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余歷觀遠古方書,僉云:身生羽翼、飛行輕舉者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

雲笈七簽

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

◎太清丹經要訣並序

余歷觀遠古方書,僉云:身生羽翼、飛行輕舉者,莫不皆因服丹。

每詠言斯事,未嘗不切慕於心。

但恨神道懸邈,雲跡疏絕,徒望青天,莫知升舉。

始驗還丹伏火之術,玉醴金液之方,淡乎難窺,杳焉靡測,自非一陰一德,何能感之?是以五靈三使之藥,九光七曜之丹,如此之方,其道差近。

此來握?亢,久而彌篤。

雖艱遠而必造,縱小道而亦求。

不憚始終之勞,詎辭朝夕之倦?研窮不已,冀有異聞。

良以天道無私,親聽因之而啟。

不違其願,不奪其志,報施功效,其何速歟!豈自衒其所能,趨利世間之意?意在救疾濟危也。

所以撰二三丹訣,親經試煉,毫末之間,一無差失,並具言述,按而行之,悉皆成就。

然人之志,所重者性命,其危春露,其脆秋霜,俯仰之間,相顧如失。

榮華貧賤,誠為不住之容;憂悲娛樂,並是難留之事。

以此而言,深可歎矣!

余比讀諸方,故亦不少,觀其梗概,例多隱秘。

味之者,翻增其惑,說之者,返益其迷。

遂使修煉之流,不見成功之處,豈其古人妄說耶?抑由學道之輩,自不能考其旨趣也。

余所陳方意,於文記間,如視掌中,一試披尋,莫不洞照。

相知之士,通鑒名人,有所不同,心之取證,故列為三篇耳。

處士孫思邈撰。

△諸丹目錄三品

初陳神仙大丹異名三十四種:

太一玉粉丹、太一召魂丹、返魂丹、更生丹、全生歸命丹、四神丹、太一神一精一丹、神變丹、神液丹、假使通神丹、五靈丹、升霞丹、靈化丹、三使丹、捧香丹、太一丹、使者丹、奔雲丹、控鶴丹、八石丹、麗日丹、素月丹、度厄丹、持節丹、絳色紫游丹、雄黃赤丹、赤雪流珠丹、紅景丹、赤曜丹、重輝丹、紅紫相間丹、艮雪丹、月流光丹、水銀素霜丹。

右所陳諸小丹法等,雖時所稱用,然其丹異名,未必各知之,所以今並列之。

次陳神仙出世大丹異名十三種:

黃帝九鼎丹、九轉丹、大還丹、小還丹、九成丹、素子仙童丹、九變丹、太仙霞丹、太和龍胎丹、張大夫靈飛丹、升仙丹、神龍丹、馬仙人白日昇天丹。

右諸大丹等,非世人所能知之。

今復標題其名,記斯篇目,而終始不可速值也。

是以其間營構方法,並不陳附此有好事者,但知其大略也。

次陳非世所用諸丹等名有二十種:

八景丹、金華丹、玉味消災丹、神光散馥丹、凝霜積雪丹、奔星住月丹、墮月驚心丹、金液玉華丹、茅君白雪丹、白雪赤雪丹、紅絳垂璧丹、七星辟惡丹、七曜靈真丹、流石鮮翠丹、金輝吐曜丹、太清五色丹、北帝玄珠丹、感靈降真丹、群鬼升雲丹、太白一精一丹。

