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聖心源白話解
卷九·瘡瘍解·癰疽根原
癰疽根原
【原文】
癰疽者,寒傷營血之病也。
血之為十性十,十溫十則流行,寒則凝澀,寒傷營血,凝澀不運,衛氣鬱阻,蓄而為熱,熱盛則肉腐為膿。
膿瘀不十洩,爛筋而傷骨,骨髓消爍,經脈敗漏,熏於五臟,髒傷則死矣。
癰病淺而疽病深,淺則輕而深則重。
癰者,營衛之壅於外也,疽者,氣血之阻於內也。
營衛之壅遏,有盛有不盛,故腫有大小。
十穴十腧開而風寒入,寒郁為熱,隨孔竅而外發,故其形圓。
疽之外候,皮夭而堅,癰之外候,皮薄而澤,十陰十陽十淺深之分也。
《靈樞‧癰疽》:寒邪客於經脈之中則血澀,血澀則不通,不通則衛氣歸之,不得復反,故壅腫。
寒氣化為熱,熱盛則腐肉,肉腐則為膿。
癰成為熱,而根原於外寒,故癰疽初起,當十溫十經而散寒,行營而宣衛。
及其寒化為熱,壅腫痛楚,於此營衛遏閉之秋,仍宜清散於經絡。
至於膿血潰泆,經熱外洩,營衛俱敗,自非崇補氣血,不能復也。
如其經絡十陰十凝,腫熱外盛,氣血虛寒,膿汁清稀,則更當十溫十散而暖補之,不可緩也。
若夫瘡癤疥癬之類,其受傷原淺,但當發表而瀉衛,無事他方也。
【翻譯】癰疽(毒瘡),是寒傷營血的病。
血的十性十質,十溫十則運行暢通,寒則因凍結而滯澀,寒傷營血,凍結而滯澀不循序移動,衛氣鬱阻,蓄積而為熱,熱盛則皮肉潰爛化為膿。
膿凝滯不十洩,爛筋而傷骨,骨髓消耗減損,經脈衰敗滲漏,刺激五臟,五臟受傷便死了。
癰病瘡面淺而疽病瘡面深,瘡面淺就輕而瘡面深就重。
癰病,營氣衛氣堵塞在體外的表現,疽病,氣血阻塞在內臟的表現。
營衛的堵塞,有的旺盛有的不旺盛,所以腫塊有大有小。
人十體上的十穴十道開啟因而風寒進入,寒鬱積為熱,隨著空竅向外發散,所以是圓形。
疽外露的徵候,皮膚死去而且堅十硬,癰外露的徵候,皮薄而且光澤,是十陰十陽十淺深的分別。
《靈樞‧癰疽》說:外來的寒邪在經脈之中則血澀,血澀則不通,不通則衛氣返回,不能循環,所以堵塞發腫。
寒氣化為熱,熱盛則腐爛肉,肉腐爛則化為膿。
癰形成為熱,但根源十性十在於外寒,所以癰疽剛開始起的時候,應當十溫十經散寒,流通營氣並且疏導衛氣。
等到寒轉化為熱,腫脹痛苦,到這時候營氣衛氣堵塞封閉,仍然適宜用清熱散寒於經絡的方法。
到了膿血潰爛破裂,經熱外洩,營衛氣都衰敗,倘若不是依靠補氣血,不能康復。
如果經絡十陰十氣凝結,腫熱外盛,氣血虛寒,膿汁清稀,就更應當十溫十經散寒並且暖補,不可遲緩。
至於瘡癤、疥癬之類,受傷本來就淺,只應當發散表邪並且瀉衛氣,無須其他方法。
【原文】
桂枝丹皮紫蘇湯
桂枝三錢 芍葯三錢 甘草二錢 丹皮三錢 蘇葉三錢 生薑三,錢煎大半杯,熱服,覆取微汗。
治癰疽初起。
【翻譯】桂枝丹皮紫蘇湯
桂枝11克 芍葯11克 甘草7克 丹皮11克 蘇葉11克 生薑11克,加一碗半水 煎到一碗,熱服,服藥後以汗出通透為原則。
治療剛剛開始發生的癰疽。
【原文】
《金匱》:諸脈浮數,應當發十熱,而反洒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瘡癰。
癰疽因外感寒邪,傷其營血,營傷而裹束衛氣,衛氣鬱阻,不得外達,故見惡寒。
衛鬱熱發,肉腐膿化,則成癰疽。
初起經絡郁遏,必當發表,表解汗出,衛郁透洩,經絡通暢,則腫痛消除,不作膿也。
若不得汗,宜重用青萍發之。
表熱太盛,用地黃、天冬,涼瀉經絡之郁。
衛氣太虛,用黃芪益其經氣。
【翻譯】《金匱》說:各種浮脈數脈,應當發十熱,而相反寒顫怕冷,如果有痛的地方,應當發散瘡癰。
癰疽起因於外感寒邪,傷其營血,營血受傷因而束縛衛氣,衛氣鬱積阻塞,不能到達外表,所以表現為怕冷。
衛氣鬱積發十熱,肉腐爛化膿,便成為癰疽。
剛開始得病經絡鬱積不通,一定應當發散表邪,表邪除去讓汗出來,衛氣的鬱積走漏,經絡通暢,則腫痛消除,不化作膿。
若不出汗的,適宜重用浮萍發汗。
體表的熱太旺盛的,用地黃、天冬,涼瀉經絡的鬱積。
衛氣太虛的,用黃芪增加經氣。
【原文】
丹皮黃芪湯
桂枝三錢 桃仁三錢 甘草二錢 桔梗三錢 丹皮三錢 生薑三錢 元參三錢 黃芪(生)三錢,煎大半杯,熱服。
治皮肉壅腫,癰疽已成者。
熱盛,重用黃芪、天冬、地黃。
排膿湯
甘草(炙)二錢 桔梗三錢 生薑三錢 大棗三枚,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膿成熱劇,皮肉鬆十軟者。
