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
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
◎延陵君修養大略
《仙真經》云:夫人臨終而始惜身,罪定而思遷善,病成方切於藥,天綱已掛,一胡一 可逭耶?故賢人上士,惜未危之命,懼未萌之禍,理未至之病也。
修真之品有三:上年、中年、下年。
上年者,二十、三十也;中年者,四十、五十也;下年者,六十、七十也。
上年者,早悟大道,識達玄微,體壯骨堅,筋全肉滿,從容履道,無不成功。
中年者,悟道已晚,筋肉、骨髓各有其半,處在進退,如日中功。
下年者,骨髓、筋脈十有二三,猶可補修,如日暮功矣。
八十已上者,罪位已定,無可救之法,腦竭髓盡,萬關乾枯,神謝氣亡,一屍一行鬼步桑榆子曰:一屍一以喻無知,鬼以喻有知,而非人情者,行惟一屍一行,步惟鬼步,且行且步,運之者誰?則知元氣尚在,但以減耗降於涸矣。
若逢至人,或得大藥,譬持盈車之焦蓬,爇將爐之餘焰,亦可以致其赫然而熾矣。
此言無可救者,只謂氣功已晚,自我之事不及矣。
若遇玄聖而救,則死生其肉骨,起僕荑枯,何為而不可!況彼尚為物也。
先賢上士,知風燭之倏忽,用攝志褫情,捨榮棄俗,奉身歸道,不與物傷。
道,氣也。
氣者,身之根也。
魚離水必死,人失道豈存?是以保生者,務修於氣,愛氣者,務保於一精一,一精一氣兩存,是名保真也。
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
上元丹田、腦也,亦名泥丸;中元丹田、心也,亦名絳宮;下元丹田、氣海也,亦名一精一門。
三元之中,各有一神桑榆子曰:一精一化為氣,氣化而神集焉。
神,何物也?靈照之名也,知之則氣全,氣全則神全,若元氣充滿,百骸孔竅神必備矣。
必備者無他,氣至則神到。
今人有憂患動中,則知見因而暫虧,蓋氣權有不至者耳。
苟心冥氣和,其神豈獨三元之中而已哉。
一精一者,身之根;根者,氣之位。
一精一全則氣全,一精一洩則氣洩,氣洩則神乘而去之,唯一精一與氣須全。
《黃庭經》云: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靈神泣。
但當吸氣錄子一精一,寸田尺宅可治生。
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故先覺至於道者,莫不因愛氣保一精一而能全也。
夫服氣本名胎息。
胎息者,如嬰兒在腹中,十個月不食,而能長養成就,為新受正氣,無思無念,汛然凝寂,受元氣變化,關節、臟腑皆自然而成,豈有傳保之流飢渴之備耶!及出母腹,即吸納外氣而有啼哭之一聲 ,即乾、濕、饑、飽似有所念,即失元氣。
人能依嬰兒,在母腹中,自服內氣,握固守一,是名曰胎息桑榆子曰:此言失元氣者,非也。
苟納外氣便失元氣,即世間無復有生人矣。
《法華經》云:須行住坐臥,身心不亂者,亦言氣主心,心邪則氣邪,心正則氣正。
今人所舉手動足,喜怒哀樂,莫不由心,心之動息,莫不是氣,氣感意,意從心,心和則氣全,氣全則身全,氣滅則神滅,神滅則為委土矣。
故醫家先診脈者,則候五臟、四時之氣,察諸病源,始尋方藥,人但能察得氣,候口鼻取捨,斯須不忘,自然五臟和,而脈調氣順也。
夫人與天地合體,一陰一陽一混氣,皮膚、骨髓、臟腑及榮衛、呼吸進退、寒暑變異,莫不均乎二儀,應乎五行也。
