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參同契
第67講
一陽一如何發生
《參同契》現在講的重點,還是在普通修道說的「活子時」,這是一個俗語。
這個子時代表了我們身一體上一一陽一來復, 以及一陽一氣是怎麼發生的。
現在都是講理論,但是理論懂得了,所謂工夫方法就在裡面。
道理就是一個原則——一陰一極一陽一生。
怎麼樣是一陰一極呢?再明白一點講,就是靜極。
但「靜極則動」,做工夫真靜到極點時,也有很多說法形容,譬如說「六根大定」,在原理上的名稱就叫做「一陰一極」,一陰一極了,一陽一自然會發生。
最大的一陰一極是我們的生死,生命有生有死,死了就是一陰一極。
一陰一極並不是這個生命完了,而是重新再轉來,那個是一陽一生,這就是佛家所謂輪迴的道理。
小規律的一陰一極一陽一生,就是睡眠休息,靜極了再醒轉來。
把這些現象瞭解了,一陰一極一陽一生的用功道理也自然懂了。
「此時一陰一極一陽一生,太一陽一真火,即生於子」,這個時候一陰一極一陽一生,太一陽一真火光明的現象,動的現象,生於「子」。
「天開於子,地辟於丑,人生於寅」,現在說靜極了一陽一動,太一陽一真火就發生了。
「蓋一陽一無剝盡之理,日月撢持,正在北方虛危之地。
交會既畢,漸漸自北轉西,月魄到此,微露一陽一光,謂之旋而右轉。」
他講這個「剝盡之理」,理論上好像同修道做工夫沒有關係,實際上懂得這個理論,你才能放心去做工夫,當碰到一個境界時,自己才明白道理。
山地剝卦,沒有剝盡的道理,宇宙間的力量是相對的,快到完了時,相反的力量就來了。
實際上也就是力學的道理,向心力集中了,離心力就發生了,這個生命的道理同物理是一樣的。
譬如說我們打坐,這是修道的第一步。
不管守竅也好,聽呼吸也好,隨便用什麼方法,很少有人真達到一陰一極,沒有達到「歸根曰靜,靜曰覆命」,沒有歸根過。
假定有人修道到達這個境界,那是真正的有一點像莊子的話——「渾沌」。
這個時候所謂六根大定,六根完全關閉了,花一樣合一攏來,人自己也忘了。
禪宗形容就像老母雞抱蛋一樣,道家形容如一醉如癡。
這個靜到極點是一陰一極,這個時候真一陽一才來,就是那個靜的活子時才來。
你注意這個話,平常我們也有活子時,疲勞到極點,或者生病衰弱到極點,有一天病好了,一精一神突然來了,那個也是活子時。
但是你把握不住,因為自己不認得。
這個一陽一剝盡到了一陰一極,等於每月的月尾會「日月撢持」,月亮看不見了,被地球在日月之間隔住了。
道家不管這個,只講這個時候「日月撢持」,月亮跟太一陽一合璧,中間與地球合在一條線,所以看不到光明,完全黑暗了。
到了月尾的時 候「正在北方虛危之地」,月尾的早晨看到月亮在北方落下,是偏於東北。
什麼叫「虛危之地」呢?「虛」同「危」是天體上兩個北方的星座,代表了北方。
在我們的身一體,「虛」、「危」代表的就是海底,是會一陰一這個地方。
頭頂算是南方,這個要搞清楚的。
所以他說到了一陰一極的時候,「日月撢持,正在北方虛危之地」,什麼都沒有。
北方虛危代表了黑暗,糊里糊塗,完全黑暗也就是代表靜極。
靜到極點也代表一陰一極,在方位上是指北方。
「虛危之地」等於大家打坐時,有人覺得冷,因身一體內部有病,寒氣重,多坐一下就發一熱了,這就是一陰一極一陽一生。
「交會既畢」,等到月尾太一陽一、月亮,一陽一跟一陰一在北方交會交和,「漸漸」,慢慢地「自北轉西」。
