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原文】氣口者,手太十陰十經之動脈,在魚際之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四聖心源白話解》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

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

寸口人迎脈法

【原文】

氣口者,手太十陰十經之動脈,在魚際之下;人迎者,足十陽十明經之動脈,在喉結之旁。

太十陰十行氣於三十陰十,故寸口可以候五臟,十陽十明行氣於三十陽十,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十陰十為五臟之首,十陽十明為六腑之長也。

【翻譯】氣口,手太十陰十經的動脈,在魚際十穴十的下面;人迎在頸部,結喉旁,胸鎖十乳十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足十陽十明經的動脈。

太十陰十的氣運行在三十陰十經中,所以寸口可以診斷五臟,十陽十明的氣運行三十陽十經中,所以人迎可以診斷六腑,因為太十陰十是五臟的首領,十陽十明是六腑的君長。

【原文】

髒十陰十盛則人迎小而寸口大,虛則人迎大而寸口小;腑十陽十衰則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則寸口小而人迎大。

《靈樞‧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命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十陽十,一倍而躁,在手少十陽十;人迎二倍,病在足太十陽十,二倍而躁,在手太十陽十;人迎三倍,病在足十陽十明,三倍而躁,在手十陽十明。

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痛痺,代則乍甚乍間。

人迎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十陽十,溢十陽十為外格,死不治。

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足厥十陰十,一倍而躁,在手厥十陰十;寸口二倍,病在足少十陰十,二倍而躁,在手少十陰十;寸口三倍,病在足太十陰十,三倍而躁,在手太十陰十。

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麋,少氣色變,緊則痛痺,代則乍痛乍止。

寸口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十陰十,溢十陰十為內關,死不治。

《靈樞‧經脈》:人迎與脈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

《靈樞‧五色》:人迎盛堅者,傷於寒,氣口盛堅者,傷於食。

以氣口主裡,傷食則十陰十鬱於內,故氣口盛堅;人迎主表,傷寒則十陽十鬱於外,故人迎盛堅。

此診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脈,載在經文,後世乃有左為人迎、右為氣口之說,無稽妄談,不足辨也。

【翻譯】五臟十陰十氣亢盛那麼人迎小但寸口大,五臟十陰十氣虛損便是人迎大而寸口小;六腑十陽十氣衰敗便是寸口大而人迎小,六腑十陽十氣亢盛便是寸口小而人迎大。

《靈樞‧禁服》說:寸口主內臟,人迎主體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這樣的是正常的人。

人迎大於寸口一倍,病在足少十陽十經,大一倍並且躁,在手少十陽十經;人迎大二倍,病在足太十陽十經,大二倍並且躁,在手太十陽十經;人迎大三倍,病在足十陽十明經,大三倍並且躁,在手十陽十明經。

旺盛便為熱,虛缺便為寒,緊脈(脈來繃急)便痛痺,代脈(脈搏跳動時出現較長的停歇現象)便忽然緊急忽然間歇。

人迎大四倍,一面大一面是數脈(脈來急速,一息五至以上------相當於每分鐘90次以上-----的脈象),叫做溢十陽十,溢十陽十為外格(十陽十氣亢盛之極,盈溢於外,不能與十陰十氣相十十交十十所致的格拒現象),人死不能治。

寸口大於人迎一倍,病在足厥十陰十經,大一倍而且躁,在手厥十陰十經;寸口大二倍,病在足少十陰十經,二倍而且躁,在手少十陰十經;寸口大三倍,病在足太十陰十經,大三倍而且躁,在手太十陰十經。

亢盛便脹滿寒中食物不消化,虛便熱中出麋,少氣色變,緊脈便痛痺,代脈便忽然痛忽然不痛。

寸口大四倍,一面大一面數脈,叫做溢十陰十,溢十陰十為內關(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十穴十),人死不可治。

《靈樞‧經脈》上說:人迎與脈口(即寸口也),都亢盛四倍以上,叫做關格(以小十便不通與嘔吐並見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小十便不通稱為關,嘔吐不止稱為格),關格,遇到就短時間內死亡。

