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現擇其要,歸納如下:一、進食宜緩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

中醫養生學

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

進步保健關係到飲食營養能否更好地被機體消化吸收,故應予以足夠重視。

現擇其要,歸納如下:

一、進食宜緩

進食宜緩是指吃飯時應該從容緩和,細嚼慢咽。

《養病庸言》說:「不論粥飯點心,皆宜嚼得極細嚥下」。

這樣進食,既有利於各種消化液的分一泌,食物易被消化吸收;又能穩定情緒,避免急食暴食,保護腸胃。

急食則食下易化,暴食則會驟然加重腸胃負擔,還容易發生噎、嗆、咳等意外,是應當予以重視的。

二、食宜專致

《論語·鄉一一黨一一》中說:「食不語」。

進食時,應該將頭腦中的各種瑣事盡量拋開,把注意力集中到飲食上來。

進食專心致志,既可品嚐食物的味道,又有助於消化吸收,更可以有意識地使主食、蔬菜、肉、蛋等食品雜合進食,做到「合理調配」。

同時,也可增進食慾。

古人所說的「食不語」及「食勿大言」(見《千金翼方》),就是要人們在吃飯時專心致志,說明自古以來,早已認識到專心進食有利於消化的道理。

倘若進食時,頭腦中仍思緒萬千,或邊看書報,邊吃飯,沒有把注意力集中在飲食上,心不在「食」。

那麼,也不會激起食慾,納食不香,自然影響消化吸收,這是不符合飲食養生要求的。

三、進食宜樂

安靜愉快的情緒有利於胃的消化,樂觀的情緒和高興的心情都可使食慾大增,這就是中醫學中所說的肝疏洩暢達則胸胃健旺。

反之,情緒不好,惱怒嗔恚,則肝失條達,抑鬱不舒,致使脾胃受其制約,影響食慾,妨礙消化功能。

古有「食後不可便怒,怒後不可便食」之說。

故於進食前後,均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力戒憂愁惱怒,不使其危害健康。

進食時,要使情緒舒暢樂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進食的環境要寧靜、整潔

這對穩定人的情緒是很重要的。

喧鬧、嘈雜及髒亂不堪的環境,往往影響人的情緒和食慾。

(二)進食的氣氛要輕鬆愉快

進食過程中,不回憶、不談論令人不愉快的事情,不急躁、不爭吵,保持輕鬆愉快的氣氛。

(三)輕鬆、柔和的樂曲有助於消化吸收

《壽世保元》中說:「脾好音聲,聞聲即動而磨食」。

故在進食時,放一些輕柔鬆快的樂曲,有利於增進食慾及加強消化功能。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