假定把這個地球當成平面,到了每月月尾二十八起五天,轉過西南,到西邊來了。
「月魄到此,微露一陽一光」,一陰一歷每月初三晚上,在西方看到月亮出來了,是眉一毛一月。
天體這個現象「謂之旋而右轉」,旋過來右轉,順轉轉過來西方這一邊出來,每月如此。
所以《參同契》魏伯一陽一真一人的原文就是一句話,叫做「嘔輪吐萌」,現在解釋了半天,就是解釋這一句話。
說每月初三的月亮,等於一個東西把它吞到肚子裡,慢慢又把它吐出來,嘔出來了。
月亮像一個輪子,「吐萌」,剛剛吐出來,一點點在萌芽。
曆法與正朔
說到天體,有兩個東西修道要懂,一個是太一陽一,一個是太一陰一。
講到這裡,我們也常常說明,中華民國在推翻滿清之後改用一陽一歷,這個事情在歷史上叫做「換了正朔」。
古代這個名稱很嚴重,前朝的老臣不投降,不投降叫什麼?「不奉正朔」,因為每個朝代都要變更年號、國號,不願意投降就是不用你的國號,不用你的年號。
譬如古人陶淵明,他作詩作文素來沒有記年號,只記干支甲子乙丑之類。
為什麼陶淵明這樣?他表示不奉正朔,因為陶淵明是晉朝人,他不肯為五斗米折腰。
那時是南北朝宋齊梁開始的宋代,叫劉宋,皇帝叫劉裕,種田的出身。
說到劉裕,當了皇帝以後,皇宮裡有一間密室,裡頭擺了一張木頭釘的破一床一,還有種田的斗笠、蓑衣、鋤頭,他不忘本。
他雖當皇帝,有時心裡煩起來,就打開那個房間進去,算不定在裡頭閉關,兩三天再出來。
近代有一位畫 家溥儒先生,他是滿洲人,跟宣統是皇族的兄弟,所以他作的詩畫沒有寫中華民國年號,也是寫甲子、丙寅等干支紀年。
我們現在改用一陽一歷,從文化立場來講,我始終不以為然,這個是奉了洋人的正朔。
四海一家可以,但是正朔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系統,你們年輕人要懂得這個道理。
我們幾千年來是一陰一陽一合歷的,二十四個節氣用的是一陽一歷,是用太一陽一行度計算的。
但是我們算月份呢,這就是中國這個天文同曆法的科學了,海水漲落、農忙季節是用一陰一歷。
這種物理的現象同天體的關係,與身一體的內部的變化一樣。
老年人生病有時候就過不了節氣,過了這個節就過一個關。
有時硬過不了節,管你氧氣什麼氣來救都沒有辦法,我們身一體上就有這個作用。
再譬如,學過解剖學就知道,我們腦神經有十二對,像雷達一樣,全部齊向外面,同宇宙間這個電感通的。
所以你打坐修道,懂了這些非常有幫助,這就是一個科學,人一體本身內部也是個科學。
你會昏沉嗎
他說這個時候,「一點真火,隱然沉在北海中,謂之潛潭見象,發散一精一光」,他說當我們打坐修道,真正定下去靜到了極點時,什麼都不知道了。
有些學佛的人認為這就是昏沉!學佛修定最怕昏沉,道家跟佛家的差別就在這個地方。
道家說不怕你昏沉,你還做不到昏沉呢!打坐做工夫,坐到了昏沉再說啊。
你能不能坐在那裡睡覺?你睡不著,因為還有兩條腿,腿發麻了趕快下座,你才昏沉不了呢!有學佛的說,那個不是真的空,那是頑空,頑就是冥頑不靈,就是糊里糊塗。
我就告訴那些學佛的朋友,管他真空也好,頑空也好,你來一下再說吧。
到達了頑空,你說這個我不要才算本事。
你頑空都沒有達到,還怕自己頑空!就像很多人說自己不求財,如果你賺了幾億硬不要,那還可以吹吹。
「潛潭見象,發散一精一光」,就是一陽一氣下沉的現象。
有些道書上講的不同,把這個現象叫做「天入地中」。
所以有一派打起坐來把頭彎到肚子裡去,以為這叫做「潛潭見象,發散一精一光」。
