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一名《金簡內文》太上大道君告北極真公曰:吾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

雲笈七簽

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

◎太上飛行九神玉經

一名《金簡內文》

太上大道君告北極真公曰:吾昔游於北天,策駕廣寒;足踐華蓋,手排九元;逸景雲宮,遨戲北玄;逍遙朔一陰一之館,賞於洞毫之門;眄璇璣以召運,促劫會以舞輪;歎萬物之凋衰,俯天地而長存;乃覺九星之奇妙,悟斗魁之至靈也。

夫九星者,實九天之靈根,日月之明梁,萬品之淵宗也。

故天有九氣,則以九星為其靈紐;地有九州,則以九星為其神主;人有九孔,則以九星為其命府;一陰一陽一九宮,則以九星為其門戶;五嶽四海,則以九星為其淵府。

五九參列,綱維無窮,制御天宿,回轉三辰。

調理四五,致天地得存,萬品之所宗,神仙之所憑。

夫天無九星則無以為高清;地無九星則無以為至靈,人無九星則九孔不明;上帝兼之以通真,神仙憑之以得成,五行乘之以致度,萬物稟之以得生也。

天清地靜,則九星煥明;天激地否,則九星翳昏。

璇璣召劫度之期,天關運五行之氣,輪空洞之大輻,促九天之應會。

是以神光轉灼,玄監萬生;傍行越位,以告災祥。

天地所以有大運之一交一 ,百六應符,皆九星緯轉數終,所以一陰一陽一勃蝕,二氣否激,天翻地覆,九海冥一,金玉化消,毫末不失也。

悉九星之所回,璇璣之所促;明天地之用,玄綱之妙;得其中則有空常,隱步藏景,逃形變化,三辰萬物,立成黑點,隱淪二十五名。

其趣幽微,秘不下傳。

上有九辰華君,中有九皇夫人,魂一精一魄靈,皆九斗之威神,吐煥七曜之光,流映九天之門,洞朗幽虛,無毫不彰也。

其星一陽一芒則為流金火鈴,一陰一芒則為豁落七元,皆高上之靈策,元始之威章也。

龍飛尺素之訣,隱諱口口之中,列帛華晨之下。

羊雁禮天以招真,則玄光曲照於盟場,九晨下降於靈宇,夫人歡悅於寢席,玄斗記名於隱書。

有知此道,存之便足以免大劫之會,度洪災於甲申也。

修之二七年,便得晏鴻翮而騰翔,斥紫霄而升晨也。

此玉清之上道,不比上清之中仙也。

玉清則上清之高真,上清則太清之高神,太清則飛仙之高靈。

凡行玉清之道,出則諸天侍軒,給玉童玉女各三千人;建三七色之節,駕紫雲飛軿;十二瓊輪前導,鳳歌後從;玄鈞六師啟路,飛龍翼轅。

其位准高仙,列圖玉清。

行上清之道,出則五宿侍衛,給玉童玉女各一千五百人;建紫毛之節,駕飛雲丹輿;前吹鳳鸞,後奏天鈞;玄龍啟道,五帝參軒。

位准上清左右位卿。

行太清之道,出則五帝侍衛,給玉童玉女各八百人;建五色之節,駕龍輿飛煙,前嘯九鳳,後吹八鸞;白虯啟道,太極參軒。

故真中有高卑,玄中有階次也。

玉清之道,玄遠絕邈,不比中真及飛仙之徒。

九星上法玄映之道,吾昔受之於元始,於今七億萬劫,經天地成敗,萬品衰滅,而其道獨存,今猶修之於雲景之上,而不能忘之於時節者,意玩此道高妙,愛樂夫人接遇也。

況來生始學飛晏之舉,而不知幽尋步空之法,何由得披重霄之門,觀天地之始終乎?既無此道,與九晨乖域,夫人絕游也。

徒有玄名帝錄,超卓高騰,正可得策駕雲龍,游眄五嶽,但不死而已。

如此望踐斗魁,旋步華晨,騰景玉清,當未有期也。

子方當匡御劫運,封掌十天,科簡玄錄,理判神仙,宜受此法以綜萬生,今出相付,子秘而修焉。

九晨真一人曰:行飛步之道,先一日沐浴齋淨。

是日於中庭布星圖,隨斗建也。

北向長跪燒香於玄冥星下,叩齒三十六通,閉眼存歲星在左脅,太白星在右脅,熒惑星在頭上,辰星在臍下,鎮星在心。

次覆衣九星,先舉左手屈於頭上如斗勢,存一陽一明星在左手掌中,一陰一精一星在左肘上,真一人星在左乳上,玄冥星當心故燒香於玄冥星下而啟事,因心而應天明也。

丹元星在右褷上,北極星在右膝頭上,天關星在右足胚上,輔星在臍下,弼星在頭上,畢,微咒曰:

衣天鬥,戴金巾,乘魁綱,入斗門,朝真一人,拜華晨,二十八宿,覆絡我身,乘空步虛,飛昇自然。

畢,嚥氣九過止。

次舉右手如斗勢臨頭上,存一陽一明還右手掌中,一陰一精一星右肘上,真一人星在右乳上,玄冥星當心上,丹元星在左褷上,北極星在左膝頭上,天關星在左足胚上,弼星在左目上,輔星在右目上。