是知天地否泰,一陰一陽一之氣亂焉。
臟腑不調,經脈之候病焉。
因外所中者,百病起於風;因內所致者,起於氣為百玻故曰:恬憺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從安來。
信哉!是故須知形神之理,養而全之;須審內外之病,慎而修之。
歧伯高曰:食氣者,則靈而壽延,食谷者,多智而限命。
凡服氣者,何求也?以其功至則氣化為血,血化為一精一,一精一化為髓,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脈,四年易肉,五年易髓,六年易筋,七年易骨,八年易發,九年易形,即三萬六千神備於兆身,化為真仙,號為真一人矣。
是以意在玄微,理生可測。
修真之人,又有三等,任時分理,其狀不一。
上等之士,本性虛閒,用志清雅,發言合道,履行無瑕,如此之人,有前代之資,以石投水,無所比之也;中等之人,或身居榮錄,或地勢高遠,或巨葉厚姻,或有名有望,遲疑進退,倏忽虛捐,聞道即寤寐不安,思名則終朝不息,兩心一交一 戰,勝者即全,逡巡之間,十失六七矣;中等已降,二時既過,蹉跎暮年,筋力衰微,心神已喪,雖食厚祿,白日將傾,追念噬臍,方即正路,此時若能一精一心勵志,尚可救其一二焉。
此皆先賢所悲,表示於後,幸察根柢,生實信心。
----------------------------------------
◎赤松子服氣經序
序曰:天道悠長,萬品不齊;人生為貴,一陰一陽一同階。
天道坦坦,修之不迷,世何顓愚,相隨徘徊,生不及踵,性命殞頹,存亡相感,哭泣悲哀,何不服氣,與仙同棲。
經曰:福莫尚生,禍莫大死。
子欲長生,腸中當清,長生不死,腸中無滓。
生則升仙,死化為鬼,仙升太清,死歸土底。
是以食谷者智;食氣者神。
故曰,休糧絕食為生道,一陰一陽一還一精一為重寶,能常行之永壽考,何為恣欲自使老,千金送葬無億兆,悲呼哭泣自懊惱,豈若無為服氣好,修之不釋升天浩。
然小人居世,狂愚急急,求榮愛寶,貪名好色,疲勞精神,破散氣力,雖獲富貴,凶命居側,命若朝露,間不容息,不能知之,服氣不食為道也。
----------------------------------------
◎神仙絕谷食氣經
經曰:夫欲學道神仙食氣之法,常以春二月、三月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若甲辰、乙巳、丙辰、丁巳王相成滿日,可行氣也。
夫欲行氣,起一精一室於山林之中,隱靜之處,必近甘泉東流之水,向一陽一之地,沐浴蘭湯,以丹書玉房為丹田,方一寸玉房在下三寸是也。
一精一念玉房,內視中丹田,內氣致之於下丹田。
又先去鼻中毛,偃臥,兩足相去五寸,兩臂去身亦五寸,瞑目握固握固,嬰兒之拳。
蒲{弱為枕,高三寸,若胸中有病,枕高七寸,病在臍下,可去枕。
既行氣,不復食生菜、五辛及葷也。
諸欲絕谷行氣法,食日減一口,十日後可不食。
二日、三日腹中或悁悁若饑,取好棗九枚,若方寸術餅九枚食之,一日一夜 ,不過此也。
不念食者,勿啖也。
飲水日可五勝,亦可三勝,勿絕也。
口中恆含棗核,令人愛氣,且生津液故也。
經曰:道者氣也,愛氣則得道,得道則長生;一精一者神也,寶一精一則神明,神明則長久。
行氣一名煉氣,其法正強臥,徐漱醴泉咽之醴泉者,華池,以鼻微微內氣徐引之,莫令大極,滿入五息已,一息因可吐也。
