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
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
◎古龍一虎歌 ──一陰一君真一人注
四者混沌,五行之祖一曰曾青為使,使為氣,氣為筋;二曰一陰一中一陽一,為日之魂,魂為日之一精一,一精一為一陽一,一陽一為父,父為胞衣;三曰從白液化為堅冰,冰是一陰一中一陽一,一陽一為骨,骨憑氣而化白液,白液化為髓;四曰水銀,為內之氣化為血,血化毛髮,毛髮憑皮膚為匡郭而成質。
可知三個月成形,十個月生,余兩個月沐浴,合一年終。
質稟天成象,遞用五行而輪轉,得名天地至寶。
如人受天地正氣,亦為至人。
我大道仙人藥寶,不同在世有價之寶。
只如世間所用金、銀、珊瑚、瑪瑙、真珠之類,並量其功價,以貴賤論之。
唯我仙丹,像日月之光明徹,此時法天象地之寶,令人服之,可得長生,天地齊畢。
皆是憑自然混沌之氣,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泉源,如在碧潭之中,即是自然之道也。
學仙之士,勿令錯用意,妄將變黃白藥錯服食。
如道士得我自然之道,四氣混沌至藥,但服食一千日,則知神化路不遠矣。
如四氣不足,即為神化無憑,亦象至人,日月不足,豈為至人?乃知至人合天地文理為聖,世人以時物文理為哲。
哲者,自為聖人乎?乃自明其道,采世間機運動,以功成法焉。
量其作事根性遠近,時至盡化為灰燼。
唯我三清宮神化藥寶,即得保命長生,天地齊畢。
其道不合傳之,如傳在得人,付之。
緣道本無形,以五行氣相侵為根。
人本無志,而心為志。
如心惡即言凶,言凶即行疏,行疏即道不成。
所以三品之丹,付賢不付愚。
愚者心暗於世,終日覽仙方書訣而念之,不得其道性,性由心也。
休糧、服氣、導引、忘治、谷神魂魄,魄凝神定思一法,已上並是道之空門,寶非長生之理。
九鼎之丹,用四時火氣,張設文武,不絕火侯,而晚成大器,實貴難貨,至人難識也。
鉛為匡郭,週遭祐助。
青瑤為使,能調風雨曾青能為一切金丹使,使為氣,氣為筋,筋成大力焉。
夫藥不至者,由曾青之力為使。
如人不食即無力,食象氣,氣象使,無食力,乃事不解矣。
夫功皆從力而生成大壯矣,藥無力,即無靈而安身。
白液金花,水生龍一虎龍一虎本從虛無氣中相承,龍一虎正道感化,運得四時大地,成象之器。
然龍一虎自然生,猶四時薰蒸,各有所歸。
生於無始,啟道本元者,得名龍一虎。
龍一虎緣一陰一陽一二性和合相吞伏之氣所知,從虎氣中生有象之質,自然修善去惡,即成之,三一升騰,必定規矩三者,准上三丹田,各有歸魂守一之法,論至藥門中四氣,筋骨血肉相承之法,不差毫釐,勿令其一陰一陽一時侯差錯。
每月初發火,從一日數九九之法,此三一法,並是內三一之法,用十二個月火侯,管十二時,配十二位,行九宮,像八卦,合五行。
黃帝於皇人處請問三一之門,因此流傳口訣,受之如世世有仙士付之,亦勿令載於書,方訣止以口付之。
若不依此三一規矩,縱解萬般小法,能變黃白救世,財寶如積山,亦未免身死矣!終不是保命之法,學而知之者為善矣#赫然還丹,日月光顧。
星辰透明,雲中見路其還丹成,赫然分明。
亦如木中有火,火雖不露其色,如青中帶赤氣,服之一千日,化肉質,換骨通靈,安身定魂,反老成少,感天神助之通神明,不得輒妄洩露,卻如未得道之日,可以成道矣。
