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四·勞傷解·氣滯
氣滯
【原文】
肺主藏氣,凡藏腑經絡之氣,皆肺家之所播宣也。
氣以清降為十性十,以心火右轉,則化肺氣,肺氣方化,而已胎十陰十魄,故其十性十清肅而降斂。
實則順降,虛則逆升,降則沖虛,升則窒塞。
君相之火,下根癸水,肺氣斂之也。
肺氣上逆,收令不行,君相升洩,而刑辛金,則生上熱。
凡痞悶噯喘,吐衄痰嗽之證,皆緣肺氣不降。
而肺氣不降之原,則在於胃,胃土逆升,濁氣填塞,故肺無下降之路。
肺胃不降,君相升炎,火不根水,必生下寒。
氣滯之證,其上宜涼,其下宜暖,涼則金收,暖則水藏。
清肺熱而降胃逆固是定法,但不可以寒涼之劑瀉十陽十根而敗胃氣。
蓋胃逆之由,全因土濕,土濕則中氣不運,是以十陽十明不降,但用清潤之藥,滋中濕而益下寒,則肺胃愈逆,上熱彌增,無有愈期也。
【翻譯】肺主藏氣,凡是藏腑經絡的氣,都是肺所傳播宣佈的。
氣以清降為本十性十,因為心火右轉,則化肺氣,肺氣一轉化,就已經孕育了十陰十魄,所以其十性十清肅而降斂。
實症則是順降,虛症則是逆升,降則恬淡虛靜,升則閉塞。
君火相火,在下的根源是癸水,肺氣收斂他。
肺氣上逆,收斂的功能不發揮,君火(心火),相火(膽火)不沉降,反而上炎,則易刑傷肺金,產生上熱。
凡是胸悶、噯氣、哮喘、吐血、痰嗽的病證,都緣於肺氣不降。
而肺氣不降的本原,則在於胃,胃土逆升,濁氣填塞,所以肺沒有下降的路。
肺胃不降,君火(心火),相火(膽火)不沉降,反而上炎,火不生水,必然產生下寒。
氣滯的病證,病在上宜涼,病在下宜暖,涼則金收,暖則水藏。
清肺熱而降胃逆本來是定法,但不可以用寒涼之劑瀉十陽十根而敗胃氣。
因為胃逆的原由,全因為土濕,土濕則中氣不循序運轉,所以十陽十明不降,只是用清潤的藥,滋養中濕而越發的下寒,則肺胃越發的上逆,上熱更增加,沒有痊癒的日子了。
【原文】
下氣湯
甘草二錢 半夏三錢 五味一錢 茯苓三錢 杏仁(泡,去皮尖)三錢 貝母(去心)二錢 芍葯二錢 橘皮二錢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滯在胸膈右肋者。
【翻譯】下氣湯
甘草7克 半夏11克 五味4克 茯苓11克 杏仁(泡,去皮尖)11克 貝母(去心)7克 芍葯7克 橘皮7克
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療氣滯在胸膈右肋的。
分類:古代醫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