畢,微咒曰:

我乘天綱,步九元,履斗魁,行飛仙,得天心,萬神歡。

隱形藏景,變化萬端。

敢有千試,收系斗門。

掃除不祥,正真明分。

左煥火鈴,右輝靈幡。

威光萬里,嘯命立前。

玉帝所咒,靡不如言。

畢,嚥氣十六通止。

次乘斗旋行斗星之外,步鬥魂魄,從天樞星上,對一陽一明,次登天璇,天機,以次週於隱元,往反三過。

畢,於隱元星上歌《三洞飛空章》而登一陽一明也便立思夫人,形象如左也。

第一天樞星,則一陽一明星之魂神也。

天樞星威而不曜,光而不照,潛洞太虛,圍九百二十里,對一陽一明星之西北門。

其星則號元斗宮魁一精一玄上真皇夫人,姓明通,諱袲玄,真名上一精一。

頭建飛雲華頹之髻,餘發散至腰。

衣紫、黃、青三色之屬,帶九鈴之綬。

口恆吐青氣之光,以注於一陽一明星上,以明星之煥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然後咒,則魂神澄正,明星歡悅,天光洞映,使魂影俱飛登晨也。

並足上天樞星上,對一陽一明星,左手撫心,右手指一陽一明星,叩齒九通,咽液九過,閉氣三息,而微咒曰:

天妃九星,凝氣結真,七曜纏絡,號曰玉晨;上建華蓋,下躡斗魁,身乘天機,飛步瓊軒;魂一精一魄靈,與形合仙,保元日月,天地長存;隨運變化,夫人齊連,上升九天,浮景自然。

畢,閉氣三息。

次左足躡天璇,進右足與左足並,通氣。

第二天璇星,則一陰一精一星之魂神也。

天璇星景而遠映,照而不煥,潛洞太虛,圍五百五十里,對一陰一精一星之西門。

其星則號玄斗宮虛一精一上玄皇夫人,姓玄鏡,諱郁勃光,真名金歸。

頭建飛雲華頹之髻,餘發散至腰。

衣飛錦羅裙,鳳文錦帔,帶靈飛紫綬。

口恆吐黑氣之光,以注於一陰一精一星上,以明星之暉曜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天璇星上,對一陰一精一星,左手撫心,右手指一陰一精一星。

叩齒九通,咽液九過,閉氣九息,而微咒曰:

北玄皇靈,九上開清,玉華潛映,緯絡紫庭;今日飛步,萬道通明,魂魄澄正,安附我形;無使飛翔,同升北星;上吸玄一精一,飲以玉泉;變化九微,保命天靈。

畢,閉氣三息。

次進左足躡天璣星,次右足來並,通氣。

第三天璣星,則真一人星之魄一精一也。

天璣星猛而不顯,暉而不曜,潛洞太虛,圍七百七十里,對真一人星之東南門也。

其星則號上一精一宮靈妃元皇夫人,姓常明,諱化雲,真名流爓。

頭建晨嬰寶冠,衣飛雲明光錦屬,帶六山飛晨之綬。

口恆吐黃氣之一精一,以注真一人星上,以明星之曜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天機星上,對真一人星,右手撫心,左手指真一人星,叩齒九通,咽液九過,閉氣十二息,而微咒曰:

靈妃元皇,九星中真,上理璣度,總監諸天;下試群方,游景紫煙;是日上吉,皇道敷陳;潤流九外,曲灑我身;飛行羽步,上入帝晨、與皇同眉,永享劫年。

畢,閉氣三息。

次進左足,躡天權星,進右足與左足並,通氣。

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一精一也。

天權星微而隱,隱而同映,潛煥太虛,圍八百里,對玄冥星之東門也。

其星則號綱極宮上靈神妃華皇夫人,姓開生,諱運明,真名嬰關。

頭建七稱之冠,衣緋羅鳳文之?屬,帶金真玉光。

口恆吐赤氣之一精一,以注玄冥星上,以明星之煥曜也。

修一習一 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天權星上,對玄冥,右手撫心,左手指玄冥,叩齒九通,咽液三過,閉氣三息,而微咒曰:

神妃上靈,號曰華皇;安鎮華蓋,北上之宮;左待玉女,右衛靈童;道引七一精一,九暉之光;為我致真,飛步天綱;使我魂魄,俱升帝堂。

畢,閉氣三息。

次進左足躡玉衡,進右足與左足並,通氣。

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魂靈也。

玉衡星大而嘿,踴而不煥,潛洞太虛,圍七百二十里,對丹元星東北門也。

其星則號紀明宮北上金蓋中皇夫人,姓元方,諱神武,真名勃。

頭建紫晨飛華之冠,衣九色之屬,帶神虛玉文。

口恆吐白氣之光,以注丹元星上,以明星之暉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玉衡星上,對丹元星右手撫心,左手指丹元,叩齒三通,咽液三過,便閉氣三息,而微咒曰:

皇華中妃,上元所居,九斗吐暉,一精一煥八嵎;流煙郁勃,散靈硃廬;使我魄靈,天地同符;形魂俱升,駕空策虛;玉光纏絡,丹軿紫輿;飛行北上,參受隱書。

畢,閉氣三息。

次進左足躡闓一陽一星,進右足與左足並,通氣。

第六闓一陽一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

闓一陽一星朗而潛照,暉而不煥,洞微太虛,圍七百七十里,對北極之下開北洞之門也。

其星則號紫極宮安上晨華元皇夫人,姓王元,諱根華,真名冥會。

頭建玉晨進賢之冠,衣飛青羽屬,帶流金火鈴。

口恆吐綠氣之一精一,以注北極星上,以明星之曜暉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闓一陽一星上,對北極星,而左手撫心,右手指北極,叩齒三通,咽液五過,閉氣五息,而微咒曰:

九天上帝,黃華之宗;運轉璇璣,總輪八方;使我飛步,躡紀天綱;反覆一交一 並,三五縱橫;通靈八微,羽衣玄黃,龍輿玉景,飛行太空;長享眉壽,天地同功。

畢,閉氣五息。

次左足躡搖扁星,進右足並,通氣。

第七搖扁星,則天關星之魂太明也。

搖扁星則光轉空洞,迴旋天關也。

潛煥太虛,圍九百里,上對天關星之南門,下對北極星也。

其星則號運天宮玉華靈皇夫人,姓度元,諱終會,真名啟光。

頭建飛華頹雲之髻,餘發散至腰。

衣七色夜光雲錦之裙,九色錦帔,九天威靈玉策。

口恆吐赤氣之一精一,注天關星上,以明星之大光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搖扁星上,對天關星,而左手撫心,右手指天關,叩齒九通,咽液九過,閉氣三息,而微咒曰:

天地回轉,七光大明,旋輪九氣,上應玉清;中有夫人,號曰華靈,玄映九外,無毫不生;是日良吉,飛步紫庭;使我魂魄,安附身形;變化空洞,出幽入冥;天地同輪,萬劫不傾;保仙上元,九晨齊一精一。

畢,閉氣七息。

次左足躡洞明星,進右足並,通氣。

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一精一陽一明也。

洞明星則光回諸天,總輪上宿,流暢太虛,圍九百九十里,上對輔星西南門也。

在天關之上梁,北極之一陽一芒也。

其星則號空真宮太明常皇夫人,姓幽升,諱無韻,真名空變。

頭建飛雲華頹之髻,餘發散至腰。

衣飛羅文屬,帶九光之綬。

口恆吐青氣之一精一,注於輔星之上,以常一陽一大光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洞明星上,對輔星,而右手撫心,左手指輔星,叩齒九通,咽液九過,閉氣三息,而微咒曰:

三五飛行,天地開張;九元回綱,合紐上京;天真散靈,萬道溢昌;夫人曲映,是日吉良;飛步鬥魂,旋行玉綱;頭戴華蓋,足履常一陽一;遊戲三清,變化萬方;保仙自然,享壽無窮。

畢,閉氣十二息。

次左足躡隱元星,進右足並,通氣。

第九隱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

隱元星則隱息華蓋之下,潛光曜於空洞之中,圍九百九十里,上對弼星之東南門也。

其星則號元寶宮空玄變靈上皇夫人,姓冥通,諱萬先,真名常一陽一。

頭建飛雲七稱玉冠,衣青文錦屬,帶九光夜燭,口恆吐黑氣之一精一,注於弼星之上,以明煥隱洞之光也。

修飛步之道,當思夫人姓諱形像,並足上隱元星上,對弼星,而左手撫心,右手指弼星,叩齒十二通,咽液一過,閉氣一息,而微咒曰:

上步天綱,飛行羽門,出入三生,逃身隱淪,變化形影,千合萬分;神安氣鎮,練度仙魂;舉體同飛,衣服錦裙,流鈴一交一 落,身佩虎文;嘯吒五帝,策駕景雲;上造北晨,朝謁皇君。

