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大洞真經》云:高上虛皇道君而下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

雲笈七簽

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

◎釋《三十九章經》

《大洞真經》云:高上虛皇道君而下三十九道君,各著經一章,故曰《三十九章經》,乃大洞之首也。

△第一章

高上虛皇君曰:元氣生於九天之上,名曰辟非。

辟非之煙下入人之身而為明梁之氣,居人五臟之中,處乎心華之下。

此至氣之所在,長煙之所托。

能知辟非之由者,乃得領祖太無。

領祖太無者,盡體虛玄之大,冠道素之標矣。

益元羽童,乃人鼻之神也。

眾風亂玄,人鼻之氣也。

四清撫閒,乃鼻下口上之間也。

當令鼻氣恆閒。

又當數加手按,讀此篇,捻鼻間乃高上之正座,天岳之混氣。

氣之來也解百結。

鼻神翩翩,列坐綠室。

綠室者,脣上人中之際也。

以帝一上景攝煙連眾,長契虛運,反華自然矣。

易有者,九天之上西北之門名也。

若既登易有之門,乃得升帝堂之會。

然後五塗既化,森羅幽鬱,音暗一雲音響太和,萬唱幽發。

百混九回,還而順一耳。

太一隱生之寶,人之心也。

乃明梁之所館,辟非之所棲。

是故七祖反生,道濟帝簡,高上之旨,理於此矣。

讀高上之洞經既畢,乃口祝曰:三藍羅波逮台。

此九天之祝言,高上之內名也。

夫三藍羅波逮台者,於地上之音曰天命長,人常寧也。

易有者,於地上之音曰長檯。

△第二章

上皇玉虛君曰:玄歸者,於九天之音曰泥丸也。

天晨、金霄,帝一雌雄之道。

天晨為雌,金霄為雄。

雄一之神曰晨,雌一之神曰霄。

玉州黃菉者,帝之金簡也。

德刃者,九天之台名也。

△第三章

皇上玉帝君曰:玉帝有玄上之幡,一名反華之幡。

皆玉帝之旌旗,招仙之號令也。

以制命九天之階級,徵召四海五嶽之神王也。

九天真一人呼日為「濯耀羅」。

三天真一人呼日為「圓光蔚」。

玉清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青之林。

得食其華者身為金光。

自非妙尋雲景,而金房不登;自非重誦洞章,而玉賓弗見也。

若既陟其途,則可以窺森然晃朗之門,而手掇空青之華也。

△第四章

上皇先生紫晨君曰:太冥在九天之上,謂冥氣遠而絕乎九玄,惟讀《大洞玉經》者可以一交一 接其間也。

故謂洞景寄以神道耳。

又玉清天中有綺合台,下有萬津之海,其水波湧,如連岳焉。

△第五章

太微天帝君曰:九天真一人呼風為「副。

金房在明霞之上,九戶在瓊闕之內,此皆太微之所館,天帝之玉宇也。

△第六章

三元紫一精一君曰:紫一精一之天,處太無之中。

三元之氣,在上景之衢。

秀朗者,玉清天中台名。

太混者,玉清天中殿館名。

羽明者,上清天人之車名也。

△第七章

真一陽一元老玄一君曰:真一陽一者,上清之館名。

玉皇者,虛無之真一人。

逸宅者,真氣之明堂。

丹玄乃泥丸之所在也。

若能七轉洞經於震靈之上,三回帝尊於白氣之中,則真一人定錄而魔王立到,則注生籍於玉闕,招五老於金台矣。

太上有瓊羽之門,合延為胎命之王,玄一為三氣之尊,元老為上帝之賓,並扶兆身神台,刊名於福連之簡也。

太上金簡玉札,名為福連之書。

△第八章

上元太素三元君曰:太素三元宮中,有三華之氣,生於自然也。

似芙蓉之暉。

晨燈者,乃玉真天中明氣之光,洞照於三元之台也。

廣靈堂者,上清之房名。

兆若能存雌一於夙夜,誦洞章以萬遍者,則太微小童負五圖於帝側,絳宮真一人承五符於胎尊,合變於三素之氣,得形於晨燈之光,則人無哭兆,終身不亡矣。

