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一陰一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一體 天用道之機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

雲笈七簽

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

◎黃帝一陰一符經敘

《一陰一符》自黃帝有之,蓋聖人一體 天用道之機也。

《經》曰:得機者萬變而愈盛,以至於王;失機者萬變而愈衰,以至於亡。

厥後伊呂得其末分,猶足以拯生靈,況聖人乎?其文簡,其義玄。

凡有先聖數家註解,互相隱顯。

後學難一精一,雖有所主者,若登天無階耳。

近代李筌,假托妖巫,妄為注述,徒參人事,殊紊至源。

不慚窺管之微,輒呈酌海之見。

使小人竊窺,自謂得天機也。

悲哉!臣固愚昧,嘗謂不然。

朝願聞道,夕死無悔。

偶於道經藏中得《一陰一符傳》,不知何代人制也。

詞理玄邈,如契自然。

臣遂編之,附而入注。

冀將來之君子,不失道旨。

----------------------------------------

◎黃帝一陰一符經 ──張果註解

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觀自然之道,無所觀也。

不觀之以目,而觀之以心。

心深微而無所不見,故能照自然之性。

性惟深微而能照,其斯謂之「一陰一」。

執自然之行,無所執也。

故不執之以手,而執之以機。

機變通而無所繫,故能契自然之理。

夫惟變通而能契,斯謂之「符」。

照之以心,契之以機,而「一陰一符」之義盡矣。

李筌以「一陰一」為「暗」,「符」為「合」,以此文為序首,何昧之至也。

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者,命、物、時、功、神也。

傳曰:聖人之理,圖大而不顧其細,體瑜而不掩其瑕。

故居夷則遵道布德以化之,履險則用權發機以拯之。

務在匡天地,謀在濟人倫。

於是用大義除天下之害,用大仁興天下之利,用至正措天下之枉,用至公平天下之私,故反經合道之謀,其名有五,聖人禪之,乃謂之賊;天下賴之,則謂之德。

故賊天之命,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賊,黃帝所以代炎帝也。

賊天之物,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賊,帝堯所以代帝摯也。

賊天之時,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賊,帝舜所以代帝堯也。

賊天之功,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賊,大禹所以代帝舜也。

賊天之神,人知其天而不知其賊,殷湯所以革夏命也。

週武所以革殷命也。

故見之者昌,自然而昌也。

太公以賊命為用味,以取其喻也。

李筌不悟,以黃帝賊少女之命,白日上騰為非也。

五賊在乎心,施行在乎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傳》曰:其立德明,其用機妙,發之於內,見之於外而已矣。

豈稱兵革以作寇亂哉?見其機而執之,雖宇宙之大,不離乎掌握,況其小者乎?知其神而體之,雖萬物之眾,不能出其胸臆,況其寡者乎?自然造化之力而我有之,不亦盛乎?不亦大乎?李筌等以五賊為五味,順之可以神仙不死。

誣道之甚也。

天性,人也;人心,機也。

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傳》曰:人謂天性,機謂人心。

人性本自玄合,故聖人能體五賊也。

天發殺機,龍蛇起陸;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傳》曰:天機張而不生,天機馳而不死。

