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醫養生學》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

中醫養生學

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

一、動靜互涵的概念

動和靜,是物質運動的兩個方面或兩種不同表現形式。

人一體生命運動始終保持著動靜和諧的狀態,維持著動靜對立統一的整體一性一,從而保證了人一體正常的生理活動功能。

《周易》說:「一一陰一一一陽一之謂道」,「剛柔者,立本者也」。

宇宙間的一切事物的變化,無不是一陰一陽一相互對應的作用,在一陰一陽一一一交一一錯的往來中,一陰一退一陽一進,一陽一隱一陰一顯,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

王夫之《周易外傳》說:「動靜互涵,以為萬變之宗」。

辨證法認為,孤一陽一不生,獨一陰一不長。

故一陰一陽一互涵互根是宇宙萬物的根本法則,也是生命活動的要諦。

《思問錄》謂:「太極動而生一陽一,動之動也;靜而生一陰一,動之靜也」,「方動即靜,方靜旋動,靜即含動,動不捨靜」,「靜者靜動,非不動也」。

又《張子正蒙注》說:「動而不離乎靜之存,靜而皆備其動之理,敦誠不息,則化不可測。」

這就是說「動」不離「靜」,「靜」不離「動」,「動靜」相對立,而又相互依存。

因此,無論只承認運動或者只承認靜止的觀點都是不對的。

所以王夫之又說:「流俗滯於物以為實,遂於動而不返,異端虛則喪實,靜則廢動,皆違一性一而失其神也」(《張子正蒙注》)。

只承認一方面而否認另一方面,把運動和靜止割裂開來,都是違反事物運動變化的本質的。

朱熹亦明確指出:「靜者,養動之根,動者所以行其靜」。

動與靜互為其根.無靜不能動,無動不能靜,一陰一靜之中已有一陽一動之根,一陽一動之中自有一陰一靜之理,說明動靜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古代哲學認為,既無絕對之靜,亦無絕對之動。

「動靜」即言運動,但動不等於動而無靜,靜亦不等於靜止,而是動中包含一著靜,靜中又蘊伏著動,動靜相互為用,才促進了生命體的發生發展,運動變化。

二、生命體的動靜統一觀

生命體的發展變化,始終處在一個動靜相對平衡的自身更新狀態中。

事物在平衡、安靜狀態下,其內部運動變化並未停止。

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平衡就要破壞而呈現出新的生滅變化。

正如《素問·六微旨大論》所言:「岐伯曰:成敗倚伏生乎動,動而不已,則變作矣。

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靜之期也。

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

這裡清楚論述了動和靜的辨證關係,並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萬物自身變化的普遍規律。

人一體生命活動也正是合理地順應萬物的自然之一性一。

周述官說:「人身,一陰一陽一也;一陰一陽一,動靜也。

動靜合一,氣血和暢,百病不生,乃得盡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內功圖說》)。

由此可見,人一體的生理活動、病理變化、診斷治療、預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體的動靜對立統一觀點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指導實踐。

從生理而言,一陰一成形主靜,是人一體的營養物質的根源;一陽一化氣主動,是人一體的運動原動力。

形屬一陰一主淨,代表物質結構,是生命的基礎;氣屬一陽一主動,代表生理功能,是生命力的反映。

就具體的臟腑功能亦是如此,例如心屬火,主動:腎屬水,主靜。

只有「水火既濟」、「心腎相一一交一一」,才能保持正常生理狀態。

實際上,人一體有關飲食的吸收、運化、水液的環流代謝、氣血的循環貫注、化物的傳導排一洩,其物質和功能的相互轉化等,都是在機體內臟功能動靜協調之下完成的。

因此,保持適當的動靜協調狀態,才能促進和提高機體內部的「吐故納新」的活動,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改變。

從病理而講,不論是「六一婬一」所傷,還是「七情」所致的病理變化,都是因為人一體升降出入的運動形式發生障礙,導致體內一陰一陽一動靜失去了相對平衡協調,出現了一陰一陽一的偏盛偏衰的結果。

