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原文】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聖心源白話解》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

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

痢疾根原

【原文】

痢疾者,庚金乙木之郁陷也。

金主氣而木主血,金生於土,木生於水。

水十溫十土燥,則金融而氣調,木榮而血暢;水寒土濕,不能升庚金而達乙木,則金木俱陷。

魄門者,腎之所司,而十陽十明燥金之腑也。

金十性十斂而木十性十洩,其出而不至於遺矢者,庚金斂之也。

其藏而不至於閉結者,乙木洩之也。

濕土與金木俱陷,則金愈郁而愈欲斂,木愈郁而愈欲洩。

金愈欲斂,故氣滯而不通,木愈欲洩,故血脫而不藏。

木氣疏洩,而金強斂之,隧路梗阻,傳送艱難,是以便數而不利。

金氣凝澀,而木強洩之,滯氣纏十綿,十逼十迫而下,血液脂膏,剝蝕摧傷,是以腸胃痛切,膿血不止。

其滑白而晶瑩者,金色之下洩,其後重而腥穢者,金氣之脫陷也。

久而膏血傷殘,藏腑潰敗,則絕命而死矣。

此其病濕寒為本,而濕十熱為標。

病在少十陰十,則始終皆寒,病在厥十陰十,則中變為熱,故仲景於少十陰十膿血用桃花湯,於厥十陰十下重用白頭翁湯。

緣水病則生寒,木病則生熱,而寒熱之原,總歸於太十陰十之濕。

蓋土濕而水侮之,則郁而為濕寒,土濕而木克之,則郁而為濕十熱之故也。

【翻譯】痢疾病,庚金乙木的郁陷。

金主氣而木主血,金生於土,木生於水。

水十溫十土燥,則金融合而氣協調,木榮而血暢;水寒土濕,不能升庚金而達乙木,則金木都下陷。

魄門,腎的掌管職能,而十陽十明燥金的腑。

金十性十收斂而木十性十洩露,其出而不至於拉屎,庚金斂之。

其藏而不至於閉結的,乙木洩之。

濕土與金木都下陷,則金越鬱積而越想收斂,木越鬱積而越想排十洩。

金越想收斂,所以氣滯積而不通,木越想排十洩,所以血脫而不收藏。

木氣疏洩,而金強制十性十的收斂,通路梗阻,傳送艱難,所以便多但不痢。

金氣凝澀,而木強制排十洩,滯氣纏十綿,十逼十迫而下,血液油脂過多,剝蝕損傷,所以腸胃非常疼痛,膿血不止。

病滑白而晶瑩的,金色的下洩,其腹痛急迫,十肛十門重墜不適而且腥臭穢氣的,金氣的脫陷。

長時間的脂肪和血液損害,五臟六腑破敗,那麼就絕命而死了。

這個病濕寒為本,而濕十熱為標。

病在少十陰十,則始終都寒,病在厥十陰十,則中途變為熱,所以仲景治療少十陰十膿血用桃花湯,治療厥十陰十下重用白頭翁湯。

緣於水病則生寒,木病則生熱,而寒熱的本原,總歸於太十陰十經的濕。

因為土濕而水克制,郁而為濕寒,土濕而木克之,則郁而為濕十熱的緣故。

【原文】

桂枝蓯蓉湯

甘草二錢 桂枝三錢 芍葯三錢 丹皮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橘皮三錢 肉蓯蓉三錢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濕寒,加乾薑。

濕十熱,加黃芩。

後重,加升麻。

【翻譯】桂枝蓯蓉湯

甘草7克 桂枝11克 芍葯11克 丹皮11克 茯苓11克澤瀉11克 橘皮11克 肉蓯蓉11克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濕寒的,加乾薑。