天有馳張,用有否臧。

張則殺威行,馳則殺威亡。

人之機亦然。

天以氣為威,人以德為機。

秋冬一陰一氣嚴凝,天之張殺機也,故龍蛇畏而蟄伏。

冬謝春來,一陰一退一陽一長,天之馳殺機也,故龍蛇悅而振起。

天有寒暄,德亦有寒暄。

德刑整肅,君之張殺機也,故以下畏而服從。

德失刑偏,君之馳殺機也,故奸雄悅而馳騁。

位有尊卑,像乎天地,故曰:天發殺機,龍蛇起陸,寇亂所由作;人發殺機,天地反覆,尊卑由是革也。

太公、諸葛亮等以殺人過萬,大風暴起,晝若暝。

以為天地反覆,其失甚矣。

天人合德,萬變定基《傳》曰:天以禍福之機運於上,君以利害之機動於下,故有德者萬變而愈盛,以至於王;無德者萬化而愈衰,以至於亡。

故曰天人合德,萬變定基。

自然而然也。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傳》曰:聖人之性,巧於用智,拙於用力。

居窮行險,則謀道以濟之;對強與明,則伏義以退避之。

理國必以是,用師亦以是。

九竅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動靜《傳》曰:九竅之用,三要為機。

三要者,機、情、性也。

機之則無不安;情之則無不邪;性之則無不正。

故聖人動以伏其情,靜以常其性,樂以定其機。

小人反此,故下文云:太公為三要,為耳、目、口。

李筌為心,神、志,皆忘機也。

俱失《一陰一符》之正意。

火生於木,禍發必克;奸生於國,時動必潰。

知之修煉,謂之聖人《傳》曰:夫木性靜,動而生火,不覺火盛,而焚其質。

由人之性靜,動而生奸,不覺奸成而亂其國。

夫明者見彼之隙以設其機,智者知彼之病以圓其利,則天下之人,彼愚而我聖。

是以生者自謂得其生,死者自謂得其死,無為無不為,得道之理也。

天生天殺,道之理也。

天地,萬物之盜;萬物,人之盜;人,萬物之盜。

三盜既宜,三才既安《傳》曰:天地以一陰一陽一之氣化為萬物,萬物不知其盜。

萬物以美惡之味饗人,人不知其盜。

人以利害之謨制萬物,萬物不知其盜。

三盜玄合於人心,三才靜順於天理。

有若時然後食,終身無不愈;機然後動,庶類無不安。

食不得其時,動不得其機,殆至滅亡。

故曰食其時,百骸治;動其機,萬化安。

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神所以神也《傳》曰:時人不知其盜之為盜,只謂神之能神。

《鬼谷子》曰:彼此不覺謂之神。

蓋用微之功著矣。

李筌不知此文意通三盜,別以聖人、愚人為喻,何甚謬也。

日月有數,大小有定,聖功生焉,神明出焉《傳》曰:日月有准,運數也;大小有定,君臣也。

觀天之時,察人之事,執人之機,如是則聖得以功,神得以明。

心冥理合,安之善也。

筌以度數為日月,以余分為大小,以神氣能生聖功神明,錯謬之甚也。

其盜機也,天下莫能見,莫能知也。

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輕命《傳》曰:其盜微而動,所施甚明博,所行極玄妙。

君子用之,達則兼濟天下,太公其人也。

窮則獨善一身,夫子其人也。

豈非擇利之能審乎?小人用之,則惑名而失其身,大夫種之謂歟?得利而亡義,李斯之謂歟?豈非信道之不篤焉?瞽者善聽,聾者善視。

絕利一源,用師十倍。

三返晝夜,用師萬倍《傳》曰:瞽者善於聽,忘色審聲,所以致其聰。

聾者善於視,遺耳專目,所以致其明。

故能十眾之功。

一晝之中三而行之,所以至也。

一夜 之中三而思之,所以一精一也。

故能用萬眾之人。

李筌不知師是眾,以為兵師,誤也。

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於目《傳》曰:心有愛惡之情,物有否臧之用。

目視而察之於外,心應而度之於內。

善則從而行之,否則違而止之,所以勸善而懲惡也。

筌以項羽昧機,心生於物;以符堅見機,心死於物。

殊不知有否臧之用。

天之無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風莫不蠢然《傳》曰:天以凶象咎徵見人,人能儆戒以修德。

地以迅雷烈風動人,人能恐懼以致福。

其無恩而生大恩之謂也。

李筌以天地不仁為大恩,以萬物歸於天為蠢然。

與《一陰一符》本意殊背。

至樂性余,至靜性廉《傳》曰:情未發謂之中,守中謂之常,則樂得其志而性有餘矣。

性安常謂之自足,則靜得其志而廉常足矣。

筌以奢為樂性,以廉為靜,殊乖至道之意。

天之至私,用之至公《傳》曰:自然之理,微而不可知,私之至也。

自然之功,明而不可違,公之至也。

聖人一體 之亦然。

筌引《孫子》云:視卒如愛子,可以之俱死。

何也?擒之制在氣《傳》曰:擒物以氣,制之以機,豈用小大之力乎?太公曰:豈以小大而相制哉?筌不知擒之義,誤以禽一獸 。

註解引雲玄龜食蛇,黃腰啖虎之類,為是悲哉!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恩生於害,害生於恩生者,人之所愛,以其厚於身。