右按其方,服之神仙。

既藥物難具,營作非易,所以但列其名,不復陳其法式。

若好事者,宜以廣知其名也。

△造六一泥法

凡飛金轉石,唯以六一為要。

自遠代諸賢,銷煉之流,莫不鹹蔽其事。

大都相傳法者,皆用礬石、赤石脂、左顧牡蠣、礬石、滑石、戎鹽、鹵鹹等,或妄用蚯蚓糞者,以此等藥並亦具煉作之方。

其方法又各各不同,作之例皆不能一精一了。

古來名方要術,無不備經試煉,就此之中,未有不盡其理,不見一事近彷彿者。

余常為之發憤興歎,不能巳矣!自謂古人隱秘斯術,且誑將來學者。

又按古方,並用礬石用黃土泥,燒之經夕,即自然成其細粉。

余遂依法燒之,經兩三日,竟不覺有異。

謹因閒暇,更依古方燒煉,可經十日巳來,以指微捻,乃成爛粉,光潤可愛,亦細膩希奇。

更取新礬石燒之,二十餘日到,加乾石,全不一種。

始知一切方法,不可率爾輕試之,不依古法,即雲無驗,如此者觸目皆是。

又礬有種類不同,所出之處各異。

并州與嵩岳出者為良,自外者不堪入用。

△煉礬石法

凡煉礬石器,以黃土作之,其狀似竹管,可長五六寸,闊三四寸。

以礬二三分,其口已上,瓦作蓋蓋之。

礬石內筒訖,別以細沙並黃土等分為泥,泥筒週遍,可厚一二分許,緩火炙之,令干。

又更泥,泥又更炙,炙令乾熱,然後入爐燒之。

但使將息伺侯得所,必萬無一失。

△造燒礬石爐法

其爐壘高二尺,明闊一尺,其下四面各開一小門子,擬牽風擊火也。

又時時去積灰。

一頭別一個鐵釜,大小與藥筒相稱,高可三四寸許。

即以鐵釜置爐中,筒於釜上,以炭燒之七日明,使晝夜火氣不絕,恰好,更不勞多。

日滿取之,研極細。

別以赤石脂粗搗篩,相和為泥作餅子,可厚半寸,闊四寸,曝之令干。

內於礬石爐中燒之一日,更細搗篩,極細研之,別入生赤石脂細搗篩訖,與成煉者等分相和。

和訖,又以礬石及赤石脂二分和之為泥,稀稠得所,攪之令極熟,用之,泥釜固濟。

一泥以後,即一手取藥,更不得重看,其藥氣永不畏失。

先余用之多遍,唯覺善,莫能加焉。

礬石宜取敦煌者,輕手搗之,以馬尾蘿下篩之,訖,置鐵鐺中,以猛火熬令汁盡,又搗篩令細。

每計赤石脂與礬石二分相和訖,計所和之粉五兩,內可加戎鹽一兩,鹵鹹二兩,合和亦無妨,不著亦得。

凡作六一泥者,只為固濟,欲使牢固。

今只二種藥為泥,又加一二種亦損者,何煩多種?其六一之名,乃是古人隱秘之語,其六上加一,便是為七,以七種藥為泥,故雲六一也。

世人不識,不知何以名之六一也。

滑石所出處,其石本出東華州,今人不究其根本,乃用崑崙所出者為六一泥,所謂圖北向南,於理殊非所允。

又其石性有數種,硬者細細搗之,篩研令熟用之益佳。

△左顧牡蠣法

左顧牡蠣者,意本取其細膩。

比試向經二三度,亦經火煉而用者,亦經不煉而用者,皆無意。

即知此一味乃是無用之物,若更有別法,用之為佳者,非余所知也。

△戎鹽法

戎鹽本方亦不的言出處,既不知所出,即知出戎鹽之地,亦不知用何者為良?見人皆雲識之,實不能知孰是南人所出?以南土無有此鹽,故關中所出者為是。

余復陳此愚見,亦不知是否識者,宜詳而用之。

雖貴之有能,然用勢亦相似,好事君子知之焉。

△鹵鹹法

此物本出同州東北隅,去城可七八里,生陂澤中,其狀似河中細顆鹽,其味苦而不鹹,本方亦不言出處。

人用平澤中地有鹹氣之處,因辯其土白嫩之色者為是。

今推其所由,於理又全乖錯,用之無驗,特為於此。

同州所出者,若入六一泥用,極理粘好。

今但礬石、赤石脂、礬石等,並依所陳之法細用之,則不復須此藥矣,諸好事者,於此更勿猶豫也。

本方亦云用蚯蚓糞為泥,亦曾用之,乃與常土不異,於理殊非所宜。

凡六一泥所言諸藥等,其有所用之徒,並不能一精一識其委曲。

雖時有識者,又不閒將用之法,求爐火之妙理,亦難為具悉。

今著條件六一泥者,味雖不多,用之極善。

直雲固際神膠,足得為上,何必要須六一也。

凡按古方合煉,多不見成者。

古人但恐文繁,所以不能具載其事,以此,作者遂無一法能就。

非深知其本末者,則孰能照其出處乎!