實際上這一派道家的法門,是從佛家白骨觀來的,前面已經說過。
白骨觀修到某一步,叫你觀想這個頭沒有了,頭放在腹腔裡,有意把它沉下去。
不過真正要做到「潛潭見象,發散一精一光」的觀想,或者思想把天入地中,也做不到。
如果做到了靜極,一陰一極了,忘記了頭,忘記了感受,沉下來,這一沉下來不曉得會多久。
真到那個境界,算不定七天都不動的!所以修道做工夫需要人護法,也叫做道侶道伴,要有個內行人在旁邊招呼才行。
所謂招呼,是天氣變涼了拿衣被輕輕給他蓋著,當然鼻子通氣的地方都給他露出來,讓他自然,算不定七天、二十一天,或半個鐘頭、一個時辰他就轉過來了。
轉過來就很嚴重了,因為真一陽一來了,一陽一氣上升,「發散一精一光」就出來了。
這同每月的現象一樣,「迨一精一光漸漸一逼一露,一日二日以至三日」,就是一陰一歷的初一初二初三。
「正值未申之交,昴日畢月,二宿度上,庚方之上」,這裡要注意啊!這是中原地區的文化,唐代就叫「中華」,古代歷史上稱「中州」。
《易經》、《河洛理數》,都在中州,以開封、洛一陽一這一帶為標準。
假使雲南或東南亞的人來看這個書,會感覺古人很不科學。
所以現在給大家聲明,這個《易經》所講天文現象,是以中州文化為標準的。
天體變化影響人
每個月初三的時候,「正值未申之交」,「未」就是下午一點至三點,「申」是下午三點到五點。
因季節不同而略有偏差。
這個季節的道理,是站在中國這個地面仰頭看。
假使用天文望遠鏡,它講得很準確,到了下午的四五點鐘,每月一陰一歷初三,月亮巳經在西面出現了,但是我們看不見,因為太一陽一沒有下去,光度給它掩沒了。
實際上那個時候已經在「昴日畢月,二宿度上」,「昴」同「畢」是西方星座的名稱,月亮在這兩個星宿之間。
「庚方之上」,庚方是西方稍稍偏西南一點。
「昏見一鉤」,就是黃昏傍晚時,西南方才出現一點,「如仰盂之狀」,「仰盂」就是震卦,這就是代表這月亮剛剛出來,所謂月如鉤的一個現象。
「坤中一一陽一才出而為震」,《易經》的道理是一陰一極叫「坤」,北方叫坤。
一陰一極了一陽一生,每月初三「一一陽一才出」,在人一體就是活子時。
懂了天體這個現象,你自己身一體的變化、心理的變化,及工夫氣血的流行,才會知道。
一切都是心理自然現象,和生理自然的變化。
現在他回轉來講生理——「在身中為鉛鼎初溫,藥苗新嫩,即所云,子當右轉,西南得朋之象也。」
鉛代表氣,這個時候靜到極點,氣的呼吸好像停止了。
鼎是爐鼎,我們本身就是爐鼎,身一體就是個化學的鍋爐,這個鍋爐裡「初溫」,重新發暖,這個才是密宗的真拙火來了;「鉛鼎初溫」,一陽一光重新來了。
有一本一道家的書很要緊的,就是崔真一人寫的《入藥鏡》。
我們自己生命有長生不老之藥,不是高麗參,不是補藥,也不是多種維他命,是自己這一點一陽一氣發動,就是「藥苗新嫩」。
「子當右轉,西南得朋之象」,這個叫活子時。
所以說伍柳派的活子時說,睡醒一陽一舉叫做活子時,是有一點相像,是對的。
但是不可著相,變成一天到晚搞一陽一舉了,那是沒有用的。
這個一陰一極一陽一生的現象是真一陽一來的,是在剛一醒,將發動未發動之間,這個時候把握住,才是真正的藥,長生不老之藥。
等到變成一陽一舉時,這個幼苗已經老了,老一陽一就不可取了,採了也沒有用。
那你說沒有用就把它捨掉,捨掉更糟糕!雖然老了,老薑養一養還是蠻好的。
分類:易經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