畢,閉氣一息止。

還並足上天樞星上,單步往反三週,不須復存思咒說也。

步鬥魂事畢,存咒正初登星一過行之爾。

往反三過。

畢,還立天樞星上,向一陽一明星而歌誦《徘徊遊行九晨羽章》三篇。

畢,便登綱上一陽一明星上,行飛步也。

----------------------------------------

◎羽章

雲綱落天紀,九斗翠玉虛。

紫蓋重霄嶺,玄一精一朗八嵎。

上有九晨賓,吟詠隱與書。

飛步遨北漢,長齡天地居。

控轡玄羽台,飛行九元所。

洞虛深幽邃,雲綱乘空舉。

下有采真士,仰照玉晨府。

三週一陽一明上,九回入洞野。

高步登帝尊,長歌龍飛語。

玉霄映北朔,瓊條翠隱柯。

空生九靈台,煥一精一曜太遐。

天關運重冥,劫會屢經過。

乘我羽行駕,飛步織女河。

保靈空常化,永忘天地多。

此三章出玉清上宮,諸九一陽一玉童、九華玉女皆恆歌誦之於華晨之上,以和形魂之一交一 暢,啟靈真於幽關也。

凡修飛步七,元行九星之道,無此歌章,皆不得妄上天綱,足躡玄斗也。

犯之九星則執子魂魄,閉於斗綱之下也。

令人猖狂失性,嗔怒妄興,不出三年,無不喪身。

非道不欲使人得仙,而人不能明道淵源耳。

如此豈可不詳而行焉?九星則九天之根,玉清之明一精一;九魂則九星之明靈。

人徒知步七星之妙,而不知九星魂魄之至靈也。

非七星不欲運人上鬥,而人身魂神畏斗星之靈魄,不敢隨人而騰空也。

欲修飛步之道,宜知斗星之魂魄,九皇夫人內名、空常之隱訣也。

而按圖修行,豈當不得飛登北元,上謁華晨者哉?但此道高妙,玉清寶秘不行,中仙鮮有得者。

知其法則九星內映,夫人降席,鬥魂感悅,則共攜兆而升入九元之內宮。

一陽一明星,天之太尉,司政主非。

上總九天上真,中監五嶽飛仙,下領後學真一人,天地神靈功過輕重,莫不隸焉。

星圍九百二十里,皆琉璃水一精一。

中有玉樹、青實,金翅之鳥棲其上,自生青一精一玉芝,食之一口,壽九萬年。

星有九門,有四光芒,皆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青城玉樓據斗真一人,號曰太上宮青城玉樓九晨君,姓上雲,諱法嬰容,字董洞一陽一搖天槌。

頭建九晨玉冠,衣青羽飛裳,手執斗中玄圖,坐玉樓之中。

有玄名玉錄,當得知九晨君內諱。

知者玉晨下映,明星玄降。

修其道,飛行太空,升入九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先於一陽一明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天東北,閉氣九息,叩齒九通,咽液三過,閉眼思九晨君姓諱形像,留立一陽一明星上,便微祝曰:

飛天九晨,上據玄魁,威振八煥,司政糾非;今日飛步,萬道通開,九真齊景,天轉地回;鬼謀截頸,人逆斬摧,三綱所捕,逆者將衰;神靈侍衛,享福巍巍;得天之心,骨化形飛;手攀七綱,足踐九扉;雲行雨步,上升太微。

畢,左轉一陽一明星上,九回,立向鬼門,閉氣三息。

轉左足躡一陰一精一,進右足並,於一陰一精一星上通氣。

一陰一精一星,天之上宰,主祿位。

上總天宿,下領萬靈及學仙之人。

諸學道及兆民宿命祿位,莫不隸焉。

星圍五百五十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玉樹,黑實,金翅之所棲,自生玄芝玉飴,食之一口,得壽五萬年。

星有五門,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五色玉樓攀魁真一人,號曰中元宮五色玉樓北上晨君,姓育嬰,諱玄上簹,字昌一陽一文激明光。

頭建玄一精一玉冠,衣玄羽飛裳,手執五色羽節,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硃台,當得知上晨君內諱。

知者則北上下映,一陰一精一玄降。

修行其道,則飛行太空,升入五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先於一陰一精一星上,左手指本命,右手撫心,閉氣五息,叩齒五通,咽液五過,閉目思北上晨君諱字形像,留立一陰一精一星上,便微咒曰:

玄晨北靈,五氣上一精一,體隱六紀,心藏景星,日月俠映,三光飭形;今日元吉,步綱紫庭,上開天戶,受福硃靈;享祚無極,祿位尊榮;萬願一交一 覆,所向利貞;騰飛華蓋,遨翔玉清;上詣北晨,九真齊軿。

畢,左轉一陰一精一星上,五回,向本命上立,閉氣三通。

轉左足躡弼星,進右足並,通氣。

不得躡真一人星,但躡弼星耳。

真一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

上總九天高真,中監五嶽靈仙,下領學道之人。

真仙之流莫不隸焉。

星圍七百七十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玉樹,黃實,金翅之所棲,自生黃一精一玉芝,食之一口,得壽三千萬歲。

星有十二門,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黃台玉樓真一人,號曰真元宮中黃台玉樓主仙華晨君,姓歸?並,諱妙一陰一光,字通度元度凝脂。

頭建飛晨寶冠,衣青羽飛裳,手執斗中青菉,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方諸,當得知華晨君內諱。

知者則華晨下映,真一人玄降。

修行其道,則飛行太空,升入十二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皆不得躡真一人星也。

當並足弼星上,所謂偃息華蓋者也。

北老真公曰:子欲騰身,勿干真一人;子欲飛行,勿枉天綱;子欲神仙,當拜華晨。

行道當避真一人星,立弼星之上,拜真一人,朝華晨,而求飛空也。

弼星曰空,輔星曰常。

常者,常一陽一;空者,隱藏。

其有諱,不得傳於人口,可於華晨之下,羊雁禮天,烈素盟而傳。

得此秘諱,心存而行之,輕洩,七祖負考風刀也。

當於弼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西北,閉氣九息,叩齒九通,咽夜九過,閉眼思主仙華晨君姓諱形象,留立真一人星上,便微咒曰:

太微通真,弼輔華晨,吐煥九一精一,結氣紫煙,飛霞流映,光曜十天;上理元衡,下攜神仙;今日飛步,請禮真一人,一求空行,二乞隱身,三願上升北掖,四便龍衣羽服,錦帔青裙,駕乘八景,浮游九玄得入天宿,與帝同軒。

畢,左回弼星七過,向真一人,閉氣三息。

轉左足躡玄冥,進右足並,通氣。

玄冥星,天之遊擊,主伐逆。

上總九天鬼神,中領北帝三官,下監萬兆,伐逆不臣,諸以凶勃莫不隸焉。

星圍八百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玉樹,赤實,金翅之所棲,自生丹芝流瑛,食之一口,得壽八千萬年。

