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漢、唐兩代都曾出現過封建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

中醫養生學

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標誌著封建制終於代替了一奴一隸制。

漢、唐兩代都曾出現過封建經濟高度繁榮的景象,開闢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文化一一交一一流,對醫學及養生的發展也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這一時期內,出現了不少著名醫家和養生家,以及養生專論、專著。

對養生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秦漢之際,特別是秦代「焚書坑儒」的高一壓政策被解除以後,道家、儒家思想有了新的發展。

佛教的傳入,也逐漸影響了我國意識形態及醫學的發展。

自隋代王通提出儒、佛、道「三教歸一」的綱領後,三家之說便成為官方的正統思想推行於世,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其中,有關養生方面的內容,便被當時的醫家、方士所繼承,從而進一步充實和發展了中醫養生學的內容。

一、養生理論和實踐的發展

漢唐時期的養生學思想發展,大致有如下幾個特點:1對養生理論的闡述往往是融醫、儒、道、佛諸家養生思想於一體,各取其長。

2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醫學家。

其具有豐富的醫學理論及臨一床一實踐經驗。

因而,對養生方法的論述,多具體、實際而有效。

3這一時期的養生專論、專著,在理論上有了較為系統的論述,既承襲了先秦的學術思想,又有所創新和發展。

並作為中醫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予以專門闡述。

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茲將一江一唐時期有關養生理論和實踐發展的主要內容概括介紹如下。

(一)張仲景的養生思想

東漢醫家張仲景,繼承了先秦時期的醫學理論,博采眾長,著成《傷寒雜病論》,奠定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理論基礎。

其中,也從病因學角度提出了自己的養生觀點。

1、養慎 養慎即調護機體以順應四時之變,仲景認為:「若人能養慎,不令邪風乾忤經絡,……病則無由入其腠理」(《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

明確指出,注意四時變化,外避虛邪賊風,是防病保健的一個重要方面。

2、調和五味 仲景特別強調飲食與養生的關係,「凡飲食滋味以養於身,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因而「服食節其冷熱、苦酸辛甘(《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並治》)。

明確指出,飲食之冷熱、五味之調和,以適宜為度,方可起到養生作用。

反之,於身一體有害。

3、提倡導引 仲景對導引吐納也十分重視,他主張用動形方法防病治病,如《金匱要略》中云:「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勿令九竅閉塞」。

仲景的上述養生思想,具體體現了中醫防治結合、預防為主的原則。

(二)華佗的養生思想

華佗是與張仲景同時的醫家,他繼承了先秦《呂氏春秋》中的動則不衰之說,從理論上進一步闡述了動形養生的道理,如《三國誌華化傳》中載其論云:「人一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

華佗對導引健身術十分重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總結歸納為模仿虎、鷹、熊、狼、鳥五種動物動作的導引法,稱之為」五禽戲」。

方法簡便,行之有效,大大促進了導引健身的發展。

(三)王充的先天稟賦說

東漢時期的王充,在養生方面,提出了稟氣的厚薄決定壽命長短的觀點,在他所著的《論衡》中強調指出:「若夫強弱夭壽,以百為數,不至百者,氣自不足也。

夫稟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其壽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

王充還認為,生育過多,往往影響下一代健康,他指出:「婦人疏字者子活,數一乳一者死。

……字一乳一亟數,氣薄不能成也」。

所謂「疏字」是指生育較少,少生少育則稟受父母一之一精一氣強,故子女健壯而壽命亦長;反之,「數一乳一」者,則稟受父母一之一精一氣薄弱,故子女體衰而壽命短,因而提倡少生少育。

王充的這一思想,將優生與長壽聯繫起來探討,是很有見地的,大大豐富了養生學的內容。

(四)《神農本草經》重藥補

成書於東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共載中藥365種,分為上、中、下三品。

其中,上品藥物為補養之品,計120種,多具有補益強身、抗老防衰之功效,提倡以藥物增強身一體健康,如人參、黃芪、茯苓、地黃、杜仲、枸杞等,均為強身益壽之品。

後世醫家據此而創製了不少抗老防衰的方藥。

(五)方士之術的利弊

秦漢時期的統治者,如秦始皇、漢武帝等都追求長生不老,想方設法尋求長生不老方藥。

因而,社會上方士盛行,煉丹術、服石法、神仙術以至房一中術等,曾風行於世。

鼓吹和信奉煉丹、服石可使人不老不死者,此不但無益,反而有害,誤服者多中毒暴死。

故自漢以後,許多醫家都指出亂取丹石之害。

但也應看到,當時統治者的謀求長生,客觀上促進了方士對煉丹、服石、導引等養生方法的探索。

東漢時期的魏伯一陽一,即總結了前人經驗,著成《周易參同契》三卷,闡述了煉丹的理論和氣功的理論和方法。

同時,亦如實地指出了金石對人的危害。

書中有關氣功的論述,至今仍有研究和參考價值。

而其所述煉丹之術,在化學史上亦有重要貢獻。

二、道家學說與道教養生術

西漢初期,統治階級很重視清靜無為的黃老哲學,即指托名黃帝,淵源於老子的新道家學派,這時的道家思想,已經將一陰一陽一、儒、墨、法等各家思想批判地吸收進來。

如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論六一要旨」云:「凡人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

