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參同契》第34講:再提請大家注意,道家佛家的修持,雖然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我說參同契》第34講

我說參同契

第34講

我們現在還是在講這一段「兩竅互用」。

再提請大家注意,道家佛家的修持,雖然講的是無為,是最高的標榜,但是用一切方法入手,還是有為的。

下面講有為的境界同身心都有關聯。

玉一液還丹怎麼來

「金為水母,母隱子胎。

水為金子,子藏母胞。」

在五行裡金生水,故「金為水母」。

但是金一性一在哪裡?在水裡頭找到,故說「母隱子胎」。

這裡金代表「一性一」,屬於自一性一的光明。

這個清淨光明之一性一,從哪裡來的呢?自一性一光明之一性一來自一精一足,是身一體上有形之一精一的一精一神,所以要營養以充實身一體。

明朝以後的道家,尤其是伍柳派以後,主張煉一精一化氣,煉氣化神。

所謂神,屬於金一性一了,是氣跟神之間,要一精一滿了它才出現。

一精一神不飽滿,自一性一光明出不來,所以「金為水母,母隱子胎。

水為金子,子藏母胞」。

相反地,如果不養一性一,雜念妄想很多,身一體上的自一性一本來會「天一生水」的,現在也辦不到,津一液也出不來;只有養靜到極點,津一液自然就發生了。

津一液發生,上下都有,上面的津一液屬於水,腦下垂體下降的,就是口水。

在道家口水還分兩個層次,一種是「玉一液還丹」,另一種是「金液還丹」,兩者層次不同。

在道家的古書上叫做「玉一液瓊漿」,都是自己生命裡頭本有的。

這個東西如何來呢?就是要靠自己養靜到極點,接近於自一性一清淨時,水一性一才會出現,所以金水的關係就是「一性一」跟「命」的關係。

上面是腦下垂體的津一液,下面就是我們人欲的根芽。

當它剛剛在發動時,不加上男一女之間一性一的慾念,才是真正的自淨之水。

所以這一段是互為因果,這個是命一根。

這個中間有一個東西,有些道書上所說金丹長生不老之道,它的藥是兩樣東西;有時候不講兩樣,只寫了一個「些」字,就是「此二」。

我們當年學道的時候很妙,有些老師跟了他好幾個月,磕了好多頭,等到有一天他高興了,寫一個條子給你,上面只有一個「些」字。

我說原來「些」就是道,至於「些」是什麼道?也不敢多問。

後來再跟久了,他說就是「此二」呀!那「此二」又是什麼東西呢?那又要跟很久了,還不能多問。

慢慢老師高興了說「此二」者,「神氣二者」而已。

那麼「神」跟「氣」怎麼來的呢?就是宋儒的理學家們講,「靜中養出端悅」,真正靜了,慢慢心一性一清淨,身上的津一液自然起來了,是自然來的。

密宗就不同,密宗是從印度瑜珈術過來的,硬做的工夫,硬一逼一上路。

那麼這兩種,究竟哪一種高明呢?很難講,正統道家好像原本比較高明,但是到後世,明清以後這個道家,可以說支離破碎,沒有構成系統。

密宗的紅教同花教這兩派修持的方法,在有為的方面,比較還能夠保持系統,這是順便介紹。

回轉來講道家的「此二」以外,還有沒有「三」呢?道理是什麼?「太極函三」。

太極者,道之體也,太極是個圓圈,我們看看這個圖,一個圓圈中間三點。

中國禪宗祖師有時候拿東西出來,也出現了這個,尤其是溈仰宗,溈山仰山這一派,九十六個圓相。

佛家解釋的圓相不同,外面一圈,我們如果勉強用哲學的解釋,是道之體也;中間這三點分別代表法、報、化三身。

道家呢,中間這三點就是一精一、氣、神一一神是法身,氣是報身,一精一是化身,千百萬億化身是這樣來的。

這些在佛道兩家,他們認為是千古不傳之秘。

不過你們將來要當祖師當教主,可不要像我一樣,你這一句話就可以賣錢的,我是這樣亂說不在乎的。

為什麼我們講到這裡呢?剛才講「金水相生」,互為因果的道理,這還屬於後天的生命。