濕十熱的,加黃芩。

後重的,加升麻。

【原文】

痢家肝脾濕陷,脂血郁腐,法當燥濕疏木,而以蓯蓉滋肝滑腸,盡行腐瘀為善。

若結澀難下,須用重劑蓯蓉,蕩滌陳宿,使滯開痢止,然後調其肝脾。

其脾腎寒濕,則用桃花湯,十溫十燥己土。

其木郁生熱,則用白頭翁湯,涼洩肝脾,濕十熱自當應藥而瘳也。

【翻譯】痢病肝脾濕陷,脂血郁腐,治療方法應當燥濕疏木,而用蓯蓉滋肝滑腸,全通行腐瘀為好。

如果結澀難下,須用大劑量的蓯蓉,蕩滌陳舊的大便,讓滯積打開痢疾停止,然後調其肝脾。

病人脾腎寒濕,則用桃花湯,十溫十燥己土。

病人木郁生熱,則用白頭翁湯,涼洩肝脾,濕十熱自然對症下藥而痊癒。

{解讀}痢疾,古稱腸辟、滯下。

為急十性十腸道傳染病之一。

本症以腹痛、痢下赤白膿血、苔黃膩、脈滑數為辨證要點。

病機為濕十熱之邪侵入腸胃,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故腹痛,裡急後重;濕十熱郁滯於大腸,經絡受損,故下痢赤白膿血;苔黃膩、脈滑數為濕十熱之象。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聖心源白話解
四聖心源自敘卷一·天人解·陰陽變化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剋卷一·天人解·臟腑生成卷一·天人解·氣血原本卷一·天人解·精神化生卷一·天人解·形體結聚卷一·天人解·五官開竅卷一·天人解·五氣分主卷一·天人解·五味根原卷一·天人解·五情緣起卷一·天人解·精華滋生卷一·天人解·糟粕傳導卷一·天人解·經脈起止卷一·天人解·奇經部次卷一·天人解·營氣運行卷一·天人解·衛氣出入卷二·六氣解·卷首卷二·六氣解·六氣名目卷二·六氣解·六氣從化卷二·六氣解·六氣偏見卷二·六氣解·本氣衰旺卷二·六氣解·厥陰風木卷二·六氣解·少陽相火卷二·六氣解·少陰君火卷二·六氣解·太陰濕土卷二·六氣解·陽明燥金卷二·六氣解·太陽寒水卷二·六氣解·六氣治法卷三·脈法解·卷首卷三·脈法解·寸口脈法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卷三·脈法解·臟腑脈象卷三·脈法解·四時脈體卷三·脈法解·真髒脈義卷三·脈法解·浮沉大小卷三·脈法解·二十四脈卷四·勞傷解·卷首卷四·勞傷解·中氣卷四·勞傷解·陰陽卷四·勞傷解·陰虛卷四·勞傷解·陽虛卷四·勞傷解·陰脫卷四·勞傷解·陽脫卷四·勞傷解·精神卷四·勞傷解·神驚卷四·勞傷解·精遺卷四·勞傷解·氣血卷四·勞傷解·氣滯卷四·勞傷解·氣積卷四·勞傷解·血瘀卷四·勞傷解·血脫卷四·勞傷解·衄血卷四·勞傷解·吐血卷四·勞傷解·便血卷四·勞傷解·溺血卷五·雜病解上·卷首卷五·雜病解上·鼓脹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噎膈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反胃根原卷五·雜病解上·消渴根原卷五·雜病解上·癲狂根原卷五·雜病解上·痰飲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咳嗽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腹痛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腰痛根原卷六·雜病解中·奔豚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瘕疝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積聚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蛔蟲根原卷六·雜病解中·便堅根原卷六·雜病解中·洩利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卷六·雜病解中·淋瀝根原卷七·雜病解下·中風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歷節根原卷七·雜病解下·痙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濕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黃疸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暍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霍亂根原卷七·雜病解下·痎瘧根原卷七·雜病解下·傷風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齁喘根原卷八·七竅解·卷首卷八·七竅解·耳目根原卷八·七竅解·鼻口根原卷八·七竅解·舌病卷八·七竅解·牙痛卷八·七竅解·咽喉卷八·七竅解·聲音卷八·七竅解·鬚髮卷九·瘡瘍解·卷首卷九·瘡瘍解·癰疽根原卷九·瘡瘍解·瘰癘根原卷九·瘡瘍解·癩風根原卷九·瘡瘍解·痔漏根原卷十婦人解 11.1 經脈根原卷十婦人解 11.2 雜病根原卷十婦人解 11.3 產後根原卷十婦人解 11.4 產後根原後序趙克宣序趙克宜序歐陽兆熊序長沙徐樹銘序長沙黃濟序完顏崇實序吳郡顧復初序江夏彭崧毓序吳縣曹元恆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