神大用則竭,形大勞則敝,形神離則死。

……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形神一騷一動,欲與天地長久,非所聞也」。

可以看出,這是承襲了先秦道家貴生、養神的思想。

同時,也是對漢武帝追求長生不死、得道成仙思想的有力批判。

漢武帝既崇尚儒術,又祟信神仙,然當時黃老之學聲望甚高。

於是,方士們逐漸將黃老之學與神仙術結合,形成為具有宗教色彩的黃老道。

宣稱他們的那套「養神保真」之法,可以長生不死,得道成仙。

然而人不能永遠活下去,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養生學應摒棄其荒謬的成仙思想,而取其養生之術。

事實上歷代道家養生名家幾乎都是以其養生術而傳世的。

道教所行養生之術很多,如外丹、內丹、服氣、胎息、吐納、服餌、辟榖、存思、導引、行蹻、動功等等,這是將古代所流行的養生之術,皆吸取進來,加以發揮。

由於道教注重養生,崇信神仙,故而將諸子之說,兵、農諸家之書及占星、一陰一陽一、五行醫經醫方等數術方技諸家之書廣為收集而為道教經籍。

因而,道教經書之中,內容廣泛而豐富,有關養生的書籍多收其內。

東晉醫家葛洪,一精一研道教理論,在養生方面做出很大貢獻。

他從預防為主的思想出發,首先提出「養生以不傷為本」,認為良好的生活一習一慣有利於長壽。

葛洪對於導引、吐納等養生術也十分重視。

在他所著的《抱朴子釋滯》中指出:「行氣可以治百病,……或可以延年命,其大要者,胎息而已」。

首次提出了「胎息」功法,並詳述其要領。

葛洪對煉丹之術也進行了研究,他在《仙藥》中論及的植物的如靈芝、茯苓、地黃、麥冬、巨勝子、楮實子、黃一精一、槐實、菊花等,經現代研究分析證實,確有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

當然,他的金丹長生之論在養生方面並不足取,但在化學上卻是一大貢獻。

南朝的著名養生家陶弘景,一精一於醫學,通曉佛、道,「十歲得葛洪神仙傳,晝夜一精一研,便有養生之志」(《梁書·處士傳》)。

他輯錄了「上自農黃以來,下及魏晉之際」的許多養生文獻,而成《養一性一延命原》一書,為現存最早的一部養生學專著。

全書共二卷分為:教誡、食誡、雜誡、服氣療病、導引按摩、御女損益等六篇。

書中論述的養生法則和方術甚多,概括起來,大致有:顧四時、調一情志、節飲食、宜小勞、慎房一事、行氣吐納等幾個方面。

《養一性一延命錄》收集了先秦及兩漢時期的養生文獻,也反映了陶弘景的養生學思想,這本養生專集對於推動養生學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三、佛家養生思想的傳入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很難考定,但一般都以漢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入中國,明帶始建白馬寺為據。

隨著佛教的傳入,大量經論被翻譯過來,當時傳譯的僧侶學者大都利用老、莊之學的概念來譯解佛經,由文字「格義」到思想會通,經過長時間的消化和吸收,佛學理論在我國得到了很大發展。

公元六世紀末至九世紀中葉的隋唐時期,是中國佛教的極盛時期。

佛學的傳入,對我國醫藥學的發展也有一定促進作用,僅據隋唐史書記載,傳來的醫書和方藥書就有十餘種。

佛學本身所追求的最終目標是「徹悟成佛」,然而沒有健康的身一體就不能進行修煉,所以佛學中也含有與佛教教義結合在一起的有關養生健身的思想、觀點和方法,漢唐時期的養生家們既取其養生作用之長,納入中醫養生思想之中。

例如:

參禪 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

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故稱參禪。

在修一習一禪定的過程中,有調身、調氣、息心靜坐的方法,靜坐氣功,只是修禪的形式或基礎,並非修禪目的,但初學靜坐的人必須懂得這些調身調氣的方法,使身心保持健康狀態,以保證修禪的順利進行。