△造上下釜法

右下釜鑄鐵作之,深三寸,明闊八寸,底厚六分,四面各厚四分,其脣闊半寸,厚三分,平穩作之,勿令高下之也。

右上釜作之高一尺,明闊八寸,厚三分許,唯飛雄黃,上高五寸以外,不平,下釜並圓作。

凡欲有心試煉者,其上下釜並依樣作之,大都形勢更不過此法,其間上下釜但能將息用者,永無破壞之日。

余自好道術已來,向二十載余,種種歷試,備曾經涉,其中校殊,無所不為之者,並無成法,資財罄竭,不免至於困弊。

今用此上下釜,始離其艱辛,其上下釜即須用以六一泥塗之。

其泥和稀稠得所,棕刷遍塗之,日曝令干。

干後,依前塗。

曝干之,可三四遍,計厚三分許,必無壞時。

其上釜以泥一二遍亦好,不塗亦得。

今以六一泥塗上下釜者乃久,亦何必須土塗釜也,糖和乃是舊法,用既無驗,雖舊何為?若有所不知,亦不簡於今昔。

古人賢則賢矣,然不廢於此事,多不能知其理也。

△造灶法

右其門高六寸,闊五寸,以鐵為之。

其突勿令向上,宜下開之,可高三寸半許,闊二寸半。

若向上開者,火則微翳,向下開之為佳也。

△用六一泥固際上下釜法

右留前所調和泥,用小鐵匙均厚三分以來,塗訖,又緣合下釜上輕手按之,勿令過度。

即以六一泥週回遍泥其際,干,即以文火細細使積漸就干。

若有拆裂處,復以鐵匙取泥,泥之週悉。

直至藥成以來,更不勞再視,此法易而且要也。

△太一玉粉丹法

硃砂一斤 雄黃一斤 玉粉十兩

右玉粉極硬,難搗,但以生鐵臼搗之,以輕疏絹羅之再度,即得入用。

磁石粉十兩,其性極硬,亦依玉粉法治之,以水沉取細者用之,篩用亦得。

紫石英五兩 白石英五兩 銀粉五兩 空青十兩流艮雪一斤用銀雪

右以打作薄,以河東鹽合搗研令細,絹篩下,不盡者,依前更著鹽研篩,以盡為度。

即以藥末等和,以釅醋,微濕拌之,曝干,可十遍余上。

先以白鹽為籍,次布藥末等,訖,又以鹽覆之。

即以上下釜相合,以六一泥固濟,以文武火九日九夜,寒之一日一夜 ,開看:煥徹如寒霜素雪之狀,又似鐘乳垂穗之形,五色備具,無可比象。

又更還取藥三遍,以醋拌,如前以白鹽末覆籍,一依前法布之,更無別異。

如此可四五轉訖,一依煉《金英丹法》煉之訖,然後將服。

其勢力不若金英丹,二種藥並能延人壽命,愈疾。

除此一小有陳丹消毒之者,並幽深難解,自非妙閒訣法,豈造次而可悟也?今所陳列,一無隱秘,冀有雅好之士,請於此無惑焉!

△太一三使丹法

水銀霜一斤硃砂十兩石亭脂十兩雄黃十兩

右硃砂等三味別搗訖,和,佈置不異前法,還以銀霜布諸藥上,帛覆之,合上下釜,固濟飛之。

凡用豬負革脂者,是老母豬近脊樑邊脂也。

△造紫游丹法

硃砂雄黃曾青石亭脂各五兩

右別搗研,水銀十兩別研;石膽三兩,別搗篩,白石英別熬令沸,盡取三兩此別味恐是錯,多是白礬,石英不沸也;一陽一起石三兩,別搗;石膽六兩,別搗篩,取東嶽者用之;礬石五兩,直爾篩;生用之;樸消六兩,別研篩;磁石三兩,別搗篩,又樸消三兩,和諸藥,余三兩,用覆諸藥上,自外者並依前法治理,如前醋拌,令依法十遍余止,其佈置飛煉日數重轉,一依前,無異同也。

