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五·雜病解上·反胃根原
反胃根原
【原文】
反胃者,十陽十衰土濕,下脘不開也。
飲食容納,賴於胃十陰十之降,水谷消磨,藉乎脾十陽十之升,中氣健旺,則胃降而善納,脾升而善磨,水谷化消,關門洞啟,十精十華之上奉者,清空無滯,是以痰涎不生,渣滓之下達者,傳送無阻,是以便溺不澀。
濕盛十陽十虧,中氣虛敗,戊土偏衰,則能消而不能受,己土偏弱,則能受而不能消。
以十陽十含十陰十則十性十降,降則化十陰十而司受盛,故胃以十陽十土而主納,十陰十含十陽十則氣升,升則化十陽十而司消磨,故脾以十陰十土而主磨。
十陽十性十開,十陰十性十閉,戊土善納,則胃十陽十上盛而竅開,己土不磨,則脾十陰十下旺而竅閉。
水谷善納,上竅常開,所以能食,飲食不磨,下竅常閉,所以善吐。
蓋土十性十回運,氣化無停,新故乘除,頃刻莫間,飲食不磨,勢難久駐,下行無路,則逆而上湧,自然之理也。
其便結者,糟粕之傳送無多也。
隧竅閉澀,而渣滓有限,不能遽行,蓄積既久,而後破隘而下。
下而又閉,閉而又下,零星續斷,不相聯屬。
及其遲日延時,傳諸魄門,則糞粒堅十硬,形如彈丸。
緣大腸以燥金之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潤,故燥澀而艱難也。
仲景《金匱》,於反胃嘔吐,垂大半夏之法,補中降逆,而潤腸燥,反胃之聖方也。
若與茯苓四逆合用,其效更神矣。
【翻譯】反胃,十陽十衰土濕,下脘(胃腔下口幽門部)不開。
飲食容納,依賴於胃十陰十的下降,水谷消磨,借助於脾十陽十的上升,中氣健旺,則胃氣下降而善於接納,脾氣上升而善於消化,水谷化消,關門敞開,十精十華的上奉,清空無滯,所以痰涎不生,渣滓的向下通達,傳送無阻,所以大便小十便暢通。
濕盛十陽十虧,中氣虛敗,戊土偏衰,則能消化而不能吸收,己土偏弱,則能吸收而不能消化。
因為十陽十含十陰十則十性十質下降,降則化十陰十而吸收功能旺盛,所以胃以十陽十土而主納,十陰十含十陽十則氣升,升則化十陽十而消化功能好,所以脾以十陰十土而主消化。
十陽十性十開,十陰十性十閉,戊土善納,則胃十陽十上盛而竅開,己土不消化,則脾十陰十下旺而竅閉。
水谷善納,上竅常開,所以能食,飲食不消化,下竅常閉,所以容易嘔吐。
土十性十迴環運轉,氣化不停,新舊混合增加,頃刻不能容納,飲食不消化,勢難久駐,下行無路,則逆而上湧,自然的道理。
病人十大便結塊的,糟粕的傳送不多。
於是竅不開,但渣滓有限,不能快速下行,蓄積時間長了,而後突破關口而下。
下而又閉,閉而又下,零星續斷,不連續。
等到延遲比較長時間,傳到十肛十門,則糞粒堅十硬,形如彈丸。
緣於大腸以燥金的腑,而肺津化痰,不能下潤,所以乾燥滯澀而艱難。
仲景《金匱》說,對於反胃嘔吐的,傳留後世加大半夏的治法,補中降逆,而潤腸燥,反胃的聖人方子。
如果與茯苓四逆湯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原文】
姜苓半夏湯
人參三錢 半夏三錢 乾薑三錢 茯苓三錢 白蜜半杯
河水揚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十溫十服。
【翻譯】姜苓半夏湯
人參11克 半夏11克 乾薑11克 茯苓11克 白蜜半杯
河水揚之二百四十遍,煎大半杯,入白蜜,十溫十服。
【原文】
反胃與噎膈同理,但上脘不閉耳。
全以十溫十中燥濕,降逆開結為主。
土燥十陽十回,飲食消化,自然不吐。
谷十精十下潤,渣滓盛滿,傳送無阻,大便自易。
濕氣滲洩,必由便溺,若肝氣不能疏洩,加桂枝阿膠,疏木清風。
利水滑腸之法,依噎膈諸方,無有異也。
【翻譯】反胃與噎膈同理,只是胃脘上口賁門部不閉合罷了。
治療的時候全以十溫十中燥濕,降逆開結的藥物為主。
土燥十陽十回,飲食消化,自然不吐。
谷十精十下潤,渣滓盛滿,傳送無阻,大便自然就容易了。
濕氣滲洩,必然通過大小十便,如果肝氣不能疏洩,加桂枝、阿膠,疏木清風。
利水滑腸的方法,依照治療噎膈的各個方子,沒有不同。
仲景《金匱》說,對於反胃嘔吐的,傳留後世加大半夏的治法,補中降逆,而潤腸燥,反胃的聖人方子。
如果與茯苓四逆湯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此處改為:仲景《金匱》說,對於反胃嘔吐的,傳留後世大半夏湯的治法,補中降逆,而潤腸燥,反胃的聖人方子。
如果與茯苓四逆湯合用,其效更神奇了。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