這種方法是有強健身一體,卻病延年作用的。

養生家則將此融入吐納導引健身功之內,成為以靜坐為特點的健身功法。

又如達摩《易筋經》原為佛門養生健身功法。

達摩又稱菩提達摩,是中國佛教禪宗的創始者,相傳《易筋經》是他譯寫的,故稱《達摩易筋經》後傳於世。

成為中醫養生學中的健身術之一。

唐代《千金要方》中記載的天竺國按摩法,也是由當時印度傳入的佛教徒常作的一種體一操一式的按摩法。

佛學認為人一體也是由自然界構成物質的四大元素——地、水、火、風和合而成。

地為骨肉,水為血液,火為人之體一溫一、熱量,風為呼吸。

一般說來,「四大調和」,人方可使田,一大不和,生一百一病,四大不調,生四百四病。

所以,佛家也強調身一體的和諧統一,這一思想與中醫理論近似。

孫思邈將其收入《千金要方》之中。

佛學講求調理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存關係」,因而十分重視環境調養,植樹造林,行醫施藥等公益事業。

特別是植樹造林,猶為突出。

而寺院地址的選擇,也是十分講究的,多為環山傍水,山清水秀之處,環境清幽,景色宜人,既是佛教修行之處,又是養一性一怡人之環境,以寧靜、空氣清新、環境幽美為特點,為養生調攝增添了不少內容。

佛家有很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薩戒等。

這些戒律多是對佛教信徒修行時的紀律約束,具體地說是對酒、色、食、財等諸方面慾念的節制和約束,以使人專心修禪,提高道德品質的修養。

這種思想被吸收而融入養生學中,充實了養生學中「養神」、「固一精一、「節欲」等方面內容。

佛家的經典著作十分浩瀚,一部大藏經即有1076部5048卷之多,後世又續有增加。

其中,有關養生的論述十分豐富。

此外,隋代智(豈頁)法師著的《六妙門》(即《小止觀》)、《摩訶止觀》(即《大止觀》),以及闡述心理修養的《百法明門論》、《妙雲集》等等,均是論述養生的佛教典籍。

不僅對佛學發展產生很大影響,而且對於養生學的發展也產生了很大影響。

值得進一步發掘、整理,以使其為社會、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

四、道、儒、佛、醫思想的匯通

漢唐時期,道、儒、佛思想盛行,三家之說影響著當時整個社會。

並且互相滲透、融合。

當時的道家思想——黃老哲學,已經融進了儒、墨、法、一陰一陽一等諸家之說。

而佛教的傳入,也並非全部照搬,而多利用老、莊學說來譯解佛經。

實際上,被翻譯過來的佛學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融合了中國的哲理。

這種融合、滲透,自然也影響到中國醫學。

這一時期的著名醫家之所以在學術上有所創新、發展,也往往是受其影響。

不少醫家於道、儒、佛之說有一精一深的研究,他們據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吸收、融合、匯通了道、儒、佛的理論觀點,使之成為醫學理論的組成部分之一,充實、豐富和發展了養生學內容。

在這一方面,只有代表一性一的醫家,即是唐代的孫思邈。

孫思邈一精一通道,佛之學,廣集醫、道、儒、佛諸家養牛之說,給合自己多年豐富的實踐經驗,著成養生專論。

不僅在《千金要方》中有大量養生論述,還著有《攝養枕中方》,內容豐富,功法眾多,在我國養生發展史上,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

其在養生學方面的貢獻,大要有五:

第一,繼承和發展了《黃帝內經》「治未病」的思想,以此為養生原則,提出了「養一性一」之說,在《千金要方養一性一序》中反覆強調「善養一性一者,則治未病之病,是其義也」,「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追於既逝之後」。

第二,奠定了我國食養學的基礎。

他說;「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

孫氏認為飲食是養生防病的重要手段,他在《千金要方》中,列食養、食療食物154種,分谷米、蔬菜、果實、鳥獸四類,多為日常食品,並論述其一性一味、功效,以供人們酌情選用。

此外,他還提出了老人飲食的具體要求。

孫思邈的食養、食療學術思想,對後世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三,強調房一中補益。

在《千金要方·房一中補益》中指出:「凡覺一陽一事輒盛,必謹而抑之,不可縱心竭意,以自賊也」,強調不可縱一欲。

為防止一性一生活不當而誘發某些疾病,在《千金要方養一性一禁忌》中指出:「男一女熱病未差,女子月血,新產者,皆不可合一陰一陽一」。

這些觀點,都是很科學的一性一保健內容。

第四,重視婦幼保健。

在《千金要方》一書中,他破歷代醫書之慣例,首例婦科三卷,次列兒科二卷,除疾病治療外,對婦幼保健的論述甚詳。

算得上是世界上從社會角度強調婦幼保陸的第一人。

第五,融道、佛、儒、醫於一體,收集、整理、推廣養生功法。

由於孫思邈用於道、佛之學,對其養生之理論及養生之術皆有一精一研,故在他的《千金要方》中,既有「道林養一性一」、「房一中補益」、「食養」等道家養生之說,也有「天竺國按摩法」等佛家養生功法。

不僅豐富了養生內容,也使得諸家傳統養生法得以流傳於世,是我國養生發展史上有價值的醫學文獻。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