雖未滿一陰一功之間,且得度世不死矣。
可知大道無跡,不失其根本,人不失其父母一之 遺體。
一陰一此一方外,其妄制伏水銀黃白,不得為真道之門也。
訣中思深,會者有數。
百歲之間,生死不祝仙士傳之,遞相保護。
哀哉流言!包無別故訣中至藥,教人長生之門。
至藥與世寶別,仙人藥寶,千煉萬化。
金丹再煉,令人服食,可得神靈,得長生之路,所以我惜時、貴命、輕財也。
愚者即惟貴世之有財寶,救一朝一夕妻妾榮華,行一屍一走鬼輕命,而時至自滅亡,百歲之間,死者莫知其數。
元君所以哀哉!世人流行藥中,妙道已化,真一人勿令妄運動,各令四人歸業,守道安貧,共成寶命之藥。
亦名卯酉二八,二八成一斤之數。
白液,白雪是也,白雪壓冰是也。
所以言將卯酉二八,合入二性,同於丹砂,勿令常人知之。
以火候九九,午之位也。
然三一中雲,三日一候,三三如九數足,其紫帶黑色者,元君贊之,惜於後世仙士所論歌訣,原明於師,勿令心二,可以長生備矣。
可知天本無親,以心為親;天本無私,以心為私;天本無災,由人與,非天與。
人學不違於師,子莫逆於父母,即天道長久矣,即人師轉備矣。
所以論至事不二,至藥無雙,天人合道,明然可增其福,大不雜矣。
若骨多即肉不勝骨,肉多即骨不勝肉,骨肉俱由筋可壯,其力猶增也。
如無力,即如有袋不盛物,豈能立焉?無嬰兒不戀母,嬰兒失母,即如藥無筋,為藥由主力也,無力自無神化之功。
如會者,一言見三枝枝條;不會者,即經歷千書萬訣,不免為愚人。
好求仙求黃白,不尋讀仙書,究其至寶者多,好黃白,未見一兩,不覺身亡。
賢者好其至藥,雖未見藥之玄門,且積善如然。
神無愛利之心,守道安貧,天不可罰矣。
善慶從人師,自感其至,且從羲軒之前後。
累代求仙者,得之幾人哉。
○又歌曰:
生成數極一百八,一陰一氣相從自凝結。
赫然紫色成還丹,服餌長生不可說。
○又歌曰:
丹砂一味更無別,子母相生無休歇。
人世不知費財寶,悟者為之大還訣。
○源真銘:
有訣不彰,有序不述。
得之感之,可傳可說。
○藥異名:
一名土之父,二名水之母,三名號黃牙,四為七十二石晶。
○又歌曰:
黃芽天生物,子母相汩沒,子母不相拋,母向子中出。
○和合相假歌:
玄之又玄在眼前,一陰一中有一陽一道自全。
一陰一陽一不離得和合,練之服之得神仙。
○又歌曰:
一名准中成,二號大道名。
采續不斷,添之自靈。
○又藥歌:
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泉源。
數盡一陰一陽一盡,得之終不言。
○又歌曰:
甲子下火當旬候,辯得子母仍依舊。
旬候數足自週旋,從此堪為兩分首。
○又藥歌:
一名真源秋石,二名大道一精一魂。
還丹采之合宜,離塵是真仙客。
○又歌曰:
日月非我形,一陰一陽一自成質,乾坤造化中,六一合 皆歸一。
○又室歌:
壇灶為宮,濛之又濛,一旬方一候,一沐又還濛。
數足自靈聖,乾坤處處通。
----------------------------------------
◎金丹金碧潛通訣
神室者,丹之樞紐,眾石父母,砂汞別名,出一陽一入一陰一,流曜二方,列數三軸,法像水火。
制猶王者,武以討叛,文德懷柔,土德為王,提劍偃戈,以鎮四方。
坎離數一二,南北獨為經,故冠七十二名之長。
剛柔稟自然,金火當直事,水土相含受,雄雌並一體,用之有條理。
變化既未濟,終即復更始。