△第九章

上清紫一精一三素君曰:上清紫一精一天中有樹,其葉似竹而赤,其華似鑒而明,其子似李而無核,名曰育華之林。

食其葉而辟饑,食其華以不死,食其實即飛仙。

所謂絳樹丹實,色照五臟者也。

自非長冥眇思,棲神太無,而育華之實不可得而食也。

上清玉房生七寶之雲,雲色七重,其氣九扇,以童子辟非、童女宣彌得乘此寶雲,上入玉清之天也。

而辟非者,太微之內神;宣彌者,玉清之神女。

若兆能離合百神,間關帝一,變化九魂,混暢五七者,則辟非可賴,宣彌可致。

七度死厄,三光所利。

五老延日以曲照,太上三便以相入矣。

三便者,太上金房之名也。

△第十章

青靈一陽一安元君曰:青靈者,真一人之位號。

八氣者,雲色之相沓。

元君者,虛皇之司命。

三華者,玉清之房名,乃一陽一安元君之所處也。

△第十一章

皇清洞真道君曰:皇清,乃上清三仙皇之真一人也。

洞真,乃上清元老之君也。

皆俱合生於太無之外,俱合死於廣漢之上。

能生能死,是以皇清、洞真三帝合生,理出於此矣。

日母者,玉清之老母,主胞胎於尊神也,名曰「正薈條」。

兆能知日母一之 名,則胞結自解,七祖罪消。

△第十二章

高上太素君曰:高上皇人常宴紫霄之上。

玉根者,玉清天中山名也,乃五老上真之所治。

太素真一人拂日月之光於帝一之前,太素天中呼日為「眇景」也。

玉一門 、蘭室,並是上清宮中門戶名也。

月中樹名騫樹,一名藥王。

凡有八樹在月中也。

得食其葉者為玉仙。

玉仙之身,洞徹如水一精一琉璃焉。

△第十三章

皇上四老道中君曰:皇上四老真一人,在日中無影。

呼日名為「九曜」。

生常乘明玉之輪,轉宴於日中也。

廣霞者,玉清天中山名,乃九日之所出矣,日帝之所司也。

△第十四章

玉晨太上大道君曰:道君保形景於法化之內,回眄鏡於上清之上,解襟帶於玉映之室,乘八素入於四明之門,反日中之神王,並月中之高靈矣。

玉映者,玉晨之宮名。

四明者,上清玉帝之南門也。

△第十五章

太清大道君曰:太清天中有山名浮絕,三天神王之所治也。

彼天人呼日為「太明」。

又有金華樓,諸受真仙玉錄者,皆在此樓之中。

△第十六章

太極大道元景君曰:太極有元景之王,司攝三天之神仙者也。

太漠者,太清之外也。

太極真一人呼日為「圓明」。

△第十七章

皇初紫元君曰:皇初紫元之天,常有暉暉之光,鬱鬱如薄霞焉。

乃九日之所出,有如一日之照耳。

六淵者,乃元君之宮名。

寒童者,山名也。

故曰登寒童之岳,會六淵之中矣。

△第十八章

無英中真上老君曰:無英中真上老君處上真之宮,領五帝之籍,解兆五符於重結,化兆五神於胎骨,常游紫房明堂之內也。

△第十九章

中央黃老君曰:中央黃老君,三元之真皇也。

圓華者,黃老之宮名也。

玉壽者,太微天中之山名也。

皆黃老君之理所。

△第二十章

青一精一上真內景君曰:青一精一之宮有上華之室。

室中有自然青氣,號曰返香之煙。

逆風聞三千里。

紫空者,內景之山名也。

青一精一君常乘羽逸之車,攜玄景之童,登紫空之山,入玉室之內也。

△第二十一章

太一陽一九氣玉賢元君曰:太一陽一九氣者,變化三晨之上,策駕紫軿於微玄之下。

微玄者,日中之神,名曰主賢。

天中或呼日為「微玄」也。

開一陰一太漠者,是胎神之所在也。

胎門既塞,乃滯血之所穢;胎門既開,而嬰神之所棲。

太漠為玄重之根,開一陰一為常生之源。

若胎開而明潔,則帝一之氣全也。

若太漠之內修,則五老之宴歡。

故雲開一陰一太漠,長保一陽一源。

一陽一源者,猶人之有勢也。

兆能使一陽一源不傾,玄泉不動,淡然淵停,潭然天靜,亦回老駐年,與靈均氣也。

△第二十二章

太初九素金華景元君曰:太初天中有華景之宮。

宮有自然九素之氣。

氣煙亂生,雕雲九色。

入其煙中者易貌,居其煙中者百變。