若有若無的境界

返回到先天的修持方法——「真一人至妙,若有若無。

彷彿太淵,乍沉乍浮。」

他又提出「真一人」,這個名稱是莊子所提的,後世的道家道教把得道的才稱真一人。

換一句話說,我們這些沒有得道的都是「假人」。

道家另有一個名稱,叫我們這些假人是「行一屍一走肉」。

從這個名稱,可以看到道家文化的價值觀,一個人必定要修到超凡入聖,人生的價值、目的才算完成,才成「真一人」。

不然我們一輩子做人是白做了,是個「假人」。

所以道家對於得道的人,不稱仙也不稱佛,而稱真一人。

在這裡這個「真一人至妙」,代表我們本一性一自主,能夠為心物一元做主的這個東西。

這個東西在哪裡呢?你要怎麼樣明心見一性一呢?必須要本身修到「金水相生」的境界, 也就是修到我們這個四大一肉一體,內外一片光明。

所以「自有源頭活水來」,生生不已了。

這個時候,你要瞭解還有個東西,是能變化的,能知道的。

那個東西的代名詞就是「真一人」,人的生命一根本。

這個是道,在哪裡呢?「若有若無」之間。

那個時候你才瞭解,就是佛學講的空。

那是無嗎?不對的,它的確有這個東西; 你說有嗎?又是無形無相。

所以,「真一人至妙」這個時候出現了,「彷彿太淵」,深不見底像太淵,深淵加個「太」字,不曉得有多深。

這一個境界,佛學、道家有相通之處。

現在我告訴你一個秘密,在《楞枷經》上出現的,叫做「缽頭摩深險」,是同樣的觀念。

「乍沉乍浮」,好像有好像沒有,這樣地去形容。

後世有些人修道,把這些文句不做深入的理解,當成有形的境象了,把打坐時看到自己坐在這裡的情景,當做就是這個境界。

告訴你們,不管你走佛家道家、密宗顯教路線,修久了以後,忽然會看到自己在打坐,好像自己在外面看這個肉一體似的。

你說離開了身一體嗎?沒有。

如果認為這個就是得道了,嘿!差不多到二號了,是一精一神分裂的狀況。

拿修行原理來說,這是分離境界,離魂的境界。

如果懂得這個道理,反而變成好事,因為曉得這個境界神魂是可以分離的。

想常常修到這個境界還不容易啊!在座有好幾位青年同學有過的,我說那也沒有什麼,這叫瞎貓撞到死老鼠,偶然一下有的。

經常的話,可以修到一陰一神出竅,但仍非究竟。

如果從此修,死後就成為鬼仙,在六道還是屬於鬼道。

所以現在有些扶鸞、畫符的,說是濟癲和尚來了,觀音菩薩來了……其實來的都是鬼仙,小事准,大事保險不靈。

這個「真一人至妙,若有若無。

彷彿太淵,乍沉乍浮」,有些人讀了這些道書,把那一種境界當成自己已經修成功了,身外有身了,這是大錯而特錯。

這在道家叫做「左道之流」,不算旁門。

不過我經常說,不要看不起人,旁門也是門,左道也是道。

旁門是不走正門,走邊門。

邊門雖然是偷偷摸一摸進來,後門也好、廁所進來也好,總歸進到這個房子裡了。

左道雖不是正道,是偏道,轉了大半天,最後總會轉回來的。

許多同學東學西學,我都鼓勵他趕快去學,左道旁門給他東轉西轉,把他轉昏了,有一天清醒就回頭了。

所以這種書,讀到這裡很容易讀錯,特別提醒大家。

若有若無之後如何

正統的道家,「退而分佈,各守境隅」,什麼意思呢?你修道到了「金水相生」,氣脈差不多都寧靜下來的境界,那個自一性一精一神出現了,不是有個人影子,而是樣樣靈通了。

怎麼樣講法呢?我們還是引用禪宗祖師的一句話,百丈禪師說,「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這個境界要來時,「靈光獨耀」,不靠肉一體;「迥脫根塵」,不靠六根。

那麼同這個肉一體的關係呢?「乍沉乍浮」,若有若無之間的關係。

這個時候你怎麼做工夫呢?進一步,「退而分佈,各守境隅」,你要聽其自然,四大歸四大,各歸本位,五臟六腑的氣脈動也好,不動也好,你要搞清楚,你知道動的那個不屬於氣脈上面,然後氣脈儘管讓它轉。