凡承前已來飛煉諸藥等一精一訖,皆須重轉三兩度,然可堪用。

比見丹無驗,唯覺毒害者,為轉數不多,所以無驗矣。

但飛煉未曾重轉者,如此雜石未得丹者,氣盛在藥中,不毒何待?然聖人設法,意在救厄難。

且世中庸愚,情在名利。

先不閒藥理,復不究方書。

或見淺方,或聞傳說,因即孟浪頑心,自謂更無比類。

復有無知之輩,視聽未弘,疾疹既纏,豈與力惜未之於彼!又偃仰風神,旨在得物,為未欲,愧於容色。

余亦不欲論之於此。

然性命之事非輕,但雜石稍堪服食,實為非久,請有道君子審而詳之,忽有失理於毫微,幸改之從正耳。

△造小還丹法

水銀一斤 石硫黃四兩,飛煉如硃色,依大丹法出毒了研如粉光明砂三兩,別搗研 犀角末四兩,別搗研 麝香二兩,別研

右五味攪和令調,以棗肉和為丸,如大麻子許,每食後一丸,去心忪,熱風鬼氣,邪痊蟲毒,天行瘟瘧,鎮心,益五藏,利關節,除脹滿心痛,中惡,益顏色,明耳目。

熱毒風服五百丸,瘟瘧服一百丸,天行飲下十丸,蟲毒准上,心忪二十丸,每食後只可二三丸,不可多服,壘至如前,功能不可具載。

略而言之,余依本草。

△又法

石亭脂四兩 水銀一斤 鉛黃華三兩 金一兩,成薄者

右水銀、金,鉛黃等,加功細研,取大鐵瓶瑩磨之末。

硫黃三兩,先布瓶下為籍,次下前三味,訖,又布。

余一兩硫黃末為覆,次下蓋。

都畢,以六一泥固濟,火先文後武,七日七夜止。

又寒半日開之,其中盡化為丹,煥然暉赫,光曜眼目。

准此丹一兩,用牛黃、麝香各半錢,重於洪州土缽中,以玉錘研之極細,用棗穰丸如梧子。

每日食後,棗裹之食三丸,治風顛癇,失心鬼魅魍魎等,久服凝骨髓,益血脈,潤肌膚,出顏色,安魂魄,通神仙也。

△造艮雪丹法

汞一斤,以煉成十三兩錫,破以次計之,即時合者八兩汞、六兩半錫,其中雜藥,謹錄如左:吳白礬六兩,於鐺中熔,以火熬沸,盡使干訖,即搗篩為末。

用此煉白礬,今時煉六兩秤得五兩,黃礬四兩為末。

於鐺中熬使干,更搗篩為末。

太一陰一玄一精一二兩,搗篩為末。

樸消二兩,搗碎熬使水氣盡為末。

伏龍肝四兩為末,取一兩和鹽及諸藥。

增鹽六兩,搗篩為末,於鐺中熬取吧。

初煉錫三遍訖,更熔,投好醋中殺錫毒,更於鐺中熔訖,以水銀投錫中,以鐵杖攪使相和置薄,掘地作淺坑子,以一張紙籍下,取寫勿流於地上,紙上留者,水銀和銀是也。

仍以好醋噴之使濕,即急蓋其上,次熬鹽使干訖,取黃礬、白礬、伏龍肝二兩總和搗,勿留於臼中,搗之為末,以鹿篩度之,入少許醋拌,勿使濕;取二兩伏龍肝籍釜下,鐵匙按之,使平實;次以鹽燥末二匙,按使平實;次樸消,還以匙撥使平實。

即內藥,但平撥,不須實,以匙多少抿使平整。

即以盆子覆上,固濟使密,著火三日兩夜,開藥收齲如恐不盡,所有惡者並鐺中藥滓,總和於一小盆中,取少醋噴之,使才潤,細研之訖,以一匙內底,蓋鹽,依初飛法固濟訖,著火兩日一夜 ,即開看,所有水銀並皆盡矣,取藥即休。