太過則道喪,而死自來矣。

死者,人之所惡,以其損於事。

至明則道存。

而生自固矣。

福理所及謂之恩,禍亂所及謂之害,損己則為物之所益,害之生恩也。

筌引《孫子》用兵為生死,丁鮑、管仲為恩害。

異哉!愚人以天地文理聖,我以時物文理哲。

人以虞愚,我以不虞聖。

人以期其,我以不期其聖《傳》曰:觀天之運四時,察地之化萬物,無所不知,而蔽之以無知,小恩於人,以蒙自養之謂也。

知四時之行,知萬物之生,皆自然也。

故聖人於我以中自居之謂也。

故曰死生在我而已矣。

人之死亡,譬如沉水自溺,投火自焚,自取滅亡。

理國以道,在於損其事而已。

理軍以權,在於亡其兵而已。

故無死機則不死矣,鬼神其如我何?聖人修身以安其家,理國以平天下,在乎立生機。

以自去其死性者,生之機也。

除死機以取其生情者,死之機也。

筌不??天道,以愚人、聖人、體道愚昧之人而驗天道,失之甚也。

故曰沉水入火,自取滅亡注在上矣。

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傳》曰:自然之道,無為而無不為。

動靜皆得其性,靜之至也。

靜故能立天地,生萬物,自然而然也。

伊尹曰:靜之至,不知所以生也。

天地之道浸,故一陰一陽一勝《傳》曰:浸,微也。

天地之道,體著而用微,變通莫不歸於正,微之漸也。

微漸故能分一陰一陽一,成四時。

至剛至順之謂也。

一陰一陽一相推,而變化順矣《傳》曰:聖人變化順一陰一陽一之機。

天地之位自然,故因自然而冥之,利自然而用之,莫不得自然之道也。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注在文上。

至靜之道,律歷所不能契《傳》曰:道之至靜也,律歷因而制之,不能葉其中鳥獸之謂也。

爰有奇器,是生萬象;八卦甲子,神機鬼藏《傳》曰:八卦變異之伎,從是而生。

上則萬象,下則萬機。

用八卦而體天,用九疇而法地。

參之以氣候,貫之以甲子,達之以神機,閉之以詭藏,奇譎之蕩自然也。

一陰一陽一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傳》曰:一陰一陽一相勝之術,恆微而不違乎本,明之信可明,故能通乎一精一曜象矣。

----------------------------------------

◎天機經解《一陰一符》也

敘曰:有機而無其人者敗,有其人而無其道者敗,故《易》曰:「即鹿,無虞。

惟入於林中。

君子幾不如捨,往吝。」

故聖人觀其時而用其符,應其機而制其事,故能運生殺於掌內,成功業於天下者也。

《易》曰:「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是以聖人保之於靈台,以觀機變。

卷之則自勝,舒之則勝人。

察之則無形,用之則不極。

《易》曰:「一陰一陽一不測之謂神。」

而《一陰一符》象之矣。

故聖人不測之符,陶均天下而無所歸怨矣。

夫天為地主,道為德君,故聖人奉地而法天,立德而行道。

舉天道而為經首,明地以奉之。

《易》曰:乃順承天,待時而動。

是故聖人將欲施為,必先觀天道之盈虛,後執而行之。

舉事應機,則無遺策。

《易》曰:「後天而奉天時。」

△昌

夫聖人法地而奉天,立德而行道。

居天地道德之間,建莫大之功者,未有不因五賊而成也。

五賊者:其一賊命、其二賊物、其三賊時、其四賊功、其五賊神、皇帝王霸權變之道也。

是以聖人觀其機而應之,度其時而用之,故太公立霸典而滅殷朝,行王風而理週室,豈不隨時應機,驅馳五賊者也?故聖人立本於皇王之中,應機於權霸之內。

經邦治身,五賊者備矣,則天下望風而從之,竭其性命而無所歸其恩怨也。

乃謂之曰:有道之盜,無形之兵。

嗚呼!寇莫大焉。

五賊在心,擒縱在手,治身佐世,莫尚於斯經云:「見之者昌,」不亦宜乎?

△身

術曰:夫人心,身之主,魂之宮,魄之府。

將欲施行五賊者,莫尚乎心。

事有所圖,必合天道。

此則宇宙雖廣,覽之只在於掌中;萬物雖多,生殺不離於術內。

則明天地不足貴以遠、以厚,而況耳目之前乎?

△機

夫殺機者,兩朝終始之萌,萬人生死之兆。

處雲雷未泰之日,玄黃流血之時。

故天之為變也,則龍出於田,蛇游乎路,此為一交一 戰之機,故曰龍蛇起陸。

人之為變也,則春行秋令,賞逆罰忠,此為顛墮之機,故曰天地反覆。

天人之機同時而發,雖千變萬化,成敗之機定矣。

△藏

夫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智者能愚,愚者不必能智。

故聖人時通則見其巧而建其功;時否則見其拙而昧其跡。

故孔明《序》曰:太公八十,非不遇也,蓋審其主焉。

嗚呼!性命巧拙之時,識達行藏之勢,可以觀變察機,運用五賊。

所以然者,夫聖人所以深衷遠照,動不失機,觀天料人,應時而作。

故《易》曰: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聖人乎?

△靜

夫九竅者,在天為九星;在地為九州;在人為九竅。

九竅之氣不正,故曰受邪。

受邪則識用偏,識用偏則不可發機觀變。

故九竅之急,在乎三要。

太公曰:耳、目、口也。

夫耳、目、口者,心之佐助也;神之門戶也;智之樞機也;人之禍福也。

故耳無聰不能別其音,目無明不能見其機,口無度不能施其令。

夫三要不一精一,上不能治國,下不能治家,況兵者乎?懸人之性命,為國之存亡,靜動之間,不得無事,豈可輕而用之?