初九為期度,一陽一和准早晚。
週歷合天心,一陽一爻畢於己。
正一陽一發丙午,自丁終於亥。
水火列一方,守界成寒暑。
東西表仁義,五行變四時。
如是一陰一陽一之互用,順三一而得其理。
神室設位,變化乎其中。
神室者,上下釜也;設位者,雌雄配合之密也。
變化為砂汞,砂汞者,金土二用。
二用無定位,張翼飛虛危,往還性不定,上下以為常。
獨居不改化,獨處於中宮。
包囊眾石,為丹祖宗。
有無相制,硃雀炎空,紫華耀日,砂汞沒亡。
訣不輒造,理不虛擬,約文申奧,叩索神明,演爻征卦,五行為諷。
坎雄金一精一,離雌火光,金火自伐,水土相剋,土王金鄉,三物俱德。
四海輻輳,以致太平,並由中宮土德黃帝之功也。
金火者,真也。
丹術著明,莫大乎金火。
窮微以任化,一陽一動則一陰一消,混沌終一九,寶一精一更相持。
藥有三百八十四銖,銖據一斤為十六兩也。
金一精一一化,青龍受符。
當斯之時,神室煉其一精一,火金相運推。
雄一陽一翠玄水,雌一陰一赩黃金。
一陰一陽一混一交一 接,一精一液包元氣。
萬象憑虛生,感化各有類。
眾丹靈跡長,莫不由於是。
元君始煉汞,神室含洞虛,玄白生金公,巍巍建始初。
三五以相守,飛一精一以濡滋。
玄女演其序,戊己貴天符,天符道漸剝,難以應玄圖。
故演作丹意,乾坤不復言。
丹砂硫汞父,戊己黃金母。
鍾律還二六,斗樞建九三,赤童戲硃雀,變化為青龍。
《坤》初變成《震》,三日月出庚,龍一虎自相尋。
《坤》再變成《兌》,八日月出丁,上弦金半斤。
《坤》三變成《乾》,十五三一陽一備,圓照東方甲,金水一溫一 太一陽一,赤髓流為汞,汞者弄明璫。
月盈自含虧,十六轉將減。
《乾》初缺成《巽》,平明月見辛。
《乾》再損成《艮》,二十三下弦。
下弦水半斤,月出於丙南。
《乾》三變成《坤》,《坤》乙三十日,東北喪其朋,月沒於乙地。
《坤》乙月既晦,土木金將化。
繼《坤》生《震》龍,《乾》、《坤》括始終。
如上三十日,《坤》生《震》、《兌》、《乾》,《乾》生《巽》、《艮》、《坤》,八卦列布曜,運移不失中。
調火六十日,變化自為證。
神室有所象,雞子為形容。
五嶽峙潛洞,際會為樞轄。
發火初一溫一 微,亦如爻動時。
上戴黃金一精一,下負坤元形,中和流汞情,深合應三才。
乾動運三光,坤靜含一陽一氣。
神室用施行,金丹然後成。
可不堅乎!煉化之器,包括飛凝,開合靈戶。
希夷之府窟,造化之泉源。
一陽一氣發坤,日晷南極,五星連珠,日月合璧。
金砂依分,呼吸相應。
華蓋上臨,三台下輔,統錄之司,當密其固。
火煉中宮土,金入水北方,土水金三物,變化六十日。
自然之要,先存後亡。
或火數多,分兩違則,或水不定,同處別居。
剛柔亢行,不相涉入。
非火之咎,責譴於土。
土鎮中宮,籠罩四方。
三光合度,以致太平。
五臟內養,四肢調和。
水涸滅影,含曜內明。
金水相瑩,潤色沉耀。
調火一溫一 水,發之俱化,道近可求。
土水獨相配,翡翠生景雲,黃赤混其一精一,紫華敷太一陽一,水能生萬物,聖人獨知之。
金德尚白,煉鉛以求黃色焉。
為生中宮,黃金不飛灼,土煙雲起後。
有無互相制,上有青龍居。
兩無宗一有,靈化妙難窺。
煉銀於鉛,神物自生。
銀者金一精一,鉛者北靈。
水者道樞,一陰一陽一之始,始故生銀。
鉛化黃丹,寄立五金。
為鉛外黑,色稟北方,內有銀一精一。
披褐懷玉,外似狂夫。
銀為鉛子,子隱鉛中。
汞者鉛子,子藏母胞。
素真眇漠,似有似無。