一息屈指數之至九十息。
若身大煩滿者,可頻伸,頻伸訖,復行之,滿四九三百六十息為一竟。
為之久久,眾病自除。
吐氣既還,欲吸之時,先復小吐,微微往來,如是再三,更鼻引之,不爾者,令人氣逆。
凡內氣則氣上升,吐氣則氣下流,久自覺氣週於身中。
若行氣未定,意中疲倦,便練氣,以九十息為一節,三九二百七十息為一竟。
行氣令胓胓滿藏,無令氣大出,閉氣於內,九十息一咽,咽含未足者,復滿九十息,三九自足,莫頓數也。
當念氣使隨髮際上竟,及流四肢,自然下至三星玉莖、二卵是。
經曰:行氣常以月一日至十五日,念氣從手十指出;十六日盡三十日,念氣從足十指出。
久之,自覺氣通手足,行之不止,身日輕強,氣脈柔和,榮衛肢節。
長生之道,在於行氣,靈龜所以長存,服氣故也。
諸行氣之後,或還欲食者,初飲米汁粥,日增一口,漸加之。
十日之後,可食淖飯,勿致飽也。
經曰:行氣之法,初為之時,多不和調,令人欬逆,四肢或冷,既行之久,日自益也。
四九三百六十息,身如委衣,骨節皆解,久久乃覺氣行體中,經營週身,濡潤形體,洗滌皮膚,五臟六腑,皆悉充滿,百病除去。
凡初行氣之時,先安其身而和其體,若氣與競爭身不安者,且止和乃行之。
氣至則形安,形安則鼻息調和,鼻息調和則清氣來至,清氣來至則自覺形熱,自覺形熱則頻汗出,且勿便起,在安徐養之,務欲其久。
諸行氣,皆無令意中有忿怒愁憂,忿怒愁憂則氣亂,氣亂則逆。
思一則正氣來至,正氣來至則口中甘香,口中甘香則津液多生,而鼻息微長,鼻息微長則五臟安,五臟安則氣各順理,如法為長生久壽。
行之之法:以鼻微微引氣內之,以口吐之,此為長息。
內氣有一,吸也。
吐氣有六:呼也,吹也,嘻也,呵也,噓也,呬也。
凡人之息,一呼一吸,無過此數。
行道之法,時寒可吹,時一溫一 可呼。
吹以去熱,呼以去風,呵以去煩,嘻以下氣,噓以散滯,呬以解極。
夫人之極,率多噓呬,噓呬者,長息之忌也,道家行氣之所惡也。
----------------------------------------
◎太無先生服氣法
夫形之所恃者,氣也;氣之所依者,形也。
氣全即形全,氣竭即形斃。
是以攝生之士,莫不煉形養氣,以保其生,未有有形而無氣者,即氣之與形,相須而成,豈不皎然。
余慕至道,備尋經訣,自行氣守真,向三十餘載,所聞所見,殊未愜心。
大歷中偶羅浮山王公,自北嶽而返,倚策高郵,依然相顧,余奇之異人,延之與語,果然方外有道之君子也。
哀余懇至,見授吐納,皆一二理身之要道也。
心思罔極,非言詞所能荊每雲道之要法,不在經書,悉傳口訣。
其二景、五牙、六戊諸服氣,皆為外氣,外氣剛勁,非從中之事,未宜服也。
至如內氣已正,是曰胎息,身中自有,非假外求。
不得明師口訣,徒為勞苦,終無所成。
今所撰錄,皆承師之旨,要以申明之,諒非愚蒙所自裁。
王公常謂余曰:老君雲,我命在我,不在天地;又曰,吾與天地,分一氣而自理焉,天地焉能死吾。
斯真言要訣也。
修奉之士,宜三復之。
參承誘訓,敢不佩服!有偶得此訣者,慎勿輕傳,無或洩露,以致其殃耳。
修真服氣法:每日常臥,攝心絕想,閉氣握固,鼻引口吐,無令耳聞,唯是細微。
滿即閉,使足心汗出,一至二數至百已上,閉極微吐之,引少氣還閉。
熱即呵之,冷即吹之。
能至千數,即不須糧食,亦不須藥,時飲一盞酒或水通腸耳。
數至五千,則隨處出入,有功當自知也,則有入水臥功矣。
夫服食養生,貴其有常,真氣既降,方有通感。