星有三門,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硃台玉樓出斗真一人,號曰紐幽宮中硃台玉樓玄上飛蓋晨君,姓冥樞,諱定宣覺,字法明度搖天柱。

頭建三華寶晨冠,衣丹錦飛裳,手執命靈之桔,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玉格,當得飛蓋晨君內諱。

知者則飛蓋下映,玄冥玄降。

修行其道,則飛行太空,上升入三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先於玄冥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天,閉氣九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閉眼思飛蓋君姓諱形像,留立玄冥星上,便微咒曰:

天真行道,步景藏形;七元煥落,九晨齊並;手把天衡,足踐飛星,左輔火甲,右御硃兵,威振十天,流煥上清,先戮謀議,後伐妖一精一,敢有干正,斬以刀刑,三綱所制,莫不伏聽;變化往反,適心華庭;乘空飛步,上造帝靈。

畢,左回三轉,向天閉氣三息。

轉左足踐丹元星,進右足並,通氣。

丹元星,天之鬥君,主命錄籍。

上總九天譜菉,中統鬼神部目,下領學真兆民命籍。

諸天諸地,莫不總統。

星圍七百二十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赤樹,白實,金翅之所棲,自生金一精一冶練之膏,食之一口,得壽七萬年。

星有七門,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素台金樓躡紀真一人,號曰綱神宮中素台金樓躡紀真一人金魁七晨君,姓上開,諱冥通光,字硃煥元變五道。

頭建七寶飛天冠,衣白錦飛裙,手執青元菉籍,坐金樓之中。

若有玄名昆台,當得知七晨君內諱。

知者則七晨下映,丹元玄降。

修行其道,則飛行太空,上升入七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先於丹元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天關,閉氣七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閉眼思七晨君姓諱形像,留立丹元上,便微祝曰:

飛行躡紀,上步丹元;乘魁落宿,呼命鬥魂,削死勒生,青白簡分;三合成道,年命長延;亨利眉壽,齊生華晨;肉飛骨輕,駕景乘雲;仙衣羽服,流鈴紛紛;五色煥耀,升入七門。

畢,回星上七轉,還向天關,閉氣七息。

轉左足踐北極,進右足並,通氣。

北極星,天之太常,主升進。

上總九天真,中統五嶽飛仙,下領學者之身,凡功勤得道,轉輪階級,悉總之焉。

星圍七百七十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黑樹,白子,金翅之所棲,自生玄芝水瑛,食之一口,壽五萬年。

星有八門,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玄台玉樓步綱真一人,號曰紀明宮中玄室主台玉晨飛華君,姓明靈,諱長明化,字淵洞源昌上元。

頭建飛一精一華冠,衣紫錦飛裳,手執九斗玉策,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金台,當得知飛華君內諱。

知者則飛華下映,北極玄降。

修行其道,則飛行太空,上升八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先於北極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金門,閉氣八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閉目思飛華君姓諱形像,叩齒立北極上,便微咒曰:

天行三五,中元迴旋;飛步華蓋,御斗乘晨;落紀三命,徘徊游煙;今日元吉,上希神仙;名書玉簡,列字紫篇;青襦羽服,丹帔錦裙;八景丹輿,運我升軒,位為仙卿,北上之君,請求所咒,靡不如言。

畢,回星上八轉,還向西方閉氣八過,轉左足踐天關,進右足並,通氣。

天關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機運。

如四時長養,天地否泰,劫會莫不隸焉。

星圍九百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三華之樹,五色之實,金翅之所棲,生自然九味芝膏,服之一口,身生九色之光,得壽九萬年。

星有一門,門有九光芒,總運九天之氣,焰照九億萬里中。

上有九層玉樓乘龍真一人,號曰關會宮九層玉樓總雲九元北蓋晨君,姓玄樞,諱轉光,字會元終明天徒。

頭建九元寶冠,衣九色錦裳,手執暉神之章,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九天帝圖玉菉,當得知北蓋晨君內諱。

知者則北蓋君下映,天關玄降。

修行其道,飛行太虛,升入一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於天關星上,左手撫心,右手指地戶,閉氣一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閉眼思北蓋晨君姓諱形像,留立天關星上,便微咒曰:

天元運關,地紀轉維;九靈一交一 度,三五相推;四七幡宿,五帝徘徊;承玄步虛,上躡玉機;衣斗履鬥,流鈴煥威,順我者吉,逆我者衰;我行天真,萬里廓開;身騰蒼軿,魂升形飛;長離劫會,升入太微。

畢,回星上一轉,還向地戶閉氣一息。

轉左足踐轉星,進右足並,通氣。

輔星,天尊玉帝之星也,曰常。

常者,常一陽一。

主飛仙。

上總九天,領九地。

五嶽四瀆神仙之官,悉由之焉。

星圍九百九十里,亦皆琉璃水一精一,中有青華之樹,自有九音之字,上有青鳥、三足鳥,生自然琉璃芝瑛,食之一口,得與玉帝同真。

星有八門,一交一 通八氣。

門有四光芒,焰照九天之上。

中有紫氣玉樓遊行三命真一人,號曰帝席宮中紫氣玉樓帝尊九晨君,姓一精一常,諱常無甕,字玄解子空正上開延。

頭建飛一精一玉冠,衣九色衣,手執火鈴,坐玉樓之中。

若有玄名上清,得知帝尊內諱。

知者則帝尊下映,輔星玄降。

修行其道,飛行太空,升入八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於輔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熒惑星,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閉眼思帝尊姓諱形像,留立輔星上,便微咒曰:

乾坤一交一 覆,三命接靈;上步天宿,飛行九星;左把隱書,右執羽經,拜謁帝尊,受帝之名,得越華蓋,騰翔紫庭;今日行道,萬慶一交一 並:受福巍巍,永享長生;身變毛羽,飛昇玉清。

畢,回星上三過,還向南方閉氣三息,轉左足還踐弼星上,進右足並,通氣。

弼星,太帝真星也,曰空。

空者,恆空隱也,主變化無方。

星圍九百九十里,亦琉璃水一精一,中有三華之樹,自生九天玉章,上有金口之鳳,口銜火鈴,中生自然七曜之暉,得食暉一口,與太帝同真。

星有九門,一交一 關九天。

門有四光芒,焰照八極之外,無央之中也。

中有玉台紫館徘徊三一陽一真一人,號曰上尊宮中玉樓紫館帝真元晨君,姓幽空,諱空無先,字隱元覺冥一陽一暉幽寥元。

頭建飛天玉冠,衣九天龍衣手,手執帝章,坐紫館之中。

若有玄名九天,得知帝真內諱。

知者則能隱形藏身。

修行其道,則飛昇九門之內也。

修飛步之道,當於弼星上,右手撫心,左手指北辰星,閉氣五息,叩齒三通,咽液七過,閉眼思帝真元晨君姓諱形像,卻立弼星上,便微咒曰:

道合三微,玄虛舉真,出常入空,逃形天關,浮翔八極,駕景紫煙,飛步九天,變化億千。

遨戲北蓋,嘯命句陳,所求所願,靡不如言;長齡天地,保年華晨。

畢,回星上五轉,還向北辰星,閉氣七息,左轉兩足,還並立一陽一明星上。

從一陽一明星單行禹步,週回九星,往反九回,止。

皆不須復存咒也。

畢,還弼星上,平坐,偃息華蓋,存九晨覆衣如初法。

閉眼思己身在絳雲之內,乘天綱飛空上升九天之門,隨綱轉輪九過。

畢,覺身如落空,還坐星圖之上,便以手拭目九過,捻兩耳門九過,而行週天大咒,叩齒九通,仰西北而咒曰:

高上九靈,皇上華君;總仰天宿,回度三辰;變化四節,五行成仙;是日行真,普命萬神,五嶽四瀆,及諸靈山,天地水官,悉衛我軒;太一陽一激電,六一陰一吐雲,猛獸驅除,萬一精一四奔,毒龍食鬼,平滅邪源,謀我者刑,干我者煩,樂我者壽,願我者仙;我帶靈策,體佩七元,流金火鈴,煥落我身;頭戴華蓋,足躡景雲;口銜天一精一,手握天關;空常變化,千合萬分;金木水火,立成自然;飛行禹步,徘徊九門,出入三清,天地長存。

畢,又叩齒三通,嚥氣二七過,都止,九晨之道畢於此也。

行九晨之道,當以正月、七月、四月、十月、四孟月同用上旬五、九,唯一日也,平旦;二月、八月、五月、十一月、四仲月同用中旬十五、十九,正中;三月、九月、六月、十二月,四委月同用下旬二十五、二十九,夜半。

此一月六日,旬適取其一日,一月三過。

行之一年三十六過,以應天關轉輪九天之氣三百六十度之數也。

以其日行道,皆九天書名,得過一陽一九百六之運,身免洪波大劫之災。

九年乃得晏飛綱而上步,乘空紀而超足也。

《九晨玄圖金簡文》曰:修飛步九晨之道,亦當依步天綱之日,兼而行之,益求飛天之遠,玄斗屢鑒也。

若兼修者,當先行九晨,而後行步天綱也。

此二法咒,咒為異,原同一法。

----------------------------------------

◎步天綱

太微帝君昔授皇清洞真君,步天綱,飛地紀;據玄鬥,攀星魁;接九真,乘飛龍;游三命,浮二生;固三寶,出六害;隱六一陰一,入六紀;鎮天英,守延期;存元輔,躡大弼;用流丹房,上升文昌,展轉九道,位為九老。