自己呢?「各守境隅」,不管它,氣脈走到哪裡都好。

然後到達什麼境界呢?我在《楞嚴大義今釋》裡有十幾首詩,最後有兩句:「一笑拋經高臥隱,龍歸滄海虎歸山。」

各歸本位,讓它自然,是龍回到海裡,是虎回到山林,這就是「降龍伏虎」了。

道家所謂龍,有時候代表血,有時候代 表那個心念、思想。

我們的妄念變化無常,捉摸不住的,這是龍。

虎代表氣,身一體健康,慾念衝動了,老虎下山要吃人了,很可怕,所以要「降龍伏虎」。

到這個時候要「退而分佈,各守境隅」,就是「一笑拋經高臥隱,龍歸滄海虎歸山」,佛學形容這個境界是「如如不動」。

所有東西方哲學研究完了,覺得佛學真高明,「如如不動」四個字,沒有辦法換半個字。

我們學佛的看到「如如不動」,就把他看成死的不動了。

不動不叫「如如」!「如」是好像不動,再加一個「如」字,好像不動其實還是在動,動而不動,不動而動,所以叫做「如如不動」,沒有講絕對不動。

這個時候進一步,「采之類白,造之則朱」。

在這個境界上,氣脈已經到了家,穩定、充滿了,氣住脈也停了。

這個時候,真正的道家採藥的工夫來了。

誰去採呢?是我自己這個主人去採,主人者就是靈知知覺之一性一。

這個時候,神、氣、元一精一不能讓它散了,要把它凝聚。

這個凝聚的工夫,在佛學是第四禪捨念清淨;在道家是有收藏的意思,有股力量把它吸收回來。

佛學叫「攝」,就是把它抓回來,收攝回來,這個就是采的作用,有點內斂的作用。

「類白」,慢慢地寧定下來,捨念清淨,這個就是丹了,好像一點靈光。

在密宗呢?到了這個時候,是真正的明點,不是觀想出來的,是自然來的。

就是道書上所謂「丹頭一點」來了,點鐵成金,自己身心內外證到了。

「造之則朱」,到這個時候要做做工夫了,十月懷胎差不多已經快要過了,到了三年哺一乳一的階段,修道的人要閉關了,道家叫做「入闤辦道」,完全進入關房。

道家的進入關房難了,要得「法財侶地」,「法」是要有明師指點。

「財」是要道糧,你要閉關三年、十年不定,雖然可以好幾天不吃飯,但是總要吃的。

「侶」是招呼你的人很難,不能找普通人,這個人要懂得道,甚至他的道比你高。

你在關裡頭到什麼境界他看得出來,不該叫你的時候不叫你,不該動你的時候不動你,這才能夠做道侶。

「地」是地點,到了一定境界要密不通風,冷氣是絕對不准許,在關房一中有時候是完全像死了一樣,所以修道這一條路很難走。

我們這樣吹吹牛的好辦,真修道慢慢鍛煉,「造之則朱」,朱就是紅色、赤色,並不是真變紅。

那是說,最後鍛煉成內外有光,形容它像大太一陽一一樣。

功德圓滿 脫胎換骨

「煉為表衛,白裡真居」,這個時候叫做「一粒金丹吞一入腹」,還不敢說「始知我命不由天」,還不一定,在這個過程中還可能敗道,如果垮掉的話,會一垮到底。

所以佛家講要「福德資糧」,看你有沒有這個福分,有沒有這個善根。

福德功德圓滿的話,障礙就少,不然處處障礙。

所以真正修道,佛家道家都一樣,到了這一步工夫,你才看出來功德、善根、福報之重要。

有善根、福報的話,是一路順利成就。

譬如釋迦牟尼佛,六年雪山苦行,連五個基本弟子都離開了。

他雪山下來,一個人孤零零地誰招呼他啊!七天菩提樹下成道,是有福報而成就了,不需要人招呼,否則的話就是困難重重。

到這一段,「煉為表衛,白裡真居」,這時肉一體也脫胎換骨了,連骨頭都換了。

根據醫學的道理,一個人每過七年一身血肉都換過了。

十二年以後,連骨頭也換了。

十二年是一紀,修道的工程也是一樣。

所以道家講「百日築基,十月懷胎,三年一乳一哺,九年面壁」,一共十三年,一路都是順風沒有障礙的話,則脫胎換骨。

「白裡真居」,這個「白」是煉成純一陽一之體,成為真一人。

佛教本師釋迦牟尼佛十九歲出家,仍要十二三年才在菩提樹下成道,這個時間是差不多的。

這都是呆定的過程時間,所以講修道的路途是很艱難的。

「方圓徑寸,混而相拘」,這有兩重意義。

先講第一重,它是代表身一體心臟部分方寸之地,中國人形容良心,文學上常講方寸之地。

我們小時候過年,經常給鄉下人寫春聯,「但留方寸地,傳與子孫耕」,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社會教育, 教人做好人做好事,心不要壞了。

古人有句詩,「當路莫栽荊棘樹」,「當路」是在人生的大路上,少栽一些討厭的刺人的樹;「他年免掛子孫衣」,做人一輩子要心地寬厚,做人不好,後代的子孫受報受罪啊!中國文化講三世因果,父母、自己、子孫;佛家的文化則講個人,前生、現在、來生。