豈有縱心嗜欲,而望靈仙羽化?必無此事也。
但仙人至士,功行未滿,尚不能致,況凡俗人乎?但信老人言,勤行之,即當自知矣。
----------------------------------------
◎墨子閉氣行氣法
老子曰:長生之道,唯在行氣養神,吐故納新,出玄入玄,呼吸生門,其身神不使去,人即長生也。
玄者有上下,謂鼻中、口、一陰一也。
鼻、口、一陰一,亦謂之生門矣。
老子曰:生不再來,故遵之以道。
道者氣之寶,寶氣則得道,得道即長生矣。
神者一精一也,寶一精一則神明,神明則長生。
氣行之則為道也,一精一存之則為寶也。
行氣名煉氣,一名長息。
其法正偃臥,握固,漱口咽之三。
日行氣,鼻但納氣,口但出氣,徐縮鼻引之,且莫極滿,極滿者難還。
初為之時,入五息,已一息,可吐也。
每口吐氣欲止,輒一咽之,乃復鼻內氣,不爾者,或令頻。
凡內氣則氣上升,吐氣則氣下流,自覺週身也。
行氣常以月一日盡十五日,念令氣從手十指出;十六日盡月晦,念氣從足十指出。
若行之能久,自覺氣從手足通通,則能閉氣不息,便長生矣。
凡欲行氣,先安其身而和其氣,無與意爭,若不安和,且止,和乃為之,常守勿倦也。
氣至則形安,形安則鼻息,鼻息則調和,調和則清氣來至清氣來至,則自覺,自覺則形熱,形熱則汗出,且勿使起,則安養氣,務欲其久。
當去忿怒愁憂,忿怒愁憂止則氣不亂,氣不亂則正氣來至,正氣來至則口內無唾,而鼻息微長,鼻息微長則五臟安,五臟安則氣各順其理,百病退去,飲食甘美,視聽聰明,形體輕強,可長生矣。
夜半至日中為生氣,從日中至夜半為死氣。
當以生氣時正偃臥,冥目握固,閉氣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口吐出之,日增數。
如此身神具,五臟安。
能閉氣數至二百五十,即絳宮神守泥丸,常滿丹田,數至三百,華蓋明,目耳聰,舉身無病,邪不復干,玉女使令司命著生籍矣。
----------------------------------------
◎太清王老口傳服氣法
此卷口訣,並是楊府脫空王老所傳授。
其脫空王老,時人莫知年歲,但見隱見自若,或示死於此,即生於彼,屢於人間蟬蛻轉脫,故時人謂之脫空王老也。
多游楊府,自言姓王,亦不知何處人耳。
每逢志士,即傳此訣。
雲秘妙方,若傳非其人,自招其咎。
此卷並學有次第志人口訣,非初學法也。
為當學人初兼食服,以此屢言食物。
且食氣秘妙,切資斷食,使谷氣並絕。
但能一精一修此法,知騰陟仙道不遠耳。
凡人腹中三處有隔,即心有隔,初學服氣者,皆覺心下胃中滿,但少食,久作之,自覺通下;生藏下有隔,即覺腸中滿,久而作之,自覺到臍;下丹田中有隔,能固志通之,然後始覺氣週行身中,遊行身中,猶自未入鳩中。
後覺鳩中氣出,即能與人治病也。
初學時,必須安身閒處,定氣澄心,細意行之,久而不已,氣入腸中,即於行住坐臥一切處不妨。
胃中氣未下入腸中來,即不得作,難成。
初服氣,皆須因入息時,即住其息,少時似閉滿,其息出時,三分可二分出還住,少時咽之,咽已又作,至腹中滿休,必須日夜四時作,為初學人氣未入丹田還易散,意欲得氣入丹田未間,縱不服氣亦氣不散。
四時者,朝、暮、子、午時是也。
心裡滿,但不服氣,咬少許甘草,桂亦得,其滿即散。
丹田未滿,亦不到滿也。
元氣下時,自然有少悶也。
秘之,勿妄傳非其人也。
----------------------------------------
