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一·天人解·經脈起止
經脈起止
【原文】
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十胱,是謂六腑,肝、心、脾、肺、腎、心包,是謂六髒,六髒六腑,是生十二經。
經有手足不同,十陽十明大腸,太十陽十小腸,少十陽十三焦,是謂手之三十陽十經;十陽十明胃,太十陽十膀十胱,少十陽十膽,是謂足之三十陽十經;太十陰十脾,少十陰十腎,厥十陰十肝,是謂足之三十陰十經,太十陰十肺,少十陰十心,厥十陰十心主,是謂手之三十陰十經。
手之三十陽十,自手走頭。
手十陽十明,自次指,出合谷,循臂上廉,上頸,入下齒,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手太十陽十,自小指,從手外側,循臂下廉,上頸,至目內眥。
手少十陽十,自名指,循手錶,出臂外,上頸,至目銳眥。
三經皆自臂外而走頭,十陽十明在前,太十陽十在後,少十陽十在中。
【翻譯】膽、胃、大腸、小腸、三焦、膀十胱,是六腑,肝、心、脾、肺、腎、心包,是六髒,六髒六腑,是十二經。
經有手足的差別,十陽十明大腸,太十陽十小腸,少十陽十三焦,是手的三十陽十經;十陽十明胃,太十陽十膀十胱,少十陽十膽,是足個三十陽十經;太十陰十脾,少十陰十腎,厥十陰十肝,是足的三十陰十經,太十陰十肺,少十陰十心,厥十陰十心主,是手的三十陰十經。
手的三十陽十經:從手走到頭部。
手的十陽十明經:起以食指的尖部,循行於大拇指及食指之間,並沿著前臂側部及上臂外側前緣,直走至肩峰(肩部上方),在此,經脈分為兩條支脈,其一進入體內及肺與大腸相接。
另一支脈在體外經頸及面頰,進入下齒及牙十床十部位,並繞過上唇,十十交十十過另一端及鼻側。
手太十陽十:起於小指外側端,沿手背、上肢外側後緣,過肘部,到肩關節後面,繞肩胛部,十十交十十肩上(大椎十穴十)前行入缺盆,絡心,沿食道,穿過膈肌,到達胃部,下行,屬小腸。
本經脈一分支是從缺盆出來,沿頸部上行到面頰,至目外眥後,退行進入耳中(聽宮十穴十)。
另一分支是從面頰部分出,向上行於眼下,至目內眥(睛明十穴十)十十交十十於足太十陽十膀十胱經。
手少十陽十: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錶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十十交十十出足少十陽十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
手的三十陽十經都從此手臂外而走到頭部,十陽十明經在前,太十陽十經在後,少十陽十經在中。
【原文】
足之三十陽十,自頭走足。
足十陽十明行身之前,自鼻之十十交十十頞,循喉嚨,入缺盆,下十乳十,挾臍,循脛外,入大指次指。
足太十陽十行身之後,自目內眥,上額,十十交十十巔,下項,挾脊,抵腰,貫十臀十,入膕中,出外踝,至小指。
足少十陽十行身之側,自目銳眥,從耳後下頸,入缺盆,下胸,循脅,從膝外廉出外踝,入名指。
三經皆自腿外而走足,十陽十明在前,太十陽十在後,少十陽十在中。
足之三十陰十,自足走胸。
足太十陰十行身之前,自大指,上內踝,入腹,上膈。
足少十陰十行身之後,自小指,循內踝,貫脊,上膈,注胸中。
足厥十陰十行身之側,自大指,上內踝,抵小腹,貫膈,布脅肋。
三經皆自腿裡而走胸,太十陰十在前,少十陰十在後,厥十陰十在中。