行之二十年,受書為上清真一人。

凡人望七星為近,不知步之甚遠。

道士苟知天綱之可步,而不知魂魄不追其身,非身之不將魂魄也,魂魄畏七星之威,不敢追身而上行也,故三魂不攝,七魄蕩散,徒以空一屍一步綱而神不我從,實徒勞也。

子欲步綱,澄心虛靜,不思哀憂,不念榮味。

於是回行三匝,登星啟祝,使魂魄二神俱過靈關,豁然縱體,奄忽自忘,盛潔乃步,恆如蹈空,一年辟非,二年辟兵,三年辟死,四年地仙。

千害萬邪,眾莫敢幹。

自此以往,福慶無端,致神使靈,驂駕飛龍;太極賜芝,玉帝給童。

行二七年,為上清真一人。

步法勿橫行干綱也。

直畫連星之界分曰綱也。

犯橫天綱皆伐斷天道,大禁也。

步綱勿躡真一人星,大忌。

犯此二者,皆脫巾叩頭謝綱象。

以布帛為之,長九尺,廣六尺,羅列星位於帛上,以青筆為星,丹筆為綱,盛之潔箱。

每欲施行,燒香出之。

侍書有玉女七人,衛星有玉童七人。

婦人步綱用絳帛。

太微帝君教授步天綱之經,謹案神真上法,先燒香於行事之所,閉氣七回,行斗星之外三匝。

始於一陰一精一,匝於一陽一明。

畢,乃通氣,始得足躡於七星身上,步於一陽一明耳。

於是向一陽一明星又閉氣,而心祝曰:

一陽一明大魁,玄極文昌,使某魂魄俱游天綱。

祝畢,乃左足躡一陽一明,又進右足躡一陰一精一,心祝曰:

一陰一精一北極,太上璇璣,使某魂魄,俱過神津。

次左足躡北極,心祝曰:

北極天光,回適玄辰,使某魂魄,俱至玄關。

次右足躡天關,進左足前與並,乃通息,大祝之,一閉息。

不競綱者,可於丹元星上,通息更閉,微祝曰: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推,七星煥煥,天綱最威;輔星鎮盛,弼星卻衰;九真太上,太極太微;三府玉帝,三尊辟非,天動地轉,魂魄相隨;使我飛仙,真光徘徊;名入金房,玉一門 乃開;乘龍陟空,日月同輝;遊行上清,鳴鈴翠衣;左躡流電,右御奔雷;地上萬邪,伏死敢追,噁心視我,使爾斬摧;帝命玉女,營侍以歸;魂真魄神,合形升飛。

----------------------------------------

◎倒行法

止於天關,倒向北極,微祝曰:

太上元辰,華蓋紫靈,北極玉房,藏景化一精一;太微玄台,九真玉城,願某飛仙,得行雲庭;反步天綱,魂魄俱生;乘龍華宮,得道之英;左佩玉璫,右腰金鈴,虎帶龍裙,嘯攝天兵;乘景三素,飛登上清。

祝畢,乃閉氣,舉左足躡北極,右足躡丹元。

次舉左足躡玄冥,前右足與左足並,而向真一人之星,通息,微祝曰:

太極九一精一,上皇高真,出登元清,入隱玄一陰一,育某長某,使某好仙;玉台忽開,金堂八門;乞某佩書,絳龍青裙;上佐紫微,後聖之君;乘十飛龍,玄蓋景靈,列名元圖,日月同並。

祝畢,因又閉氣,左足躡弼星,進右足躡一陰一精一,又進左足躡一陽一明,前右足與左足並,乃通息,微祝曰:

天魁正一陽一,斗運低昂,前轉元機,後動靈綱;制魄以寧,拘魂以康,魂魄與身,俱行天堂;向見金關,高上太皇,右扶仙母,左扶仙公;紫翠飛華,龍袍虎裳,帶真巾玉,項生圓光,手把神鈴,腰佩金璫;口詠洞真,七變妙章;先自虛無,生而為王;飛行九道,據斗攀綱;前從太一,後從玄朗;告某口訣,坐在立亡;反行至要,位為仙卿;五藏自生,與天相迎;所願如念,所求克昌;萬邪伏害,易地隱藏;惡我天伐,水滅火喪。

----------------------------------------

◎反行法

又閉氣,右回斗星之外三匝,始於一陽一明,匝於一陽一明,通息,祝曰:

高上太真,七耀至尊,反行尋生,上步天元;使某飛仙,得入紫門。

因又閉氣,左足躡一陽一明,右足躡一陰一精一。

先前右足躡玄冥,左足躡丹元。

次右足躡北極,左足躡天關,右足前與並,乃通息,祝曰:

七變返旋,上行玉宿;六紀輔我,三綱合步;玉帝左眄,高上右顧,教我乘星,騰登玄路;乞賜飛仙,不死之祚;遊行上清,乘華三素,金青翠裙,出入九捨,北皇見揖,南真見謝;名書仙台,千變萬化;得友聖君,太平輔佐;所願從心,萬事成就;有惡我者,刀刑火墓。

順行、倒行、反行三道都畢。

乃又舉兩足俱上一陽一明星。

以右手撫心,左手指玄冥星,閉氣三息,叩齒三七,咽液三九,名曰「據斗」。

微祝曰:

一陽一明太素,立辰黃房,中有大神,左拊上皇,右把高真,龍銜翠衣,飛錦虎文,腰帶玉符,首戴蓮冠,出無入虛;金真玉光,靈尊巍峨,號曰一陽一明,足躡硃煙;口詠洞章,賜某隱書,見教步綱。

週行三復,據斗自忘;使某飛仙,超虛浮空,名書上清,乘玄駕龍;意有所之,願樂皆從;三尊合德,魂魄內通;致給神官,玉女玉童;有惡某者,刑之電風,奸謀斷舌,裔之十方。

祝畢,存心中忽然忘身,良久而下。

據斗之道既畢,又兩足俱上一陰一精一星。

以左手撫心,以右手指真一人星,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名曰「攀魁入太微」。

微祝曰:

