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一)先天因素先天因素即「稟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

中醫養生學

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

一、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

(一)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稟賦」。

包括遺傳和胎兒在母體裡的發育營養狀況。

父母的體質特徵通過遺傳,使後代具有類似父母的個體特點,是先天因素的一個方面,而胎兒的發育營養狀況、對體質特點的形成也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一性一別因素

人類由於先天遺傳的作用,男一女一性一別不僅形成各自不同的解剖結構和體質類型,而且在生理特一性一方面,也會顯示出各自不同的特點。

一般說,男子一性一多剛悍,女子一性一多柔一弱,男子以氣為重,女子以血為先。

《靈樞·五音五味》提出:「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的論點,正是對婦女的體質特點作了概括說明。

(三)年齡因素

俗話說:「一歲年紀,一歲人」,說明人一體的結構、功能與代謝的變化同年齡有關,從而形成體質的差異。

《靈樞·營衛生會》指出:「老壯不同氣」,即是說年齡不同對體質有一定影響。

(四)一精一神因素

人的一精一神狀態,由於能影響臟腑氣血的功能活動,所以也可以改變體質。

《素問·一陰一陽一應像大論》裡說:「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即指情誌異常變化傷及內在臟腑。

(五)地理環境因素

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其形態結構,氣化功能在適應客觀環境的過程中會逐漸發生變異。

是故《素問·五常政大論》早就指出:「必明天道地理」,對於瞭解「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以及「人之形氣」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地理環境不同,則氣候、物產、飲食、生活一習一慣等等,亦多有不同,所以《素問·異法方宜論》在論證不同區域有不同的體質,不同的多發病和不同的治療方法的時候,特別強調了不同地區的水土、氣候、以及飲食、居住等生活一習一慣,對體質形成的重大影響,說明地理環境對體質的變異,既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又是極其複雜的因素。

二、體質的分類

祖國醫學對人一體體質所作的分類,在《內經》時代,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一陰一陽一五行分類

《靈樞·一陰一陽一二十五人》根據人的體形、膚色、認識能力、情感反應、意志強弱、一性一格靜躁,以及對季節氣候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將體質分為木、火、土、金、水五大類型。

然後又根據五音的太少,以及左右手足三一陽一經,氣血多少反映在頭面四肢的生理特徵,將每一類型再分為五類,共為五五二十五型,統稱「一陰一陽一二十五人」,本法強調對季節的適應能力為體質的分類依據,具有實際意義。

(二)一陰一陽一太少分類

《靈樞·通天》把人分為太一陰一之人,少一陰一之人、太一陽一之人、少一陽一之人,一陰一陽一和平之人五種類型,這是根據人一體先天稟賦的一陰一陽一之氣的多少,來說明人的心理和行為特徵,即氣質方面的差別的分類方法。

(三)稟一性一勇怯分類

《靈樞·論勇》根據人一體髒氣有強弱之分,稟一性一有勇怯之異,再結合一體態、生理特徵,把體質分為二類。

其中,心膽肝功能旺盛,形體健壯者,為勇敢之人;而心肝膽功能衰減,體質孱弱者,多系怯弱之人。

(四)體型肥瘦分類

《靈樞·逆順肥瘦》將人分為肥人、瘦人、肥瘦適中人三類。

《靈樞·衛氣失常》又將肥人分為膏型、指型、肉型三種,並對每一類型人生理上的差別,氣血多少、體質強弱皆作了比較細緻的描述。

由於人到老年形體肥胖者較多,所以本法可以說是最早的關於老年人一體質的分型方法。

隨著中醫臨一床一醫學的發展,為了更好地與臨一床一辨證用一藥相結合,現代中醫常用的體質分類法著眼於一陰一陽一氣血津一液的虛實盛衰,把人一體分為正常體質和不一良體質兩大類。

凡體力強壯、面色潤澤、眠食均佳、二便通調,脈象正常、無明顯一陰一陽一氣血偏盛偏衰傾向者,為正常體質。

反之,有明顯的一陰一虛、一陽一虛、氣虛、血虛、痰濕、一陽一盛、血瘀等傾向(傾向與證候有微甚輕重之別)的屬於不一良體質,這種分類方法,可稱之為實用體質分類法。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