又有慶液之河,號為吉人之津。

又有流汩之池,池廣千里,中有玉樹。

飲此流汩之水,則五臟明徹,面生紫雲。

△第二十三章

九皇上真司命君曰:九皇上真者,玉虛之元君也。

四司者,天帝之禁宮也。

晨暉者,玉虛司命之宮名也。

飛霞者,玉虛天中之山名。

逸錄者,仙皇之符菉也。

△第二十四章

天皇上真玉華三元君曰:天皇上真者,是上清真一人之典禁主,玉華仙女之母,故號曰玉華三元君也。

乘神徊之車,登雲飆之宮,入流逸之室。

神徊者,是真一人一輪車名。

九曲下戶者,是男女之一陰一地也,男曰九曲,女曰下戶。

此一陰一地常生白雲之氣,以薰黃庭之間,是得道之候驗也。

△第二十五章

太一上元禁君曰:太一上元君者,萬仙之司,主方岳真氣也。

主除死籍,刻書生簡。

赤氣王者,日中之上神,其名曰將車梁。

能知赤氣王名者不死。

△第二十六章

元虛黃房真晨君曰:元虛黃房者,是真晨仙君之所治也。

玉宮者,是得道符籍之所在也。

九元鎮真者,是九元太帝之名也。

太帝名鎮,字真。

兆能知之者不死。

△第二十七章

太極主四真一人元君曰:太極元君乘凌羽之車,結雲氣以雕華,控九龍以齊驟,揚威於高上之天,轉轂於太明之丘,鳴鐘於硃火之台。

△第二十八章

四斗中真七晨散華君曰:玉清天中有散華之台,是四斗七晨道君之所治也。

七晨天中有反生之香氣,反衝於三寶之山。

山在四斗之中,上有金琅之館,名曰映清夷之宮。

其中上皇真一人皆項負寶曜,體映圓光,氣合三寶,靈洞五藏也。

洞經所謂香風扇三寶,五臟映清夷。

△第二十九章

辰中黃景元君曰:辰中真一人帶迎延之符,登太霄之庭,飛羽輪於滄浪之台,佩玉章之文於太霞之宮。

△第三十章

金闕後聖太平李真天帝上景君曰:金闕之中有上景之氣,氣色鬱鬱,暉照十方,乃後聖之靈都,太平之所會也。

種年祚於日氣之中,植三命於月宮之庭。

五毒絕於沈沒,解結生於天堂。

△第三十一章

太虛後聖無景彭室真君曰:太霞之中有彭彭之室。

結白氣以造構,合九雲而立宇;紫煙重扉,神華所聚,故號曰彭彭之室,而太虛元君之所處焉。

△第三十二章

太玄都九氣丈人主仙君曰:太玄都九氣丈人乘晨徊之風,登蕩滯之山,煥郁然之煙,入太暉之宮。

伐胞樹於死戶,養胎氣於冥初,濟五毒於常關,定三命於金書。

△第三十三章

上清八皇老君曰:上清之天在絕霞之外,有八皇老君運九天之仙,而處上清之宮也。

乘廣琅之車,把鳳羽之節,登華便之山,入太老之堂。

上清真一人呼日、月為「太寶」、「九華」。

△第三十四章

東華方諸宮高晨師玉保仙王曰:青童君東華者,仙真之州也,在始暉之間,高晨玉保王所治也。

東華真一人呼日為「紫曜明」,或曰「圓珠」。

青童君乘雕玉之軿,御圓珠之氣,登雲波之山,入東華之堂。

△第三十五章

榑桑太帝九老仙皇君曰:九老京者,山名也。

在榑桑之際。

九老仙皇處榑桑之際,治九老之京。

太帝君治榑桑之杪,會方丈之台也。

二道君時乘合羽之車。

合羽車者,雲沓之色。

登榑桑之杪,會九老之京,出靈戶之符,召大魔之王矣。

△第三十六章

小有玉真萬華先生主圖玉君曰:小有玉真天中有萬華之宮,小有先生主圖玉君之所治也。

此宮之中藏錄上帝之寶經、玉清之隱書也。

又有洞觀之堂,懸在太無之中。

重泉曲者,魔王之一陰一府也。

兆既得洞一之道,乃拔死於泉曲之籍,書仙名於靈羽之錄。

△第三十七章

玄洲二十九真伯上帝司禁君曰:玄洲有三溺之津,非飛仙而莫越也。

又有羽景之堂,在太無之庭。

又有絕空之宮,在五雲之中,王靈仙母、金華仙女常所游也。

司禁真伯上帝玉君時乘日月之軿,披虎文之裘,登重漠之山,入宴羽景之堂,濯纓帝川之池,會仙絕空之宮也。

△第三十八章

太無晨中君刊峨嵋山中洞宮玉戶太素君曰:太無在洞景之表,太素在幽玄之上。