灰池炎灼,鉛沉銀浮,潔白見寶,可造黃金。
殼為金一精一,水環黃液。
徑寸以混三才。
天地初分,混若雞子。
圓高中起,狀似蓬壺。
關閉微密,神運其中。
爐灶取象,固塞週堅。
委曲相制,以使無虞,自然之理,神化無方。
磁石吸鐵,間隔潛應。
何況雞子,配合而生!金土之德,常與汞俱。
自《火記》不虛作,已下重解前文。
丹術既著,不可更疑焉!筆演此訣,以輔《火記》焉!庶使學者取象。
下文雲,文字鄭重說與世人,豈不熟思?是其義也。
----------------------------------------
◎一陰一丹慎守訣
敘曰:世上之人,率多嗜欲,傷生伐命,今古共同。
然不自防,悔將無及。
仙經曰:夫人臨終而思遷善,病成而方求藥,天綱已發,何可追之?故賢哲上士,惜未危之命,懼未來之禍,理未病之病,遂拂衣人寰,攝心歸道。
道者氣也,氣者身之主。
主者一精一也,一精一者命之根,故愛根重氣,然後知幾乎生矣。
《黃庭經》曰:方寸之中謹蓋藏,三神還一精一老復壯,養子玉樹命如杖,急固子一精一以自償。
又曰:長生至慎房中急,何為死作令神泣?若當決海百瀆傾,葉去樹枯失青青。
長生久視,未有不愛一精一保氣而能致之也。
一陰一丹,百御之道,世莫得知。
雖務於氣,而不絕欲者,亦未免殆哉!筆曰: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
修養君子,深宜自省也。
----------------------------------------
◎大還心鏡
《寒山子至訣》云:但悟鉛真,藥必自神;但記汞正,藥如自聖。
修之合聖,天地同慶;得因師傳,為道之經。
所以古之聖人,不直言之,托之《週易》,寄之五行,合之符契,真仙之理,莫若大丹之神歟!大凡人間之大丹,疑誤萬端,有智者瞭解,用之一神,所以秘易成難,貴道不可輕也。
昔三聖遺言,著之金簡,名曰《參同契》,世皆寫之,悟無一二。
得其理者,未敢造,明其事者猶豫因循,疑來,倏忽而邁,榮華閃目,金玉縈心,財色介懷,百年空棄,長生之道,罕有留心,不知為色慾勞神,光一陰一侵歲,以此之故,遞有多疑。
或至人述以遠近之丹,愚者便說秦皇漢武。
秦皇即口是心非,貪情肆欲,漢武乃雖慕玄境,心在色情,何得而長生不死?何不言黃帝與上古人乎?黃帝傳玄女還丹之術,言補金汞於丹田。
後人不訣,真宗誤入御女之道。
豈太上仙女,必無對心說傳色之心?愚者感之,仿於萬古,其歌訣書在《金丹論》中者,得可明矣。
余早年慕道,幸得傳真,克奉仙師,親承旨教。
只論鉛汞之妙,龍一虎之真。
去四黃之大非,損八石之參雜,要在鉛汞。
合天地之元紀,包日月之一精一華,上冠於乾,下順於地,總七十二石,統天地一精一光,修煉成丹,服之延駐,何不信乎?且五穀既能救命,豈可不奉神丹?黃一精一猶服長生,勾吻服之必死,目擊可見,真聖奉之。
然神丹至寶,萬人之中,得者皆宿契道合,久留心志,非一朝一旦可致耳!然還丹之靈,不救自刑之禍,聖人慈愍,不救宿業之殃。
此亦在人心弘道旨,又不可信任狂,非惑之神術乎!今以《大丹心鏡》者明心,彼心明,丹中至藥不惑他物。
物非其類,丹必不靈。
心非道心,修成必禍,此深可戒而省己修性也。
論大丹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謂之道,即合天機也;一金一石謂之丹,亦合天地也。