◎曇鸞法師服氣法
初寬坐,伸兩手置膝上,解衣帶,放縱肢體,念法性平等,生死不二,經半食頃,閉目,舉舌奉顎,徐徐長吐氣一息二息,傍人聞氣出入聲,初粗漸細,十餘息後,乃得自聞聲。
凡覺痛癢處,便想從中而出,但覺有異,漸漸長吐氣,從細至粗,十息後還如初。
或問曰:初調氣何意從粗而漸細,將罷何意從細而入粗?鸞答曰:凡行動、視盼、飲食、行坐、言語,是粗也桑榆子曰:凡修氣,學者未服及服罷,於飲食言語,蓋常事也,鸞公欲使兩相接會,不令其首尾陡異也;凡睡寤後,復如前系念,如虎銜子,莫急莫緩,不問寒一溫一 ,室中先淨,所住使心不亂,靜其腠耳。
又曰:四大不調,何以察之?當於脣口察之。
冷為風增,熱為火增,滑為水增,澀為地增,不冷不熱、不澀不滑為調和。
又:聲為風增,動為喘增,癢為熱增,涎災水增,不聲不喘、不癢不涎為調和。
又:心煩為熱結,憂悸為喘結,志蕩為水結,不煩不亂、不悸不蕩為調和。
四大不調有二,或外或內。
寒熱、饑虛、飽飫、疲勞,為外起;名利、喜怒、聲色、滋味、念慮,為內起。
凡氣節量,一任自然,綿綿若存,用之不勤而已。
但能不以生為生,乃賢於養生也桑榆子曰:諸經皆言吐納不欲自聞其聲,而鸞皆言初粗而漸細,後細而漸粗,始甚疑之,及睹下文,雲一任自然,則知辟粗細之漸行,是為最下乘者設,不欲使之與自然爭力也。
然必以微細,自不聞聲為上,從細微而至無息,即胎息之理盡矣,恐學者功至之後,猶拘牽文字,著於粗細先後之門,返與自然為敵,良可哀也。
如此,又焉得不為之明辯。
----------------------------------------
◎達磨大師住世留形內真妙用訣
吾昔於西國,授得住世留形胎息妙,師名寶冠,傳吾秘訣。
問曰:今欲東遊震旦,及諸國土,弘傳心地密法,其諸國土,人多遇寒暑為災患,所傷例皆死喪。
意欲擬向此土弘傳心法,願求留形,不為災患疫疾所侵,長能住世,留形不死,不知得以否?師云:得。
又問曰:雲如何即得?師云:夫所生之本,始胎息,即是神與一精一氣相合凝結,能變化為形者,即是為受之本。
本氣是人有之根,氣因神而生,形因氣而成。
形不得氣,無因得成;氣不得形,無因為主。
原其所稟之時,伏母臍下,混沌三月,玄牝具焉玄牝者,口鼻也。
玄牝既立,猶如瓜花,暗注母氣,終於此也。
在胎之日,母呼即呼,母吸即吸,綿綿十月,氣足形圓,神備識全,遂解胎而生矣。
悲夫!母唯知貪悅其子,不知自損其軀。
母既傷殘,只為分形減氣,為子之因。
其子生於十月,情見於外,變嬰孩子,指頤能笑者。
先聖垂義,以為失道而後德,即人喪樸之本議雲子成,母衰也。
此其世人不知母養其子,子成母自衰矣。
故知我釋迦文佛,令孝敬父母,及報養育乳哺之恩,謂此故也。
嗟乎!世人不知於道,意逐外緣,不知胎息之術,住世留形之本。
如有後學者,但能心不緣境,住在本源;意不散流,守於內息;神不外役,免於勞傷。
人知心即念氣之主,氣即形之根,形即氣之宅,神形之具,令人相因而立,若一事有失,即不合於至理,何能久立焉?但凡夫之人年二十,口好滋味,心懷喜怒,目眩五色,耳耽五音,身貪慾樂,意逐外緣,役智運神,間不容息。
如此之流,則晝夜未曾暫息,原樸之根蕩然而盡,令以形凋氣散,命絕形枯,魂被惡業所牽,宅舍因而無主。
故知心靜即神悅,神悅即福生,福滿即道增,圓明益智,明妙既通,心有照用即能用而無用。
故聖人知外用而無益,所以返本還源,令以握胎息之機,即長生不死,其理昭然。