△人

夫火生於木,火發而木焚。

國生於奸,奸深則國亂。

亦猶蠶能作繭,繭成則殺其身;人能生事,事煩則害其命。

非至聖不能修身煉行,防之於未萌,治之於未亂。

夫十圍之木,起於拱把;百仞之台,起於足下。

治小惡不懼,必成大禍。

嗚呼!木不相摩,火無由出;國無亂政,奸無由生。

有始有終,是非不動。

能知之其惟聖人乎?

△安

萬物盜天地之一精一以生成,人盜萬物之形以御一用 ,萬物盜人之力以種植,彼此相盜,各獲其宜,俱不知為萬物化。

故能用機者,法此三事,以道之盜而賊於物。

物亦知為盜之道。

所以然者,貴得其時也;貴得其機也。

故曰合其時而食則百骸治,應其機而動則萬化安。

乖時失機,則禍亂生也。

△神

老君曰:功成不有,為而不恃。

此全生立德之本也。

夫小人者,貪其財則以身徇利,愛其名則以力爭功,矜衒神跡而求神名,物共嫉之,必喪其命。

欲益招損,是不神矣。

夫君子建大功而不恃,防小禍於未萌,退己進人,推能讓物,物共戴之,故不奪其利。

自發神智,不能爭物,物共讓之。

不居其後,為損招益,是以至神矣。

故老君曰: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誠哉言也!

△聖

假如千年一聖,五百年一賢,應日月之數所生而大小之人定矣。

夫大人出世,應明德而建聖功;小人當時,則廢正綱而生禍亂。

故太公說於西伯知人望而已歸週;劉琨表於琅琊識天時而未離晉陵;母自死知明主之必興括,母不誅,見趙軍之必敗。

故天道人事,賢者可以預知。

佐非其人,夷於九族。

故《易》曰:長子帥師,開國成家。

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命

夫成敗之道未形,死生之機未發,小人能見,君子能知,則易見而難知,見近而知遠也。

夫見機者則趨時而就利,皆不保其天年。

知機者則原始而要終,固必全其性命。

△倍

瞽者善聽,神不離於耳;聾者善視,心不離於目。

其為聽也,神則專耳;其為視也,心則專目。

耳之與目,遞為用師。

當用之時,利絕其一。

心之所主,則無事不一精一,猶有十倍之利,何況反覆以此用之?三思一精一誠一計,順時隱顯,應機行藏,以此用師,固萬倍之勝利。

△物

夫人之心,無故不動。

生之與死,緣物而然。

物動則心生,物靜則心死。

生死之狀,其惟物乎?

△目

目者神之門,神者心之主。

神之出入莫不游乎目。

故見機者莫不尚乎目,能知機者莫不尚乎心。

△蠢然

夫道不為萬物而生春,萬物感春氣而自生。

秋不為萬物而殺,萬物感秋氣而自一殺。

其為生也,不恃其恩,不求其報,故其恩大矣。

其為殺也,不恃其威,不求其懼,其威大矣。

凡物,取而得之者小,不取而得之者大。

故聖人不齲夫君王有道無道,則人民治亂之機。

歌謠或樂或哀,則時年豐儉之兆。

時人不能省察,天地乃降征祥;或五雲騰起,七曜變行,皆因國風,是以然矣。

且宋君失德,熒惑守心,及乎謝愆,退之三捨。

用令儔古,皎在目前;以彼喻斯,豈勞心術?故智者悟於人事之初,而愚者晦於星象之後矣。

△生

老君以無為有母,靜為躁君。

夫靜者,元氣未分之初,形於元氣之中,故能生天地萬物。

亦猶人弘靜。

其心不撓,則能生天下萬物也。

△勝

勝,浸長也。

天地之道,各自浸長。

天則長一陽一也,地則長一陰一也。

一陰一陽一相招,一晝一夜 ,遞為君臣,更相制勝,故曰一陰一陽一相勝。

夫開國用師,必侵天道。

亦猶金火相一交一 ,而非一交一 不伏也。

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

△順

《易》曰:剛柔相摩而生變化。

變化不慝,故曰順也。

夫人之育身治性,尚不可逆時為之,而況經邦佐世之雄哉!

△契

至聖之道,窈然無為。

無為則無機,無機則至靜。

夫律歷之妙,動則能知。

體既虛無,莫得施其管術,亦猶兵者不失其機,不露其釁,雖有智士,從何制焉?

△象

奇器者,一陰一陽一之故,能生萬物,亦猶人心能造萬事象矣。

進前,像狀也。

八卦六甲,鬼神機密之事,剛柔相制之術,昭昭乎前列其狀矣。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