此藥主鎮心安藏,除邪瘴惡氣、痊忤、風癲風癇等疾。

飛藥三兩轉巳後,可研令極細,以棗穰和為丸,丸如麻子大,每日服四丸。

若不覺有異者,漸加至六七丸。

每旦服之,不過三二丸。

其藥性微冷,若先患冷疾,不宜服之。

治傳一屍一、瘧瘴、癘時氣,一切熱病,入口立愈,神效。

若用入面脂,治皯<黑曾>。

太一陰一玄一精一出河東解縣界,鹽池中,水采之,其色理如玉質無異,其形似龜甲,以殊黑重者不堪,黃明者上也。

△造赤雪流硃丹法

右雄黃一斤搗,輕紗篩訖,以苦酒拌和之,令浥浥,日干,干更拌,如此十遍止。

與白鹽末拌和,以鹽覆籍,固濟,一日一夜 後,以微火炙六一泥,令極乾。

漸加火,勿須猛,更一日一夜 。

即加猛火,令其下釜旦暮常須與火同色,不得暫時令火微弱,如此燒三日三夜止。

寒之一復時,開取上釜藥一精一,更微研之。

下釜余滓亦搗,以藥一精一相和,飯拌令浥浥。

依前佈置,文武火一如前法燒之。

藥成,煥然暉赫,並作垂珠色絲之狀,又似結綱張羅之勢,光彩鮮明,耀人目睛,見之者不覺心神驚駭,惟宜安心。

若有卒暴之病,及垂死欲氣絕,及已絕者,以藥細研之,可三四麻子大,直爾雞子黃許酒灌之,令藥入口,即扶起頭,少時即差。

其口禁不受藥者,可斡上齒而灌之,令藥入口,以手按之下腹,及搖動之,使其藥氣流散,須臾即蘇。

治其鬼邪之病,小小瘧疾,入口即愈。

此藥神驗,不可具說,但恨造次,無人解煉用之。

△煉太一陽一粉法

石亭脂十斤 鹽花五升 伏龍肝二斤 左味三斗

右石亭脂破如豆大,用鹽花和左味煮之七日七夜,其脂以布袋盛之,懸勿令著鐵,煮毒性盡出,研,和前伏龍肝令均入內釜中。

先布鹽花,安亭脂盡,上還將白鹽為蓋了,固濟之,三日三夜文武火,依前法鍛訖,寒之半日開。

謹案《本草》云:石亭脂味酸,一溫一 有毒,主治婦人一陰一蝕、疽痔惡血,堅筋骨,治頭禿、心腹積聚邪氣、冷癖在脅、嘔逆上氣、腳冷疼弱無力,及鼻衄、惡瘡,兼下部漏瘡,止血殺疥蟲,治腳氣。

男子一陰一痿、一陽一道衰弱,婦人一體 冷血氣、腹內雷鳴,但是患冷,諸藥不能療者,服之不過三五日愈。

服之法,令研粉令極細,以飯和為丸,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腹服五六丸,酒送之,若兼余草藥為丸,服之益佳也。

△造金丹法

黃金八兩,錯碎為末水銀八兩,以前金末水銀欖一宿,化為泥雄黃一斤雌黃一斤

右以前雄雌二味細研,如粉,乃和之,皆於六一土釜中密固濟,炭火九日九夜鍛之,寒二日,刮取飛一精一。

先別作筒,用淳左味鉛釵丹作泥,塗筒裡,令極乾。

又以左味飛一精一如軟泥內筒中,堅之。

以銅蓋覆上,六一固濟。

作鐵鉤懸筒,令底去地二三寸,馬通火一溫一 之,常令筒底微絜六七十日。

寒之,發取藥赤如丹,即成也。

更研治,以棗穰和丸如小豆大,旦以井花水向日服一丸,七日玉女來侍,二百日行廚至,三百日壽與天地齊。

此方似金液而小異,若馬通難得,用糠火亦得也。

△造鉛丹法治一節熱及鬼氣、癲癇病及瘧疾

鉛四斤煉熟使 水銀一斤鹽研令淨

右取黍谷二斗蒸之,令破蒸熟,以醋漿水投谷中,密蓋五六日,令為醋。

次用車轍中土,篩安拌中,攪和似煎餅面。

取鉛銷之,投泥中拌半。

即於好鐺中,更洋鉛令銷,暖汞投一斤鉛中,待瀉凝,以繩子系之,懸於鐺中二七日,其一精一自下醋中。

收淘洗令淨,和樸消、消石各一兩,如飛丹法三遍,飛之,每轉三日。

收取一精一,以飯和為丸,丸如麻子大。

每有諸熱病者,皆治之。

△煉紫一精一丹法

水銀一斤 石亭脂半斤

已上二味入瓶固濟,用黃土紙筋為泥,泥瓶子身三遍,可厚一大寸已。

上用瓷盞合瓶子口,以六一泥固濟之,可厚半寸。

用火三日三夜,一日一夜 半文,一日一夜 半武。

日滿出藥,打碎,取新青竹筒盛,和醋於筒中,又於大釜中重湯煮之三日夜,常令魚目沸,日滿,以冷水淘去醋味,曝干一日,還內筒中,以清水和樸消,如前煮一復時,出藥、淨淘,曝干,搗為末極細,用棗穰和少麝香丸之。