故論云:形中之子母,雲何長守?智者能守,壽命得長久。
即知神為氣子,氣為神母,神行神住,即氣行氣祝心能主氣,識憑氣祝若要長生,神氣相合,主心不動念,無來無去,不出不入,湛然常祝但於此修行,合真道路,勤行之,莫極言數,玄牝之門,長生之戶,若能雙行,慈悲甘露,外施救物,人天福祚。
不思外物,不視外色,不聽外聲,不耽外欲,不嗜外味,常令心神魂魄,意識長生,神氣相合,循環臟腑之內,御呼吸,應上下,久久修一習一 ,即神氣自明。
神氣既明,即可照徹五臟,五臟氣和,即可使神氣通於四肢。
故聖人三日內視,專注於一,心神充化之,綿綿存之,久而不斷,可通流五臟四肢,斯言可推而得理也。
但凡俗之人,神與氣各別,如此之流,不可稱令。
若不知子母相守,氣雖呼吸於內,神常勞役於外,遂使神常穢濁而神不清,神既不清,即元和之氣漸散而不能相守也。
道,人常用之,而不知根本以形神為主,若人不知守於內,而守於外,自然令宅舍虛危,漸見衰壞矣。
況非道之人,勞神役思,無一息神氣注於氣海之中,而欲一望 其長生,豈不遠乎?若知神氣之所生者,即心之主者,即修於一,了然可見矣。
若不知氣之所生,任運呼吸,役役尋文者,唯得通調於氣,理於五臟六腑,及能消化飲食五穀而已,焉能返魂還魄、填血益腦者哉!則凡人呼吸,與聖人殊。
凡人息氣出入於咽喉,聖人息神氣常在氣海。
氣海,即元氣之根本也。
所居之處也,即臍下,合太倉,亦為子宮,為氣海,即子母相合。
道人能守之,綿綿不絕,此是返本還源,歸本生之處,而堅住凝結,不化不散,此即皆其義也。
不敗,神識多靜,即自然長生,留形住世要妙之真訣也。
師曰:若住自然之息,神御氣,即鼻無出息,令為真胎息也。
凡夫之人,二境相睹之後,即情慾動,情慾動即一精一氣悉下降於莖端,而下洩之。
皆為情慾所引,制御不得,遂有畎澮之憂,衰喪其本也。
----------------------------------------
◎項子食氣法
項子曰:人能清淨安和自然者,十月通矣,或一年或二年通,或三年乃通。
其不能通者,不能得道,適可長生壽老延年也。
又曰:人之才,能靜於三軍之中,虎狼之間,有千人之才;能靜室家之中,有百人之才;能靜於市道旁,有十人之才;能靜於山澤之中,有倍人之才。
此凡器之人,終不知也。
凡此多者,則能清淨,靜者能斷情慾,斷情慾者則能絕房室,絕房室則能休糧,休糧則能保愛氣,能保愛氣,則德應自然,德應自然,則十月通矣。
十月通者,謂上士也,中士或三年而通;下士才薄,九年乃成。
其才倍人,皆不能通,聞之不信,語之無益,此則土人行一屍一矣。
所謂經言下士聞道,大笑之者也,常以清旦,鼻內氣咽之,經行勿休,口口吐之,所謂食生吐死,可以長生。
從夜半至日中為生氣,日中後至子時前為死氣。
常以生氣正生時,仰眠,瞑目,閉口,屈十指置握固,不絕息,於心中數至二百,乃以口吐氣出之,增息如此,則身神具生,五臟安矣。
----------------------------------------
◎張果先生服氣法
每日常偃臥,攝心絕想,閉氣握固,鼻引口吐,無令耳聞,唯是細微,滿即閉,使足心汗出。
一至二數至百已上,閉極,微引少氣,還閉。
熱呵冷吹。
能至一二千,即不用糧食,不須藥物,時飲一兩盞好酒,或水通腸耳。
數至五千,則隨處出入,有功當自知也,則可入水臥矣。
夫服食養生,貴其有常;真氣既降,方有通感。
豈有縱心嗜欲,而望靈仙羽化,必無此事也。