《靈樞‧五色》說:人迎亢盛堅固的,傷在寒上,氣口亢盛堅固的,傷在吃上。

灑氣口主內臟,傷食(因飲食過量、生冷不均、雜食相剋而導致食物滯納在胃,不能消化致使脾胃功能減退而出現腹脹腹痛,吞吐不適的病症)便十陰十郁在內臟,所以氣口亢盛堅固;人迎主體表,傷寒(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熱病)便十陽十氣鬱積在體外,所以人迎亢盛堅固。

這是診斷寸口、人迎的方法。

(寸口、人迎脈,記載在經文上,後世卻有左為人迎、右為氣口的說方案,無稽妄談,不值得批判。

{解讀}春夏十陽十氣盛實,故脈順之,微大為平;秋冬十陰十氣盛實,故脈順之,微大為平。

平者,和氣無病者也。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四聖心源白話解
四聖心源自敘卷一·天人解·陰陽變化卷一·天人解·五行生剋卷一·天人解·臟腑生成卷一·天人解·氣血原本卷一·天人解·精神化生卷一·天人解·形體結聚卷一·天人解·五官開竅卷一·天人解·五氣分主卷一·天人解·五味根原卷一·天人解·五情緣起卷一·天人解·精華滋生卷一·天人解·糟粕傳導卷一·天人解·經脈起止卷一·天人解·奇經部次卷一·天人解·營氣運行卷一·天人解·衛氣出入卷二·六氣解·卷首卷二·六氣解·六氣名目卷二·六氣解·六氣從化卷二·六氣解·六氣偏見卷二·六氣解·本氣衰旺卷二·六氣解·厥陰風木卷二·六氣解·少陽相火卷二·六氣解·少陰君火卷二·六氣解·太陰濕土卷二·六氣解·陽明燥金卷二·六氣解·太陽寒水卷二·六氣解·六氣治法卷三·脈法解·卷首卷三·脈法解·寸口脈法卷三·脈法解·寸口人迎脈法卷三·脈法解·三部九候脈法卷三·脈法解·臟腑脈象卷三·脈法解·四時脈體卷三·脈法解·真髒脈義卷三·脈法解·浮沉大小卷三·脈法解·二十四脈卷四·勞傷解·卷首卷四·勞傷解·中氣卷四·勞傷解·陰陽卷四·勞傷解·陰虛卷四·勞傷解·陽虛卷四·勞傷解·陰脫卷四·勞傷解·陽脫卷四·勞傷解·精神卷四·勞傷解·神驚卷四·勞傷解·精遺卷四·勞傷解·氣血卷四·勞傷解·氣滯卷四·勞傷解·氣積卷四·勞傷解·血瘀卷四·勞傷解·血脫卷四·勞傷解·衄血卷四·勞傷解·吐血卷四·勞傷解·便血卷四·勞傷解·溺血卷五·雜病解上·卷首卷五·雜病解上·鼓脹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噎膈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反胃根原卷五·雜病解上·消渴根原卷五·雜病解上·癲狂根原卷五·雜病解上·痰飲根原卷五·雜病解上·咳嗽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腹痛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腰痛根原卷六·雜病解中·奔豚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瘕疝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積聚根原卷六·雜病解中·蛔蟲根原卷六·雜病解中·便堅根原卷六·雜病解中·洩利根原卷六·雜病解中·痢疾根原卷六·雜病解中·淋瀝根原卷七·雜病解下·中風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歷節根原卷七·雜病解下·痙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濕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黃疸根原卷七·雜病解下·暍病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霍亂根原卷七·雜病解下·痎瘧根原卷七·雜病解下·傷風根原卷七·雜病解下·齁喘根原卷八·七竅解·卷首卷八·七竅解·耳目根原卷八·七竅解·鼻口根原卷八·七竅解·舌病卷八·七竅解·牙痛卷八·七竅解·咽喉卷八·七竅解·聲音卷八·七竅解·鬚髮卷九·瘡瘍解·卷首卷九·瘡瘍解·癰疽根原卷九·瘡瘍解·瘰癘根原卷九·瘡瘍解·癩風根原卷九·瘡瘍解·痔漏根原卷十婦人解 11.1 經脈根原卷十婦人解 11.2 雜病根原卷十婦人解 11.3 產後根原卷十婦人解 11.4 產後根原後序趙克宣序趙克宜序歐陽兆熊序長沙徐樹銘序長沙黃濟序完顏崇實序吳郡顧復初序江夏彭崧毓序吳縣曹元恆序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