兩個文化合起來,就是十字架,都是講因果報應。

「混而相拘」,古人講這個心念思想,在心裡頭一陰一陽一混合,善惡都在這個裡頭。

至於第二重的意義,我先說一個狀況:當年「抗戰」在大後方重慶,太虛法師的漢藏教理院就辦在重慶的北碚,在那裡有個中國古老的銅盤展覽,銅造的兩層,裡頭一灌上水,手這麼一摸,發出那個音樂之好聽呀!還有很多古怪的東西,都是根據道家自然物理所造的。

當年德國、美國各國的科學家都來摸過了,想做出來這個東西,就做不出來。

那麼我們古代怎麼做出來的?古代的科學都是靠一陰一陽一八卦來的,「方圓徑寸」是根據這個做的。

「混而相拘」,所以那個不是銅,是五金混合做的。

其中不同金屬各放多少就不知道了,那真妙不可言。

今天,我們全世界講化學、物理的祖師,中國道家煉丹、煉水銀的應屬第一位。

得了這個有形的器皿,對於修道的人外形有什麼好處 呢?有好處,過去我遇到有些道家,手裡或者拿個玉的如意,或者拿個峨眉山上的風籐,一定做個「方圓徑寸」的連環圈。

我問他用的是漢代的還是唐代的尺碼?笑一笑不講,不肯傳,就算磕頭磕死了也不傳。

他這個還是小玩意兒,掛在胸口,後來別人告訴我,這個一戴上,打坐入定快得很。

有一個修道的老先生,借給我試過一下,我掛在身上,就坐在他房間,好像是有些不同。

不過我曉得,做一個金字塔的帽子戴在頭上也有一樣的效果。

問題是那麼小的一個東西,同自然物理、同天地的關係是如何配合的,才能把宇宙的力量吸收來?「方圓徑寸,混而相拘」,這第二層道理我不懂,所以只能告訴諸位不懂,你們去找吧。

這也是中國文化科學方面最好的一環,雖然我也找了幾十年,好像他們比我懂得的還少,只好不談。

現在只講內在的心,我們過去形容這個心,同心臟有關聯之處。

「方圓徑寸」就是心窩子這裡,但不是心臟所在。

我們的心臟,每一個人都是偏的,沒有一個人是正的。

所以人都是歪心思,因為心臟都是歪的。

脈解心開之後

「先天地生」,這是引用老子的話。

莊子說,「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就是形容這個心,本來不死,就這麼一個東西。

「巍巍尊高」,形容它就像上帝的宮闕一樣。

「旁有垣闕」,心臟看似一塊,卻是八瓣兜攏來,心脈是八個支流,密宗形容它是八瓣的蓮花;道家形容它有通道,據說得了道的人,心竅就打開了。

所以密宗講脈解心開,真悟了道,得了道,心脈九竅也打開了。

脈解心開是實有其事,打開的時候「啪」一下,有爆炸的聲音,會嚇死你。

如果搞錯了會以為自己真得了心臟一病,不懂修道就會修成魔而瘋了;懂了以後無所謂魔,充其量是死。

「狀似蓬壺」,它的形狀如蓬壺,心臟這裡像個蓮蓬,像個酒壺一樣。

「環匝關閉,四通踟躕」,到這個時候,我們要把心守住,不要動念。

講了半天,禪宗最乾脆,就是達摩祖師講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

魏真一人用中國傳統的文化來說明這一段,真是費力氣,他要我們「守禦密固,遏絕一奸一邪」,這個時候任何一個妄念都不准亂動。

「曲閣相連,以戒不虞」,心裡頭絕對不能動念。

「可以無思,難以愁勞」,如果一動念就走入邪道了。

到這個境界,就是第四禪定捨念清淨的境界,絕對的清淨,然後再等待另一層次的境界出現。

「神氣滿室,莫之能留」,這個時候神氣滿室,身心內又增進一層的神氣。

等於化學鍋爐 一樣,提煉了又提煉,所謂「九轉還丹」。

這個提煉出來之後,神與氣的變化就不同了,頂門開了,不是密宗拿根草亂插,硬把你頭皮刺破了插一進去。

真正的道家工夫修到了這裡,「神氣滿室」,頂門開了,「莫之能留」,一陽一神可以出竅了,留也留不住,內外通了。

那時出來的是一陽一神,不是一陰一神。

但是一陽一神出竅會亂跑,因為還沒有純一熟到家。

「守之者昌,失之者亡」,不能讓它亂跑,這個一陽一神就是修到身外有身了。

「動靜休息,常與人俱」,要隨時都在身邊,這就是身外有身。

分類:易經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我說參同契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