欲丸時,和少酥及用塗手,不然即著手。

丸如梧桐子大,每日食上服之五丸,去諸風疾,明目補心。

二斤已上變白,功力既多,卒難陳述。

忌與《流珠方》同,亦用麝香一錢秤之。

流珠方在後。

△造流珠丹法

硫黃一斤,鐺中以小麻油煮之,取黑為度;即用灰汁煮之,去油訖,即研鹽,於鐺中伏之,用六一泥固濟鐺口,以文火經一日兩夜,又用武火漸加,以鐺赤為度。

去火,待寒出藥,清水淘去鹽味,取酒七升,蜜半升,亦云一升蜜,一如《紫一精一丹》法煮之,三日三夜。

出藥,清水淘去酒味,曝干搗篩,以棗穰丸之,更搗五六千杵,至萬尤佳。

丸如梧桐子大。

空心服,每日三十丸,覺熱即減至十五丸,長年服者,每日只可五丸。

所有冷風等病,無不愈者忌蒜米醋。

△七返丹砂法

汞一大斤,安瓷瓶子中,瓷碗合之,用六一泥固濟訖,以文火漸燒,數至六七日,即武火一日成。

如此七轉,堪服。

其火每轉須減損之,如不減,恐藥不佳也。

△造玉泉眼藥方

右取水一精一二兩未之,乳半合和,瓷瓶中盛之,蜜固濟,勿洩氣。

埋地下百日,出之,置一灶孔,熏之一日。

開之,青白如玉。

取鉛錫成煉者二斤熔之,以此藥丸如梧桐子大,投中攪之,為真白矣。

若眼不見物及赤,但不損睛,取一丸如黍米大點目眥,尤良。

△太山張和煮石法

章柳根六斤杏仁五升酸棗仁五升槐子一升,別搗

右三味先搗,槐子以水攪之,去滓取汁,和前藥,內不津器中,埋捨北一陰一地,入土一尺,以土覆之,百日發取,名曰太一神水。

取河中青白石,如桃李大者五升,取北流水九升,煮之一沸,以神水二合攪之,又煮一沸。

候石熟,任意食。

食之五日後,萬病癒,一年壽命延永,久服白日昇天矣!取神水二升,漬生鐵二斤,十日化為白銀矣!

△添離用兌法凡四法

離一兩兌半兩

石以堝洋之,先下離,次下兌,取柳木攪令均;次下黃礬一分,准前攪之,令均瀉出成錠。

取黃土和左味作堝,干之,即取黃礬硇砂,一胡一 同律各一兩,赤土一升和左味為泥裹之,內中三四,固之令密,火之十餘遍,以氈拭令黑氣盡為度。

如難盡,取赤鹽和左味為泥裹之,亂髮纏之,入火燒之,其赤鹽作聲、如是更為數遍,以黑盡為限。

然取硇砂作漿,牛糞火燒之佳也。

△又法

離一兩 兌七錢 熟銅一錢

右合洋成錠,待冷,又入火燒之,令極熱。

投馬通中冷,將錘錘之,入火燒之,又錘,令離錠薄如紙。

剪破如指大,取黃礬一升末之,同律三分,硇砂二分搗為末,取黃土為泥作堝子、堝子蓋之訖,布離葉於中,以前藥重重裹之,密固堝口,於牛糞火中燒之一日一夜 ,常令堝赤,以好為度矣。

△又法

離兌對作,波斯鹽、綠赤土、一胡一 同律、硇砂等分,以左味為泥裹之,厚三分,猛火火之,如此五十遍已上。

即以金牙一兩末之,以漿水三升煮之,從旦至暮時,以布裹離,橫木懸之,勿使著器,任用之。

△又法

硇砂一兩紫鉚一兩石膽一分一胡一 同律一兩

右以豬脂一為泥櫬堝底,烊離出之,如硃而光,烊了為薄錠,以赤土十兩末之,風化灰三兩、硇砂三兩、赤鹽五兩、赤石脂五兩、石鹽三兩,右已上藥必須一精一治之,以左味和為泥,可離錠大小布紙上,厚一二分,裹三錠寸,烊火之,以赤煙盡為度。

