進入秦都咸陽,蕭何把秦朝的公文擋案和地圖收集起來,於是掌握了全國各地的情況。

(7)走者:奔跑的人。

這裡指士卒。

(8)關:門閂。

這裡指古代城門洞上的活動閘門,可隨時放下,攔阻攻城的敵人。

舉北門之關:《呂氏春秋·慎大覽》記載,孔子能把城門洞上沉重的活閘門舉上去,卻不願意讓人知道他有如此大的力氣。

【譯文】

考察凡是人使用的東西,都需要有人使用它,其作用才能發揮出來。

鑿子所以能進入木頭裡,是槌子敲打它;鍤所以能掘地,是有腳掌踩它。

凡有鋒刃的器物,所以能斷開、斬斷、割掉、削去東西,是有手能夠拿住它們,用力推拉的緣故。

韓信離開楚去漢,是因為項羽不能重用他,而劉邦能掌握和使用他。

能使用他的長處,能安排他的地位,就能衡量他的能力,能識別他的功績。

樊噲和酈商都有攻打城池野外作戰的功績,漢高祖論功行賞,最先給了蕭何,而且把蕭何比作獵人,同樣把樊噲和酈商比作獵犬。

那蕭何安穩地坐著,樊噲和酈商奔馳疆場,封賞輪不到奔馳疆場的卻先獎勵坐著指揮的人,蕭何是用自己的智慧作力量,而樊噲和酈商是用他們的武力當作功績。

蕭何所以能差遣樊噲和酈商,是因為他進入秦都時收集了與戰爭有關的公文檔案和地圖。

當時眾將領都拾取金銀,蕭何偏偏收集文書,因此知道了秦軍的形勢,所以能掌握其利害關係。

眾將領驅使士卒,蕭何則指使他們。

所以叔孫通制定朝儀,漢高祖因此受尊崇;蕭何制定法律,漢朝因此得安寧。

考察朝儀、法律的功績,重於打仗;斬殺敵首的能力,比不上尊崇君主。

因此可見,耕田除草種植五穀,是農夫的能力;勇猛打仗,是士卒的能力;架屋削梁,是工匠的能力;處理公文,是佐史的能力;評論先王之道,議論國家大事,是鴻儒的能力。

人生來都有一定的能力,只是用來發揮能力的工作,有貴有賤。

孔子能舉起北門的閘門,並不因為有此力氣而自我炫耀,他知道身體的力氣,不如仁義的力量榮耀。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論衡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