且仙人功行未滿,尚不可致,而況凡俗乎!但信老人語,勤行之,則當自知。
凡氣不通,冷熱遲疾耳。
極遲、極熱、極疾、極冷,皆非道也。
----------------------------------------
◎申天師服氣要訣
取半夜之後,五更已來,睡覺後,以水漱口,仰臥,伸手足,徐徐吐氣一二十度,候谷氣消盡,心靜定後,即閉氣忘情,將心在臍下丹田氣海之中,寂然不動,則嚥氣三兩度,便閉氣,使心送向丹田中,漸覺氣作聲,下入氣海中幽幽然,是氣行之候也。
良久,待氣行訖,又開口吐氣徐徐,又閉口而咽之,如是三二十度,皆依前法。
覺氣飽,即冥心忘情,清息萬慮,久久一習一 之,覺口中津液甘香,食即有味,是其候也。
凡欲行此道,先須忘身忘本,守元抱一,兀然久之,澄定而入,玄妙之要,在於此也。
----------------------------------------
◎王真一人氣訣
每四更後、五更初,當處靜室,居一床 ,疊雙足,面東端坐,先作導引,以左手握固右手虎口,台首並仰盡力後,卻以右手握固左手虎口,復如之;訖,即一交一 手掌向外三引;訖,又左右手搘頤三,一交一 手搭頭左轉三,右轉三,左展拓空三,右展拓空三,當面虛拓地三,背手虛拓空三,此為導引法。
導引竟,然後自思神先叩齒,自呼己名,然一陰一念五臟、三焦,及三魂、七魄、頭面、手足、一身諸神,令輔形體也;又前思太一陽一日也,後思太一陰一月也,左存青龍,右存白虎,思頭戴硃雀,足履玄武此存想四神也;又存想七政,配合五臟。
所謂肺魁、肝?、心輶、脾驩、膽瀍、左腎?、右腎旟,當想真君降其本髒,仍須密念七過。
次想二十八宿週遍形體,以輔七政,依此法數之,先從左手腕起角,左肘亢,左肩氐房,右胯心,右膝尾,右足踝箕;卻從右手腕起鬥,右肘牛,右肩女、虛,自心至左胯危,左膝室,左足踝壁;又卻從右足以踝起奎,右膝婁,右胯胃,至心昴,自心至左肩畢,左肘觜,左手腕參;又卻從左足踝起井,左膝鬼,左胯柳,至心星,自心至右肩張,右肘翼,右手腕軫。
又自左手腕起角宿,至右手腕匝軫宿。
凡一十三處存想,像一年之有閏。
計兩度一交一 互數之,一十二處皆存兩宿,囗心一處獨存四宿,都計二十八宿。
凡存想五臟六腑、三魂七魄、四神七政、二十八宿,訖,即吐出眾雜死濁之氣,然後閉口,從鼻左孔納其生清之氣,內想冥目,想此氣綿綿下至丹田,方週流通傳,汨汩作聲,氣滿即再吐出,切不得令自己耳聞。
如此十過,止。
此即王真一人法也。
----------------------------------------
◎大威儀先生玄素真一人要用氣訣
凡用氣法,先須左右導引,令骨節開通,筋柔體弱;然後正身端坐,吐納三過,使無結滯,靜慮忘形,令氣平息。
良久,徐徐先以口吐濁氣,鼻引清氣。
凡此六、七過,此名調氣。
調氣畢,即口鼻俱閉虛含,令氣滿口,即鼓口十五過已上更佳,如咽一大口水入腹中,直以心存至氣海中;良久,更依前法咽之,但以腹飽為度,亦不限過數。
然後虛心、實腹、閉口,以手左右摩腹上,令氣流行,即鼻中細細放,通息,勿令喘粗,恐失中和。
然後正身仰臥,四平著床 枕,枕高低與身平,兩手握固,展手離身四、五寸,兩腳亦相去四、五寸,然後鼻中息收,即口鼻俱閉,心存氣,行遍身,此名運氣。
如有病,即心存氣偏注病處。
如氣急,即鼻中細細放,通息,口不開,候氣息平,還依前法閉之,搖動兩足指及手指並骨節,以汗出為度,此名氣通。
即徐徐收身側臥,拳兩腳,先左邊著地,經十息。