開之,以左味洗之,准前裹火之,以漿洗之三十遍,即表裡赤光,為梵天寶也。

△伏汞要法

夫汞遇火則飛,不能使祝凡所為者,蓋亦多矣。

若非物制伏,不可為之。

今以藥伏之,萬不失一。

烏頭赤石脂石鹽白鹽一胡一 椒雄黃蓽撥黃礬石黃硇砂黑鹽

右搗為末,以左味和為泥,一團一 作鍋形,以汞置中,巾裹之,以橫木穿之,入釜煮以左味,三日夜出之,入霜缽中;還以左味和烏頭、硇砂、雲母等分研之,七日三易藥,洗之。

以油鹽硇砂少許,入釜中煮之一日夜,任用也。

△素真用錫去暈法

右以取白不限多少,打令薄厚似紙,方二寸,十斤已上始可為之,多則熱氣相蒸,少則不堪。

取一瓷器,可物多少令滿,從下布之一重蒜韭,如此重重相次,令滿,器口大小扒之,漆固令密,埋地中。

經百日出,即成,不得欠一日。

其馬通屋下安置,日滿出之。

熔一斤和上瑜一兩,若軟加瑜,堅加白。

其蒜取赤皮者佳,左味取三年者然可用,著少鹽一如食法。

△素真用兌添白銅法

白銅一斤 錫一兩

右令烊之瀉酒中,出之打破,取伏汞一兩、一胡一 同律二兩、油脂一升,煮令脂盡,一胡一 粉色赤,即伏火。

即以前兌體熔之投水中,取白黑二礬、一胡一 同律、硇砂、白鹽各二兩合洋之,瀉安錠池中,成矣。

若脆不任用,即火之令赤,投牛脂中,十遍即柔矣。

△赤銅去暈法

右取熟銅打作葉,長三寸,闊三寸,取牛皮膠煮之如粥,以銅葉內中,以鹽封之,內爐中火之,令煙盡極赤出,冷之,於砧上打之,黑皮自落,如此十遍已上止。

即以醋漿水煮令極沸,燒葉赤,內漿中,出之,以刷刷之,於堝中烊之,瀉灰汁中,散為珠子,其色黃白,至十遍止。

不須更瀉成。

兌凡十兩,可得三兩成,入梅漿洗之,令白也。

△波斯用苦楝子添瑜法

烏梅一石 苦楝子一石 硇砂一斤 波斯瑜二斤

雀糞一升 賀州?一斤 兌五兩

右取苦楝子二升,熟酒研之,新醋二升,雀糞半升研之,鹽一合,相和令調,取桑木作槽,長八寸,闊三寸,深七寸。

置前藥於槽中,熔波斯瑜一斤,下少硇砂,熟攪之。

候清,瀉槽中藥汁裡,冷出之,用氈揩洗令淨,炙令干,明時用之,攪藥忌鐵物也。

如此十遍,烊瀉藥槽中佳也。

白兌十兩,波斯瑜四兩、煉錫一兩,須先熔兌,次下波斯瑜,次下錫,下硇砂,攪之,瀉為錠甚妙。

如脆,入牛脂中,煮柔之,色不明,以梅漿洗之。

△素真用瑜要法

成煉波斯瑜二兩 兌二兩 硇砂三豆許 大鹽三指撮

右置堝中相和,熔之成,熔少時,又火之令赤,瀉著鹽水中,如此四五遍止。

即以梅漿洗之六七遍,以白為度。

入梅漿先燒令赤,然後投漿中,其漿亦瓷器中火之令熱。

△素真用雄黃要法此法內雌黃似合入近後伏二黃法內。

雄黃一兩 雌黃一兩

右置豬脂中,煮之三百沸,即取熱銅十兩、兌三兩令烊,攪之,取黑礬末投中佳也。

△素真用鐵法

右取生鐵搗碎、篩、細研,十兩。

打錫為薄,如杯形裹上末。

用擸木為灰,熟研之令光。

然後入錫杯了,重入甘堝中,入風爐內火之,候鐵欲動不動即取,勿令絕碎。

紙裹著爐中鐵上,其鐵即沸,看錫凝定,即安兌添之沸,其兌以鐵上如不相入,即更下勿郎籐,其兌鐵即和。