九宮列金門於大素之表,丹樓沓七重於大無之庭,乃太素三元君所游也。

△第三十九章

西元龜山九靈真仙母青金丹皇君曰:崑崙山有九靈之館,又有金丹流雲之宮。

上接璇璣之輪,下在太空之中。

乃王母一之 所治也。

西元龜山在崑崙之西,太帝玉妃之所在。

----------------------------------------

◎釋《太上大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菉》

《經釋》題曰:東華上仙名《太上八素隱書》,南華上仙曰《大洞真經》,西華上仙曰《金真玉光映天洞觀玉經》,北華上仙曰《蕭條九曜豁落七元上經》,玉皇中仙曰《太上高聖八景玉菉》,中央黃老君、南極元君藏錄二經於太素瑤台玄雲羽室,封以鬱林之笈,玉清三元之章。

乃命北寒金台龍華玉女七百人,又命白空虞宮西靈玉童七百人侍衛焉。

晉永和十一年,歲在乙卯,九月一日夜半,受經於紫微王夫人。

凡二萬二百三十字。

其《大洞真經》一萬字。

----------------------------------------

◎釋《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金玄八景玉菉》

上清高聖太上大道君者,蓋二晨之一精一氣,慶雲之紫煙,玉暉輝煥,金映流真,結化含秀,苞凝玄神,寄胎母氏,育形為人。

諱泬天真,字開元。

母妊三千七百年,乃誕於西那天郁察山浮羅岳丹玄之阿。

於是受書玉虛,眺景上清, 位為太上高聖玉晨大道君,治蕊珠日闕館七映紫房,玉童玉女各三十萬人侍衛。

於是振策七圃,楊青建硃,騰空舞旌,駕景騁飆,徘徊八煙,盤桓空塗,仰簪日華,拾落日珠,摘絳林之琅實,餌玄河之紫蕖,偃蹇靈軒,領理帝書。

萬神八拜,五德把符。

上真侍晨,天皇抱圖。

乃仰空而言曰:子欲為真,當存日中君駕龍驂鳳,乘天景雲,東遊桑林,遂入帝門。

若必升天,當思月中夫人駕十飛龍,乘我流鈴,西朝六領,遂詣帝堂。

一精一根運思,上朝玉皇。

薈薈敷郁儀以躡景,晃晃散結璘以暨霄。

雙皇合輦,後天而凋。

夫大有者,九天之紫宮;小有者,清虛三十六天之首洞。

於是太上大道君初乘一景之輿,駕八素紫雲,攝希微倉帝名錄豐子,俱東行,詣郁悅那林昌玉台天,見玉清紫道虛皇上君,受九暉大晨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二景之輿,駕七素絳雲,攝中微赤帝,名定無彥,俱南行,詣高桃厲沖龍羅天,見玉清翼日虛皇太上道君,受觀靈元晨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三景之輿,駕六素紅雲,攝紫微白帝,名渠淵石,俱西行,詣碧空歌飲黎天,見玉清昌一陽一始虛皇高元君,受總晨九極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四景之輿,駕五素青雲,攝玄微黑帝,名齊元旋,俱北行,詣加摩坦婁於醫天,見玉清七靜道生高上虛皇君,受沓曜旋根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五景之輿,駕四素黃雲,攝始微上帝,名接空子,俱東北行,詣扶力蓋浮羅天,見玉清太明虛皇洞清君,受玄景晨光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六景之輿,駕三素綠雲,攝靈微中帝,名秉巨文,俱東南行,詣具謂耶渠初默天,見玉清始元虛皇太霄君,受合暉晨命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七景之輿,駕二素紫雲,攝宣微下帝,名宏膚子,俱西南行,詣沖容育郁離沙天,見玉清七觀無生虛皇金靈君,受齊暉晨玄隱符。