一金者,真鉛中白虎是也;一石者,丹砂中水銀是也。
陶?直真一人云:若用世間水銀化白煙。
此真言也。
神符白雪門馬真一人曰:汞與水銀別,迷人用之拙。
即知此言,從凡化聖,聖不離凡,因凡入聖,凡中有聖,聖中出凡;即知水銀,本在丹砂中,出合鉛,汞成至寶,色還本丹,丹更不能卻歸水銀,即真汞矣。
既至真汞,即從凡入聖,可以統領萬靈,即馬真一人云「汞與水銀別」也。
自後之學者寡學,生疑至此矣。
陶真一人云:若言非世間水銀。
又云:砂產於金也,汞生於鉛也,此非世間,何不審之妙旨矣!自古真一人皆從凡入聖,與大丹同契,以至上升。
而迷者多惑,如丹,唯一一陰一一一陽一龍一虎二物。
鉛是水一之名,北方河車,金生於水,金數四,水數一,共為五也。
汞是青龍,東方木,木生火,木數三,火數二,丹砂火之名,二與三共為五也。
五土無定位,四季立名。
水與金共五,木與火共五,故曰三五道還丹,道之玄也。
還丹之妙,罕有玄解,知之者聖人乎!可為造化在乎心,變轉自一由 耳。
不知真訣,假如念誦真歌,不遇師受,終無成理。
余憶昔年迷謬,徒歷山川,一事不為,虛棄財貨。
忽然指悟,如醉醒焉。
目前可致煙霄,足知大道不遠。
蓋人秘易為難,恐愚者侮之容易,即天官減?弄,神道奪壽。
故《真一人誡經》云:世皆延年,為人身命,漸被一陰一境侵之,以至一陰一死也,豈一陽一生之神術乎!夫不修行益生,損人侵物,何長生乎!雖遇至人,道不相契,固不傳其非人乎6科儀》雲,希長生,還丹齲成大丹,不可不知爐鼎也。
知爐鼎,又不可不知火候也。
知火候,又不可不知心也。
既知心,又慮多難與宿殃也。
萬一自知,又不可妄傳授於人也。
道不傳即廢,傳非人即殃。
故知萬妙不得其心也。
心為出世之宗,丹為延年之藥,服之一陽一宮,即一陰一司落名,已後縱往,亦神解上仙,此真聖之言不惑矣!余悟古賢真旨,至《參同契》、《金碧經》、《古文龍一虎傳》,三聖遺文,眾真歌訣,不離真妙之鉛汞乎?恐後之有疑未決者,更序之於心鏡,必欲明其大道,照曜真元,滌學者凝滯之旨,曉愚者惑誑之說,悟而見受,可披青雲,可致朗月當明序而說之,知不惑眾者矣。
----------------------------------------
◎太清神丹中經敘
元君曰:元君者,上帝之師也。
其人一大神,能調和一陰一陽一,驅役風雨,進退五星,斟酌寒暑,驂駕九龍,十二白虎,天下眾仙隸之焉,人生死鹹由之矣。
猶言,本亦學道,服神丹之所致也,非自然爾,況小兆乎!勉力求生,勿得懈擔上士得道,升為仙官;中士得道,棲集崑崙;下士得道,長生世間。
賢者勤之,吾不虛言。
元君曰:凡言聖人、神人、仙人,此三人者,皆是學而得道者也,非天生自然矣。
但德有優劣,官有尊卑,故雖神、雖聖、雖仙,猶言人者,明其素是人也。
天神之自然生者,則但言神不言神人。
言神者,以光氣為體,言人者,猶有骨肉也,但已得道,能隱翳變化不見聞耳。
凡初得仙者,但言仙人;若得升天往來大神之處,則位為真一人;若得補天曹官職,乃位為神人也。
老子及太一問元君曰:凡服神丹而長生者,豈神靈候之乎?將自藥之力也?元君曰:長生之事,功由於丹。
丹之成,由於神。
神不祐,則作丹不成也。
故將合丹,必正身心,守善不履罪過,神明哀之,作丹必成。
神丹入口,壽無已矣。
分類:道教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