三、動靜結合的攝生保健

運動和靜養是中國傳統養生防病的重要原則。

「生命在於運動」是人所共知的保健格言,它說明運動能鍛煉人一體各組織器官的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可以增強體質,防止早衰。

但並不表明運動越多越好,運動量越大越好。

也有人提出「生命在於靜止」。

認為軀體和思想的高度靜止,是養生的根本大法,突出說明了以靜養生的思想更符合人一體生命的內在規律。

以動靜來劃分我國古代養生學派,老莊學派強調靜以養生,重在養神;以《呂氏春秋》為代表的一派,主張動以養生,重在養形。

他們從各自不同的側面,對古代養生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他們在養生方法上雖然各有側重,但本質上都提倡動靜結合,形神共養。

只有做到動靜兼修,動靜適宜,才能「形與神俱」達到養生的目的。

(一)靜以養神

我國歷代養生家十分重視神與人一體健康的關係,認為神氣清靜,可致健康長壽。

由於「神」有易動難靜的特點,「神」有任萬物而理萬機的作用,常處於易動難靜的狀態,故情靜養神就顯得特別重要。

老子認為「靜為躁君」,主張「致虛極,寧靜篤」。

即要盡量排除雜念,以達到心境寧靜狀態。

《內經》從醫學角度提出了「恬淡虛無」的攝生防病的思想。

後世的很多養生家對「去欲」以養心神的認識,無論在理論和方法上都有深化和發展。

三國的嵇康,唐代的孫思邈,明代萬全等都有一精一辟的論述。

清代的曹庭棟在總結前人靜養思想的基礎上,賦於「靜神」新的內容。

他說:「心不可無所用,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為養生之道」,「靜時固戒動,動而不妄動,亦靜也」。

曹氏對「靜神」的解釋使清靜養神思想前進了一大步。

「靜神」實指一精一神專一,屏除雜念及神用不過。

正常用心,能「思索生知」,對強神健腦會大有益處。

但心動太過,一精一血俱耗,神氣失養而不內守,則可引起臟腑和機體病變。

靜神養生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如少私寡慾、調攝情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等。

就以練靜功而言,其健身機制卻體現出「由動入靜」、「靜中有動」、「以靜制動」、「動靜結合」的整體思想。

帶練靜功有益於一精一神內守,而靜神又是氣功鍛煉的前提和基礎。

(二)動以養形

形體的動靜狀態與一精一氣神的生理功能狀態有著密切關係,靜而乏動則易導致一精一氣鬱滯、氣血凝結,久即損壽。

所以,《呂氏春秋·達郁》說:「形不動則一精一不流,一精一不流則氣鬱」,《壽世保元》說:「養生之道,不欲食後便臥及終日穩坐,皆能凝結氣血,久則損壽」。

運動可促進一精一氣流通,氣血暢達,增強抗禦病邪能力,提高生命力,故張子和強調「惟以血氣流通為貴」(《儒門事親》)。

適當運動不僅能鍛煉肌肉、四肢等形體組織,還可增強脾胃的健運功能,促進食物消化輸布。

華佗指出:「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

脾胃健旺,氣血生化之源充足,故健康長壽。

動形的方法,多種多樣,如勞動、舞蹈、散步、導引、按蹻等,以動形調和氣血,疏通經絡、通利九竅、防病健身。

(三)動靜適宜

《類經附翼·醫易》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我國古代養生家們一直很重視動靜適宜,主張動靜結合、剛柔相濟。

動為健,靜為康,動以養形,靜以養氣,柔動生一精一,一精一中生氣,氣中生一精一,是相輔相成的。

實踐證明,能將動和靜,勞和逸,緊張和松一弛。

這些既矛盾又統一的關係處理得當,協調有方,則有利於養生。

從《內經》的「不妄作勞」,到孫思邈的「養一性一之道,常欲小勞」,都強調動靜適度,從湖南馬王堆出土竹簡的導引圖中的導引術,華佗的五禽戲,到後世的各種動功的特點,概括言之就是動中求靜。