太上大道君次乘八景之輿,駕一素靈雲,攝洞微真帝,名洄澄攄,俱西北行,詣單綠察寶輪法天,見玉清八觀高元虛皇渟景君,受高上龍煙隱符。

太上大道君又乘洞景玉輿,駕太霞紫煙玄景之暉,攝九微內帝君,名申明閒,及上皇九玄九天諸真仙王等,俱仰登彌梵羅台霄絕寥丘飛元雲根之都玉清上天,見玉清紫暉太上玉皇明上大道君,受高清太虛無極上道君隱符。

----------------------------------------

◎釋《太上神州七轉七變?天經》

神州在天關之北,日月回度其南,七星輪轉其中央。

晝左回八緯,夜右轉七經。

七星運週,天光回靈,此上皇紫晨受化之庭。

修七轉之法,位登於玉清。

七轉七變之道,上皇紫晨君受於九天父母,修行道成,以傳玄感清天上皇君。

皇君以傳三天玉童,玉童以傳紫極真元君,紫極真元君傳天帝君,天帝君傳南極上元君,南極上元君傳太微天帝君,太微天帝君傳後聖金闕君,後聖金闕君傳上相青童君。

承真相系,皆經萬劫一傳。

小有天王后撰一通以封於西城山中。

得者皆奉迎聖君於上清宮,給玉童玉女各二十一人典衛靈文,營護有經者身。

《神州玉章》凡十四章。

乃十四帝君洞野之曲,百神內名,玉天之玄象,三晨之一精一。

誦其章,玉響激朗。

上元誦之萬遍,白日昇天。

----------------------------------------

◎釋《神虎上符消魔智慧經》

神者,靈也。

靈變無窮,一陰一陽一不測,名之曰神也。

虎者,威也。

威震九遐之域,神光煥乎上清。

上者,太上,秘乎靈都上宮,神虎七千,備於玉闕,因以為名。

符者,信也。

太上之信,召會群靈。

消魔者,滅鬼也。

凡有玉簡紫名,得修上經,莫不為眾邪所乘,鬼魔所試。

兆當諷詠此經,則激百一陽一以生電,鼓千一陰一以吐威;六天失氣,九魔消摧也。

智者,日中之星也。

慧者,宜以生生為急也。

故慧字有兩生,並而共乘一急之象者也。

誦經五千遍,則神智開朗,聖慧明發。

命八景以高登,騁神虎以飛昇。

此大威變之道,故以消魔為名。

----------------------------------------

◎釋《太上素靈洞玄大有妙經》

太者,大也。

彌綸而不可極,故曰太也。

上者,處乎無窮之表,故曰上也。

是道君之號也。

素靈者,房名也。

洞者,洞天洞地,無所不通也。

玄者,幽冥之所出也。

大有者,宮名也。

妙者,微之極也。

經者,營也。

弘暢幽極,經理神關,故謂之經。

而有玄丹上化三真元洞之道,本與玄氣同存,元始俱生,三一精一凝化,結朗玉章。

構演三洞之府,總御萬真之淵。

乃秘在九天之上,大有妙宮金台玉室素靈之房。

蓊藹玄玄之上,蕭蕭始暉之中,是時上聖眾帝,清齋三月,仰稟太冥,玄思感於大寂,積稔啟於上清而受焉。

因經所藏之處而以為名。

----------------------------------------

◎釋《回元九道飛行羽經》

回元者,運星元之綱輪也。

輪空洞之大輻,調四氣之長存。

九道者,北斗九星也。

九星之運,觀渙五常。

五行乘之以致度,萬物稟之以得生,皆九道之運也。

飛行羽經者,九天父母、太真丈人同宴景龍之輿,息駕無崖之端,忽致玄靈瑞降白鸞之車。

黑翮之鳳,口銜素章,登空步虛,經歷無窮,因名《白羽黑翮飛行羽經》。

----------------------------------------

◎釋《九靈太妙龜山元錄》

龜山在天西北角,週回四千萬里,高與玉清連界,西王母所封也。

元錄者,九虛上真始生變化大妙之法,記為名錄也。

皆刻書龜山,流一精一紫閭金華瓊堂。

其旨隱奧,其音宛妙,蓋九天書錄,名題龜山。

----------------------------------------

◎釋《大有八稟太丹隱書》

大有,宮名也,在九天之上。

八者,八節也。

稟者,授節度也。