即轉右邊著地,亦十息,此名補損。
依此法服,經一月後,行立坐臥時,但腹空即鼓咽之,不限時節,如吃飯了,即吃空飯一兩口,和水嚥下。
此名洗五臟。
即以清水熟漱口,虛心實腹,令髒府葉舒展,咽之,令五臟不停五味氣;訖,即以口先吐濁氣,鼻引清氣,不限多少,盡須放之,如下洩一濁氣出,還煉一口和氣補之。
若尋常吃飯飲茶,此皆外氣入,當須入口便合口,口既合,所入外氣即於鼻中出也。
鼻中卻入氣,即是清氣也。
常須合口吃飯,不令口中有氣入,入即是死氣。
凡人言語,口中氣出,必須卻於鼻中入。
此常行吐納也。
行住坐臥,常須搖動腳指。
此名常令氣得下流。
常行此事,動靜念之。
如節候不一精一,忽有外氣入腹,即覺微痛,可以摩腹一百下,氣即下洩也。
氣或上必不得出,抑之使下,此名理順。
忌破氣物及生冷、黏膩等物,不宜吃動氣冷物。
如依此法,不闕常行,九年功成,履空如履實,履水如履地。
----------------------------------------
◎王說山人服氣新訣
子夏曰:食氣者,神明而壽。
《黃庭經》云:玉池清水灌靈根,審能修之可長存。
釋氏止觀,其有用氣療疾法。
是知氣之與液,遞相通潤也。
古經法皆有時節行之,今議食氣,不復以時節也。
液則時時助氣,使調滑也。
所論食氣,皆內氣也,咽之代食耳;液者,咽之代漿耳。
上食新氣,下洩舊氣,使推陳而納新也。
嚥氣不必飽滿,下洩不必常出,但得無臭,即自平定。
嚥氣不必常咽,但氣清則腹內自平,夫然,不須咽矣。
初學之時,覺饑即食,食時不覺饑,即由氣矣。
若食常以一咽、兩咽壓之,則食易消。
食漸消,如咽數至,食消氣自調。
若覺腹中氣小妨,即或行或臥,東轉西側,以意想驅逐之,使下。
若未下,不得急性忙迫,但以意從容之,不久自洩也。
食氣時若欲上噫,但任意出,必不得抑之也桑榆子曰:夫功淺多噫,蓋由乍服所得真氣尚少,疳所必多,不正而多,命宮不受,則宜常有出者;又初服之時,所咽者往往不到氣海,則無所歸投,返上為噫也。
若得內氣,又不入到氣海,自然無噫,如著功多時,忽復噫者,不是傷多即是外氣誤入也。
欲下出,任下出,必不得秘之,在細意自審也。
消息盈虛,久而自得其妙矣。
宜行步,兼小導引,引亦不得頻為之。
世間諸事皆自細意斟酌之。
有諸疾,則絕粒三數日,輕則一日、兩日,更輕即絕一頓亦得。
若疾在上,以意想上驅之,在下,以意想下驅之;若在四肢及左右側,並以想驅逐之,則愈矣。
大都不得閉氣,若閉氣,即疾生。
所食物宜潤暢,寒暑皆適宜也。
瘴瘧時,但絕粒數日,靜居則差矣。
----------------------------------------
◎嵩山李奉時服氣法
每欲服氣,如嬰兒吮乳,氣息似悶,即咽之。
依前吮咽,大悶即放令口出,甚須微細。
每咽使心送之至臍下,有病亦使心送至病處。
當服之時,第一須閉目,專意、握固,新欲服之,安神氣,然後為之,先須導引,令四體舒緩,然後為之,臥服,勿枕枕,舒手足安定。
如病重,氣甚悶,頻蹙上至極,仍便握固嚥氣,氣行聲從耳中出,即得矣。
秘之秘之。
此為內氣,無問早晚、晴明、一陰一晦,須服即服,大都得晴明時大一精一。
若服外氣,即有生氣,知之十年,服之五日,不服即無益矣。
每日五更、午時,服第一服了,須攝煉,兼以手按之,勿令心腹下硬。
分類:道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