動淨適宜的原則,還突出了一個審時度勢的辨證思想特點。

從體力來說,體力強的人可以適當多動,體力較差的人可以少動,皆不得疲勞過度。

從病情來說,病情較重,體質較弱的,可以靜功為主,配合動功,隨著體質的增強,可逐步增加動功。

從時間上來看,早晨先靜後動,以便有益於一天的工作;晚上宜先動後靜,有利於入睡。

總之,心神欲靜,形體欲動,只有把形與神、動和靜有機結合起來,才能符合生命運動的客觀規律,有益於強身防病。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醫養生學
第一講 緒論 01、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第一講 緒論 02、中醫養生學的性質和特點第一講 緒論 03、中醫養生學的地位和任務第一講 緒論 04、學習的方法和要求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1、上古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2、先秦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3、漢唐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4、宋元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5、明清時期第二講 中醫養生學發展簡史 06、近代與現代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1、生命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2、天年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3、衰老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1]近代衰老學說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附2]延緩衰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概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4、天人相應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5、形神合一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6、動靜互涵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7、協調平衡第三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理論 08、正氣為本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1、協調臟腑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2、暢通經絡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3、清靜養神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4、節欲葆精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5、調息養氣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6、綜合調養第四講 中醫養生學的基本原則 07、持之以恆第五講 精神養生 01、情志變化第五講 精神養生 02、調神養生法第五講 精神養生 03、調攝情緒法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1、養生環境的基本概念和分類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2、自然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3、居住環境與健康第六講 環境與養生 04、室內環境與健康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1、起居有常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2、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3、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二節 勞逸適度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第三節 服裝順時適體第七講 起居作息與養生 04、排便保健法第八講 睡眠養生 01、睡眠的生理第八講 睡眠養生 02、睡眠的時間和質量第八講 睡眠養生 03、睡眠的方位與姿勢第八講 睡眠養生 04、睡眠與臥具第八講 睡眠養生 05、睡眠環境與宜忌第八講 睡眠養生 06、失眠的預防第九講 飲食養生 01、飲食養生的作用第九講 飲食養生 02、飲食調養的原則第九講 飲食養生 03、進食保健第九講 飲食養生 04、食後養生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1.房事養生教育的重要性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2、房事的生理作用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3、節制房事的意義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4、房事保健的原則和方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5、強腎保健功法第十講 房事與養生 06、房事禁忌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一節 運動養生機理、特點和原則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二節 運動養生的形式和流派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三節 氣功保健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四節 五禽戲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五節 太極拳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六節 八段錦第十一講 運動養生 第七節 易筋經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一節 娛樂養生的意義第十二講 娛樂養生 第二節 娛樂養生的方法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一節 浴身保健的分類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二節 冷水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三節 熱水浴(包括冷熱交替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四節 蒸氣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五節 礦泉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六節 藥浴第十三講 浴身保健 第七節 其他浴身方法介紹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一節 保健針、灸、按摩的意義及異同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二節 針刺保健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三節 保健灸法第十四講 保健針、灸、按摩 第四節 保健推拿按摩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一節 藥物養生的機理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二節 藥物養生的應用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三節 益壽延年中藥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四節 益壽延年方的組方原則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第五節 益壽延年「名方」舉例第十五講 藥物養生 附:延緩衰老藥物的現代研究概況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一節 胎孕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二節 少兒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三節 青少年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四節 中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五節 老年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六節 婦女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七節 體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六講 因人養生 第八節 腦力勞動者的保健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一節 體質學說與養生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二節 體質差異形成的原因和分類第十七講 體質養生 第三節 不良體質的養生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一節 口腔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二節 顏面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三節 頭髮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四節 眼睛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五節 耳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六節 鼻的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七節 四肢、手足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八節 胸背腰腹保健第十八講 部位養生 第九節 五臟保健法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一節 因時養生的原則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二節 春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三節 夏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四節 秋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五節 冬季養生第十九講 因時養生 第六節 交節前後的自我調養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一節 區域劃分及其與健康的關係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二節 山區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三節 平原和盆地第二十講 區域養生 第四節 海濱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