一陰一精一玄素,華闕生門,中有玉帝,北極至尊;鳳肅華領,龍翠碧裙,腰虎佩鈴,扶芝丹冠;號曰一陰一精一,太上之君;授某隱書,使步七元,攀魁上升,遂游靈關;外拘七魄,內制三魂;魄煉俗累,魂寶胎神;魂魄守身,與之俱仙,飛行上清,還氣嬰顏;所向如心,萬欲無難;有惡某者,形死三官;威攝六天,役使群神。

攀魁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弼星。

並足向真一人星四拜畢,跪,閉氣四息,叩齒四通,咽液四過,名曰「接真」。

跪,微咒曰:

太極九一精一,上元明真,正機把衡,吐納紫煙,金光玉映,威照十天;攝御三光,調一陽一和一陰一,理元賦氣,改易故新;上治中宿,玄關之玄,金室玉戶,北掖四便;出駕八景,浮游太元;龍錦鳳衣,虎翠飛裙,絳旍綠帔,紫羽七緣,腰帶神符,首戴扶冠;上棲九虛,下翔天淵;自號玉皇,九天極真;哀某好道,授某隱篇;躬登弼魁,朝拜靈君;乞願丹書,為生之緣;治天三五,飛行八玄;五藏自生,上品飛仙;得翼玉帝,後聖之臣;位高大夫,乘雲飛輪;所願皆合,眾邪莫干;有惡我者,暴形破門。

接真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玄冥星。

以右手撫心,以左手指丹元星,閉氣三息,叩齒三七通,咽液三過,名曰「步斗」。

微祝曰:

洞天神光,回隱玄冥;氣盈太虛,去來無形;隱天藏地,週灌無生;忽登天綱,上步紫庭;北視雷房,南顧電城;眩惑萬變,非復故形;恍惚流景,觸手立成;欲求藏身,得我姓名;虛無傲兀,九變玄冥;坐起六甲,謁署六丁;賜某隱書,步斗行星;仰見上皇,披丹巾青;手把靈光,腰帶玉鈴;上乞飛仙,與天俱生,名書太微,浮化上清;下乞變化,藏景錄形,萬事如願,所向皆平;有惡我者,戮以神兵。

《太極真經金根上文》曰:子登玄冥,步斗隱形;子欲變化,當得我名;回天動地,萬物立成。

步玄冥時,及欲隱時,當心存此名字。

步斗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丹元星。

以左手撫心,以右手指北極星,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名曰「躡紀」。

微祝曰:

太上九台,丹元玄紀,外管北樞,內正天理;金闕映外,玉庭耀裡,中有至尊,號曰赤子,治在丹元,絳房之中;翠雲繡華,龍帔虎裳,右執皇菉,左把魁綱,足躡景雲,首巾紫冠,右佩流鈴,左帶玉璫;賜某隱書,躡紀遊行;上乞飛仙,乘玄駕龍,書名丹台,太極玉堂;所向所求,福祿來迎;有惡某者,願為滅亡;給侍神官,玉女玉童。

躡紀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北極星。

以右手撫心,以左手指天關星,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名曰「步綱」。

微祝曰:

玄上太微,北極紫蓋,下有太真,游翔九外;翠華飛裙,金鈴青帶,腰佩玉光,玄雲奄藹;賜某隱書,上行七氣,登清戲煙,真一人合會;乞丐飛仙,書名丹室;所向如願,無災無害;有惡我者,令彼傷敗。

步綱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天關星。

以右手撫心,左手指天關,閉氣三息,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名曰「乘龍」。

微祝曰:

太上七極,紫微絕辰;寶玄金房,外有玉一門 ;週運九宮,調和天關;中有尊神,號曰紫皇;授某隱書,攜某乘龍,上游九天,下飛地元;景雲丹輿,玄華翠裳,腰佩龍策,頭巾虎文;包生萬物,教訓飛仙;脫某死名,天地長存;乘龍步鬥,所向受恩;有惡我者,風刀火然。

乘龍之道既畢,乃又兩足俱上輔星。

閉氣一息,叩齒三通,咽液一過,名曰「遊行三命,旋步天英」也。

微祝曰:

太極輔星,一精一在紫關;養生育命,寶守神魂;金房再開,奉見輔君;賜某隱書,使某游旋,列名聖皇,飛仙九天;巾金佩真,出入洞門。

遊行三命既畢,乃回行詣弼星。

兩足俱上,閉氣一息,叩齒三通,咽液一過,名曰「徘徊三一陽一,出入三生」。

微祝曰:

太虛泥丸,紫宮天尊,玄空真紐,為帝之先;在道玉皇,在身泥丸;馮感欻生,氣貫霄元;一精一入明堂,強胎益魂;硃山再開,奉近靈元;左采日華,右掇月根;流火萬丈,金羅碧裙;腰帶天骨,首戴華冠;賜某隱書,得行天關;乞願飛仙,役使萬神;萬向皆會,福德如山。

行事時,皆北向執隱書而為之也。

亦可案文視星,不必暗誦而作也。

春步七星名曰「步三綱」,夏步七星名曰「躡六紀」,秋步七星名曰「生六害」,冬步七星名曰「登六絕」。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