即以鐵焊研兌下,掠卻不浮,看兌不動,即下爐中熱灰覆上。

良久,還將鉀抉餘熱氣,以竹筋點水沃兌上,三兩遍止,任意用之。

勿郎籐,其莖大如指,其子亦堪食,稍飴少許,生在山中,或生平地,纏草而生,莖上有刺,刺相對生,葉如邊雁,齒大如指,葉葉相對。

取時勿驚動,仍取其根,必須一陰一干,勿令日干,七月八月,子熟赤色。

其鐵取犁頭鐵,白色佳,余並不堪用。

△伏雄雌二黃用錫法據法合有雌黃,今元本內闕

雄黃十兩未之錫三兩

鐺中合熔,出之入皮袋中,揉使碎,入甘堝中火之。

其甘堝中安藥了,以蓋合之密固,入風爐吹之,令堝同火色。

寒之,開其色似金,堪入伏火用之,佳也。

二物准數別行。

----------------------------------------

◎造硇砂漿池法

硇砂五兩烏梅半升碎左味一升

右以土釜中煎之,五分減二,堪用。

△造梅漿法

梅二升,去仁碎之

右以水一升、鹽半升,土釜煮之,燒令赤洗之。

△煉丹合殺鬼丸法

硃砂雄黃雌黃黎蘆鬼比目桃仁烏頭附子半夏石硫黃巴豆犀角鬼臼麝香白赤術鬼箭蜈蚣野葛牛黃

右各二分,搗篩為末,以蘭草汁合為丸,丸如雞子大。

燒一丸,百鬼皆卒。

抱朴子用此藥飛三奇丹也。

△煉礬石伏汞法

并州礬石十斤,搗為末,以瓜州礬和左味拌之三十遍,入釜飛之。

每二十一日一開,更加生礬石三分之一,還拌生者飛之。

生者性利,相接即止。

三十日已上者,螻蟻之狀,光明可愛,百日彌佳。

右取帛裹之,內筒中蒸三日夜,末之。

一兩粉制汞一斤,若令赤,左味煮之,令干,色紫赤止。

釜中不上,准法燒之,以赤瑾上一團一 之,入風爐火之,百日,風化為灰。

准礬石三斤,用脂一斤,鐵器中炒之,以脂盡為度。

汞十斤、礬石、鐵器猛火火之,攪令煙入即成。

然后土一團一 前汞,密封,內釜中,火之九日夜止,任用之。

能先以脂熟熬,後入堝中火之一百日,彌勝。

取鐺中熬之,加礬石末一度,如錫,再度如石。

△造白玉法

右取大蛤蒲搗為末,細研之,取一斤內竹筒中,復內消石,密固之,內左味中,二十日成水後,取白石英半斤搗作末,投筒中,即凝。

出之,好炭火火之,令赤,即成白玉,亦服餌之也。

△造真珠法二首

右取扁明蚌殼削去上皮,以醋中煮之令熟,出,細條之,丸作珠大小,任意取鯉,破腹開,內珠置中,還隨令合,蒸之令極熟,出珠。

未蒸前鑽孔,以豬毛穿中。

又取雲母,以白羊乳煮之數沸,出令一溫一 ,以珠著中漬之,經宿然後洗令淨,成矣。

△又法

以鰾膠和蚌屑作珠,隨意大小,鑽孔,近草火後炙令干。

以兩磚支一罌,置珠瓦上,復以一瓦蓋上,泥磚四邊作灶形,以草火燒之令赤。

出之,取蚌屑盛筒中四個口,內於瓷器,以左味浸之十日,即色變珠成。

△造石碌法

銅青一斤 石黛半斤 雌黃五兩 柏汁一斤

右和合,日干,入盡,用之一精一妙也。

△造石黛法

蘇方木半斤,細碎之

右以水二斗煮取八升,又石灰二分著中,覺之令稠,煮令汁盡出訖。

藍汁浸之,五日成用。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