【翻譯】足三十陽十經,即足十陽十明胃經,足太十陽十膀十胱經、足少十陽十膽經,從頭到腳。
足十陽十明胃經:走身十體的前面,起於鼻側即大腸經的盡頭,再經過眼內角,並從眼下部分出,一直往下走,進入上牙肉內,繞過唇及下顎,並向下走至胃,與胃相接,在體外,經脈經過頸,胸及腹,及至股十溝,再往下循行於大十腿及小腿前部,直至腳面,及至足二趾尖的側部,另一支脈則從腳面分出,走至足大趾,與脾經相接。
足太十陽十經:走身十體的後面,從頭頂部分出,到耳上角部。
直行本脈從頭頂部分別向後行至枕骨處,進入顱腔,絡腦,回出分別下行到項部,下行十十交十十會於大椎十穴十,再分左右沿肩胛內側,脊柱兩旁,到達腰部,進入脊柱兩旁的肌肉,深入體腔,絡腎,屬膀十胱。
本經脈一分支從腰部分出,沿脊柱兩旁下行,穿過十臀十部,從大十腿後側外緣下行至膕窩中。
另一分支從項分出下行,經肩鉀內側,從附分十穴十挾脊下行至髀樞,經大十腿後側至膕窩中與前一支脈會合,然後下行穿過腓腸肌,出走於足外踝後,沿足背外側緣至小趾外側端,十十交十十於足少十陰十腎經。
足少十陽十經:起於眼外角(瞳子 ),向上達額角部,下行至耳後(風池十穴十),由頸側,經肩,進入鎖骨上窩。
直行脈再走到腋下,沿胸腹側面,在髖關節與眼外角支脈會合,然後沿下肢外側中線下行。
經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側端(竅十陰十穴十)。
有三分支;一支從耳(風池十穴十)穿過耳中,經耳前到眼角外;一支從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十穴十,與手少十陽十三焦經會合於目眶下,下經頰車和頸部進入鎖骨上窩,繼續下行胸中,穿過膈肌,絡肝暑膽,沿脅肋到恥骨上緣十陰十毛十邊際(氣沖十穴十),橫入髖關節(環跳十穴十);一支從足背(臨泣十穴十)分出,沿第1~2蹠骨間到大拇指甲後(大敦十穴十),十十交十十與足厥十陰十肝經。
足三十陽十經都從腿外走到足,十陽十明經在前,太十陽十經在後,少十陽十經在中。
足三十陰十經,即足太十陰十脾經、足少十陰十腎經和足厥十陰十肝經,從足走到胸部。
足太十陰十經:走身十體的前面,從足大趾,沿內側赤白肉際上行,過內踝的前緣,沿小腿內側正中線上行,沿大十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向上穿過膈肌,沿食道兩旁,連舌本,散舌下。
其分支從胃別出,上行通過膈肌,注入心中,經氣於此與手少十陰十心經相接。
足厥十陰十經:走身十體的側面,從足大趾,向上沿足背至內踝前1寸處,向上沿脛骨內緣,在內踝上8寸處十十交十十出足太十陰十脾經之後,上行過膝內側,沿大十腿內側中線進入十陰十毛十中,繞十陰十器,至小腹,夾胃兩旁,屬肝,絡膽,向上穿過膈肌,分佈於脅肋部。
沿喉嚨的後邊,向上進入鼻咽部,上行連接目系,出於額,上行與督脈會於頭頂部。
其分支從肝分出,穿過膈肌,向上注入肺,經氣由此處與手太十陰十肺經相接。
足三十陰十經都從腿的裡面走到胸部,太十陰十經在前,少十陰十經在後,厥十陰十經在中。
【原文】
手之三十陰十,自胸走手。
手太十陰十,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前廉,入寸口,至大指。
手少十陰十,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後廉,抵掌後,至小指。
手厥十陰十,自胸,出腋下,循臑內,入掌中,至中指。