太丹,南宮名也。

隱,藏也。

書,文也。

言八節吉辰天上宴會,八稟開真大慶之日,其時乃萬神集議,皆列言大有之宮。

為學之士以其日清齋首過,即上生於南宮也。

----------------------------------------

◎釋《七聖玄記回天九霄經》

七聖者,高聖玉帝君、高聖太上大道君、上聖紫清太素三元君、上聖白玉龜台九靈太真西王母、上聖中央黃老君、上聖榑桑太帝君、後聖金闕帝君也。

玄記者,七聖各逆注得道之人玄名也。

回天者,太上道君攜契玉虛紫賓,回天傾光,上登九層七映硃宮,徘徊明霞之上,蕭條九空之中。

列七范於仙錄,刻王名於隱篇。

九霄,九天也,一名九空。

上聖帝君受命於九空,結飛氣成自然之字,玄記後學得道之名。

靈音韻合,玉朗稟真,或以字體,或以隱音,上下四會,皆表玄名。

----------------------------------------

◎釋《曲素訣辭五行秘符》

曲者,台名也。

素者,八方之素也。

玄都上有九曲峻嶒鳳台,皆結自然鳳氣而成瓊房玉室,處於九天之上、玉京之一陽一,虛生八會一交一 真之氣,十折九曲,洞達八方,上招扶搖之翮,傍通八素之靈,故以曲素為名。

訣者,旨詣也。

辭者,憂樂之曲也。

結九元正一之氣,以成憂樂之辭。

上慶神真之歡,下悲兆民之憂,故曰憂樂之辭也。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

秘者,藏於上清瓊宮也。

符者,文也。

五色流一精一,凝而成文也。

混化萬真,總御神靈。

----------------------------------------

◎釋《天關三圖七星移度經》

天關三圖者,九天之上有關玉台,一名天關,一名天圖,一名天開。

是九天之生門,關之樞機也。

其西五千里則金闕宮,東九千里則青華宮,上去玉清宮七千里,是眾真之所經,神仙之所歷,學者之所由也。

七星者,斗星也。

移度者,歷轉也。

日月回週其境,七星歷轉其關,上運九天明皇之氣,下潤流灑梵行諸天。

高上玉帝出入游宴之道,乃學者簡錄所通之門。

上相所撰以挾後學。

有知上帝宮館之次第,上真所游處,克成真一人也。

----------------------------------------

◎釋《除六天玉文三天正法》

除者,罷也。

六天者,赤虛天、泰玄都天、清皓天、泰玄天、泰玄倉天、泰清天。

此六天起自黃帝以來,民人互興殺害,不稟自然,六天之理,於茲而興。

太上給以鬼兵,使於三代之中驅除惡民,而六天臨治,轉自偽辭。

太上下玉文,遂截六天之氣,更出三天正法,割惡救善。

三天者,清微天、禹餘天、大赤天是也。

----------------------------------------

◎釋《青要紫書金根眾經》

青要者,紫清帝君之別號也。

紫書者,紫筆繕文也。

金者,金簡也。

根者,日根也。

眾經者,科集眾經之最要也。

蓋玉帝命高上侍真總仙君,科集寶目,采日根之法,合為眾經,以紫筆繕文,金簡為篇也。

----------------------------------------

◎釋《石一精一金光藏景錄形經》

石一精一者,妙鐵也。

石者鐵之質,一精一者石之津。

治之為劍而發金光。

金者,劍之干。

光者,刃之神。

藏景者,隱身也。

錄形者,代身也。

----------------------------------------

◎釋《太上九赤斑符五帝內真經》

太上者,是無極大道之號也。

九赤者,乃九元之氣也。

九元者,五嶽四海也。

山海色雜,目之斑也。

符者,真文也。

五嶽得之以鎮,四海得之以潤,五帝得之以靈,人得之以神仙也。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