桂枝人參黃芪湯
人參三錢 黃芪(炙)三錢 桂枝三錢 甘草(炙)二錢 當歸三錢 芍葯三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膿洩熱退,營衛雙虛者。
黃芪人參牡蠣湯
黃芪三錢 人參三錢 甘草二錢 五味一錢 生薑三錢 茯苓三錢 牡蠣三錢,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膿洩後潰爛,不能收口者。
洗淨敗血腐肉,用龍骨、象皮細末少許收之,貼仙靈膏。
仙靈膏
地黃八兩 當歸二兩 甘草二兩 黃芪二兩 丹皮一兩 桂枝一兩
麻油一斤、黃丹八兩,熬膏,入黃蠟、白蠟、十乳十香、沒藥各一兩,罐收。
膿後潰爛,久不收口,洗淨貼。
一日一換,計日平復。
大黃牡丹湯
大黃三錢 芒硝三錢 冬瓜子二錢 桃仁三錢 丹皮三錢,煎大半杯,熱服。
治疽近腸胃,內熱郁蒸者。
參芪苓桂乾薑湯
人參三錢 黃芪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乾薑三錢 丹皮二錢,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十陰十盛內寒,及膿清熱微者。
甚加附子。
仙掌丹
斑蝥(去頭翅,糯米炒黃用,去米,川產者良,余處不可用)八錢 前十胡十(炒)四分 十乳十香(去油)一錢 沒藥(去油)一錢 血竭一錢 元參四分 冰片五分 麝香五分,研細,瓶收。
凡十陽十證癰疽初起,針破瘡頂,點藥如芥粒,外用膏藥貼之。
頃刻流滴黃水,半日即消,重者一日一換,一兩日愈,神效!膿成無用,十陰十證不治。
【翻譯】丹皮黃芪湯
桂枝11克 桃仁11克 甘草7克 桔梗11克 丹皮11克 生薑11克 元參11克 黃芪(生)11克,煎大半杯,熱服。
治療皮肉腫脹,癰疽已形成的。
熱太旺盛,重用黃芪、天冬、地黃。
排膿湯
甘草(炙)7克 桔梗11克 生薑11克 大棗11克,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療膿已經形成並且發十熱厲害,皮肉鬆十軟的。
桂枝人參黃芪湯
人參11克 黃芪(炙)11克 桂枝11克 甘草(炙)7克 當歸11克 芍葯11克 茯苓11克 丹皮11克,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療膿洩熱退,營衛雙虛的。
黃芪人參牡蠣湯
黃芪11克 人參11克 甘草7克 五味4克 生薑11克 茯苓11克 牡蠣11克,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膿洩後潰爛,不能收口的病。
洗淨敗血腐肉,用龍骨、象皮細末少許收之,貼仙靈膏。
仙靈膏
地黃295克 當歸74克 甘草74克 黃芪74克 丹皮37克 桂枝37克,
麻油590克、黃丹295克,熬膏,入黃蠟、白蠟、十乳十香、沒藥各37克,罐收。
膿後潰爛,久不收口,洗淨貼。
一日一換,計日平復。
大黃牡丹湯
大黃11克 芒硝11克 冬瓜子二錢 桃仁11克 丹皮11克,煎大半杯,熱服。
治療疽近腸胃,內熱郁蒸的病。
參芪苓桂乾薑湯
人參11克 黃芪11克 甘草7克 茯苓11克 桂枝11克 乾薑11克 丹皮7克,煎大半杯,十溫十服。
治療十陰十盛內寒,以及膿清熱微的病。
嚴重的加附子。
仙掌丹
斑蝥(去頭翅,糯米炒黃用,去米,川產者良,余處不可用)30克 前十胡十(炒)1.5克 十乳十香(去油)4克 沒藥(去油)4克 血竭4克 元參1.5克 冰片2克 麝香2克,研細,瓶收。
凡是十陽十證癰疽剛發病,針刺破瘡頂,點藥如芥粒,外用膏藥貼上。
頃刻流滴黃水,半日即消腫,重的一日一換,一兩日痊癒,神效!化膿的沒有用,十陰十證不用這個方子治療。
{解讀}癰疽,毒瘡,多而廣的叫癰,深的叫疽。
這樣的毒瘡被現代醫學解釋為皮膚的十毛十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十性十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癰發於肌肉,紅腫高大,多屬於十陽十症,疽發於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屬於十陰十症。
分類:古代醫書