三經皆自臂裡而走手,太十陰十在前,少十陰十在後,厥十陰十在中。
手三十陽十之走頭,足三十陽十之走足,皆屬其本腑而絡其所相表裡之髒,足三十陰十之走胸,手三十陰十之走手,皆屬其本髒而絡其所相表裡之腑。
手十陽十明與手太十陰十為表裡,足十陽十明與足太十陰十為表裡,手太十陽十與手少十陰十為表裡,足太十陽十與足少十陰十為表裡,手少十陽十與手厥十陰十為表裡,足少十陽十與足厥十陰十為表裡。
六十陽十六十陰十,分行於左右手足,是謂二十四經也。
【翻譯】手三十陰十經,即手太十陰十肺經、手少十陰十心經和手厥十陰十心包經,從胸走到手。
手太十陰十經:起於中焦,向下絡大腸,回過來沿著胃上口穿過膈肌,入屬肺,從肺系橫行出於胸壁外上方,出腋下,沿上肢內側前緣下行,過肘窩入寸口上魚際,到大拇指。
手少十陰十經:起於心中,斜出腋下,沿上臂內側後緣,過肘中,經掌後銳骨端,進入掌中,到小指。
手厥十陰十經:在腋下三寸處分出,進入胸腔十內,分別歸屬上中下三焦,上達喉嚨,淺出於耳後方的完骨部,與手少十陽十經會合,到中指。
手三十陰十經都從手臂裡面走到手,太十陰十經在前,少十陰十經在後,厥十陰十經在中。
手三十陽十經走到頭部,足三十陽十經走到足部,都是他們的腑屬聯絡與其相表裡的臟器,足三十陰十經走到胸部,手三十陰十經走到手,都是他們的髒屬聯絡與其相表裡的腑屬。
手十陽十明經與手太十陰十經互為表裡,足十陽十明經與足太十陰十經為互表裡,手太十陽十經與手少十陰十經互為表裡,足太十陽十經與足少十陰十經互為表裡,手少十陽十經與手厥十陰十經互為表裡,足少十陽十經與足厥經互十陰十為表裡。
六十陽十經六十陰十經,分別行走在左右手足,叫二十四經。
{解讀}一、十二經脈走向規律手三十陰十經從胸走手,手三十陽十經從手走頭。
足三十陽十經從頭走足,足三十陰十經從足走腹(胸)。
記憶要點:十二經脈的走向規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舉手直立,十陰十升十陽十降」。
二、十二經脈命名規律十二經脈的名稱是根據手足、十陰十陽十、臟腑而確定的。
1臟腑十二經脈與人十體六髒六腑有特定的聯繫,這種特定的聯繫用「屬」、「絡」來表示。
其中經脈直接聯繫的髒或腑,稱為「屬」,並以此髒或腑來命名該經脈;而屬髒或腑的經脈又聯絡與其相表裡的腑或髒,這種聯絡稱為「絡」。
如手太十陰十肺經以「肺」命名,表示該經屬肺,絡大腸;手十陽十明大腸經以「大腸」命名,表示該經屬大腸,絡肺。
2手足十二經脈中,主要分佈在上肢的經脈,稱為「手……經」;主要分佈在下肢的經脈,稱「足……經」。
如手太十陰十肺經以「手」命名,表示該經主要分佈在上肢;足太十陰十脾經以「足」命名,表示該經主要分佈在下肢。
3十陰十陽十首先,根據十陰十陽十學說,髒為十陰十,腑為十陽十;內為十陰十,外為十陽十。
十二經脈中凡屬六腑,分佈於上肢或下肢外側的經脈,稱為「十陽十經」;凡屬六髒,分佈於上肢或下肢內側的經脈,稱為「十陰十經」。
其次,根據十陰十陽十盛衰、消長情況,十陰十陽十再分三十陰十三十陽十,即太十陰十、少十陰十、厥十陰十與十陽十明、少十陽十、太十陽十,它們在四肢內側或外側的排列順序是:太十陰十、十陽十明在前,厥十陰十、少十陽十在中,少十陰十、太十陽十在後。
另外,由於「頭為諸十陽十之會」,六十陽十經均分佈於頭部;足三十陽十經從頭走足,還經過軀幹部。
十陽十經在頭部、軀幹部的分佈仍遵循十陽十明在前、少十陽十在中(側)、太十陽十在後。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